查看原文
其他

我是怎样在四年内拿到博士的

李华芳 读品贩子 2019-09-12

---- 获取更多读品,点击上方【读品贩子】 ----

我前面写了几篇与读博士找工作相关的文章,收到不少朋友的来信,提了不少好问题。我有时间会一一回复的。

另外跟大家汇报下,我已经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八月将前往伟谷州立大学(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开始Assistant Professor的生涯,主要教非营利组织管理。嗯,一般来说,你应该没有听过这个学校。不瞒您说,我一开始也没有听过(尴尬)。在非营利组织管理这个领域,这个学校排在全美大概第15名左右( https://www.usnews.com/best-graduate-schools/top-public-affairs-schools/nonprofit-management-rankings )。

今天这篇想和大家聊聊我自己读博士几点经验,没准对大家会有点用。

记日记

今年是我母校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的日子,这两天的重要消息是竺可桢老校长的亲疏把《竺可桢日记》的原件捐给了浙大。这真是一份十分厚重的贺礼。大家知道竺老校长几乎每天都写日记,而且没有“胡适之啊胡适之,打麻将啊打麻将”之类的,大部分是科研和工作日记。

竺老校长留了两个重要的问题给浙大学子:“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

作为全中国最水的大学(各个校区名称中皆带三点水,例外的舟山校区更是身处东海,网友笑称校友笑纳),我们也有个很水的回答,第一,混。第二,混混。

当然是笑谈。我想说的其实是记日记是个很重要的事情,可以帮助你理清思路,缓解情绪。每个人都要找到让自己平静下来的一件事,可以是美食,可以是音乐,可以是绘画,可以是运动、例如足球等等。我自己觉得写日记对我帮助很大。

我是从大学一年级才开始写日记的,以前高中也写过,但毕竟不连续。写到今天,是第51本日记。近年来的日记是很程序化的,顺着写过去的是日记,从最后一页逆着写过来的是读书笔记和吉光片羽。每天的日记主要列出三项任务(是实际可以完成的那种),由于睡觉一般较晚,所以通常都是在凌晨回顾前一天的任务完成情况,然后列出今天的任务。

有兴趣参照这个写日记的习惯的同学,不要一上来就写上“完成博士论文”,这个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至少是一天不可能完成。我列出的任务有时候一天也未必能完成,可能需要好几天,那么我就每天重复这个任务,并且在第二天的时候试图再细分这个任务。所以,列任务的重点是细分到可以完成的任务。

以博士论文中收集数据为例,我有一天的任务是找出100个非营利组织的IRS 990表信息,补充到topnonprofits.com 100的数据库里。但随后两天我其实都在做这件事,因为工作量超过了预期。所以就往后拖了两天。但在第二天的时候,我就写上了收集从第30到第70个表内非营利组织的990信息。第三天是从71到100。

这样细分的好处是,你不会总是在做同一件事情。在收集数据的同时,我还记着,“文献综述,information部分,4篇主要文章”,“洗衣服”。也就是说,这是我一天要完成的三个主要任务。如果时间有余,我有时候会补充一些任务。但思路基本上如上,本文就属于补充任务里的一部分。

当然,实际上我还用笔记本来做coding,你看啊,虽然我写的博士论文一部分是关于big data的,但谁说不能用纸笔来做大数据研究呢?

做笔记

上面踢打我的日记本还有一部分是从后往前写的,这一部分主要是看到相关的材料,如果能激发自己的兴趣,链接回自己的研究上,就要及时记下来。没错,我就是用传统的纸笔写下来的。不过不要误会,我也用Evernote和Google keep,以及其他的一些网络笔记工具。但我最依赖的,还是纸笔。你只需要找到一个对你有用的办法就好。重点是记下来,常常看。

这个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大家经常看到这么一句话:

We are what we repeatedly do. Excellence, then, is not an act, but a habit. 

然后大部分人都以为这是亚里士多德说的。但其实这个是以讹传讹。我自己记下来的是,这句话是Will Durant在The Story of Philosophy里小结Aristotle在 Nicomachean Ethics (Book II - 4)里的想法是写的。没有我的笔记,我当然就不能知道这件事。什么,你想问知道这件事又怎么样呢?我的回答是:不怎么样,就这样。

笔记做得多了,就自然而言会把这件事和文献综述联系起来。这里提供文献综述实用“三板斧”。 

  1. 读透5篇近3-5年内发表的直接与你的研究相关的文章 (每一篇的细节都应该琢磨,从完全复制一遍开始); 

  2. 对比这5篇文章后面的参考文献,重复的挑出来,意味着它们是这个领域的重要文章,因为被反复引用了,差不多会有20篇左右;

  3. 最后就是读这20篇里的文献综述部分,找出与你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不建议过度引用。过度引用或许意味着你的判断力不足。

当然还要考虑现实:如果2里面有超过20篇,例如有50篇怎么办?那么就把1里面的3-5年缩短到1-2年,只看领域内的顶级期刊。如果还有很多那怎么办?嗯,可能应该换一个方向了(本建议得到罗子俊同学的建议,在此,特别致谢 :))

做笔记的习惯如果能一直保持,就能连接起你自己过去的工作。当然不能光读不想,我有时候对着自己的笔记发呆,当然也不一定能想出什么来。但我之前的大部分工作,有好些是发呆的副产品。

应执着

这一部分真的很要紧。博士就是坚持着,撑过去。你们可以再回去读李钧鹏博士的回忆。不过执着要紧,但我这里也有一些小的建议,就是你要把过去工作中学到的有用的,继续用下去。

我在读博士之前,一直保持公共写作,兼任翻书党主席。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是很高产的。有人说你怎么做到的。没什么秘诀的,真的,没有秘诀,你就是要去做这件事。

关于公共写作的训练,我大概是2008年的时候练出来的。我那时在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工作,5点半下班。那个时候我们在一个酒店办公,办公条件很好,我大部分时间去酒店食堂吃饭,同时想当天要写的话题。然后吃完饭坐下来写,写到7点完工走人。有时候回家会接到报纸编辑的约稿,写社论,8点接到任务,千字以上文,9点前交稿。

这一年我大概写了近300篇,发表大概280几篇,就这样。

这个习惯有什么好处呢?就是让我意识到每天写一点,实际上是很重要的。我在前面的《翻书党人杂记:读博士》一文中得罪过不少朋友,主要是我批评了那些号称的“完美主义者”,以“完美”为借口“拖延”,觉得博士论文一定要写到合自己的心意。结果迟迟不动笔。我当时就说:“真·完美主义,在博士阶段就应该是规定时间内写完博士论文。”

其实有了我上面这个习惯,写完博士论文也没有那么费劲,满打满算,我真正写的时间最多就两个月了。花在编程和画图上的时间可能还多一点。以前你学得不扎实的地方,都会加倍奉还的。当然我这样没接触过编程的,在这几年里几乎把自己变成了半个码农,也可见现在社会科学界对技能的要求是日渐增长了。

执着是有好处的。我以前工作的时候,有个习惯,就是在写email的时候,会把同一件事情,回复到同一个email下面。这个对Gmail来说,根本不是问题。所以一件事情,我很少会开始第二个email,而且还用不同的主题。

一开始我的合作者包括我的老板,都是想到什么就发个email。然后我就坚持回到原来的email下面。有时候实在没有办法回到原来的email,比如抄送了新的人,这个时候我会打一个tag,例如#关键词。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检索,而且你可以迅速回查之前的记录。如果一个项目很多人,也可以确保所有人都在同一个步调上。

当然现在网络协作工具很多,已经可以大量节省时间了。但在email写作上,我的这个传统办法,还是很有效的。至少我的老板已经受我影响,同一个事情不会另外起个主题给我发邮件了。

需好奇

我自己成为半个码农之后,对码农这个行当真是充满了敬意,尤其是看到别人写出优美的codes的时候,更是如此。这就要说好奇心这件事了。我在Rutgers这几年,大量的时间,其实是在学习软件和“coding”。我先学了STATA,这个有老师教,还好一点。然后自学了R。我的第一篇发表论文用的是STATA,然后就全面转到R上了。

我一开始只是很好奇那些漂亮的图怎么做出来的。后来我遇到一位欧洲来的朋友,他算是我们公管学界较早使用R作图的学者了,然后我就写了个邮件问他,你这么漂亮的图是怎么画出来的。他就说我用R。那我就说看来我得学一下。过了一个学期,这哥们来Rutgers访问,我把自己的文章给他看,他前面倒没说,后面看到我画得图,顿时眼前一亮说,你用R了啊。我说是啊。

这里也要为STATA的作图辩护几句。因为我有一段时间没有用了,最近有一个合作者是STATA的老用户,所以为了步调一致就统一用STATA作图。结果发现新版本(14)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和R的效果没差多少。当然,我并没有后悔花了大量时间学R,因为R的扩展性毕竟要好一点,比如用Knitr写这篇文章,就不是STATA能搞定的了。

我当然不仅仅是说R,我的意思是这种好奇心很重要,尤其是对写博士论文而言。我在自己的论文里用了一个简单的“cheap information”的博弈模型,是经济学里经典的“cheap talk”的一个借用。这主要是我一直对非营利组织怎么使用信息来提高捐赠充满好奇,结果把自己的好奇心和以前读过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连在一起,突然觉得,嗯,原来可以这么用。

科学的道路主要是由好奇心铺就的。

早发表

之前在《如何在美国公共管理学界找一份教职》里说过,其他社科领域的情况不太清楚,但在公管学界,尤其是我们亚洲人要找到一份工作,没有论文发表,估计会非常困难。

当然按照我目前的发表记录,完全是没有资格来指手画脚的。我可能可以提供些小经验,谈谈我是怎么在这四年间发表5篇论文的。我的主要的经验就是“抱大腿”。

博士生起步很难。大部分博士生的名字出现在论文的致谢里。所以你自己要清楚“合作者”和“研究助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而且虽然说是要“抱大腿”,但也不是所有老师都会同意让你成为合作者。

那么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可以成为合作者呢?

首先是心态上要把自己当成合作者。我的第一篇论文发在PAR上,是和我的导师们合作的。主要是讲在宣布环保政策(垃圾回收)消息时,女性官员的代表性增加(数量增加)会提高女性公民的合作意愿。这个女性官员代表性的想法最早是来自我的两位老师们的,之前他们已经在JPART发了一篇相关的文章,是关于女性警官数量增加会提高女性公民合作意愿。不过他们用的是简单的数字比例。

我自己受经济学的文献影响很大,笔记里记着经济学上著名的“Emily”和“Greg”(来自论文Are Emily and Greg More Employable Than Lakisha and Jamal?),所以就提议说为什么不用名字呢?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消除一些纯粹由于“数字”而不是“性别”引起的不同。

但在我提议这个之前,我做了哪些工作呢?我写好了文献综述,实验设计,以及预期结果,然后在Qualtrics上program好所有的设置。之后,我才提议能不能做这个,并且提及了后续应该在不同的政策领域重复这个实验,以增强解释力。很幸运,导师们同意合作,而且手把手教我申请IRB(当然我之前已经通过training,拿到了certificate),修改Qualtrics上的问题,包括每一个细节,问卷句子里的用词等等。

然后就是发问卷收数据。数据收集好的一周内,我就写好了结果分析和结论,并大概修改了一下之前的稿子,写好了论文初稿发回给导师们,附上我写的do file和数据。他们改的时间倒是花了很久。因为其中一个导师对结果一开始是怀疑的,所以专门找了一个下午和我对着do file,重新过了一遍。然后他再想解释。稿子完成后,我们三个人又找了半天坐下来谈introduction的写法,还决定调整了部分文献综述。从这个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不管怎么样,我在博士一年级快结束的时候,就把文章投出去了。

大体上,我的意思是你把工作做到超出老师对一个研究助理的预期(意味着你要把工作做到前头)的程度,应该就可以了。

另外我说心态上把自己当成合作者是很重要的。因为有些东西,没准是你可以教给你导师的。虽然你是跟着导师做研究,但你要“管理”你的导师,尤其是如果你的工作习惯中有些好的东西的话,记得分享给你的导师。

例如,由于我们之前有做项目的经验,所以每一篇文章(研究项目)我都会建立一个独立的文件夹。而且我一定要写一个Readme文档,并且记录log,这会为大家节省很多的时间。尤其在项目进展后期的时候,先读readme文档和log,知道哪些已经尝试过了,就可以尝试其他的方向,或者拓展模型等。

关于论文的版本控制与管理,有github之后就方便很多,但即便没有,在自己的电脑硬盘上,同样需要进行版本注释与管理,直接在命名的时候写上日期,如果是同一天的不同版本,就标注v1,v2等。同时要记得备份。我一般用Dropbox和Google Drive。这方面的细节可以参考阳志平的《构建优雅的知识创造系统》。

这样或许能提升合作的效率,尽早发表。另外早发表会有一重说不出的愉悦,就是在自己的博士论文里可以引用自己已经发表的相关工作。

管时间

这个是重点。我在《如何在美国公共管理学界找一份教职》一开头就说时间安排的问题,其实我个人在时间管理上还算得当,因而也算顺利毕业。

在博士期间,我当然还看了很多书,写了很多字,以及看了很多很多美剧和电影。

重点的重点是,我读博士第二年,小儿从善出生了。当然,没有CC全心照顾家庭,那就完全不可想象了。要特别感谢她(参见《结婚11年》)。我以上做的事情,绝大部分是在孩子睡觉的时候做的。

很多人会好奇说,你做的事情好多啊,怎么做到的?

我的回答都写在上面了:应执着,有一个大目标,就每天朝这个目标迈进一点点;然后要有类似记日记和做笔记的好习惯,加上好奇心,事好像就会自然成了。

如果你用心,一天比你想得要短;但回头去看,一天也比你想得要长,长很多。




【睡不着?长按二维码处学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