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Glewwe,Kremer和Moulin关于教科书的实验以《拉下好多孩子?肯尼亚的教科书与考试成绩(Many children left behind? Textbooks and test scores in Kenya)》发表在《美国经济学期刊:应用经济学(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 )》创刊号上。Kremer和Vermeersch关于免费午餐的实验《学校膳食,教育成就和学校竞争:来自随机实验的证据》成了世界银行2005年的一份报告。这些实验研究表明,不管是免费教材还是免费午餐,其实都不会对学习效果产生什么影响。教科书如果说有什么积极作用的话,也只对最好的学生才有那么一点用。而且结果就是进一步拉大好学生与差生之间的差距,扩大原本已经存在的教育不公平。
所以,如果不是教科书的问题,那么是不是教师的问题?许多贫困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或许并不是缺乏资源,反而可能是在教学上的问题,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不能因材施教。Duflo经常在不同的场合表示过,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实行拔苗助长的教育,并不是真正的教育。获奖后,她在MIT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重新强调了这一点。这是基于他们2007年发表在《经济学季刊(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上的文章《救救教育:来自印度的两个随机实验的证据(Remedying Education: Evidence from Two Randomized Experiments in India)》。他们发现如果教学方式不改变,即便学生人在学校,心也会在江湖,根本上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所以自然而然的,教师就会将学生按照学业水平进行分班,能同时帮助学业水平不同的学生获得提升。但对分班或者分等的批评是,这会造成巨大的教育不公平。差生分到差班后,看着学神学霸一路飞升,更有可能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因材施教更是无从谈起。那么到底哪一种说法才对呢?Duflo,Dupas和Kremer发表于2011年《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的文章《同侪效应,教师动机,和分班影响:来自肯尼亚的随机实验证据(Peer Effect, Teacher Incentives, and the Impact of Tracking: 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Evaluation in Kenya)》运用断点回归法,假定好班里最差的和差班里最好的学生其实差不多,只不过是因为随机的划一道分数线,被分到了不同的班级了,结果发现这两类学生都从分班中受益,并且考试成绩提高的程度也差不多。也就是说,分班并且配备相应的师资,其实是能够改善教育成果的。
但对贫困地区而言,雪上加霜的是,不仅师资少,有限的老师往往在应该出现的时候,还不在课堂上。这种教师逃课现象在贫困地区很常见。教师缺席,殃及学生,那么怎么能够激励教师好好教别逃课呢?Duflo, Hanna和Ryan在2012年的《美国经济评论》发表《激励有作用: 把老师送回课堂(Incentives Work: Getting Teachers to Come to School)》,这项研究是与印度的非营利组织合作的。在印度乡村有很多学校只有一个老师,他们选了一堆类似的一师学校,然后随机挑选出一组,利用摄像机打卡,给予全勤额外奖励。他们发现额外奖励起了很大作用,相比于什么都没有的一师学校,有额外奖励的一师学校的老师缺勤率降低了一半,而学生的考试成绩显著提高。
那么临时教师是不是真的会表现更卖力呢?Duflo, Dupas和Kremer在2015年的《公共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发表了《学校治理、教师动机、和师生比:来自肯尼亚小学的实验证据 (School Governance, Teacher Incentives, and Pupil-Teacher Ratios: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Kenyan Primary School)》一文,他们把学生随机分成两大组,一组仍旧由原来的公立老师教,但单个课堂平均学生人数从82人缩减为44人;另一组随机分到临时教师手里,平均一个课堂有40名左右的学生。也就是说,课堂大小差不多,学生因为随机分配所以背景也差不多,教的内容也一样,差别在于有些是公职老师教,有些是临时老师教。结果发现,相比于有铁饭碗的公职教师,临时教师不仅出勤率高,其学生成绩提高也快。
Miguel和Kremer早在2004年就在《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a)》杂志发表文章《寄生虫:界定治疗外部性对教育和健康的影响 (Worms: Identifying Impacts on Education and Health in the Presence of Treatment Externalities)》,利用准实验方法(quasi-experiment)研究了这种“外溢效应”。学生通常住在离学校方圆几公里内范围,通过界定一定的范围,如果发现学生密度与驱虫药效果有关系,那么就能确认外溢效应。这项研究的确发现发放驱虫药能极大降低寄生虫感染率,而其中有一部分效应是因为外溢效应导致的,并且发放驱虫药还带来了后续的外溢效应,增加了学生出勤率。
2007年,Kremer和Miguel在《经济学季刊》发表了《可持续的幻象(The Illusion of Sustainability)》一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价格对使用驱虫药的影响。他们把50个肯尼亚小学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免费发放驱虫药,另一组家长需要象征性地付费,折合人民币大概2-3块钱。结果发现直接免费发放更好,75%的学生使用了驱虫药;如果需要付费,哪怕仅仅是象征性的,驱虫药的使用率大幅下降至18%。其后,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后续研究,推荐大规模免费发放驱虫药来改善学生健康,提高学习成绩。
2004年,Chattopadhyay和Duflo在《经济学季刊》发表了《女性当权:来自印度的随机政策实验的证据(Women as Policy Makers: Evidence from an India-Wide Randomized Policy Experiment)》,研究了把女性放到领导的位置上,女性制定的政策是不是会更有利于女性发展。答案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