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北海】盛宴“后劲”持续,他们说:“文化北海”给我更多——

魅力银海 2024-04-1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2023年“文化北海”建设活动周圆满落幕。五年来,一场场文化盛宴持续不断地为北海带来了热度、培植了厚度、彰显了气度、提升了温度,将文化注入城市的每一个细胞。

      

 “文化北海”给北海更多种向上的可能,也为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带来更多——




北海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杨敏:

这里是青年书法家的创作沃土


“北海是创作的沃土,给了书法家特别是青年书法家极大的创造灵感和空间。”11月27日,北海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杨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今年是我在北海的第九年,我是在北海成长起来的书法家,对北海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杨敏的眼中,北海是一座开放包容的海滨城市,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郁,苏东坡、汤显祖等大文豪都曾流连于此,并留下文字传世,给艺术家们提供了很好的创作环境。北海的海洋文化、海丝文化、南珠文化、疍家文化也给书法创作者提供了很好的选题与创作思路。
扎根北海,与北海书法发展同频共振,杨敏见证了“文化北海”建设活动周的发展,也见证了北海书法事业取得的斐然成绩。“‘文化北海’建设活动周期间,我市通过举办书法展、美术展、民间艺术展等各种展览,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很好地宣传和推介了北海。”在参观“向海之约”——中国书法兰亭奖获等级奖名家作品(北海)邀请展后,杨敏说道。
“北海青年书法家的快速成长,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杨敏表示,在北海市文联的支持下,北海市书协积极开展培训,邀请兰亭书法家和一批活跃在书坛一线的书法家来北海授课。这些导师将先进的创作理念、行业信息与北海书法家分享交流,帮助青年书法家成长。同时,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书法专业的开设,为北海书法创作的人才储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创作水平不断提高。“深蓝书写”品牌的建立,更是给了书法创作者极大的动力和创作空间,这些举措让北海书法事业呈现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北海书法学习氛围浓厚,交流频繁,相信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北海书法事业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成绩。”谈到今后的发展方向,杨敏充满自信。他说,今后将深入生活、扎根北海,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力量、有温度的作品。
劳毅 摄制





广西作家协会会员赵梧桐:把文化浸润的珠城写进诗歌里


在赵梧桐家的阳台上,有一株开得正旺盛的蓝雪花,一朵朵随风摇曳的花曾被她多次写进诗里。与这株蓝雪花一起被写进诗里的,还有老街的骑楼、街角的三角梅、冠头岭上的守岭人、合浦廉州的惠爱桥……


虽然进行文学创作的时间只有3年,但赵梧桐已经在省部级纯文学刊物上发表了不少诗歌作品,比如《诗歌月刊》《广西文学》《延河》《绿叶》等。记者从她家的书架上随手拿出一本,看到了一首与老街有关的诗:


骑楼上窗户开着/或许海风已告诉你/此刻,我正在路上/快打开!打开你的青石板小路……


“我陆陆续续写过几首关于老街的诗歌,那些青砖、骑楼,无一不是在讲述老街的故事。”2006年,赵梧桐从家乡甘肃省武威市来到北海,在一所中学任教。2020年下半年开始,她正式学写诗,把大量时间投入到阅读和写作上。


除了写诗,去年底,赵梧桐开始尝试散文创作。路边墙角的花、海边的晚霞、天台上闭目养神的猫,都被她记录在每日一练的随笔里。这些作品让她获得了一些文学类奖项,也让她渐渐在北海的文学界小有名气,被评为2021至2022年度北海市“文艺精品创作先进个人”。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赵梧桐一直关注着北海文化建设的动态,“我印象最深的是获得铜鼓奖的几位作家,他们的作品大多围绕北海来写,有海岛、海鸟、灯塔、海船……比如庞白的诗集《唯有山川可以告诉》、王彤羽的小说《来自老鸦岛的邀请》,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北海的文化滋养了赵梧桐,日渐浓厚的文化氛围也让她得以接触更多文学领域的同行和前辈,“我在北海参加过多次文学讲座,听陈建功等前辈老师谈他们的创作之路和心得,拓宽了我的眼界,也让我看到了北海文化百花齐放的春天,给我的写作之路打开了一扇窗。”


现在,赵梧桐正在创作关于山乡巨变的诗歌和散文。她说,未来她想去走走北海的村落小镇和海岸线,亲自去看、去体验,尽自己所能把北海的特色文化和这些年来发生的变化写出来,把文化浸润的珠城写进诗歌里。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赵梧桐笑说,“虽然我的写作之路刚刚开始,但我想像苔花一样,不论花朵大小都努力发光,让更多的人通过我的文字认识美丽的北海。”


方晓淦 摄制





广西工艺美术大师

陈忠宝:

赋予作品更多的北海文化


夹着珍珠的四季豆、镶嵌着珍珠的鱼眼、附带珍珠的贝壳饰物……记者日前在位于西藏路花鸟展示中心的陈忠宝工作室看到,带有北海南珠文化特色的工艺作品琳琅满目,创作者陈忠宝正在专心致志地进行着工艺作品《禅心悟道》的创作。


从刚入行的艰难坎坷,到如今的小有名气,陈忠宝从事工艺品雕刻创作已有13个年头。多年来,他以创作花鸟鱼虫类的工艺作品为主,先后收获了一系列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的工艺作品奖项。2020年,陈忠宝成功跻身“广西工艺美术大师”的行列,成为了同行中的佼佼者。


经过多年研究创作,陈忠宝结合北海的文化特点,将海洋文化和南珠文化融入工艺作品中。其中,他创作的作品《四季平安》,以四季豆为木刻模型,豆荚中夹带着3颗珍珠,寓意果实丰收、生活富足,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品《笑口常开》以贝壳夹带一颗珍珠为模型,贝壳呈半开口的状态,寓意游客到北海满载而归、笑口常开;作品《年年有余》以一条鱼为主模型,在鱼眼处镶嵌两颗珍珠,寓意年年有余、喜获丰收、常有惊喜。


“北海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南珠文化更是北海的一张亮丽名片。因此,我在创作时一直思考如何融合文化元素,让作品赋予更多的北海文化。”陈忠宝说,近年来,北海不断推进“文化北海”建设,举办了“文化北海”建设活动周等一系列活动。他经常参加文艺家采风活动,对北海的历史文化、人文故事以及民俗特色有了更深的理解,自己的工艺作品融入了越来越多的北海文化元素,希望这些作品今后能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作为本土工艺美术创作者,理应创作出更多反映北海历史文化内涵的作品。”陈忠宝表示,他将把螃蟹、虾、贝壳、珊瑚、中国鲎、中华白海豚等具有代表性的海洋文化元素融入创作中,用作品讲好北海故事。


石海涛 摄制





北海市文艺交流中心舞蹈部副部长王文权:将这艘“海丝大船”驶向全世界


“自《碧海丝路》剧本诞生、舞剧编排及正式演出以来,已经有15年了。”刚刚结束该剧第四幕排练的北海市文艺交流中心舞蹈部副部长王文权对记者说,“15年来,我从舞剧中的一个配角演到今天的主角,不仅见证了《碧海丝路》走出北海、走向世界的历程,也见证了‘文化北海’建设渐入佳境的过程。”


作为合浦人,王文权全程参与了《碧海丝路》大型历史舞剧的演出,对该剧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他说,《碧海丝路》以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再现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友好交往与贸易往来的历史,揭示了自古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平等、和平、共赢交往的主题。


10多年来,王文权不断揣摩该剧的时代背景、角色特征等,力求将“大浦”这一角色演得更好。他说,如何将其形象化地表达出来,让观众了解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背景,是其主要任务。


据了解,《碧海丝路》是中国首部“一带一路”主题的大型历史舞剧,荣获“文华奖”、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不仅在全国巡演,还多次代表国家出访英国、德国、瑞士等国家交流汇演,为提升北海文化软实力和城市知名度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要把《碧海丝路》演绎得更好,更全面地展现当时贸易繁华场面以及时代特征。将这艘两千多年的‘海丝大船’驶向全世界,让世界都了解北海,知道北海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的城市,这是我的奋斗目标。”王文权说。


频繁开展文艺交流、文艺下乡场次年年增加、多元文艺形式水乳交融……作为一位从业16年的舞蹈演员,王文权对“文化北海”悄然发生的变化感触十分深刻。他说,近年来,市文艺交流中心不断研发“舞蹈+”等新的表演形式,将小品、歌曲、戏剧等多种文艺方式融会贯通,编排出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范德茵 摄制





警营画家周东东:爱上北海水彩画


警察也画画,而且还画出了名堂,在当地美术界小有名气。在采访周东东之前,记者对这名警营画家充满了好奇。


一般来说,人们对艺术家特别是画家会有“刻板印象”:长头发、络腮胡,头戴鸭舌帽,身着个性服装,全身散发着浓郁的艺术家气息。而画家周东东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这样的:短发,干净的面颊,挺拔的身姿,一身干练的服装,讲起话来井井有条、逻辑清晰,似乎少了艺术家的天马行空和感性肆意。


周东东供职于北海市公安系统,是全国公安美术家协会理事、广西公安美术家协会主席、北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谈及如何做到坚持画画几十年,周东东引用了庄子的一句话:“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他进一步解释,画画这件事情,它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好处,比如肚子饿了,不能靠一幅画填饱肚子。但它在潜移默化中,会给生活、工作带来启迪。


周东东以前学的是中国画,来北海参加工作后,开始画水彩画。“北海水彩画在业界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北海的画家多多少少都应该会画水彩画。”周东东介绍,水墨画和水彩画都以水为媒介来调和颜料,它们有相同的地方。而且,北海郁郁葱葱的绿植,是水彩画很好的题材。“我个人就很喜欢画绿植,像涠洲岛的香蕉林,每一次都带给我不同的灵感。”周东东说。


北海水彩画画家大多以北海当地的风情风貌为题材。此次“文化北海”建设活动周期间举行的全国水彩画名家暨北海本土水彩画家作品展上,周东东也有作品参展。“我这次画了一幅《有灰机的风景》,糅合了很多现代元素。”周东东说,这是一次面向全国的展览,因此自己没有把题材局限在北海本土。


周东东为北海水彩画取得的成果感到骄傲,也深感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他认为,北海水彩画在中国美术界有现在的地位和影响力,一路走来,很不容易。北海水彩画画家群“画北海”,虽然大体上看起来“同”,但细看,又在表现手法、情感表达上有诸多“异”,是“大同大异”。这也是北海水彩画能在全国突围的原因所在。


“艺术就是要百花齐放。未来北海水彩画的发展要继续发扬‘大同大异’‘千人千面’的精神。”作为北海水彩画画家群的一员,周东东表示,今后会把更多的笔墨放在水彩画上,努力创作出更多反映北海优秀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好作品,为打响北海水彩画品牌贡献力量。


蒋兴媚 摄制





广西青年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钟海成:用镜头定格北海的时光岁月


光影勾勒的外沙桥和热闹的鱼市,斑驳的“街渡巷口”和翻涌的浪花,银滩各具特色的滨海风情雕塑……翻开钟海成的画册《北海日记》,北海的人文、历史、风光在明与暗、光与影、参差与对比之间,深深吸引着阅读者的目光。


钟海成是土生土长的北海人,接触摄影已有10来年,现任广西青年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北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北海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席。今年,他携带作品《侨港的夏日海滩》参加“文化北海”建设活动周的摄影展。


“‘文化北海’建设活动周已连续举办5年,北海的艺术创作氛围越来越浓厚。”浓厚的氛围激发了钟海成创作的热情,“我对北海有深厚的情感,希望通过镜头去记录和表达这份情感。”钟海成不断挖掘北海历史、北海生活的局部细节,用镜头讲述身边的一景一物,让更多人感受到北海的风土人情以及历史底蕴。小时候生活过的外沙,成了他首要的创作灵感。他细致入微地观察,外沙的一砖一瓦、渔网、船、船工,孩童找螃蟹、跳水,甚至是夕阳照射下的浪花,都一一进入他的镜头,“可以更多元、更细致、更丰富地呈现这些生活场景。”


除了外沙,北海老城和银滩也是钟海成创作的源泉。北海老城是北海的立体“年鉴”,日暮时分拍摄的骑楼剪影,简约直观地勾勒出骑楼的线条结构特征,还有那堵插着碎瓷片和写满岁月痕迹的墙面,角落里生机勃勃的三角梅以及新旧错落的屋顶、富有几何结构和线条交织的美感……他用镜头记录着北海老城的百年沧桑和生活气息。


“近年来,银滩形态各异的雕塑吸引了我,我还与雕塑艺术家开展拍摄项目的合作。”钟海成认为,雕塑艺术更彰显地方特色,也更具想象空间,光影变幻过程中呈现出许多超现实的画面。他拍摄的《潮》《鲸鱼》《北部湾的风》《海与天之歌》等雕塑作品,以独特的视角表现了雕塑材质细节,展示雕塑整体与人文自然空间的关系以及想象……他镜头下的银滩,入眼皆是滨海韵味和魅力。


“我认为局部拍摄能体现摄影师独到的眼光和对细节审美的理解。”在钟海成看来,呈现生活的细微之美虽然没有大场景的冲击力和热闹,但却饱含细腻情感使人静下来想象和思考。他表示,今后还要继续用镜头展示生活化、细节化的北海,努力拍摄出更多反映北海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作品。


郑恩茵 摄制



来 源|北海日报编 辑|黄新凤编制单位|中共银海区委宣传部

推荐阅读

● 罗鹏到银滩镇调研基层党建工作

● 这条连接广西和贵州的铁路,本月开工!总投资338.54亿元,全线设27座车站

● 最低0℃!四股冷空气排队来,广西迎降温降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