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鼓励养老机构“养办医”,这条路好不好走?难点在哪?如何解决?
图源:摄图网
不同于传统养老模式,医养结合是顺应健康老龄化的趋势,将医疗与养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满足老年人对医疗和养老服务的双重需求,实现社会资源优化的新型养老模式。
目前,关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践探索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开展养老服务的医疗机构,二是增设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三是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相互合作,此外还有部分是将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虽形式有所不同,但都在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规范有序发展不断探索中。
在现今的养老环境中具备医养结合能力是考察一个养老机构是否专业的重要指标,“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是指有一些失能的老人,他需要去养老机构,比如说有一些病人不能进食了,又带着尿管了,各种的管路需要护理,他们主要是需要来进行这些帮助和干预。医疗机构在医养结合的过程中也会起到一个核心的帮助作用。比如说他们的老人在医养结合的过程中,出现了急性病的问题,他们就会跟我们联系,转到医院救治,救治好了之后再转回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
而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应该怎么办才是老人需要的?
小编在做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的过程中,采访过养老机构的几位老人和家属发现,即便是对于那些还没有失能的老人,他们在选择养老院时也是最在乎医疗条件。 小病可以及早发现、及时介入治疗,大病可以在院内急救或者快速转诊到上级医院, 这是多数老人家庭看重的需求。
要办好一家养老机构,充分满足老人的需求,医疗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日常的巡查转诊、院前急救和慢病管理,养老机构里的医养结合,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需求。
曾经一位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院长:我理解的医养结合,最后一段的这个(安宁疗护)才是重中之重。因为如果说一个失能老人卧床之后,大概两三年,其实他可能就会进入一个临终的状态。那么这段谁管、怎么管?那他一定要转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去开展这个服务,养老机构是承担不了这个风险,或者是照护的专业性是达不到的。
所以说针对重症老人,一定是有专业的医生护士进行指导,那么指导的过程当中有问题能处置,那么发生危险了能救治,需要转的时候,能够把我们所有的这个日常的病例记录,第一时间交给转诊的上级医院。
因此,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在已有功能的基础上,还要向临终关怀、安宁疗护的方向拓展。在为入住的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同时对于一些重病的或者需要安宁疗护服务的老人,也能提供相应的服务,让老人可以凭借基础治疗缓解身体不适作为保证,按照自我意愿度完剩余时光。
但,说实话,医养结合这条路并不易走,特别是养老机构内置的医疗机构的运营,更是存在着许多难题。
清晰界定医疗服务项目是转型的关键
确定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服务项目的内容和范围是开展医养结合机构的关键,也是争取医疗保险进机构的重要依据,养老机构中的医疗服务项目应当首先区别于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突出应急医疗、长期护理康复治疗、慢性病预防和治疗、心理健康咨询、临终关怀等符合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相关医疗需求。
如何界定医养结合机构的医疗服务项目,将机构老年人医疗产生的相关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确保医疗服务项目在机构中的开展与落实,满足老年人基本养老与医疗需要,也是机构转型必须考虑的问题。
经营发展能力是对院长的重大考验
虽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发展前景广,市场需求大,但其仍属于微利行业。在建设初期,需要巨大的固定资产投入,由于其投资回收期长和投资收益率低,往往难以在市场上获得筹资。
即使建设完成后,根据养老机构医务室基本标准相关文件要求,养老机构的医务室必须配备两名及以上的专业医护人员,每年需支付多于 10 万元的医护人员工资,另外还有水费、电 费、采暖费等,因此经营成本较高。根据养老行业投资平台公布的资料显示,96%的养老机构的医务室都不能自负盈亏。
怎样扩充专业养老从业人员是难题
是否拥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影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有效展开的重要因素,将直接关系到参与医养结合服务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养老机构中的服务人员缺乏相应护理知识,且亦未进行专业的岗位培训,对老年人的日常护理服务质量较低。而对于大多数医护专业学生来说,往往将医院作为就业选择,对于养老服务机构兴致缺失。
这主要是因为在当前环境下,即使普遍反映养老机构收费标准较高,使得老年人,尤其是需要特殊护理的老人无力承受,但养老服务机构中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仍处于普遍偏低的状态,再加上社会目前对该岗位的认同度较低,使得外面的人不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离职率居高不下,尤其是护理人员不仅工作强度高,而且心理负担重,但其工作价值并没有通过薪酬得以体现。
我国护理保险体系尚未构建,护理保险制度也在萌芽时期,因而工资待遇成为决定护理人员从业稳定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养老机构向“医养结合”转型也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统筹分配医养资源,完善医护人员相关管理制度,增强机构的市场化,使养老机构向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都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挑战。
医养结合对相关管理人员提出新的挑战
医疗作为一种更具专业性和风险性的行为,需要有更高的管理要求。作为医养结合的服务,服务的对象是同一个人、服务的过程也是连续的,但提供服务的主体却因为分工和管理要求不同,角色上要分成不同的人,空间上也要分成不同的区域。
如何开展医疗服务进养老机构,提高养老机构专业化水平,如何完善医护人员相关管理制度,如人员配置,考核指标、监管制度等,医养结合机构如何实现盈利,减少对政府的依赖性,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如何发展养老机构的软件建设,使其向制度化、产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都是管理人员面临的挑战。
且实现医养结合,管理人员还需不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老人他需要相关医疗的护理,如果你不进行专业的培训,他没有办法完成专业的护理任务。这些医养结合的老人他其实叫长期照护,所以他需要护理这一块是非常多的,医疗团队来给养老机构来进行培训,管理分层,这样的可能会更专业,这个体系会更完善。”
医养结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多途径解决。
本文仅供参考,题图:摄图网
来源:中国养老咨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创建(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与管理指南)对应资料 全套文件
国内目前已有较多成功的医养结合示范机构(护理院),这类型机构相比传统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的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更关注老年人对医疗健康方面的需求,将医疗和养老系统中的各类资源进行全方位科学利用。
那么,这些成功的医养结合示范机构,他们的服务和运营体系,是如何的?他们是如何快速运营并持续盈利的?
我们医养结合机构的运营管理团队,通过到这些医养结合示范机构进行实地考察,并认真学习国家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部委于2019年12月联合发布的《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试行)》、《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等文件,经过4年来的实操运行/积累/沉淀,编制成《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运营体系》全套文件,符合省级示范性医养结合机构创建标准。料收费,要免费请勿扰。
1、团队成员多次到国内多家知名医养结合示范机构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总结出一手资料;
2、资料根据《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试行)》、《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文件制作,经过4年来的实操运行/积累/沉淀,编制成《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运营体系》全套对应文件,和要求一一对应,符合国内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与管理要求,可用于创建省级示范性医养结合机构;
3、这套资料适用于创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医院、社区卫生站、护理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福利院、社区养老中心、居家养老等;
4、真实资料,可以修改,直接使用,所见即所得。
目前,全国失能半失能,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将突破40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3%以上;全国有7%的家庭有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
显而易见:没有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是满足不了这个刚需的!
规模化的养老服务离不开医疗,所以养老服务也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医养结合。
(资料收费,要免费请勿扰)
承诺资料真实有效,超出预期!
由于篇幅有限,感兴趣或要详细了解请扫二维码联系小编或留言。
真实资料,可以编辑。90%以上的资料可以直接套用,剩下的10%只需替换为机构自己的资质资料即可!(温馨提醒:市场上其他组织或个人所售卖的 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创建-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与管理指南 对应资料全套文件与我们无关,谨防受骗上当)
所见即所得,直接使用,提升医养服务与管理水平,创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省事省心!
欢迎关注视频号:养老解忧杂货铺
养老院星级评定对应资料
养老标准化体系对应资料
养老服务质量规范对应资料
养老服务安全规范对应资料
养老护理视频、课件、系统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