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专辑】帝国反击战背景下的玄奘出关:唐僧取经传奇之二
上一篇说到,627年的一天,正在紧张备战中的唐太宗收到一封陈情表,说是有一个叫做玄奘的僧人要西出凉州,去天竺国求取佛经。
太原晋祠中的唐太宗君臣塑像
李世民这个人是不太信佛的,甚至相当排斥佛教。李世民讨伐洛阳王世充时虽然借用了少林僧兵的武装(李连杰成名作电影《少林寺》就是以“十三棍僧救唐王”的真实历史事件为原型),但他攻占洛阳后,立刻过河拆桥,废除隋朝寺院,大肆裁汰僧人。
大家都知道,李世民爱读史书,那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名言就是出自他之口。李世民认为,南朝衰落与佛教盛行有很大的关系,僧人不事生产,又占用大量土地,还需要搜刮大量钱财兴建寺庙组织佛事活动,对于江山社稷有害无益。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语谓侍臣,梁武帝父子好事佛教,结果国破家亡,应当引以为鉴。他在朝堂上公开宣称:“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
可见,李世民对于西天取经弘扬佛法之事并不感冒,他也不认为佛教真经能让他“江山永固”,不可能像《西游记》里记载的那样,专门给玄奘送行,与他结拜兄弟,女儿国国王更不会称唐僧为“御弟哥哥”。李世民在历史上确实喜欢跟人结拜兄弟,他的义兄弟没有一百也有好几十,但是其中并没有玄奘。
《西游记》中,唐太宗与唐僧结拜为兄弟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间点实在是太巧了。唐朝正在调动人员物资积极备战,边关戒严,严防一切可疑人等走动,谁知道这个和尚是不是突厥派来的奸细,刺探情报后回返?
要知道在农业时代,无论东西方,绝大部分人口都是依附在土地上,只有僧、道、传教士、商旅等会四处走动,间谍奸细通常会假扮成这些人以掩人耳目。在这即将动兵的紧要关口,严防一切泄密可能,游方僧人更是重点排查的对象。因此唐太宗未做多想,驳回了玄奘上交的陈情表。
玄奘自然不可能是什么突厥奸细,他取经的理由很简单,佛教作为外来宗教,经书都是前人翻译过来的,不同版本分歧很大,难以融合,各地高僧各执一词,谁也不服谁。玄奘遁入空门之后,潜心研究佛理多年,多方拜访名师,却发现众位高僧各说各话,他是越学越糊涂,想去发源地看看原文到底是啥。
这种经义争端在基督教传播过程中更为常见。与佛教徒依靠辩论解决分歧类似,基督徒们也经常通过开会辩论来消除分歧,只不过佛教徒吵完就完了,大不了大家分成不同派别各说各话,古代的基督徒们则要分个正统非正统,对于非正统则斥为异端进行肉体消灭,所谓“我不能同意你的看法,所以要消灭你说话的权利”。
比如公元四世纪的罗马帝国曾出现一个很有影响的派别叫做“阿里乌斯派”,不承认所谓圣子圣父圣灵“三位一体”,认为耶稣不是完全的神,反对教会占有财产。
其实别的都还好说,反对教会占有财产一条,动了大伙儿的奶酪。其实按照耶稣本人的说法,金钱都是罪恶,作为基督教的组织机构,教会确实不应该占有财产。但其他人可就不这么想了,盖教堂搞传教活动都需要钱,没钱的话,教会就没法发展壮大。
更关键的是,随着基督教广为传播,很多罗马贵族发现,宗教才是史上最赚钱的生意,从教徒口袋里掏钱,教徒们还感恩戴德,比起遭人唾骂的高利贷生意好太多了。于是他们纷纷放弃敲骨吸髓的高利贷,改行做起了 信仰生意。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很多贵族阶层是因为利益驱动才入股,哦是加入教会,教会如果不能接受教徒捐赠的话,那还有什么搞头啊?
因此,一定要彻底打倒阿里乌斯派这个异端!
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24年使得罗马再一次重归统一之后,在第二年举办尼西亚大公会议,正式宣布阿里乌斯派为异端,希望通过颁布《尼西亚信经》来统一思想消除争吵,但是事与愿违,反倒使得矛盾激化。
基督教史上第一次由政府官方主持的“大撕逼”——尼西亚大公会议
罗马帝国在信仰纷争和外敌入侵中瓦解,入侵的蛮族穷得叮当响,因此大多选择皈依阿里乌斯派。但是当蛮族高层逐渐积累了财富,变成贵族之后,又纷纷改变了看法。因此掩盖在信仰争端背后的实质,仍然是阶级斗争。
罗马帝国灭亡后,但是其组织形式、统治方式以及罗马贵族的腐朽堕落的生活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被基督教会继承下来。帝国首都罗马变成了宗教圣地,基督教会成为死去的罗马帝国的幽灵,继续盘旋在欧洲上空长达千年之久。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这场宗教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整整持续了两个世纪,在玄奘取经的年代,终于随着阿里乌斯派的消亡而走向尾声。然而,一个异端倒下去,千百个异端站起来,此后千年基督教的内部纷争始终没有停止,直到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基督教世界痛痛快快地打了两百年宗教战争,威斯特伐利亚合约规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成为信仰自由的发端。基督教走出了政教合一的泥潭,并且分裂成千百个派别之后才算消停。
由此可见,玄奘西天取经跟君士坦丁大帝召开尼西亚会议,以及后来的宗教裁判所把人绑到火刑柱上一把火烧了,动机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消除宗教内部的分歧。只不过,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别有点大,导致处理方式不一样。东方佛教徒争辩一通,谁也说服不了谁,一般也就各回各庙,各拜各佛,西方宗教为了统一思想,不同意你的观点,就把你一把火烧了,让你灰飞烟灭。就问你怕不怕?
玄奘出行的时间选得很不巧,唐朝准备跟东突厥打仗,边境戒严,以往只要去官府报备,领了通关文牒就能出境,但是如今边关禁止一切人等出入。玄奘无奈之下才向皇帝上表。第一次上表被驳回他也不气馁,此后屡次上表,但是均被驳回。玄奘想私自离境,但是边境关隘盘查极严,连只苍蝇也飞不过去。
一转眼过了两年。629年春季的某一天,唐朝官府突然下令允许居民出入边境,理由是长安周边遭了天灾,允许灾民投奔异乡自谋生路。玄奘就混在灾民队伍中,于629年4月出了境。
如果仔细推敲起来,官府下的这道命令相当蹊跷。唐朝地方大了去了,长安遭灾,可以往国内其他地方去嘛,为啥要让居民逃往外国呢?对于农业帝国来说,人口就是生产力,就是税金的保证,尤其中原地区经过长期战乱,人口大减,人口资源更显得珍贵,更不允许随便流失到境外。再说了,对于农耕民族来说,西北边境之外,除了戈壁就是大漠,都是鸟不拉屎的地方,去了能干嘛?所谓“灾民投奔异乡”一说,根本站不住脚。
官府的态度突然出现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背后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从627年到629年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李氏家族本来就有一点突厥血统,李渊起兵之前镇守太原,突厥就在太原西北雁门关之外,免不了常与突厥人打交道。李世民为了摆平各种关系也是拼了,到处找人结拜兄弟,他的结拜兄弟遍天下,多个兄弟多条路啊。李世民的不少结拜兄弟,就是突厥诸部落的首领。
627年,原先臣服于东突厥的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部纷纷叛离。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们为何突然背叛,但是依照我天朝腹黑兔一贯地卖萌装傻的传统作风,别人欺负到“勿谓言之不预也”之后才动手的祖传套路,背后免不了唐朝的各种小动作。
东突厥的最高统治者颉利可汗,派东突厥的二把手突利可汗前往征讨。没想到叛军势大,突利大败,其手下兵众四散,突利仅以轻骑落败逃回。
颉利将突利囚禁了十多天,并鞭打他进行责罚。唐朝有大臣建议趁着突厥内乱的机会就此讨伐。唐太宗说:“匹夫都不可以不讲信用,何况一个国家?我既与他们有盟约,怎么可以乘人之危呢?一定要他对我无礼后才可讨伐他。”李世民这意思是,敌人乱得还不够,再说我还没说“勿谓言之不预也”呢,还得再等待时机。
突利因此对颉利怀恨在心。突利可汗早年曾与李世民结为盟兄弟,有点旧关系,而且他也看出来了,那些叛逃的部落十有八九是有唐朝在后面撑腰,要不也不能这么生猛,不能光让我在这里受夹板气啊!
公元628年,突利可汗向唐朝借兵,反攻颉利可汗。唐太宗接到国书兴奋不已,但又不能表露出来,他说:“我与颉利可汗有盟约,又与突利可汗结拜为兄弟,兄弟有难不可不救,怎么办?”兵部尚书杜如晦心领神会,进言道:“夷狄不讲信义。我虽守约,但他们常背盟。今他内乱而击之,是他自讨灭亡。”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了:敌人内乱,我们机会来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还不快动手?
然而长孙无忌却说:“突厥并没有侵我边塞,却要背信弃义、劳民伤财,这不是正义之师的所为。”李世民一想也对,而且现在时机仍然不成熟,出兵助突利击败颉利,再让突利做大,将来也是麻烦。于是只命令太原方面积极备战,随时投入战斗,但并不出兵。
突利扛不住颉利的进攻,只好效仿汉朝的南匈奴,一咬牙归顺唐朝。唐太宗厚礼相待,赐以御膳,授官右卫
43 35289 43 15288 0 0 2889 0 0:00:12 0:00:05 0:00:07 2889将军,封爵北平郡王,食邑七百户。与此同时,背叛颉利的诸部纷纷公开接受唐朝册封,归附唐朝旗下。
这两年间虽然唐朝没有动武,但是李世民可没有闲着,他通过封锁边境,禁绝与东突厥贸易,使得生产能力单一的东突厥经济日渐凋敝。他纵横捭阖,私下诱之以利,分化瓦解东突厥的势力,使得颉利可汗变成孤家寡人,达到“上兵伐谋”的效果,此时再派兵征伐,就事半功倍了。
经济封锁加分化拉拢,最后军事打击,这套组合拳大家看得眼熟不?美帝常这么干。大唐帝国其实也是这些套路。不过,中国的史书上一般不记载这些政治经济小动作,在《资治通鉴》上的相应记载是这样的:颉利可汗重用汉人赵德言,德言恃势专权,大量地改变旧有风俗习惯,政令也变得繁琐苛刻,百姓们大为不满。加上草原爆发雪灾,牲畜多冻死,连年饥荒,百姓都饥寒交迫。颉利费用不足,便向各部落征收重税,由此上下离心,怨声载道,各部落多反叛。
所以,我大唐乃以有道之师伐无道之君,吊民伐罪,解突厥百姓于倒悬,师出有名,众望所归。美国百姓如果只看本国新闻,对于美国历次出兵的看法大概也是差不多的。不同的是,东突厥确确实实屡犯唐朝边境,侵害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唐朝虽然搞了些小动作,但是出兵确实是正义的;而美国出兵往往都在距离本国十万八千里之外,维护的大都是军火商石油集团和金融家的利益。
629年底,已经养精蓄锐多时的唐朝大军终于出动,兵部尚书李靖出定襄道,李世勣出通漠道,柴绍出金河道,李道宗出大同道,卫孝节出恒安道,薛万彻出畅武道,共计10余万精兵,分道攻击东突厥。
唐帝国对东突厥的反击
根据这段历史进行推测,官府在627年一直封闭边境,却在629年征伐东突厥之前,突然允许所谓的“灾民”出境,很有可能是大军集结完毕之后,在兵马出动之前,派遣间谍探马出关,到突厥那里刺探情报。玄奘就是混在这些间谍探马中一起出了关。
玉门关遗址
(玄奘就是从这里出境)
唐朝对东突厥的分化拉拢渗透结出丰硕成果,东突厥内部被唐朝渗透得跟筛子一样,离得较远的部落纷纷率众归降,而颉利可汗身边也被埋伏了间谍,部将心腹被离间,颉利亲信康苏密带着隋萧皇后和炀帝的孙子杨政道降唐。颉利可汗无论怎么逃,其动向始终被唐军所掌握,不像当年匈奴打了败仗往大漠深处一跑就没事了。东突厥此后经历一连串失败,打了败仗连缓口气的机会都没有,唐军就如影随形跟上来了,在公元630年彻底灭亡。唐朝收复定襄、恒安等地,开拓国境直至大漠。
颉利可汗溃退千里还是被李靖抓了回来,作为俘虏被带到长安,李世民当面斥责他一番后释放了他,归还家属、赐予良田美宅软禁了起来,直到公元634年去世。东突厥部众约120余万人归附唐朝后,唐太宗允许他们一部分人迁到中国内地,大部分仍居原处,唐朝设置羁縻府州(相当于自治区),由突厥人自己管理。武则天的时代,归附的东突厥部族又起兵反叛,直到八世纪中叶被回纥所灭。
东突厥被灭了,但是西突厥还活蹦乱跳,严重威胁唐朝边境安全。东突厥就在山西附近,与中原往来较多,搞情报战、经济战都比较容易。西突厥所处地区位于西域,自汉末之后,中央帝国已经失去西域数百年之久,虽然有裴矩等人重新经略,但是唐帝国对那边的情况仍然如同雾里看花。西突厥位于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唐朝对其进行经济封锁,效果甚微。再加上西突厥在西域盘踞已久,西域诸国在其威逼利诱之下,甘愿做其鹰犬爪牙的不在少数。唐朝军队再强,也是“强龙不压地头蛇”,贸然西进,可能陷入西域诸国围攻的泥潭之中。因此,对付西突厥可不会像东突厥那么顺利,还需要从长计议。
消灭西突厥除了保证边境安全之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李世民希望恢复当年汉帝国的盛况,那么重新打通“一带一路”,必将成为唐帝国的基本国策。唐朝的优势产品除了传统的丝绸之外,又增加了瓷器这一歪果仁疯狂追捧的明星产品,不少来自西域的客商都说了,瓷器有多少我们要多少,黄金结算,决不拖欠!唐朝对外贸易的意愿,相对于汉朝更上一层楼。
唐代瓷马
对于中华帝国来说,“一带一路”的意义不仅仅是从对外贸易中获取丰厚利润以及四方财货那么简单,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圈”(朝贡体系)输出产能,对外辐射中华文明的思想以及生活方式,进一步扩大华夏文明的影响范围,对周围民族进行同化甚至开疆扩土,是具有强烈“重商主义”倾向的唐帝国更为感兴趣的方面。
西突厥这个军事强国盘桓在中亚地区,垄断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商道,相当于在卧榻之侧雁过拔毛,并且经常用武力抢劫商队,是力求实现华夏文明伟大复兴的唐帝国无法忍受的,必欲除之而后快!
如果说唐朝消灭东突厥主要还是为了边境安全,那么消灭西突厥的主要考虑就是为了贸易。正如崛起中的英国在十七至十八世纪发动四次英荷战争,从荷兰那里抢夺海洋贸易主导权一样,一场唐帝国与西突厥之间的贸易主导权之战,将在中亚地区轰轰烈烈地展开。
东西突厥控制区域的示意图
(西突厥恰好挡在陆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
熟悉中国历史的读者都可以知道,唐帝国最终成功地对西突厥进行了毁灭性打击,建立盛唐的贸易秩序,华夏文明达到历史上的极盛。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一个人,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唐僧玄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为唐僧取经传奇第二篇,前文见:
了解更多:
以金融视角看世界:从万历十五年到2017年,大国衰落的轮回又将重演?
与文化大家
走一段文旅之路
与民银旅行
开启一段心灵旅程
民银旅行 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