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希平 彭超:俄藏与中国藏两种西夏文曲辞《五更转》之探讨 | 论文

徐希平 彭超 民族文学学会 2021-09-18


内容提要:俄罗斯与武威分藏两组西夏文曲辞《五更转》,为西夏文学提供了诗文之外新的体裁。本文在学界相关考释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起源及内容风格演变。现存最早为南朝陈朝伏知道,中原初期创作题材多为边塞宫廷、文辞风格典雅,西夏《五更转》题材风格与之有别,源于敦煌《五更转》题材和风格之转换,西夏《五更转》明显受其影响。


关键词:西夏文曲辞《五更转》  敦煌曲辞  西夏文学  羌族文学



一、 西夏文曲辞《五更转》在西夏党项文学研究中的特殊文体意义



西夏时期的羌族文学创作,出现了较为繁荣的景象。1994年出版的李明、王康等著《羌族文学史》曾有专章介绍,不仅有汉文书表、碑刻,还出现了包括汉文和西夏文诗歌创作。由于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特别是由于西夏政权在亡国之时,屡遭战火的洗劫,“蒙古铁骑所到之处,破坏严重,人民逃散,景象萧条”,致使羌族人于西夏时期创作的绝大多数文学作品,都已散失殆尽。极少数残存下来的诗歌作品,又被沙俄的“探险队”盗至国外,束之高阁。因此,尽管西夏之时羌人曾作有不少诗歌,但当时所能见到,并且可以认定为羌人所作的诗歌,却仅有三首。其中,有两首是用西夏文创作的,另一首则是用汉文来创作的(此外,还有一些西夏文的诗作,虽也据俄文译成汉文,但因缺乏足够的印证文字和背景材料,现在还难以判别其作者的民族属性)。[1]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末《俄藏黑水城文献》《中国藏西夏文献》等海内外西夏文献整理出版后有了大的改观。


1998年,张建华的《西夏文学概论》[2]一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西夏文学创作和现存西夏文学作品,并按表、疏、书、碑铭、诗、格言等六种体裁进行了分类,其中诗歌之外,疏、书与表属于大的散文同一范畴,而格言谚语确实是西夏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值得认真研究,这类体裁的代表为《新集锦合辞》,作者梁德养为汉人,其他体裁大多都有不少党项羌作者。作为二十世纪西夏文学研究综述,该文所论六种体裁大致反映了现存西夏文学所涉及文体状况。


除了散文诗歌之外,西夏文学中还有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即民间曲子辞。在20世纪之前,基本上没有相关文献记载,也就谈不上研究。直到二十世纪末期这种情况有了新的突破。首先是199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0册中有编号为【7987】的西夏文残叶,记载有两套《五更转》残曲,[3]因为该西夏文残叶最早于1909年于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黑水城遗址出土,长期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此时刊布于世,聂鸿音先生2003年发表题为《西夏文<五更转>残叶考》的考释文章,认定其为西夏地区民间曲辞。[4]并指出这是迄今发表的第一件西夏民间俗曲。

在聂鸿音先生对俄藏西夏文曲辞考释后不久,2005年,由著名西夏学者史金波、陈育宁主编的《中国藏西夏文献》出版,其中卷16中有编号为G31·031【6733】的西夏文《五更转》曲辞一组五首。该文献于1987年出土于武威新华乡亥母洞石窟遗址,收藏于武威市博物馆。文献本无题名,史金波先生根据其从一更叙述至五更的内容,类似于唐五代时期的敦煌汉文曲子词五更转而定其名。[5]至此,在俄罗斯和我国国内便分别各有一件西夏文《五更转》曲辞文献。

两首西夏文《五更转》曲辞的发现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仅为西夏文学增加了新的体裁,也为羌汉文学关系的比较提供了新的视角,值得我们予以高度重视。聂鸿音和梁继红两位学者分别对俄藏《五更转》和武威藏《五更转》做了考释文章,为我们了解其内容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聂鸿音先生考释西夏文《五更转》汉语译文如下:


第一套:

三更高楼床上坐,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试问欢情天乐奏,此时口口口而拜锦衣。

四更口狂并头眠,玉体相拥口口口天明。少年情爱倦思深,同在长寿死亦不肯分。

五更睡醒天星隐,东望明口交欢缓起身。回亦泪口问归期,谓汝务要速请再回程。


第二套残曲:

楼上掌灯入一更,独自绫锦毡上坐,心头烦闷无止息。叹声长口,似见伊人思念我,问口未能安。

些许无成入二更,独自绫锦毡上坐,心头烦闷无止息……


梁继红考释文章题为《武威藏西夏文<五更转>考释》,对西夏原文分别做了汉文翻译和意译,在此仅录其汉文意译如下:


一更夜,至心做等持。殊胜过宝座,榻上坐时显。观诸事,心中迷乱如□象,此心一过可降伏。

二更夜,暂坐不觉寒。尽观三界妄,心外境可失。觉此物,耽心世界何险要,惟独此心当护持。


三更夜,稍许止息间。形象大狮子,被服左右眠。急起思,身之高卧无觉悟④,抚慰烦乱此心田。


四更夜,空行始呼人。唤起瑜伽母,饶益众有情。跏趺坐,内外寻心不可得,细细察见此理深。


五更夜,身心俱翻腾。禅定与相斗,方救众生苦。天帝释,净梵等亦无此想,其中此心最难成。


同时,武威藏《五更转》还有作者署名,韦勒般若华,梁继红认为其为典型的党项羌姓名。[6]

这两组西夏文《五更转》,是目前能够看到的仅存于世的西夏文曲辞文学作品,二者既具有相似之处,而又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其中武威藏作品为一套完整的五首,可以一窥该文体之全貌,其内容为表现僧人信徒参禅修行的过程与效果,宣扬佛教之法力,其性质功能同于历代不同地区弘扬佛法作品。俄藏《五更转》形式上为两套,但均为残页,第一套剩下后面三四五共三曲,第二套仅存一二曲,合之亦为五首,内容则与宗教无关,纯为世俗男女艳情及相思之愁,与早期民间曲辞尤其是敦煌曲子词题材非常一致。其文学色彩更为浓郁,亦更具艺术审美价值。

二、《五更转》词曲的渊源及在中原地区的流变



关于西夏文《五更转》的来源,聂鸿音先生最先予以考察,指出:“‘五更转’曲式出自中原。据明杨慎在《词品》中说,隋代已有‘五更转’词调。目前掌握的资料表明这是一种小型的套曲,由一更唱到五更,每更一首至二首不等,每首有固定的句式。现存的汉文‘五更转’样品主要出自敦煌藏经洞。”[7]聂鸿音先生还具体拈出汉文《叹五更》和残本《闰思》两首作为敦煌曲子辞中典型的格式予以比较。


聂鸿音先生在此提出的信息很重要,认为《五更转》的曲式来自于中原地区,且其流传极为广泛。但是,聂鸿音先生这里称据明杨慎在《词品》将其渊源推到隋代,略有疏误,不够确切。实际上,“五更转”的渊源还可以推得更早。检杨慎《词品》共有六卷,其卷一第六为隋炀帝辞:其记载如下: 隋炀帝《夜饮朝眠曲》云:“忆睡时,待来刚不来。卸妆仍索伴,解佩更相催。博山思结梦,沉水未成灰。”其二云:“忆起时,投签初报晓。被惹香黛残,枕隐金钗袅。笑动林中乌,除却司晨鸟。”二词风致婉丽。其余如《春江花月夜》、《江都乐》、《纪辽东》,并载乐府。其《金钗两股垂》、《龙舟五更转》,名存而辞亡。……[8]


这里提到隋炀帝曾作《龙舟五更转》《龙舟五更转》,名存而辞亡。不知聂鸿音先生是否据此而定《五更转》渊源上限。同样在杨慎《词品》卷一第十七条,记录了一组题为《五更转》的乐府歌词,明确加以注明道:“陈,伏知道《从军五更转》云:一更刁斗鸣,……其后隋炀帝效之,作《龙舟五更转》,见《文中子》。”[9]由此可见,杨慎《词品》记载的渊源并不始于隋,隋炀帝只是模仿,更早的渊源应该在于南朝(陈)时期的伏知道。

伏知道《从军五更转》不仅时间早于隋炀帝《龙舟五更转》,而且更为幸运的是,不同于后者名存而辞亡,伏知道作品词句犹存完璧。聂鸿音先生谓“现存的汉文‘五更转’样品主要出自敦煌”,自然不错,但另一方面,伏知道《从军五更转》给我们提供了敦煌地区之外更早的汉文样品,实属珍贵。

比杨慎《词品》记载更早的其实是宋代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其卷三十三“相和歌辞第八”收录有陈朝伏知道《从军五更转》五首,郭茂倩题注引《乐苑》曰:“《五更转》,商调曲”又云:“按伏知道已有《从军辞》,则《五更转》盖陈以前曲也。” [10]由此可知,陈朝伏知道所作是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五更转》作品,全文如下:


一更刁斗鸣,校尉逴连城。遥闻射雕骑,悬惮将军名。

二更愁末央,高城寒夜长。拭将弓学月,聊持剑比霜。

三更夜警新,横吹独吟春。强听梅花落,误忆柳园人。

四更星汉低,落月与云齐。依稀北风里,胡笳杂马嘶。

五更催送筹,晓色映山头。城乌初起堞,更人悄(一作笑)下楼。


但《乐府诗集》还不是伏知道《五更转》最早的记录者,早在唐人欧阳询编撰的类书《艺文类聚》就已经收录此作,载于其卷五十九武部,将帅、战伐类,个别文字与《乐府诗集》有差异,[11]此外在该书卷十八,人部二,美妇人类收有伏知道《咏人聘妾仍逐琴心诗》;卷三十六人部二十,隐逸类上收有其《赋得招隐》诗。这恐怕是有关伏知道创作最早的文献记载了。

任半塘先生《唐声诗》论及关于《五更转》创始时道:“至迟在齐梁间已有,盛唐入法曲”。[12]虽未再提供实际材料,估计也是推测之辞,但从伏知道为梁陈间人的情况来看,任先生之论大致不差。


伏知道之后,隋炀帝曾有拟作,王通《文中子中说》还记到听《五更转》的情况:“子游达乐,闻龙舟、五更之曲,瞿然而归曰:‘靡靡乐也,作之邦国焉,不可移游矣!’”[13]可见其声音柔媚,到了唐代,《五更转》继续在宫廷传承,《唐会要》卷三十三记载唐代宫廷音乐制度,从雅乐到北狄三国乐共14类,其中“诸乐”一条曰:“太常梨园别教院,教法曲乐章等,《王昭君》乐一章、……《五更转》乐一章,……十二章。”[14]可见其演唱情况之一斑。但是,如同隋炀帝《龙舟五更转》名存而辞亡一样,唐代《五更转》也遗失不传了。我们对其具体情况已经无法考察,但其基本内容及语言风格为宫体诗的性质也可以想见。

《五更转》这种以组诗形式表现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深内容和情绪程度的写法,在中原古代乐府诗词中也很常见,最接近的创意应该是《百年诗》,又叫《百岁篇》,唐吴兢《乐府古体要解》指出:“右起‘总角’至‘百年,厉述其幼小丁壮耆耄之状。十岁为一首。陸士衡至百二十时也。”今传陆机《百年歌》共十首,

一十时。颜如蕣华晔有晖。体如飘风行如飞。娈彼孺子相追随。终朝出游薄暮归。六情逸豫心无违。清酒将炙奈乐何。清酒将炙奈乐何。

二十时。肤体彩泽人理成。美目淑貌灼有荣。被服冠带丽且清。光车骏马游都城。高谈雅步何盈盈。清酒将炙奈乐何。清酒将炙奈乐何。

……

百岁时。盈数已登肌内单。四支百节还相患。目若浊镜口垂涎。呼吸嚬蹙反侧难。茵褥滋味不复安。[15]

类似的还有著名的江南民歌《子夜四时歌》,由晋代《子夜歌》演变而来,梁武帝即创作子夜春夏秋冬歌系列组诗,唐代王翰李白等许多诗人皆有拟作。另如梁代沈约所作《四时白紵歌》,虽为四时,却写了春白紵、夏白紵、秋白紵、冬白紵和夜白紵等,[16]与《五更转》同为五首组歌形式。

再如曲子词牌《《捣练子》,又名《咏捣练》、《捣练子令》,本为单曲,宋人黄舆所编《梅苑》中收入无名氏词八首,其一首起句为“捣练子”,即以此为词牌名。著名的如南唐后主李煜曾留下名篇《捣练字令深院静》,而北宋后期著名词人贺铸却用《捣练子》词牌一连创作六首,其中一首已残缺,另五首分别题为《夜捣衣》、《杵声齐》、《夜如年》、《剪征袍》、《望书归》,以思妇口吻, 抒写对远方征人的相思之愁,时间和程度都是层层推进,与《五更转》同一机杼。

可见类似构思在中原民歌较为普遍,并有较为悠久的历史。

虽然有众多曲辞近于《五更转》,但令人遗憾的是如前所述,唐宋时期中原地区,题为《五更转》的作品目前已经不能见到。


三、敦煌曲辞《五更转》之演变及其对西夏词曲《五更转》的影响



《五更转》虽然在宫廷和中原地区遗失,却在河西地区广为流传,并产生许多新的版本。虽然历经战乱,毁坏殆尽,许多《五更转》作品却在敦煌写卷得以保存。任半塘先生《敦煌歌辞总编》收录敦煌歌辞1200余首,卷五将敦煌写卷中以“五更”为序的诗作整理为12套共74首《五更转》,[17]称之为杂曲定格联章类,该卷包括两套《十二月》联章杂曲, 十二套《十二时》联章杂曲,六套《百岁篇》联章杂曲等曲目,共计三百一十三首,其中含有白居易所作《十二时》一套行孝文十二首,除此之外该书卷三还有名为《三台》十二月辞残曲二首,卷六还有《十二时》长篇定格联章杂曲一套,同样按时序抒写慨叹,亦与《五更转》方法相近。张璋,黄畲《全唐五代词》载录敦煌词七套《五更转》52首,[18]为我们了解其体制内容演变流传提供了鲜活的资料。

将伏知道《五更转》与敦煌《五更转》相比,其格式方面似乎没有太大变化,从一更唱到五更,仍为整齐的结构形式,多为七古,偶尔加上个三字句,如《叹五更》,还是比较整齐的,语言也趋于通俗口语甚至俚语。项楚先生直接将敦煌《五更转》曲调与《十二时》《百岁篇》等称之为“民间俗曲”[19]

但是从题材内容上看,伏知道《五更转》与敦煌《五更转》就有了较大的变化。两相比较,陈朝伏知道《五更转》作品体裁为整齐的五言古诗,以代言的笔法表现征戍士卒的的戍边的艰辛劳苦,选取许多边塞特有的景物和典型形象,集中地渲染和突出主题,也暗含些许的思乡怀人之苦。而且其文辞较为典雅,为代表性的文人之作。

与伏知道直接书写征人艰辛和边地风物不同,敦煌《五更转》题材和基本内容可以在敦煌《五更转》十二组小标题中见出,分别为《七夕相望》《缘名利》、《识字》、《假托“禅师各转”》《顿见境》、《南宗赞》、《南宗定邪正》、《无相》、《太子入山修道赞》、《太子成佛》、《维摩托疾》、《警世》,可见其题材转换较大,主要为两大类,一是宗教类,另一类则为世俗类。夫妻家庭,爱恨幽怨。如果加上同属于俗曲的《十二时》、《百岁篇》,这个比例更大。伏俊琏先生将目前发现的敦煌歌辞可以分为附着于隋唐燕乐曲律的曲子词,附着于宗教音乐曲式的佛道歌曲(主要是佛教歌曲)和附着于民间音乐曲式的民间俗曲三类。[20]这是从歌词调名所从属的音乐范畴来区分,具体到《五更转》,其音乐应该属于隋唐燕乐,内容却简化为佛教题材和世俗生活两类。宗教类题材无外乎参禅礼佛,宣扬佛法及佛教故事。世俗类题材则包括夫妻爱恨幽怨及家庭教育等,甚至其中也隐隐含有对佛法的尊崇。在敦煌《五更转》中两套离别相思题材的作品中即显现这一色彩,此二套名为《五更转·七夕相望》和《五更转·缘名利》,后一套七首为残本,在《全唐五代词》中题作《闰思》。


《五更转·七夕相望》全文如下:


一更每年七月七,此时受苦日。在处敷座结交欢,献供数千般。良晨达天暮,一心待织女,忽若今夜降凡间,乞取一交言。

二更仰面碧霄天,参次众星前。月明夜阑费周旋,谁知心中愿。诸女彩楼畔,烧取玉炉烟,不知牵牛在那边,望得眼睛穿。

三更女伴近彩楼,顶礼不曾休。佛前灯暗更添油,礼拜再三求。会甚望北斗,渐觉更星侯。月落西山欻星流,将谓是牵牛。

四更缓步出门听,直走到街厅。今夜斗末见流星,奔逐向前迎。此时为将见,发却千般愿,无福之人莫怨天,皆是少姻缘。

五更敷设了觥筹,处分总教收。五更姮娥结彩楼,那个见牵牛。看看东方动,来把秦筝弄。黄针拨镜再梳头,遥遥到来秋。[21]

又如残本《五更转·缘名利》(又名《闰思》)全文如下: 一更初夜坐调琴,欲奏相思伤妾心。每恨狂夫薄行迹,一过抛人年月深。君自去来经几春、不传书信绝知闻。愿妾变作天边雁,万里悲鸣寻访君。二更孤帐理秦筝,若个弦中无怨声。忽忆狂夫镇沙漠,遣妾烦怨双泪盈。当本只言今载归;谁知一别音信稀。贱妾犹自姮娥月,一片贞心独守空闺三更寂寞取箜篌,叹狂夫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尔为君王效忠节,都缘名利觅封侯。愿君早登丞相位,妾亦能孤守百秋。四更聚竹弄宫商,痛恨贤夫在渔阳。池中比目鱼游戏,海鸥……[22] 由此可以见出,敦煌地区俗词《五更转》所反映的世俗生活及其所受浓郁佛教文化的影响,与中原地区早期《五更转》在内容方面呈现较大差异。

我们再将西夏文词曲《五更转》》与敦煌《五更转相对照,彼此却具有更多的相似性。首先是题材方面,如前所述,现存中国武威藏与俄罗斯藏两种西夏文词曲《五更转》题材分别为宗教和世俗两类,与早期中原地区伏知道和隋炀帝《五更转》所写边塞风物题材以及文献记载的唐代《五更转》宫廷诗内容无关,正好与敦煌《五更转》宗教和世俗两类题材高度吻合,可以见出西夏文《五更转》与敦煌汉文《五更转》的密切关系。作为丝路重镇和东西方文化交汇点的敦煌地区,其浓郁的佛教文化和民俗风情对于西夏文学与文化影响深刻,而西夏俗词创作自然也不例外。以世俗男女情爱题材为例,俄藏西夏文《五更转》内容显然是以一位女子的口吻,写其与情郎离别前夜难舍难分的惆怅,“五更睡醒天星隐,东望明口交欢缓起身。回亦泪口问归期,谓汝务要速请再回程。”颇含天明离别前最后嘱咐与叮咛的意味,再如“少年情爱倦思深,同在长寿死亦不肯分。” 海誓山盟,与敦煌《五更转》之《闺思》的内容何其相似。而手法亦十分直白,浅露,“并头眠”,“玉体相拥”之类亦近于敦煌曲子辞以及历代中原地区民歌。

其次在格式方面,表面上看有较大的差异,敦煌《五更转》属于所谓的“定格联章体”,西夏文《五更转》句式变化较大。聂鸿音先生分析,“按西夏文原件,第一曲每首的句式为“四、三、六、三、四、三、六、三”,若从意义连贯考虑,则实际应是“七、九、七、九”;第二曲的句式为“四、三、七、七、四、七、五”,若从意义连贯考虑,则实际应是“七、七、七、四、七、五”。九字句在同时代的汉文词曲中少见,但却是西夏谚语多用的格式,西夏人在抄写时把完整的句子断开,大约是为了配乐吟唱的需要。”其实,在中原民歌中许多句读是可以随音乐而变化,可断可连的,曲子辞中尤其如此,这类例子不胜枚举,无须赘言。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清晰地看到《五更转》的发展演变轨迹,敦煌曲辞《五更转》在从文人宫廷乐府到西夏文《五更转》中间所起到的桥梁纽带作用。现存资料显示《五更转》最早源于南朝陈代伏知道所作,其后又有隋炀帝等所仿作,可见其颇为流行,但其内容风格与西夏文《五更转》有较大差异,流传于敦煌地区的《五更转》曲辞从早期边塞宫廷题材和文辞典雅风格逐渐向宗教和世俗的游子思妇题材演变,西夏文《五更转》明显受到其深刻影响。唐宋直到元明清以后,《五更转》的内容和形式更适应于民间之需求, 因而更是广为流传。此外,河西地区又有宝卷〈哭五更》,与之亦有同源的密切关系,[23]由此可以见出《五更转》这种体裁在地域文学和民族文学互动中所发挥的作用。西夏地区民间文学与唐五代敦煌文学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渊源关系,武威和俄罗斯所藏的两种西夏文《五更转》,均反映出受到由中原地区经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传播的汉语文学的影响。由此不仅进一步增加了西夏文学在体裁方面的丰富性,即传统诗文之外一种新的文体,而且有助于深入了解西夏文学与中原文学密切关系,对于深化认识多民族文学与中华文化交融发展演变轨迹等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明主编、林忠亮、王康、徐希平等编著《羌族文学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9年修订版,第454-490页。

[2] 张建华《西夏文学概论》,原载《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281页。

[3]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27页。

[4] 聂鸿音:《西夏文<五更转>残叶考》,《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后收录于聂鸿音《西夏文献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216页。

[5]史金波、陈育宁:《中国藏西夏文献》,卷16,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515页。

[6] 梁继红:《武威藏西夏文<五更转>考释》,《敦煌研究》2013年第5期,

[7]聂鸿音:《西夏文<五更转>残叶考》,《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又载于聂鸿音《西夏文献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216页,

[8] 杨慎:《词品》,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08页。

[9] 杨慎:《词品》,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14页。

[10] 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91页。

[11] 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068页。

[12] 任半塘:《唐声诗》,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40页。

[13] 郑春颖:《文中子中说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7页。

[14]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14页。

[1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68页。

[16]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806页。

[17] 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222页。

[18] 张璋,黄畲:《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31 -938页。

[19] 项楚:《敦煌歌辞总编匡补·序》,成都:巴蜀书社, 1992年,第1页。

[20] 伏俊琏:《敦煌文学总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246页。

[21] 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225页。

[22]张璋,黄畲:《全唐五代词》,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33页。

[23] 吴清:《敦煌〈五更转〉与河西宝卷〈哭五更〉之关系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本文原载于《民族文学研究》 2016年第6期


 

作者简介

徐希平,男,四川广安人,西南民族大学文新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与民族文学。

彭超 ,女,四川简阳人,西南民族大学文新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民族文学。


作者:徐希平



文章推荐:任淑媛 | 宁夏大学

图文编辑:马海五达 | 暨南大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