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田克勤: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思想火炬 2022-10-03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本公众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和北京习风堂联合打造的“凝聚正能量、传播好思想”官微,以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致力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根据新的实践要求丰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点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科学区分了“革命”与“改革”,明确了改革的性质和内涵,把计划和市场从基本制度范畴中剥离出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对“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观点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以社会全面进步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观点的创新发展,深刻揭示了群众运动和群众路线的本质区别,解决了“依靠群众”和“为了群众”的关系,创造了一系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教育实践活动。这三个方面的创新发展,推动着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入新阶段。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导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运用和发展,集中表现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与此同时,党又结合新的实践,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使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阶段。


一、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在阶级社会中,革命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只有经过革命的阶级斗争,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才能解放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虽然主要是对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代表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社会的发展动力做出了基本判断,而对于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并未给以明确的回答,但也提出了一些极具启发性的思想论断。比如,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P588)列宁指出:“今后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一步和每提高一步都必定要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而现在我们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水平还很低。我们有待于改造的东西很多”,[2](P291)等等,实际上都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视角。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从理论上正面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从而科学回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是毛泽东。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3](P213-214) 这些论述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和基本国情的判断却出现了曲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高度肯定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观点,同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判断,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科学阐明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进而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此后,经过江泽民、胡锦涛接力推进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成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政治勇气,敢于向一段时期以来形成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仅把改革看作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同时又以巨大的魄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开创性、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全方位、深层次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从邓小平领导启动改革进程到习近平部署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贯通改革开放40年伟大实践的,正是把改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根本动力的思想。

 从思想理论上看,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科学区分了“革命”与“改革”,明确了改革的性质和涵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传统观点认为,改革与革命是一个对立的范畴。革命是质变,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没落的社会制度,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改革则是量变,是现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维护本阶级统治和根本利益的变革。因此,在以往人们的观念中,改革(或曰改良)往往不具有革命的涵义。一些人甚至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仅不存在革命的问题,而且连改革也不需要。对此,邓小平在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的同时,又鲜明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重要观点,并从改革对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调整、对人们思想观念更新所起的巨大变革作用等方面,创造性揭示了“改革”所具有的“革命”的深刻内涵。这是在对以往社会主义的改革理论和实践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论断,也是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大贡献。

 二是对改革的内容做出了严格界定,这是党在对改革问题的认识上的重大创新。这种创新就在于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及体制机制等加以区别,既肯定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坚持这一基本制度的必要性,又指明了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从根本上加以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邓小平深刻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4](P370)这就是说,要把由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生产力发展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保持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还必须有正确的政策选择,需要进行体制上的重构。

 三是把计划和市场从基本制度范畴中剥离出来,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也是理解“改革”所具有的“革命”性质的重要体现。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中,计划经济姓“社”,市场经济姓“资”,二者截然对立。党在领导改革开放过程中突破了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东西的固定观念,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就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言,不是质变,但就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运行机制而言,则是质变,甚至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这里实际上有“两个否定”和“两个转变”:一是从否定过去被人们长期认定的社会主义是产品经济社会,转变到承认社会主义同样是商品经济的社会;二是从否定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转变到承认社会主义也可以建立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所做出的前所未有的创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社会发展史上的“制度之争”,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意识形态偏见”,为人类历史发展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对“生产力的发展是全部历史的基础”观点的坚持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一切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基础。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5](P2)按照这一根本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过渡,都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应大力发展生产力。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6](P166)列宁也曾谈道,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7](P623)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改造,加快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了一个先进的工业国。

 高度重视生产力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追求。早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就曾明确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8](P107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政权的巩固,1953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即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我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为此,党制定和实施了大力推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毛泽东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即: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也是毛泽东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这是党的八大做出的最重要的理论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对发展生产力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结合新的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江泽民认为,如果生产力不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会遇到极大的困难,社会主义优越性就会丧失最根本的经济源泉。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动摇和影响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胡锦涛也指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更一再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全党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获得感,从而把党对发展生产力的认识推进到了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生产力的发展是全部历史的基础”思想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整体已经被消灭了,因而像过去那种激烈的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取而代之的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然而,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今后,除了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那时仍然必须进行为战争所需要和容许的经济建设),决不能再离开这个重点。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9](P114)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既不因与国内外敌对势力做斗争而影响经济工作,也不因聚精会神抓经济工作而忽视了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政治斗争。在开展斗争过程中,还要吸取历史上的深刻教训,不要把阶级斗争扩大化,要毫不动摇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凝聚最大多数人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二是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改革开放实施工作重点转移后的一条重要经验。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4](P265)江泽民认为,“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10](P1246)胡锦涛进一步指出,“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10](P1820)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此,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我们之所以能战胜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发展了中国,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都与始终抓住经济发展这个根本问题密切相关。

 三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新时期,党一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又反复强调,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辩证统一,强调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把握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强调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强调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三、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基本观点的坚持和发展

 关于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的基本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一切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区别。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和其他一切社会主义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出色地把以下两方面结合起来:既以完全科学的冷静态度去分析客观形势和演进的客观进程,又非常坚决地承认群众(当然,还有善于摸索到并建立起同某些阶级的联系的个人、团体、组织、政党)的革命毅力、革命创造性、革命首创精神的意义。”[11](P140)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时期,尤其是在社会历史发生惊天动地大事变和狂风暴雨大革命的时期,人民群众的这种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历史上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其主力军都是人民群众。恩格斯指出:“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12](P325)归根到底,决定人类发展前途命运的最终力量是人民群众。历史已经证明,在阶级斗争最紧张的时刻,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会放下手里的工作,奔赴斗争的前线,积极参加社会变革的伟大斗争,以社会主人、历史创造者的身份充分显示自己的创造力量。因此,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如果不能正确把握人民群众与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关系,不能正确对待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就无法真正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系统地运用到党的全部活动中,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党的群众路线统一起来,系统地形成了党在全部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下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党的全部活动中的生动体现。历史事实一再证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必须永远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革命事业就前进、就胜利;违背党的群众路线,严重脱离群众,革命事业就要遭受挫折和失败。民主革命时期,我们能够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我们的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形成了“鱼水关系”,原因就在于我们在工作中坚持并坚决执行了群众路线,人民群众也由此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仍然非常重视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问题,并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及时总结经验,使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继续深化和发展。但是,1957年夏季以后,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的滋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逐渐遭到破坏,也由于党在新的形势下不适当地夸大了群众运动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甚至把群众运动当作群众路线的唯一形式,把“大搞群众运动”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方法,因而助长了主观主义、特别是形式主义,甚至把一些本来体现群众路线精神的形式和方法变成了违反群众路线的东西,并使党长期以来形成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遭到歪曲和破坏。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群众运动,不仅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使党和毛泽东的威信蒙受重大损失,也使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和优良传统遭受严重破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党在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理论和实践,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群众路线又做出了一些新的理论概括。邓小平指出:“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4](P4)江泽民要求:“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13](P271)胡锦涛认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14](P369)习近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5](P21)这些重要论述和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基本观点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揭示了群众运动和群众路线的本质区别。群众运动是贯彻群众路线的一种形式,但其从本质上讲又是一种政治实践活动。它既强调出于达到某种政治目的需要去组织和发动群众,也在一定程度上易于导致崇拜群众的自发性,特别是在参与运动的群众达到一定规模时极易出现脱离领导、失去控制的可能。群众路线则是一种工作方法和认识方法。健康的群众运动一定是深入践行、恰当运用群众路线的结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起彼伏的群众性政治运动的经验教训,深入思考群众运动和群众路线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把群众路线从群众运动中剥离出来,科学揭示了群众运动和群众路线的关系,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原理。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党高度强调要重视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把关注人民利益与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实际上把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统一起来,把帮助广大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幸福,作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这就不仅大大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而且为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二是解决了“依靠群众”和“为了群众”的关系。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时期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做出了新的概括,即“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概括,首先揭示了“依靠群众”和“为了群众”二者之间实质上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为了群众”是“依靠群众”的前提,具有目的性,它决定着依靠群众的坚实程度,即只有为了群众,才能真正依靠群众;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群众着想,就能在多大程度上依靠群众;“依靠群众”是“为了群众”的结果,无论是什么理论,离开了目的,离开“为了谁”的问题,就很难解决“依靠谁”的问题。这就是说,坚定不移地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根本目的。

 三是创造了一系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改进了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增强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相互信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16](P318)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党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党的作风建设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作风建设一丝都不能放松、一刻都不能停顿。党在现实中发生的脱离群众的问题,仍然需要用群众路线思想为指导来加以解决。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部署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等,着力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了广大党员和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加强党群、干群关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群众期盼、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发展,为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传承和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奠定了方法论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17]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继续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观察世界、分析问题,不断赋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以新的时代特色,对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10] 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1]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3]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6]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7] 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12-05(1).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相关链接:

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最具影响力的40件大事

坚持唯物史观,让档案成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利器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典范之作




感谢支持国家主流价值观

公益宣传平台建设




分享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长按左侧二维码,即可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提示,点击可只直接关注公众号。


共享“思想火炬”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推荐:








思想火炬

点击图片关注



请关注: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