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力劳动是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重要实践环节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毛邓理论研究 Author 吕小亮
体力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和内在需求。人类通过体力劳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毛泽东劳动观的深化,是对当前中国劳动教育思想的升华。习近平对劳动本质、劳动美学和劳动态度的论释,一方面凸显了“劳动改造人、劳动培养人、劳动成就人”这一劳动哲学思想的核心价值,另一方面宣扬了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基的重要意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高校要针对体力劳动教育出现的若干问题和存在的风险进行审思,突出体力劳动的育人功能,探索如何以加强体力劳动培养时代新人的教育实践。
一、体力劳动的新时代审思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的劳动史观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远古时代,人类经由体力劳动,实现了从猿到人的本质转变;文明时期,人类通过体力劳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体力劳动支撑了人类发展,是人之为人的关键和基础。纵观文明史,不同的体力劳动会产生不同的人及其劳动文明和劳动价值观。“倘使我们能够有正确的了解,我们应该将劳动视作一种幸福,而不是一种祸源,因为它是维护智力与体力的一服良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体力劳动教育格局逐步形成发展,有学者认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全面育人之基、立德树人之魂、创新发展之源、人才评价之本。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体力劳动教育实践和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中对体力劳动价值、意义和作用的认知偏离问题不容忽视。
(一)体力劳动认知存在的问题与体力劳动价值重估
一是关于体力劳动的认识异化。劳动本身经过一代又一代变得更加不同、更加完善和更加多方面了。劳动因阶段和形式不同,而呈现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或简单劳动与复合劳动的区别。体力劳动是劳动的本来形态,也是核心内涵。脑力劳动是劳动的发展形态,是基于体力和智力等要素的复合劳动,相当于“多倍的简单劳动”。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均可创造价值,均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应厚脑力劳动而薄体力劳动。
在历史上,教育与体力劳动大体上有两次分离,第一次是古代教育体系中统治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分离;第二次是现代工业体系中劳动者的教育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两次分离均体现了人们对体力劳动认知的差异。在工业化、智能化生产普及的新阶段,关于体力劳动的价值争论不断出现,有学者认为体力劳动的价值正在被工业化、智能化生产所替代,人类应该更多关注脑力劳动及其作用的发挥。有学者持反对意见,认为体力劳动是人的关键特征,体力劳动既是生存路径、生活工具的需要,也是砥砺人格、养正价值的必需。对此,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
二是关于体力劳动的价值延迭。体力劳动具有多重价值:其一是哲学价值,即劳动本体论,体力劳动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发挥改造作用,促进世界历史和人类历史形成;其二是经济价值,即体力劳动在帮助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物质财富、积淀精神财富,使人得以生存发展,同时强化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认同;其三是育人价值,有学者认为应将劳动教育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中心和基础;其四,体力劳动培育学生无产阶级意识,高校推动学生参加体力劳动有利于巩固和强化学生的无产阶级意识,以夯实工农群众基础。其五,通过劳动,我们走向平等,每前进一步,就是我们和它更接近一些。总之,不同历史阶段、不同体力劳动,会产生不同劳动价值观,其哲学价值、经济价值、育人价值等主体意蕴应加以强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孕育和滋养应给予尊重肯定。
三是关于体力劳动的荒疏及体力劳动教育的缺失。针对弥漫在校园中乃至社会上厌恶体力劳动、逃避体力劳动、矮化体力劳动的现象,我们要教育纠正、正确引导,特别是要通过加强体力劳动观念教育,培育崇尚体力劳动、热爱体力劳动的劳动价值观。体力劳动是引导大学生养成无产阶级意识、形成身份认同的关键,是培育正确劳动价值观的主要方式,是劳动教育的基础内涵和关键要素,因而对于培养大学生体力劳动情感、体力劳动习惯、体力劳动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时代,加强体力劳动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时代新人新在三处,一是思想觉悟新高度、道德水准新标杆、文明素养新气象,二是新人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三是要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本领。这“三新”是时代交给新人的历史使命,体力劳动是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方式。因此,体力劳动教育必须关注劳动本身的内蕴价值,契合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实际要求,进一步支撑时代新人的全面发展,使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体力劳动的主体需要和时代要求
马克思主义劳动主体论认为劳动是一切历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劳动者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联系的本质,是促成人之成人、人之为人、人之未来发展及人化世界之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远古时代,体力劳动连接人与自然,进而造就人,它既是人的本质,又是人生存发展的工具性路径。文明时期,体力劳动成为主体需要,爱劳动也是国民公德的关键内涵,更是身份认同、阶级意识形成的关键路径。如今新时代赋予体力劳动新的元素和特征,体力劳动的科学化程度更高,且渗入了更多的智能化因子,但体力劳动依然重要。可以说,体力劳动已然成为人自身的主体需要,更是社会发展潮流驱动的时代要求。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人民是主体,时代新人是劳动人民的重要来源和关键人群。社会主义高校要培养时代新人,必须兼顾人和社会的共同诉求,以多元化、高质量的体力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高校应坚定走体力劳动教育路线,巩固和阐发新时代体力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自由发展。”体力劳动能力是完整发展要求的重要组成,是多方面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自由发展的重要基础。高校要立足学生发展的主体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客体要求,大力开展体力劳动教育,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奠定价值基础。
(三)劳动教育的体系构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劳动教育的演进呈现出了鲜明的社会发展特色和时代特征,其主线是育人,且全面育人逐渐凸显。一方面,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础,也是德、智、体、美协同育人的基础。与体力劳动密切相关的劳动精神、劳动伦理、职业道德也与德育密切相关,体力劳动孕育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体验有利于智育发展,体力劳动包含的劳动锻炼是体育的重要内容,体力劳动衍生的劳动产品设计、劳动环境美化则可以促进美育发展。可见,体力劳动教育在“五育”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在提升学生劳动能力和水平的同时,还可促进德、智、体、美的协同发展。因此,社会主义高校开展体力劳动教育,既要注重与德、智、体、美联动,构筑“五育”并举的协同育人体系,又要走向社会、深入社会、扎根社会,构筑社会性、系统性、实用型的集课程、平台、评价和实践于一体的体力劳动教育体系。另一方面,劳动教育体系建设也非常重要。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组织优势,发挥劳动教育的实践性、体验性特点,推进专业课程类和素质教育类课程中劳动教育实践,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特别是通过体力劳动强化对劳动者身份的认知和认同。
二、阻滞体力劳动效能发挥的教育因素
体力劳动效能发挥受到价值观念、形式载体、实践体系三方面的深刻影响,劳动目标功利化、劳动实践形式化、劳动教学与评价偏重学理化等问题是体力劳动教育存在问题的具体投射和显著形态。
(一)劳动目标功利化阻滞体力劳动作用发挥
新时代劳动教育要能够确保人获得一种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价值感和意义感内蕴于体力劳动,为体力劳动提供内在动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体力劳动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相互作用、协同发展,也呈现显著分化,“简化演进”趋于纯粹成为简单体力劳动,“复杂演进”则与知识、技术等发达要素密切结合,成为复杂脑力劳动。体力劳动的发展分化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导致劳动分配、劳动分层、雇佣劳动等问题出现,进而催生功利主义劳动价值观。这种实践分化和功利主义取向诱使学生愈发偏好脑力劳动,矮化体力劳动作用和价值,普遍出现屡屡回避实践体系、逃避实践训练等现象。劳动目标功利化的漫溢,不仅会直接导致无产阶级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认同基础塌陷,普通体力劳动者被轻视,还会使学生脱离实践基础,阻滞学生全面发展。劳动偏见、价值矮化等问题还将严重影响体力劳动在育人过程中的效能发挥,严重消解“五育协同”的育人效力,严重阻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地扎根。
究其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影响不可忽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让民众对从事体力工作存在诸多偏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不断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改造,如毛泽东说“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传统思想残余仍未完全消除,这种思想在高校中就体现为重视理论课、强调知识的系统完整,而对体育、实践教学、实习等环节不够重视。
(二)劳动实践形式化消解体力劳动教育功效
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路径,也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基本原则的主要方式。在普通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实践教学一般占总学分的15%—30%,“量”可谓不少,但“质”却有待提高:一是理念上轻视实践教学环节。一般意义上,高校将培养学生知识学习掌握作为核心目标,并未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作为主要目的。实际上,能从事高水平、专业的生产劳动才是大学生进入职场的落脚点。二是认知实习“走过场”现象盛行。专业认知实习为期时间短,往往只安排1—2天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再留下一些时间给学生写实习报告。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由此,参观内容没有深入的要义讲解,更缺乏实质性的体力劳动体验,这种“走过场”现象在高校专业认知实习中普遍存在,严重抑制了认知实习的实效发挥。二是实验实训动手少现象普遍。实习实训是工科院校专业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内容。受到安全和教师数量等因素限制,学生获得的动手机会少,难以体验到体力劳动的价值和快乐,严重影响了实验实训类劳动教育的实效发挥。三是实践内涵空心化情况隐蔽但影响颇深。实践教学的形式化、“走过场”,实践内涵空心化、空洞化,主题不清、专题不练、能力不提等情况不如前两者明显,但不利影响却不容小觑。以上实践教学现象问题,是浮躁风气在教学领域的现实表现,体力劳动教育陷入“徒有其表”的怪圈,师生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受到阻滞,严重消解了体力劳动教学功效。
(三)劳动教学与评价偏重学理化弱化了体力劳动认知
人才培养体系是高等教育培养各种劳动者的主要依据,是设计教学体系、制定教学计划、推进教学实践的基本参照。在“升格”和“求大求全”的双重驱动下,高校教育教学呈现劳动教育与评价学理化态势,片面强调学术研究能力培养和论文、著作等科研成果的产出,忽视专业能力培养和实践教学,学生难以获得充分的体力劳动具体认知体验。一是专业建设偏重学理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占据主导地位,体力劳动、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的总占比必然受限,学生获得体力劳动认知的机会减少,体验度、认知度下滑。二是教学体系偏重学理化,高校教育教学片面强调理论学习、弱化劳动实践训练,使得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不能协同育人,最终陷入失衡境地。三是课程建设偏重学理化。课程大纲编订、课程内容体系设置都具有强烈的理论化倾向,而忽视体力劳动的内涵阐释和教学推进,使得实践教学在课程设计中处于弱势地位。四是学习评价偏重学理化,学习成效总体评价以笔试为主、实践为辅,知识点为主、实践成果为辅,实践教学评价以实践报告为主、实践成效为辅,评价导向偏重学理化导致学生学习随之偏重理论化,学生体力劳动能力教育未能得到应有重视和拓展。以上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学理化问题,将导致学习者(也是未来的劳动者)难以形成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认同,难以检验理论学习、增强学习成效。
三、鼎新体力劳动的育人体系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人民通过体力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积淀精神财富,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劳动者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在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体力劳动教育中出现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形式主义实践观、学理化教学观严重阻滞了体力劳动教育的效能发挥。毛泽东指出,对知识分子的改造可以通过体力劳动的途径,实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接受工农群众再教育;号召党员干部以普通劳动者身份参加体力劳动还是反对官僚主义的有效路径。如彼时推行的大生产运动,既解决了战时困难,又培养了一批会生产会建设会深入群众的优秀干部。大学是把各种进步活动进行融合、并使之成为有效促进社会进步的工具的主要媒介。高校要改变体力劳动教育中的种种现状,就必须加强学生参与体力劳动实践、巩固无产阶级身份认同,从根本上祛除不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一)发展体力劳动价值论的指导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坚持劳动本体论,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提出哲学要从劳动实践出发,以劳动为本体,将主观与客观、客体与主体统一起来,结合社会实践解释世界、认识世界,只有实践才能检验人对自然世界的解释是不是准确的。由此可见,劳动既是哲学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既能够解释哲学问题,又能够解决实践问题,其哲学价值和实践价值同样重要。高校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本质,结合其哲学价值与实践价值,纠正功利主义价值倾向,探索开展针对性的体力劳动教育。
一是加强体力劳动价值阐释。“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人通过体力劳动创造了社会历史,这是对劳动价值的哲学思辨和最高肯定。部分大学生受到各种各样观念的影响,其劳动价值观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呈现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应该强调,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本质上都是体力劳动。高校要认真聆听学生心声,分析学生思想行为,找出其成因,进而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教育和阐释引导,通过课程思政和组织专题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接纳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逐渐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二是确立体力劳动价值导向。毛泽东将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参加体力劳动,视为拉近与工农群众距离的有效途径,认为通过体力劳动能够切身感受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进而强化对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认同,这有助于建构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针对学生体力劳动选择中出现的功利主义倾向以及社会上出现的官僚主义倾向,高校在加强体力劳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应突出体力劳动价值导向,尤其要确立体力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是身份意识的认同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的内在需要,矮化体力劳动、忽视体力劳动、逃避体力劳动都是不可取的行为。只有培养和确立正确的体力劳动价值观,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主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是强化体力劳动评价引领。评价既是评估学生实践能力和水平的主要方式,也是引领学生正确选择和投身实践的重要路径。劳动的内容及其方式和方法越是不能吸引劳动者,劳动者越是不能把劳动当作他自己体力和智力的活动来享受,就越需要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因此,高校要积极构建科学的体力劳动评价体系,以内容和标准构建来增强体力劳动的吸引力,不断提高学生体力劳动实践评价的科学化、人性化水平,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体力劳动、看待体力劳动、对待体力劳动,这样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力劳动价值观。
(二)拓展体力劳动实践平台
体力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是关键。高校要按照体力劳动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走进劳动现场、开展体力劳动、体验劳动快乐、启发劳动智慧,层层递进增强体力劳动的育人功效。体力劳动不能缺少实践,不能停留在走马观花式的表面,不能只动嘴不动手。缺少切身体验,体力劳动教育效果就会打折。高校体力劳动教育平台主要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此类平台主要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一般而言,该类课程主要分为专业课程类、素质教育类两大类。专业课程类劳动教育主要是指专业课程中涉及的专业实习、实训等领域的体力劳动,主要形式有一般的进厂实训、岗位实习、社会考察等多种。此类体力劳动教育内容专业性强、知识性强,能够较好地将专业知识与体力劳动结合起来,比较典型的有工科院校的金工、车工实习等。专业课程类劳动教育尤为重要,一是因为专业教育类体力劳动是课程教学内必修内容,有固定教学时数、周期,内容安排紧贴专业课程,既能加强理论知识的实践检验,又能增强体力劳动的知识体验;二是因为专业课程类体力劳动教育有专业劳动材料、专门劳动场地支撑,劳动器械是规定性的,劳动指导是职业性的,劳动操作是流程性的,整个体力劳动教育过程是在专业的劳动材料支撑下完成的,既便于学生开展实践学习,又便于教师开展劳动考核。故而,我们需将专业教学作为体力劳动教育的核心抓手,教学中设计各类劳动教育项目。
素质教育类劳动教育主要是指非专业课程(即第二课堂)的综合性、趣味性、体验性体力劳动,主要形式有一般体力劳动、公益实践、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等。此类劳动教育内容趣味性、互动性、灵活性强,普遍受学生欢迎。但同时,素质教育类劳动教育也存在缺乏整体规划、探究深度、针对训练等问题。因此,我们需对素质教育进行劳动教育元素重塑,融入更多劳动教育的形式与环节。
按照劳动教育活动规律,结合高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架构与课外资源,高校应深入开展专业课程类、素质教育类实践平台建设,专业课程类实践平台应更加关注体力劳动的趣味性、互动性,加强课程实验实训、职业资格训练、劳动竞赛训练三方面体力劳动平台建设。素质教育类实践平台应更加关注体力劳动的专业性、系统性,加强一般体力劳动项目、社会实践项目、公益服务实践、文化活动体验四方面体力劳动平台建设。通过上述平台建设,学生体力劳动内容、空间将得到拓展,体力劳动能力水平发展也将得到显著支撑。
(三)构建“五育协同”育人体系
通过改造对象世界,人才能确证自己是类存在物,人通过生产实现能动的、类的生活,自然界表现为人的创造物和现实性,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的生活的对象化。习近平强调,“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既强调劳动之于人民的身份认同、重要价值、生命意义,又通过各种途径保障人民爱劳动的内在要求,以及通过劳动创造财富的内驱动力。体力劳动之于人民是必不可少的,人民之于体力劳动是价值依托,体力劳动和人民是价值的互证,存在的互需。高校开展体力劳动教育,体系是关键。“五育并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行动指南,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原则,也是体力劳动的教育内核。
第一,“五育”是教育体系。全面发展既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人的整体的全面发展,既是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又是德、智、体、美、劳各自发展基础上的全面发展。追求全面发展是个人的基本诉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五育”并举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确定实践方向。因此,开展体力劳动教育,既要构建体力劳动教育的单独体系,又要将德、智、体、美、劳协同起来,构建“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只有体系完整,人才培养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第二,劳育是“四育”的目的,又是手段。德、智、体、美“四育”并不是最终归宿,人类是通过提升自己而提高改造自然的水平,德、智体、美必须通过最终的劳动来实现对自然的改造。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劳动教育具有融通性的特质,它可以融通其他四育。“五育”协同中,劳动职业道德、职业伦理等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劳动专业知识、劳动技能训练是劳智结合的重要领域,生产性劳动本身就具有强身健体之功用、与强身健体密不可分,以劳动提升审美能力和情趣也是劳动美的重要体现。可见,劳动教育是“四育”基础,没有劳动教育作为基础,“四育”则根基不实、作用难彰。
第三,加强“五育协同”的体系构建。构建“五育”协同的育人体系,必须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推动德、智、体、美与劳的内涵融通,加强劳动观念、劳动价值、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的培养,以和谐的劳动关系、深刻的劳动体验、丰硕的劳动收获巩固时代新人培养的实践基础。
第四,培育“学校—家庭—社会”体力劳动教育的协同机制。体力劳动教育是一项综合教育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多方参与。一方面,家庭是育人的首要场所。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社区劳动都是必要的劳动教育实践,既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劳动体验,又可以引导学生丰富实践认知,而不是成为“只读圣贤书”的“治心者”。因此,高校可通过与家长沟通,加强家庭对学生进行家务劳动的重视,营造尊重体力劳动者的观念。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如环卫工、厨师等体力劳动者时,家长要体现足够的重视,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教育作用也非常大,社会各方应加强对体力劳动教育的重视。在社会舆论方面,社会媒介应积极倡导“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的社会风气,形成尊重体力劳动者的优良传统,传播“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文化精神。总之,各方只有一起努力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体力劳动教育的协同机制,才能更好实现体力劳动教育的各项目标。
(作者:吕小亮,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上海电机学院党委委员、电气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年第11期)
相关链接:
【读史明智】周恩来:“所有干部都要像普通劳动者一样生活在群众中”
感谢支持国家主流价值观
公益宣传平台建设
分享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长按左侧二维码,即可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提示,点击可直接关注公众号。 共享“思想火炬”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
共享“思想火炬”官方头条号:@思想火炬
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