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冲击与创新:整体推进疫情防控中的高校马院发展

思想火炬 2022-09-26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编者按:新型病毒疫情作为我国发生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七十余年来未见,同时它也是影响全世界、波及全球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来说,它是一次危机和大考,同时也是发现不足、整改建设、促进马院发展的重要契机。面对疫情防控形势,高校马院应该提高政治站位,发挥自己功能和优势,冷静审视、辩证分析、积极作为,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在服务于疫情防控战的同时,谋划和推动马院发展建设,提升办学和社会服务水平,实现疫情防控和学院发展的“双丰收”。


 人类总是在灾难中前行的,从来没有被灾难压垮。面对灾难,我们一次次跌倒,一次次奋起,砥砺前行。习近平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1]“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2]此次新型冠肺炎疫情与70年来我国发生的历次疫情相比,其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七十余年来未见。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来说,既是考验和挑战,也是重要的发展契机和空间。面对疫情防控,高校马院应立足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善于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做好相关安全保卫、教育教学、学生培养、宣传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亮剑发声、咨政育人,把疫情负面影响转化为发展势能,全面提升马院办学和社会服务水平,推动马院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继续发展。


一、疫情防控工作给高校马院发展提出的挑战

 疫情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改变了我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同时对学校工作也产生了较大冲击。疫情防控工作是理所当然成为今年上半年的高校重点工作,给高校惯常运作方式如同按了“暂停键”,“刷新”了高校教育教学的节奏、组织方式和课程的形态,因而疫情防控工作。概言之,疫情防控工作给高校马院发展提出的挑战主要有四:

 一是育人观念的挑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3]受疫情影响,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无法正常返校了,无法正常进到教室上课,无法正常进到办公室办公,无法开展集体式、课堂主导的、面对面教育教学,传统的学校育人、校园课堂主渠道育人、教师主导的育人观念有些不合时宜了。对于马院而言,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正常情况下我们是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注重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体作用,注重实践环节的育人作用。但在疫情防控期间,网络课堂的兴起、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集中涌现、家庭和社区教育功能的凸显、社会实践的强大张力都对传统的育人方式和育人理念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换言之,由在“学校育人”为主切换到“在线育人”为主、“现实课堂为主”切换为“云课堂为主”、教学内容的“重大公共事件防控缺位”到“重大公共事件防控凸显”的方式。由此,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对马院育人理念挑战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信息技术下迅速推动育人方式变革?“脱离”校园和教师的“面对面的接触”,学生如何发挥出积极主动的主体意识?为此,要求马院必须深入考量络信息技术运用和学生主体性发挥如何对接无缝的问题,借助网络平台在综合性教育资源促进学习成长成为新形势下育人的关键,结合疫情防控凸显出的育人问题,创新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显然,这对于我们传统惯常的教育观念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二是课程教学的挑战。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能否把学生闷在家里,无所事事?能否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上级要求高校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把疫情对学生“学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各个学校普遍组织实施线上教学,虽然网络信息化教学不是新生事物,但在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空前的。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推动教育领域的技术变革,也是对教育的全新挑战。疫情防控期间马院要通过多种形式、多样渠道确保教学的良好效果,视频直播和线上教学自然成为马院开好相关课程和思想政的主要方式。互联网对马院专业课和全校的思政课程教学来说,一方面提供了便利,如果没有互联网,我们真的想象如何组织教学和教育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高校课程教学的产生很大的冲击。我们如何实现教学资源的全新整合?教师队伍的能力如何?全国教学资源与本校教学资源以及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如何整合?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如何协调?诸如此类,都对马院课程教学和思政课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三是科学研究能力的挑战。“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改造社会的理论。当前,不少高校马院的马学科研究偏重于基本理论的研究,加强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原创性研究,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和引领作用,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这些做本无可厚非,可是,如果我们的研究终日闭门造车、“数黑论黄”、不问世事,恐怕是有悖马克思主义的初衷,事实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需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跟踪亿万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深入研究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的实践研究相对薄弱。冷静地看,在疫情防控中反映出,马院在科学研究中对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或对策研究相对不足,为国家发展的重大实践问题提供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强的成果相对不足。这次疫情爆发是对马院科学研究的一次挑战,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整合哲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学科力量,加强疫情防控中的重大实践课题研究,应对社会实践提出的挑战。


 四是社会服务能力的挑战。疫情爆发以来,群众对信息的及时性、准确度、客观性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组织在信息供给与舆论应对同群众需求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协调,局部地区甚至非常激烈。网络舆论中不乏有意炒作激怒和煽动群众的“负面”信息,国外个别媒体也趁机诋毁抹黑中国,网络舆情各种问题轮番上阵,不断呈现。面对疫情防控中的新课题,及时有效完成宣传教育和舆论引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如何针对疫情防控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紧迫问题和抗疫经验等开展调查研究,为党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也有难度。需要马院发挥宣传教育、咨询决策优势,凝聚专家集体力量,以“智”战“疫”。同时,面对疫情防控要求马院在坚决保证师生身心安全健康的基础上,调动党员干部和师生力量有序参与到学校和社会疫情防控工作中来,在社会疫情防控的大战场中去经受实践的考验。

 可以说,疫情防控对马院发展提出的上述四个方面的挑战,实质上是对马院办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挑战。在疫情防控的重大实践问题面前,马院能否适应时代需求、应对实践挑战,关键在于马院如何作为。


二、疫情防控工作给提升高校马院发展带来的机遇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奥卡姆剃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看问题,辩证地看待和应对疫情,在挑战中看到机遇,把负面影响转化为发展契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实现马院办学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升级”。疫情防控工作给提升高校马院发展带来的机遇有三:

 其一,有利于转换育人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疫情防控期间,由于正常到校开学无法实现,“倒逼”我们必须转换育人观念,由在“学校育人”为主切换到“在线育人”为主、“现实课堂为主”切换为“云课堂为主”、教学内容的“重大公共事件防控缺位”到“重大公共事件防控凸显”的方式。与此同时,全国高校纷纷开展网络授课、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加强教学保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形成了一股教育教学创新的热潮。时代潮流,顺之则昌。因此,马院要抓住这次发展创新的机遇,深入思考更新育人观念问题,探索互联网、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中如何有效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特别是疫情防控不断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疫情防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的重要机遇期。同时,这是马院以疫情防控工作为实践推动,以全国高校教育教学创新为借鉴,更新育人观念、践行育人实践,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重大的契机。


 其二,有利于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在正常情况下,马院的研究往往不大关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问题,对此问题往往处于“集体无意识”。疫情防控对马院科学研究来说是一次大的挑战,面对新鲜事物,“老办法不好用,新办法不会用”。但是,同时,疫情防控对马学科研究来说,也是一次大大好发展的机会,疫情防控为了马学科研究提供了选题和素材,“刺激”马院科学研究能力进一步提升。如何看待和利用这些机遇呢?对马院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一方面能够让马院聚焦疫情防控及其引发和暴露的重大问题,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和穿透力,深入研究中国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另一方面马院可以发挥自身学科的优势,在整合多学科研究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指导,同时也是实现自身的创造性发展。

 其三,有利于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互联网和微信对我们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对马院发展来说亦复如此。疫情爆发以来,意识形态领域暗流涌动,炒作热点、激起民愤的网络谣言此起彼伏。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村居等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反应慢、应对不足、措施单一等问题,出现了“本领恐慌”,对此,马院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发挥引领舆论导向和智库支持作用。疫情防控战是舆论战也是思想战,为马院参与疫情研究,提供决策、解决问题,发挥智库“咨政”和社会服务开辟了“实战”战场。同时,疫情防控为锻炼教师队伍和加强学生培养提供难得的契机,有利于在战疫中检验队伍和锻炼队伍,发现问题并提升队伍的战斗力。马院学生培养偏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疫情防控为学生提供了增长实践本领、应用理论的机会,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一次实习实训。今年初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为马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马院应该抓住机遇,在疫情防控中针对现实实践问题制定实施具体措施,鼓励教师参与到抗疫等社会服务中,锻炼自我、了解疫情和社会,提高教师队伍危机应对和风险化解的实战能力。


三、化解疫情影响整体提升高校马院发展的对策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中央级会议专题研究疫情防控工作,专门就疫情防控工作深入调研、多次作出批示和重要指示。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力推进,全国人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高校马院要主动出击,精准发力,化被动为主动、化挑战为契机,“在奉献中求生存、在服务中求发展”,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整体提升办学和社会服务水平。

 其一,更新教育观念,注释并搞好马院工作的顶层设计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应有作用。”[5]面对疫情,首先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对马院育人理念挑战的核心问题是信息技术下育人方式变革和学生主体性显著增强等问题,“脱离”校园、课题和教师,学生如何发挥出积极主动的主体意识,借助网络平台在综合性的教育资源中学习成长成为新形势下育人的关键。要求马院必须深入考量络信息技术和学生主体性问题,结合疫情防控凸显出的育人问题,更新育人理念,创新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应该说,上级有关部门认真谋划马院在疫情防控等重大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作用等问题,做好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前一段时间,教育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频频出台相关的管理规定,对于在建强高校马院思政课教学和人才培养进行了规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于在疫情防控中马院工作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此外,马院要提高政治站位,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学校要求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各项工作,谋划提升马院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水平等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搞好谋划和落实。为此,一是高校马院应该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和学院发展工作,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和落实工作;二是分析研判当前的形势与任务,搞好规划,安排好路线图和时间表;三是马院要发挥政治优势,贯彻好、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转化为战斗力,积极落实上级的“规定动作”的同时,搞好自己的“自选动作”,以实战状态投入工作;四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检验和审视马院发展问题,不断调整,对照标准建好马院、对照实践建强马院,实现两手抓,在战疫中谋划和推动马院发展。要坚持和运用好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分析、科学谋划,把疫情防控工作的压力转化为推动马院快速发展的巨大动力。


 其二,加强组织领导,提升师生战“疫”能力。马院师生面对疫情的能力不济,关键看如何加强组织领导,为此,应该“三维”发力:一是加强党建引领,组织开展全员参与战“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疫情防控的关键是依靠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马院要以党建引领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师生全员参战,构建群防群治的立体防线。一要全面加强马院党建工作。在疫情防控“实战”中检验党的群众路线和“两学一做”等主题教育成果,考验和锻炼党员队伍,把理论和实践统一到疫情防控战斗中,增强党支部和党员队伍的战斗力。二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组织开展一场师生全员参与的人民战争,基层党组织要有力组织、充分动员,以党支部为堡垒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纪律意识,牢固树立和践行“每个人都是战士”的思想。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有序有纪的学习生活和参与防控工作,以自我防控胜利、思想战胜利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胜利。三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马院师生党员要冲锋在前,发挥带头作用,从自身做起模范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参与到班级、学院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一线中,既当思想先锋、又做行动模范。

 二是建设“工作共同体”,激发学生群体抗疫的巨大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要侧重对学生群体力量的引导,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现学生成长各阶段和全过程的有效覆盖,发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社会治理和发展建设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来。马院要与教务处、学工处、团委、招就处等形成“工作共同体”,争取学校支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课程考核、成绩认定等形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教育引导、政策支持、保障措施等激发大学生群体力量,让大学生在学校、社区和社会疫情防控工作中成长成才,发挥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生力军作用。

 三是建设“战疫共同体”,激发服务社会企业的战斗力。针对社区企业等社会组织防控工作力量不足,需要政治能力硬、大局意识强、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和高素质队伍支援。马院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以疫情防控推动“大思政”建设,与家庭、社区和企业等形成合力构建全社会育人模式。马院可与社会组织机构建设“战疫共同体”,与家庭、社区和企业等开展马院共建、协同育人、社会课堂等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开放办马院,建设社会化的马院。通过制度保障和激励引导党员、干部及师生参与到社会疫情防控工作中,从思想引导、心理服务、人文关怀等方面开展防控工作,与群众结成共同体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疫。

 其三,发挥教师作用,做好抗疫教育教学创新。如何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好课,育好人,是一个难点工作。为此,需要重点抓两点:一是全力确保教学为核心,推动相关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6]马院要发挥马院和思政教师的主体作用,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一要把疫情转化为教学资源,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把疫情和灾难变成教材,把战“疫”英雄和先进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与人民、国家和民族风雨同舟、携手共进共同成长,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要使教学内容鲜活。在思政课教学中要把疫情防控作为重要“启发”,突出家国情怀、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给予学生全面充足的“营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要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综合考虑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不同教学要求、授课任务、学习能力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期间的网络教学、自主学习、学术研究等教育教学工作,分层次、有目标、有重点保障好教学工作。思政教师要多渠道、多层面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积极参与到学工处、团委、学生社团、家庭、社区及社会公益组织的工作和活动中去,构建全员全社会协同开展思政教育的“大思政”,广泛收集信息、深度了解情况、科学研判,掌握风险点、敏感点、重点人和事,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及时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四要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马院要积极探索课程教学的信息化,以学生为主体,借助网络信息化教学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供多种学习途径,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和自主学习的空间。要力戒形式主义,不一刀切、不一窝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校和专业实际,自主开课、灵活补课。

 二是服务学生成长,实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程化、实时化。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领学生成长。一要借力信息化手段,学生工作要对疫情防控中学生关注的热点、遇到的困惑和学习生活困难等问题,动态准确排摸,进行动态化的实时性、针对性、个别需求性的帮扶解决,确保学生思想稳定、情绪乐观、学习积极、生活有序。二要实现校园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覆盖,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和假期要多渠道、多形式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增强信心,做好自己和家人的思想工作,保持健康稳定情绪。对突发情况要有预案,能够远距离、多渠道、迅速有效应对解决。三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避免错误思潮造成的“精神污染”。四要筑牢思想防线。马院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从思想政治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上好开学思政第一课、开设好《形势与政策》课程,把疫情防控专题化、板块化呈现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常态化、长效化课堂教学,构筑坚强的思想防线,打好“持久战”。

 其四,有机结合“外脑”,发挥智库服务社会的“咨政”作用。疫情防控期间,马院如何在育人的同时搞好咨政,是一个挑战,需要创造性思维,积极谋划推进。一是建设“专家共同体”,掌握理论和舆论话语权。党中央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指挥有力、决策迅速高效,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应对疫情。高校马院一方面要做好思想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贯彻中央部署决策,宣讲好中央疫情防控精神,宣传好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凝聚思想力量,协助党媒官媒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要建设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共同体”,整合优势、集体研讨,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发声,正能量引导、建设性批判,引导舆论。尤其是要针对制造舆论热点、趁火打劫,妄图混淆视听、抹黑中国、唱衰中国的负面舆论,要主动出击、正面交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主导,凝聚群众思想力量打赢疫情防控思想战舆论战。[7]

 二是建设马院主导的“智库”,发挥“咨政”作用。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8]马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疫情,发挥马院的主导作用,整合多方面资源,积极建言献策,发挥好决策咨询作用,全面提升服务社会水平。一要从马院职能上、机构上加强决策咨询功能建设,通过常规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把“智库”功能融入到马院具体工作和发展建设中,把马院建成学校、国家和社会的“智库”;二要建设以马院马学科为主的跨学科、跨院校、跨行业的专家库,建立完善合作与研究机制,建设高水平智库团队,跨“界”合作,最大限度发挥团队力量;三要在疫情防控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组织思政教师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层次问题进行研讨,形成专题调研报告,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发展难题,为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四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针对国家、社会和区域性等重大问题深入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根据社会组织机构的需求,针对具体问题组织开展“智库”化研究,提升马院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总之,对高校马院来说,疫情防控是危机和挑战,也是发展的重要契机。马院应该“一马当先”,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使出洪荒之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全力服务当前国家和学校的重大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敢于作为、善于作为,整体提升马院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以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最终赢得疫情防控战疫与马院马学科发展、“育人”和“咨政”的双胜利、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 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N].人民日报,2020-02-24.

[2]同舟共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N].人民日报,2020-02-0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社,2012:41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

[5]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02).

[6]习近平.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01).

[7]张志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五重逻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3):29-33.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98.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年第七期;作者:张志丹、杨 富)




相关链接:

甘霖: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战“疫”的最大优势

在对外抗疫援助中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抗击疫情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五大优势

增强“四个意识”,打赢疫情防控战


感谢支持国家主流价值观

公益宣传平台建设




分享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长按左侧二维码,即可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提示,点击可直接关注公众号。


共享“思想火炬”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共享“思想火炬”官方头条号:@思想火炬




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推荐:








思想火炬

点击图片关注



请关注: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