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新研究 | 你有多大可能会患阿兹海默症?
阿兹海默症,其实可以有效预防。
作者 | 何琳
太忙没时间看?音频文章上线!
在电影《明日的记忆》中,男主人公佐伯是一位阿兹海默患者。发病之后,他对身边的事物渐渐产生了一种陌生感,开始遗忘身边人的样貌、姓名,忘记工作内容。遗忘占据了他生活的大半部分。妻子为了帮助失忆越来越严重的丈夫,每天在房里贴上写满各种各样提示的纸条,一遍又一遍地试图帮助丈夫找回记忆。但有一次丈夫离家未归,当妻子找到他时,他已经完全遗忘了她,看着她就如同看着一个刚认识的陌生人一般。
阿兹海默症就像脑海中的一块橡皮擦,将自己所爱之人从记忆中永远地抹去。
遗忘和被遗忘,大概是这世上最残忍的事情了。对于很多阿兹海默症患者的亲人来说,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向患者重新介绍自己。如果要给人类疾病按照残酷性来排个序,阿兹海默症应该排在很靠前的位置。因为它不仅会夺走你的健康,也会抹去你存在过的证据。
阿兹海默症直到今天也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阿兹海默症患者可能会对刚做过的事情说忘就忘、找不到自己的房间,甚至性格大变。这种病症多发于65岁以上老年群体,在8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更是高达47%。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阿兹海默患者也会越来越多,国际阿兹海默症协会发布的“2016全球阿兹海默症报告”指出,到2050年,预计全球阿兹海默症的患病人数将增加到1亿3千2百万。英国萨格保险公司的一项调查发现,英国中老年人对痴呆症的恐惧程度远超癌症、心脏病等。在参与调查的500人中,多达三分之二的人说最害怕患上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症在内的痴呆症,而最害怕癌症的人只有十分之一。
虽然阿兹海默症的发病原因仍不清晰,也没有十分有效的预防方法,但2016年发表Psychology and Aging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对变老的态度似乎可以预测患阿兹海默症的几率。
阿兹海默病的典型特征是大脑结构改变,这些改变在发病之前就会出现,包括海马体萎缩以及某些脑区淀粉样蛋白斑块的积累等。这项研究想要探究人们早年间对变老的态度是否可以预测这些病理特征的出现。
图1 左侧为正常老人大脑,右侧为患有阿兹海默老人的大脑
在1968年的时候,研究人员用问卷测量了一批40岁左右、身心健康的人们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他们想要知道这些人对变老持积极态度还是消极态度。问卷的问题包括“你在多大程度上认为老年人常常会心不在焉?”等等。
25年之后,在这些参与者的平均年龄达到68.25岁的时候,他们开始进行每年一次的磁共振扫描,记录海马体体积的变化情况。海马体是组成大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承担着关于存储记忆等重要作用。海马体体积减少是阿兹海默症的重要特征,这会导致患者记忆力的衰退。这项跨度几十年的实验中,最终有52名参与者的数据得以完整记录下来。
结果发现,与那些对变老持积极态度的人相比,认为变老是件糟糕的事、对老年人有更多消极刻板印象的参与者海马体体积的减少地更快,“消极组”海马体萎缩的速度甚至是“积极组”的三倍!
图2 对老年人有更多消极刻板印象的参与者海马体体积的减少地更快
除了海马体的萎缩,某些脑区淀粉样蛋白斑块的积累和神经元纤维缠结也是阿兹海默症的大脑病理特征之一(Ahmadian-Attari et al., 2015; Carroll et al., 2011; Lee, Jarome, Li, Kim, & Helmstetter, 2009)。
接下来的第二个实验中,研究人员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那些对老年人有更多消极刻板印象的人的大脑中是否会有更多的淀粉样蛋白斑块的积累和神经元纤维缠结?
与实验一相同,74位参与者在早年间参与了关于老年人刻板印象的调查,并同意在死后进行大脑解剖。进行大脑解剖时,这些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88.75岁。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大脑中淀粉样蛋白斑块的积累和神经元纤维缠结程度分为低、中、高3个等级,结果发现,与那些持有积极的年龄刻板印象的参与者相比,持有消极的年龄刻板印象的参与者大脑中淀粉样蛋白斑块的积累和神经元纤维缠结情况更严重。
图3 实验2结果
这项研究表明,那些早年间认为变老很糟糕的人们在步入老年之后,会出现更多、更严重的与阿兹海默症相关的大脑结构的变化。也就是说,他们患阿兹海默症的几率可能会更大,仅仅是对老年群体的态度就可能会影响人们患阿兹海默的可能性。
虽然我们对如何阻止阿兹海默症的到来所知甚少,但是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变老不失为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法。
参考文献:
Ahmadian-Attari, M. M., Dargahi, L., Mosaddegh, M., Kamalinejad, M., Khallaghi, B., Noorbala, F., & Ahmadiani, A. (2015). Impairment of rat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in a new model of cold water-induced chronic hypothermia: Implication for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toxicity Research, 28, 95–107.
Carroll, J. C., Iba, M., Bangasser, D. A., Valentino, R. J., James, M. J., Brunden, K. R., . . . Trojanowski, J. Q. (2011). Chronic stress exacerbates tau pathology, neurodegeneration,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through a 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 receptor-dependent mechanism in a transgenic mouse model of tauopathy.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1, 14436–14449.
Lee, T., Jarome, T., Li, S. J., Kim, J. J., & Helmstetter, F. J. (2009). Chronic stress selectively reduces hippocampal volume in rats: A longitudi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 NeuroReport, 20, 1554–1558.
Levy, B. R., Ferrucci, L., Zonderman, A. B., Slade, M. D., Troncoso, J., & Resnick, S. M. (2016). A culture–brain link: Negative age stereotypes predict Alzheimer’s disease biomarkers. Psychology and aging, 31(1), 82.
— End —
由周欣悦教授主编,国内11所高校的15名学者联合撰写的《消费者行为学》新鲜出炉,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延伸阅读
编辑 | 李婉悦
不关注的话👇容易错过更多精彩
还可以点一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