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田野杂记 | 《看得见的粤方言》后记
《看得见的粤方言》
后记
这本书的诞生,缘起于一次偶然的相遇。
——戴秀珍
某天我应某图书馆少儿部的邀请,参与一个关于创作绘本书籍的编辑会议,有幸认识了暨南大学出版社人文分社的杜小陆先生和余泓颖编辑。当时没想到,会议间隙提及的这本书稿竟然真的顺利出版了,并在他们的协助下申请到广州市宣传文化出版资金的资助。这期间,多亏他们多番的敦促、鼓励与耐心的指导,我才得以把这快被搁置的工作完成。
方言视觉化为探索主题的教学,当时结合了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现广美视觉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以下简称“广美视传专业”)09级的图形设计课程与07级部分同学的毕业设计来展开,其实在2011年已告一段落。虽然同学们的作品与“成熟、深入、完整”这些标准还有差距,但青涩中透出生动和热情,里面有他们对各自喜爱的方言的情感与思考,有年轻活跃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筛选梳理后,希望与更多人分享这些年轻人站在视觉设计的角度对方言文化的思考。这本书稿最初收录了六七种不同方言的视觉化作品,但因为编校难度较大,一度在出版上遇到了困难。
“看得见的方言”有声展览在少儿部
二楼展厅展出
展览以图、文、声三种方式立体展现方言的魅力
如果没有那次相遇,这本书稿也许就变成了一个教学记录或者一段个人记忆;如果没有相遇后小余编辑的执着与鼓励,没有出版社对编撰思路的讨论与调整,这本书也就会逐渐尘封在书桌的抽屉里。所以,我在感动于他们的专业精神的同时也非常感谢他们。
也要感谢与我一同完成课程指导的吴南妮老师,还有那些参与了这个课题研究的广美视传专业07级和09级的同学们,他们用年轻人的好奇心与热情对方言文化的设计推广作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如今,创作这些作品的同学们都已走出了校门,但每次翻看书稿,都让我想起我们一起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
更让人感动的是,就连一些素未谋面的朋友也对该书的编写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尤其是对粤方言颇有研究的邝家健先生,在词汇注音的方式及方言文字书写的表达上都给予了宝贵的建议。先生在收到书稿电子版的短短数天后即给我回复了邮件,对每组词汇的注音及书写都作了详细的修正,对个别生僻文字的读音、字意亦细心标注说明,其治学的热忱与严谨让人钦佩。相信在民间,还有很多如邝先生一样热爱方言的人们,将兴趣化为动力,不断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传承和推广方言文化。
还要感谢为此书出版付出很多努力的刘晶编辑及相关工作人员。此书虽已付梓,我仍诚惶诚恐,恳请各路专业人士指正其中的纰漏。倘若读者能在阅读过程中增加一些对粤语的了解,产生多点对粤语的兴趣,或引起粤语地区的年轻人的共鸣和激发他们对母语的热爱,那就不枉各方朋友的鼓励与支持了。
图文编辑:怡然
责任总编:老甘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