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民俗|老曹:潮汕民俗·出花园(潮阳关埠话)

老曹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七夕与“出花园”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相会之夜,称为“七夕节”,这是一个全国性的民间传统节日。但在潮汕民俗中这一天称为“公婆母生”,家中若有15岁(虚龄)的孩子,通常要在这天举行“出花园”礼仪。

且何谓“出花园”

    潮汕人普遍认为:未成年的孩子一直生活在烂漫温馨而又朦胧的世界——“花园”里,到了十五岁,他就必须告别这繁花似锦、如梦似幻的“花园”——孩提时代,从此进入成年人的行列,走向社会,必须去闯世界,对国家对社会和家庭都要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尽一份绵薄之力。

    “出花园”的时间,一般是在农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或七月初七“乞巧节”。因为元宵节是一年之中第一个喜庆的节日,七月初七是“九子母诞”,也就是俗称“公婆生”。现实上,寻常人家又多在农历正月里根据孩子“生辰八字”请人择日举行。因为春天里阳光明媚,万物诞生。也有家境富裕的在当年三月初五日问神求卜,择一个没有“忌讳”、“冲撞”的吉日“出花园”。而在某些地方,只男孩子需要“出花园”,女子不须;有一些须在年头“问老爷”,如无”胜杯“则不需要”出花园“。

    通常,在“出花园”的前一天,男子要刮须,女子要挽面。到了“出花园”这一天,父母要用大木桶盛满温水,浸泡着采集来的十二种鲜花(近现代已用红石榴花代之),让孩子在木桶中沐花而浴,其含义是用鲜花的芬芳洗去孩子身上的孩子气。浴后要系上母亲亲手缝的新肚兜,兜里装着十二颗桂圆(晒干的龙眼)和两枚“顺治”古铜钱,在穿上外婆送的新衣服和红木屐。其意思是让孩子跨出“花园”的门槛后,一帆风顺、一生平安、吉祥如意;穿上红木屐还有一段掌故,说的是明代嘉靖年间潮州府状元林大钦少年时穿红屐抱雄鸡上学堂的故事,寓意是期望孩子长大后能像林大钦一样,做个有学问的人,说到底,这也是潮人望子成龙的一种表现。

    当天,“出花园”的孩子还得在房里举行“拜床神”(拜公婆)的仪式(男孩子还须“拜老爷”),即在孩子睡床上放一只浅沿笸箩(潮人叫它“大湖”或“胶掠”),里面盛放甜薯粉乌豆酒、红桃粿、发粿(发酵的米糕)和“三牲”,即猪头(出人头地)、鲤鱼(寓鱼跃龙门)、鸡(如男孩则用公鸡,寓孩子将来朝气蓬勃,雄壮有为;若女孩则用母鸡,祈望女孩将来能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布置完毕,再用米筒装满米,插上三炷香和一对红烛,让孩子跪拜,祈求“公婆”保佑。

    “出花园”这一天,孩子必须整天躲在屋子里,不得到处乱跑,这实际上告诉孩子,从这一天开始,你就是大人了再也不能贪玩了。亲戚朋友来祝贺,送的红包让孩子装进肚兜里,寓意钱愈多财气愈厚重。

    早餐,父母要用猪内脏(包括猪肝、心、肾、肠、肚)煮成汤,并加点糖,让孩子吃下,其寓意是15岁了,必须更新内脏,母亲要在孩子身边念:“阿奴坐北朝南,阿奴已经成人”等吉语。

    这一天,宴请亲朋时,要让孩子坐上大位,象征孩子已长大了,成为家中的栋梁,大家要以“大人”的礼节来相待,长辈们还要向他(她)表示祝贺。宴席的菜式:葱蒜芹菜煮豆腐,喻孩子将来聪明、勤奋、能精打细算,能当官(葱与聪、蒜与算、芹与勤谐音,豆腐块俗称“豆官”象官印);豆粉丝煮鸡蛋,喻孩子能长寿,待人处事能圆通;蒸乌鱼,喻孩子能掌握谋生的技能(因乌鱼有“术”,寓意技术);煮鲫鱼或鲤鱼,喻孩子今后能生儿育女,人丁兴旺(因二鱼多卵)。另加其他菜式不论,但总数要双数。

    “出花园”这天,孩子的母亲还必须代表孩子,带上贡品到庙宇祭拜孩子的保护神“花公花妈”,答谢神明庇佑孩子健康成长的恩功。

关于“出花园”的传说

    关于“出花园”习俗由来的传说比较广的版本是:宋仁宗出世之后,日夜啼哭不止,厌食不睡,日渐消瘦,危及生命,皇宫御医虽设法医治,终不能奏效。此事惊动朝臣及皇亲国戚,宫中有一人举荐民间一妇女,调养孩子很有办法。宋仁宗经此妇女悉心调养护理之后,果然不再啼哭,寐食正常,身体很快恢复健康。皇帝得知此事,龙颜大悦,亲往探望孩子。正解开衣襟给孩子喂奶的那位妇女,闻说皇帝到来,匆忙放下孩子,自己爬到床底下去。由于惊恐过度,喘不过气,终于绝命。皇帝深感惋惜,除给厚葬外,嘉封她为儿童保护神,并专称她为“阿婆”。阿婆后代宋末逃难到潮州述说了祖宗轶事,感动了敬神信鬼的潮州妇女,她们给阿婆安设神位,因未明阿婆生日,就将她去世的七月初七称“阿婆生”祀拜,后来改称“公婆母生”。在潮汕地区,人们也在“公婆母生”这天为年满十五岁的孩子举办“出花园”。

    但其实,传说通常都是带着劳动人民美好的祝愿,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而实际上,“出花园”这一习俗源于何时,尚未发现可稽之籍,但故老相传,明末清初,便有此礼俗,至少距今有四百年历史。

那么“出花园”这个习俗

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出花园”与古代的“冠笄之礼”有直接的关系。

    据《潮州风俗志》记载,清代,女子十二、三岁时,就要缠脚,“令足变桃形”,至十四、五岁时,则要大头髻。又载:“又有所谓出花园者,仿佛冠笄蜕遗,因男子一出花园,即呼之为成丁”即谓“冠笄之礼”。也叫“成人礼”。是为使孩子顺利成长的一种仪式,也含有一种“已长成”“过关”成年之意思。

    关于“出花园”的来源和涵义,据饶宗颐先生总纂的《潮州志》中的《潮州风俗志》(分志)引自钱塘陈坤《岭南杂事诗》的注解:“生子虑难育者,辄请禄神到家供奉。俟此子十六岁时(俗多在十五虚岁),请道士以纸为园,设列盆花,令此子坐其中,道士扮花公花妈为之喧诵,既毕,遣出,焚园,谓之出花园,乃罢禄神之祀”。由此可知,“出花园”是为使孩子顺利成长而设的一种仪式,含有答谢神明之意,也是象征孩子已长成年的意思。

    随着时间的慢慢发展,“出花园”这一古老习俗已趋向于简单化,省去宴请亲朋等环节,但“出花园”这一潮州成人礼,却依旧是孩子成长必经的习俗。它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其中有着传统文化“孝悌”“感恩”等理念。传承和保护这一文化习俗,对于提高尊老爱幼、行孝长辈,创建和谐家庭、社会有进步意义。

(资料参考于潮州许驸马府“出花园”展厅)

(潮州许驸马府“出花园”展厅图)


往期推荐:

方言与美食(音频)| 潮汕美食“翻砂芋”(谢若秋)

方言与美食(音频)丨我们的情怀——潮汕肠粉

方言与美食(音频)丨潮汕特产——姜薯



编辑:老曹

主编:老甘

诵读:陈晓芬老师

方言点:汕头潮阳关埠话


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