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美食(音频) | 郑思敏:冬粉薯(汕尾陆丰话)
冬 粉 薯 (下称姜薯)
又名:竹芋、冬笋薯、沙谷米(粤西)、东京薯、姜薯(汕 尾)
外形:长 5 ~7 cm,肉白色,叶鞘长而窄,椭圆形叶片大而开展。
栽种地: 热带地区,常见与广东、广西、云南
功效性味: 清肺止咳、清热利尿,甘、淡,凉
特点:富含淀粉。
做法:煲汤、煲粥、制成姜薯粉、冬粉薯剁肉饼
家门口的那块土地好像是姜薯的故乡,总一不小心就铺的满满的一大片姜薯叶,在它长成的时刻也是农家人为他操心的时候了。把姜薯加工成姜薯粉可不是加上一个字那么简单。几乎所有种过姜薯的农家孩子童年记忆中都有全家大战姜薯的记忆。
记忆中,我们和大伯、二伯家就曾动员所有的妇女小孩,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加工姜薯。
木、土
早上太阳刚刚升起,这时候的土壤很松软,一锄头下去就能把土里的姜薯都挖出来。出力是哥哥们的活,我们负责剥皮装框。刚刚挖出来的姜薯表面有薄薄的皮和黄土,需要人们的进一步加工。
金
剥过皮的姜薯装在斗车上运到碾米的地方碾碎,姜薯里面像姜有大量的纤维,所以碾完的姜薯不会像米那样变成粉,像土块一样一块一块的。
水
水洗是最费时费力的一步,汕尾的民居建筑中都会带一个天井,似乎就是为这一步工序而建的。天井角落处的摇水机要一直轮流的摇。不用担心没有放水的地方,因为会马上用掉。摇水机旁边会放一辆斗车,在两杠之间绑上一张网,姜薯就在网中冲水洗出浆。天井剩余的地方会用砖头木板和透明薄膜搭成小池,洗出的粉浆全部倒进这里静置。有经验的妇女们还会用草木灰再加工。做到这时,天一般都黑透了。
火
第二天,放掉上层的水把剩下是姜薯泥放在阳光下晒几天,晒的过程中一边翻一边弄散,等泥都被晒成粉时,姜薯粉就做好了。只要不受潮,姜薯粉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农家人的一天从一锅热腾腾的白粥开始。煮粥之余把烧的滚滚的开水冲进姜薯粉里,水粉相遇,不过片刻便融为一体,形成透明的姜薯糊。 如果姜薯的一生是一出戏,只有大幕拉起,也就是这一刻,才完美亮相。曾经经历的金木水火土打磨洗练,不过是台下的十年功。人说,水是流动之灵。而与水融为一体的姜薯糊也当是食物之灵,它做法简单,尝起来甘甜、爽滑。本不需要任何糖分的加入便是一大美味,更何况它还有清凉去火的功效,对与易上火的汕尾人来说更是不可离弃的老相好。
♥
文字:一城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一城
审读:燕辉
责编:老甘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回顾:
【重发】方言与美食(音频)| 黄丽霞:丰顺纸牌糕(丰顺汤西话)
苹果用户赞赏专用
推荐使用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