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资源 | 浙有料:海纳百川的杭州话【转发】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山海经杂志(shanhaijing1981)」
杭州方言
循着扑面而来的南宋遗风
流淌在小桥流水的弄堂深处
既有吴语的婉转
又有官话的铿锵
如同这古老运河
柔中带着刚
它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
顺着线索便能打开的一段段尘封往事
杭州是浙江的第一大城市,而杭州话的通行范围为杭州城区,是吴语中分布范围最小、使用人口最少的一个小片方言。
杭州话一般特指杭州城里话,最早只通行于杭州城墙内,城门外的乡下说的是“钱塘口音”,属于广义的“余杭话”(今天的临平等地方言都属于此类),与城里的杭州话截然不同。
城墙拆掉后,随着城市建设,杭州话的通行范围慢慢扩大至拱墅、江干等地。
在所有吴语当中,杭州话是最特别的,因为受到宋室南迁的影响以及晚清旗人驻扎的影响,它带有一种官话色彩。
举例来讲,所有的吴语说“你”、“我”、“他”、“你们”、“我们”、“他们”都有相似的音韵,只有杭州话最接近普通话,这就是南宋时期大量北方移民对杭州话的一个冲击。
1920年代赵元任在著作《现代吴语的研究》中讲到:
别处有文白两读的字(家,间,交,江,樱,角,甲,耳等等),在杭州大都一律取文派的音,白话中取白派音的字甚少。……所以杭州人说话颇有点像常州人读国语白话文。
P.S.
1958年上映的滑稽电影《三毛学生意》中,范哈哈饰演算命先生吴瞎子,使用杭州话表演,我们可以借此感受一下六十年前的杭州话。
很多人都知道杭州人喜欢用“儿”,什么东西后面都喜欢加一个“儿”,鞋儿、帽儿、袜儿、筷儿、耍子儿、吹腮儿、小伢儿、老角儿……杭帮杭腔有乐感有韵味。
杭帮菜博物馆整墙的“儿话食谱”
统统都和吃食有关
让人一看就觉得亲切、发靥
其实杭州话里除了“儿”字以外,“头”字也颇有趣味。
“杭铁头、起潮头、有花头、别苗头……”一个“头”字就能体现杭州城市精神和杭州人的气概。
杭州人常常会对名不符其实的地名自嘲一番,比如知名的杭州三大怪: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等。
西湖十大美景记不住?没关系,编一条顺口溜就记住了
一线天、二凉亭、三廊庙、四眼井、五公山、六和塔、七星缸、八卦田、九里松、十里琅珰数。
杭州人说起话来富有节奏感和音律感,谚语、歇后语也是浅显易懂,画面感十足,不信你来品品。
头颈什细——只想食饥
黄胖搡年糕——吃力不讨好
蚂蚁扛鲞头——喻人多活少
吃隔夜螺蛳——喻说话罗嗦
北方官话和南方越语糅合,生成的杭式成语听起来寓意至明,一点也不饶舌。
跌煞绊到、神扬舞蹈、腻心刮搭、兜来绷去、急煞拉乌、瞌聪懵懂、精头怪脑、藤吊八韧、牵丝攀藤、花里斑斓、擦骨腊新、杂里古董、竭叫皇天……
还有杭州话童谣,朗朗上口,有着其他方言所没有的轻快悦耳的音韵。
一只鸡,二会飞,三个铜板买来滴,四川带来滴……
凤山门外跑马儿、清波门外柴担儿、涌金门外划船儿……
就这句“凤山门外跑马儿”,把当时凤山门外一马平川,大家趁着春意出游的意境体现得尤为生动。
童谣里的杭州古城门
时过境迁,杭州话一直在流变,不变的是骨子里的聪慧诙谐。什么话只要用杭州话一讲,立马变得接地气。
这段杭州话的《疯狂动物城》,让你分分钟笑出腹肌!
小的时候,常常听老人家讲起老底子的趣事,那时候家里老房子还没拆迁,一大家子都住在吴山脚下的小巷子里。
街坊邻里没事就喜欢聚在巷口的一棵古树下“谈空天”、“说大头空话”,还会因为一点点小事情互相“别苗头”,最厉害还要数一位住在隔壁的“唱戏先生”,经常聊着聊着就给大家即兴来段戏文……闲谈里皆是老杭州民间文化精华。
如今随着城市变迁,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替代了铺着石板条的蜿蜒小巷,喧嚣噪声替代了幽深僻静,老杭州的记忆正在渐渐褪去。
大人不再教伢儿说杭州话,朋友间私下里也很少用纯正的杭州话交流,那些有趣的民间谚语、历史故事就这样慢慢失传了。
《6-20岁能够熟练使用方言人群比例》
每100个杭州青少年仅有约9人可以熟练使用杭州话
但其实杭州话算不上难学,只不过杭州话最“土”的说法已经在我们的唇齿之间慢慢消失了,像“我出去荡一圈”、“房间里墨墨黑”、“再不吃就要羊掉了”这样的杭普话反倒成了最主流的表达形式。
“老杭州”们不再咬文嚼字,听到不地道的杭州话不再当场发难,出言矫正。
有时候也会感叹,走在熟悉的街头,看到了一个崭新、充满活力的新杭州时,曾几何时他们那一辈讲过的故事都像这滚滚车流一般,一去不复返了。
但杭州话的演变历史也告诉我们,方言与普通话的推广从来不是对立的,不会存在因为方言的使用影响到了城市的包容。
杭州话有着辽阔的底色,它敌过了光阴漫漫,流水潺潺,被山水滋养,自然能拥有海纳百川的气魄,终又以这份包容回应这座“世界上最美的华贵之城”。
相信这份乡音,依然能带着这份开放大气,让无数人心生向往。
回顾往期“方言之路”系列
我们会远离故乡,走向天南海北,但一句共同的乡音,便会瞬间拉近彼此的距离。欢迎大家留言、投稿讲述你家乡的方言故事,我们将挑选一些精彩的文字陆续发布。
投稿邮箱:tsshjxmt@163.com,联系方式:18958183560
往期推荐
语言文字应用 | 潮人语:杭州至海宁三语报站构想“一站一音”【转发】
推广 | 徐旸、李梦欣:浙江方言资源典藏——藏着让特工砸耳机的方言!看看是啥
语言资源快讯
长按关注
编辑 | 陈海婷、丁阳
审读 | 戴玉敏
责编 | 老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