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地名(音频)| 时亘:拉拉日照那些村(山东日照话)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10-26

日照那些村

日照不大,村不少。一个村里,小的一二百人,大的两三千人,东家长,西家短,三言两语总脱不了有几个故事。村的故事,听起来或许没什么阳春白雪的豪迈篇章,听过头来,细细一咂摸,一丝丝山菜豆沫子的清苦香味,润上心头。


提起日照的村,最出名当属涛雒。涛雒建村始于西汉,村南隔河与南店村相对,历史上曾名北店,后来又叫过太平桥。古字“洛”作“雒”,巨流涌下谓之“洛洛”,涛雒濒海,每逢潮汛,涛澜汹涌,潮退之时水流洛洛不绝,涛雒二字,正合此貌。涛雒汉时即设盐官,元代又设涛雒场司令,明代以后又设盐课大使,涛雒人的一生,注定浑身的盐味。清代以前,涛雒产盐以熬盐为主,盐场上支起大灶大锅,倒入海水烧煮,水蒸发净即得盐。熬盐之地需支大灶,故谓之灶地,熬盐之户自然谓之灶户,灶户落脚居住的村子便叫做东灶子、西灶子。清代中叶,涛雒盐场大多采用滩池晒盐,产量颇丰,又扩建仓廒储盐,紧邻仓廒的村子便依了当时村里的大姓,分别叫做尹家廒头、张家廒头什么的。天长日久,灶户不满艰苦工作,铤而走险贩私盐,南来北往的盐商又挥金如土在涛雒场上吃喝玩乐,涛雒地形平原为主,由北往南占着三条河入海口,川子村种的大米早年列为贡品,开海捕鱼宋代便已是平常职业,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鱼米之乡,如何不能兴盛繁荣!老日照四大家族,涛雒丁家的头把交椅不是白占着的:民国九年,涛雒人丁廉泉合股60人开办“汇昌银号”,日照从此有了私营银行;丁家官庄丁惟汾是同盟会首批会员,被推定为山东省主盟人,国内革命党人受他影响,掀起了兴办“公学”的热潮,国父孙中山感慨“惟丁是赖”;物理学家丁肇中,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粒子物理方面卓有贡献······涛雒丁氏一门,巨星辈出,英才济济,海曲邑内,无能出其右者。







滑动查看更多

涛雒南边,有一村名为栈子。“栈”字正字乃村人自造,写作两点水右边一个口字,世人多不识,省里记者来采访渔业生产,打字交稿时字库里横找竖找找不着这个字,只好写作“二口子村”,成了日照史上一档子笑话。乾隆二十一年,沙岭地方的村民遭遇水灾,往南搬到张罗河与竹子河流域之间的小半岛上,形成临时的居民点。村民集思广益,依据村子地形特点,造出这么一个字来。两点水形似村子南北两条河,“口”字一语双关,既指明两河入海汇聚之状,又表示村子三面环水、西接陆地的地形特征。字造出来了,念什么呢?冥思苦想,发现这个字与“只”字类似,恰是“只”字往右按倒之形状,于是,取“只”“按”两字反切,念作“沾”音,加一个“口子”的“子”字,就有了“(两点水口)子”的村名。栈子人历来重视教育,“认得两个字,出外就少受两口气”,先有民族企业家叶玉阶、地理学家叶连俊,改革开放后又有郑淑全家“一门五子三博士”陆续走出栈子,在各行各业大放异彩,实乃村风之正,家门之幸也。1983年,生僻字库里终究没有收录“(两点水口)”字,村名终于用了较为“文雅”的“栈”字代替,然而村里始终没有过什么栈之类的物品,想来令人哭笑不得。


在日照,有好几个村都叫宅科。字面上来看,宅,就是小草屋,科,左边是禾,右边一个斗,禾苗长得旺相,打下粮食用斗量,小农时代,一间小草屋囤下一斗粮食,不就有富余日子过吗!粮食囤多了,小草屋翻盖了大宅子,便督促着儿孙后辈们赴学应考,争一名科第回来,便是光耀门楣,对得起祖宗了。《易经·象传》有云:山附于地,上以厚,下安宅。山再高大,仍以地为依托,若居山之高,不知安土厚地培植根本,山就立不住,就垮塌倾颓。只有厚地沃土,才能安宅立业,草屋里才能存的下粮食,儿孙们才能背着干粮盘缠赴试登科。“宅”字宝盖头下面是“乇”字,意为长高、垫高,日照的这些宅科村,大约不在崎岖山地上安家,便是所居之地高出周围,免不了居高临下,断不得要人往高处走,不飞出去几只金凤凰不甘心。有宅有科,生活宽裕,百姓一生,所求不过如此,也便心满意足了。


日照这么些村,传说典故最多的,还得是莒县。碁山镇的夜珠泽村,立村时村址有大片沼泽地,夜幕降临时,月光辉映泽中积水之处,似有无数颗夜明珠闪闪发光,村名因此而得。传说隋末唐初魏征曾居住于此镇东北川地,其住处有一池水深1.5米呈半圆形,水域有一两分地,魏征曾以其饮马,故此村名为魏征川。安庄镇大咸服村,建于明洪武年间,村中先民由山西洪洞迁来时,曾计划于此建造“大贤府”并以此为县城,但多位地理先生都预测此地以后会有大河发大水灾,于是移民陆续由此分迁,只有一户于此安居,“大贤府”遗址尚存,后地方口音以讹传讹误作“大咸服”。五莲县管帅镇原亦属莒县所辖,因管仲于此挂帅而得名,镇南有两村分别名作北营、南营,就是管仲所率之将士安营扎寨之处,管仲曾于营地西南邻镇招贤纳士扩充队伍,那镇子不用说就叫“招贤”了。中至相传是北京到南京路程之中点,霞克院曾为徐霞客云游暂住之地,寨里河是红袄军起义的遗迹,大放鹤村西南小山洞中传说有仙人放养仙鹤······如是种种,不一而足。一个村,一个名,一段故事,一代代人。







滑动查看更多

日照不大,村不少。村里人,起早贪黑修理地球,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挣死挣活,所盼的不过老人健康,孩子上进,夫妻恩爱,小康度日而已!简单的期望,没什么奢望,尚有不少人只能梦中愿望,不知该问谁?

往期回顾

方言与美食(音频) | 宋依琳:日照豆沫子(山东日照话)

方言与美食(音频)| 林小钿:潮汕粿汁(潮州话)

方言与美食(音频)| 钟运渔:漫漫长夜,乡音乡俗乡糍相伴(广西钟山话)

方言与美食(音频)| 刘丽宁:流传千年的马宋饼(山东昌乐马宋镇方言)

 

文案 | 时亘

音频 | 时亘

方言点 | 山东省日照市

本期编辑 | 古明霄&时亘

本期审核 | 宋依琳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投稿邮箱 | jnufyzx@163.com

保护母语方言
你我共同努力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