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客家文化丨四川南部犍为县的客家移民【转发】

川南犍为县的客家移民


前言

      犍为县位于四川南部岷江下游,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在地理位置上,明清时期该县北接嘉定府乐山县,南连叙州府宜宾县,岷江干流从县中纵向流过。民国《犍为县志》云其地理形势:“据荣嘉、控屏峨,襟叙泸,锁汶水,户扃邛大之山。”可见自古以来,犍为便是连通嘉定、叙州两府,勾连成、渝、滇的重要交通枢纽。

    历来研究犍为者,多集中于该县的物产流通,而忽略其人民与社会的变迁。尤其是,明末清初以来,“湖广填四川”运动的开展与深入,对犍为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针对以上的问题,本文特以清代迁入犍为的客家移民入手,冀以对清代移民运动与犍为的开发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清初客家人的入犍与分布


 

    “客家人”,是形成于闽粤赣交界地区的汉族民系。他们多以山为居,其文化兼有山海相融的特色。因“湖广填四川”,从清代康熙中叶以来,客家人大量外迁,而四川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迁入目的地。

     而川南地区,由于地近滇黔,更是客家人入川的首站。进入川南的客家移民,不少是因康雍乾时代频繁的“闽粤大旱,生活无着,逼迫携家逃荒”者(宜宾高场《刘氏伯通公族谱》),也有已外迁赣、湘,沦为棚民,继而受制于土著压迫而不得不再迁川蜀者(如犍为麻柳场曾氏)。另外,四川人口的剧减和政策的宽松为吸引客家人创造了有利条件。

     明末清初近六十年的战乱,川南地区破坏程度虽不及川西(嘉定州人杨展保卫本州立了大功),但人丁的损耗也颇为严重。以犍为为例,明代万历年间官载丁数有22000之多,至清初仅剩5137丁,比明初原额还少去526丁。但实际上“流贼屠蜀,民鲜孑遗,犍民被屠戮及逃亡者,何只五百二十六丁?”(民国《犍为县志》卷3《居民志》)。清初犍为县境内所遗存的大族,如谢、吴、袁、陈、黄、罗、祝、段等姓,待回籍时,多则五六人,少则仅三四人,社会凋敝,可见一斑。为了恢复乱后经济,增加税收,清廷自康熙中叶以后放宽了移民的政策,鼓励各省民众来川开垦,插占为业。就在以上两种因素的推拉作用下,各省移民纷至沓来,散布于犍为境内。

     迟至乾隆后期,犍为境内已经形成了新旧人民混杂而居之势。新迁入的移民主要“由湘鄂赣闽粤诸省移来”,至“道咸时,各场承办公务有五省客长之目”(民国《犍为县志》卷3《居民志》)。他们多散居于沿江场镇及临河浅丘一带,而明代老民则渐渐移居于离江稍远的丘陵和山地。为了安置新民,加强社会管理与税赋的征收,犍为县在清初的两里基础上,于乾隆六十年新设了中里和新里,将乡数也增至三十五个。可以说,移民的到来,已经为犍为社会经济的复苏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在新民中,客家移民在犍为的定居分布体现出鲜明的特点。由于大部分客家移民在康熙末至乾隆初才移入犍为,故而他们已丧失了大面积插占土地的机遇。一部分人因沿江迁入的缘故,定居于江边的场镇,以佣工为生;而另一部分人则迁入不利于栽种稻麦的河坝,以佃种为业。相关情况可见下表。


犍为县部分客家移民迁徙表

    另外,大量客家移民的迁入,也使得相关的移民会馆在犍为境内广泛修建。所谓观“各庙之大小,即知人民之盛衰”。客家会馆的分布与规模,也一定程度上与客家移民的分布与势力相互契合。在犍为县,广东会馆共有20所,仅次于湖广会馆。而江西会馆有18所、福建会馆有7所。这些会馆大多数分布于沿江场镇,尤其以北部盐业发达地区,和南部烟糖种植地区为多。这些会馆规模宏大,建筑齐备,如县城的南华宫建有“两重两厢楼,戏台抱厅”,清溪镇南华宫则为“三重两廊戏台”,箭板乡南华宫“两重厢楼,戏台抱厅。正殿有十六根古柱”(均据民国《犍为县志》卷2《建置卷》)。县城内的万寿宫更是有“四重两厢楼,抱厅后殿”,并设望江楼一座。可见在清代的犍为,客家移民作为后起之秀,其实力已不容小觑。

二、犍为客家移民与盐糖烟业



    客家移民之所以在犍为县能够后来崛起,离不开他们在经济上的作为。其中盐、糖、烟业是支撑县内客家移民发展的最主要经济支柱。


   犍为自古便为川盐的主要产地,尤其是北部的五通桥一带,盐卤充沛,明清时期在此设有犍乐盐场,其“产量之富,在四川盐场中,仅逊于富荣两县”(民国《犍为县志》卷10《物产志》)。在清初犍为盐业的复兴过程中,来自外省的移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客家移民所处的原乡,正好是潮盐入赣的重要通道,盐米贸易在当地影响颇大。故而对于进入到犍为的客家移民而言,投资井盐,谋求利润,便成为自然而然之事。在掌控“犍场”的8大盐商中,便有来自广东的巫氏一族,其势力远及滇黔各省。而迁入五通桥的广东移民王毓源,很早就投入井盐的开发,其“以盐䇲起家,赀雄犍乐间”(光绪《井研县志》卷36《乡贤》)。其子王伟钦后迁入井研,在井研开发盐业,成为井研首富,还曾买下了当地土著名族雷氏的大宅。随后,同族的王忠和、王惠和等人也在井研开办盐井,涉足犍乐盐业,富称一世。另有广东移民张汝杰“只身来川(犍为),负担营生。积有微资,烧灶攻井,渐至八十万金,迎父母兄弟共居,产业颇丰”(王培荀《听雨楼随笔》卷5)。可以说,以巫、王、张等姓为代表的广东移民,在清代嘉、道年间,和湖南移民、土著居民和陕西移民,一同构成了“犍乐盐场”发展的四大群体。 

     除开盐业,烟草与蔗糖的生产,是犍为境内客家移民得以致富的重要产业。犍为沿江多“沙坝地”,其地“平阔肥沃,概辟作土,无作田者”(民国《犍为县志》卷11《经济志》)。对于这些沙坝地的开发,湖广移民往往不得其法,而闽粤客家移民在原乡早已熟稔烟草等经济作物与沙土环境的关系,于是纷纷迁入坝区进行开垦。在犍为沿江的黄旗坝,至少在乾隆末年,便有来自广东的王、黄、张等家族在此种植烟草。其中的王氏家族靠着烟草的种植,势力逐渐超过了坝上的土著祝氏,发展成为犍为南关外著名的官商世家。由此“犍为黄旗坝,祝家的嘴嘴,王半坝”的谚语在坝上流传开来,成为地方移民势力消长的生动写照。经过客家移民的开发,至少在民国时代,沿江的黄旗坝、高家营一带,成为犍为境内烟、糖的主要产地。而以上地区,正是广东客家移民最为集中的地区。

     在犍为南部沿江客家移民聚居的赖里坝、龙君坝、望鹿坝,烟草和蔗糖的种植数量也很可观。尤其是坝上烟草,以其质量上乘,“灰白火亮”所著称。成为岷江流域传统晒烟的精品。

     值得注意的是,犍为沿江的烟草生产,和宗族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以王氏家族为例,通过联宗祠的建立,烟草的运销由坝区延伸到了叙府、嘉定,甚至远及成都周边。而这种宗族网络与经济网络的重合,更是成为支撑坝区的客家聚落延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形成了坝上客家宗族内部以“店”名房的特殊风俗。

     当然,伴随经济作物种植与发展的,还有与之配套的商业。在犍为县的广东客家人中,以商起家,成为了一种风气。这既与原乡“广东者趋利益,好争斗”的风气息息相关,也和清代中叶以来四川社会经济,尤其是岷江河运的繁盛密不可分。在县南麻柳场,广东移民陈绍先靠着经营商业,在嘉庆时“已有金千匮”(麻柳场《陈氏族谱》)。而罗城的钟氏家族祖籍为广东龙川县,始祖钟星辉入川时,家赀不多,只能在场镇以商谋生。到了第二代时,靠着商业的积累,该家族在罗城相继开办了“洪春店”和“东兴店”槽坊,家产丰裕,和同样来自粤东的林氏、曾氏家族一起,成为罗城一带数一数二的富商大户(罗城《钟氏族谱》)。

三、犍为客家人的社会组织与风俗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移民的社会经济结构,决定了移民社会组织的形成。在犍为县的客家移民中,同乡会馆和宗祠构成了移民社会组织的基础。身处沿江坝区的客家移民由于生产结构、语言风俗的类同,形成了以坝区为中心的客家聚落,也推动了沿江场镇客家会馆的建立与运作。

     在犍为县的客家会馆中,设会联谊成为一种表达群体意识的重要手段,广东会馆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定期举办“六祖会”,福建会馆则于每年的三月二十三日兴办“天后会”。而场镇和坝区各个家族所提供的丰厚祭产,更为会馆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罗城镇,由钟、林、曾3姓为主修建的南华宫,至今仍残存着两座体量巨大,堪称西南第一大、雕刻精美的石狮,成为场上广东会馆宏大奢华的见证。清溪镇天后宫宫墙上密布的捐款人名,也充分说明了在场福建移民浓浓的原乡情结。

     在犍为县的客家宗祠中,既有一族所建的宗族,也有同族所合建的联宗祠。根据县志记录,全县较大的客家宗族,有望鹿坝的吴氏祠、麻柳场的卓氏祠、定文场的钟氏祠、县城的王氏祠等等。无论大小宗祠,基本上都有祭产维系,并设有成规。如犍为落江坝邓氏家族,便于嘉庆十七年议定了始祖墓坟山禁约,勒石刻碑,对宗族内的六块蒸尝田受益进行规范管理。而犍为县境内的广东汤湖王氏,也集资和他县同宗在成都修建了广东德符堂王氏联宗祠,在温江、郫县、成都等地购置了大量的祭产,建构起了庞大的宗族网络。

     由于客家移民聚居的相对集中,原乡的客家文化与方言,在犍为的客家社群中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会馆活动中,原乡的祭祀风俗与“乡谈”成为维系乡籍认同的关键。在罗城镇,来源于粤东民间的“麒麟舞”通过会馆活动和宗族,成功地融入到了地方社会,流传至今。而原乡的方言,则得益于聚居区的延续,在沿江一带和川南土话并行不悖。在民国《犍为县志》的方言篇中,大量的客家词汇历历可见,成为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有机融合的见证。在清溪镇、麻柳场、望鹿坝还可以看到非常地道的粤东“圈椅式”墓地,而通过墓碑的纪年可以发现,这种原乡形制直到光绪末年依然在坝区附近广为流行。


四 结语


     犍为县的客家文化,是岷江下游地区移民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研究300年以来川南地域社会变迁的重要切口。当然,对犍为客家人的研究,并非是强调一个独立的客家文化的存在,而是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区域社会的新“角度”。笔者相信,对犍为客家人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也能够为把握清代时期犍为与全川区域变迁的联系提供一个可行的“桥梁”。

本文“转自“四川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公众号”

往期回顾:

客家文化 | 罗鑫:100年后的今天,还有人讲客家话吗?【转发】

客家文化 | 罗鑫:客家话歇后语【转发】

客家文化 | 客家话谚语数则【转发】






本文编辑 / 武蔚

审读 / 常俊丽

责编 / 老甘

投稿邮箱 / jnufyzx@163.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