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南风物(音频)|王怡美:柿子变形记——荥阳柿饼(河南郑州话)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1-12-03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食柿已久


柿子原产于东亚,“柿”最早见于孔子孙子子思的《礼记·内则》,后世两千多年无论是皇家还是百姓,传统生活与柿子密不可分,以柿子为本源的天然美食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柿饼就是人们在保留原汁原味的时间探索中的智慧结晶。

得天独厚

得益于独特优越的地理气候环境,荥阳种柿食柿已久,尤其在过去,田间地头总少不了柿子树,这里晾制的干柿肉肥无核,霜厚软甜,韧劲十足,口感与食疗价值并存,且相比其他地方的柿饼更耐存储。从孩子到老人,茶余饭后甜个口,再应个“柿柿如意”的吉利,可真是人间值得。

循序自然

从橙红透亮的柿子挂满枝头,到被白霜包裹着的甜饼果干,每个柿子的完美蜕变都离不开自然与人工的完美配合:

1.筛果

霜降摘柿子,当它们被从树上卸下后,首先要经历一道筛选,长相端正、肉质坚硬、含糖量高、无核少核的留下,其他柿果遗憾离场,并走向它们各自的柿生。

2.刮皮

趁着新鲜,在镟柿车上给柿子固定,用镟柿子刀一个一个镟皮,为保证充实的果肉,皮需要尽量薄和均匀。柿子皮无需丢掉,可以磨面或喂牲畜。

3.曝晒

柿子歇在高粱秆拴成的箔上,在阳光和风的帮助下逐渐皱缩,经过几十遍的均匀翻晒,保证软而不干。

4.出霜

制作的量大可以用席子盖着捂霜,若仅制作一些自己食用,也可直接在编织袋或缸里捂霜,待糖分慢慢析出,十天半月后,糖霜包裹出厚厚一层,便可食用了。

寻味不同

“荥阳柿饼”是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柿饼”这个称呼远不如大家口中常说的“干柿”更贴切,变形后的干柿(灰饼)个头不大,外霜尤其厚,肉质呈灰褐色,与其他地方常见到的扁圆剔透的大金黄柿饼相比,长相更是谈不上华丽,但它唯属于这片阳光与风土,充盈着劳动人民的喜悦,散发着地道中原甜食的厚重感。

找不同

抱朴守真

如今果脯零嘴越来越多,但每到每年的这时候,干柿和柿瓣的甜香永远是最想念的家乡味道;尽管柿饼的制作早已从传统手工方式走向机械产业化,许多人依旧有在家中手工制作的习惯,这份简单纯粹的变形记虽已不再受制于环境,这里的人们却依旧在用自己的方式热爱生活,向自然致敬、致谢。

方言点: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

音频 | 王怡美

图片 | 家人拍摄&网络(侵删)

本期编辑 | 王怡美

审读人员 |王文浩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扫码关注我们

保护母语方言,你我共同努力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往期回顾:

河南风物(音频)丨贾晶晶:秋意浓浓 满树柿子红(河南周口商水话)

河南风物(音频)| 王永欣:家乡的板栗(河南新县话)

河南风物(音频)|王艳:驻马店小磨香油(河南汝南留盆话)

豫中风物(音频)| 闫景瑞:吃花的艺术——槐花(河南平顶山话)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