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音频)| 李思学:蜀地才俊,理学大家——张栻(四川绵竹话)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2-12-22

由于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的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绵竹南轩中学张栻像、南轩祠堂

绵竹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除了有美酒和年画这样的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众多历史名人的故乡。剑南镇南边坐落着一所学校,这里不仅是众多学子求学的地方,更是宋代理学家张栻的故祠所在地。张栻号南轩,因此学校命名为南轩中学。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少年勤学

南宋高宗绍兴三年,张栻在四川出生,他是中兴名相张浚之子。绍兴七年,张栻六岁,随父迁至永州居住,《新建宋丞相魏国张公父子祠堂碑记》记载张栻幼年时“颖悟夙成,魏公(即张浚)教之,一以仁义忠孝之实”,自幼继承家学,受到良好的教育,学习儒家仁义之道,受二程理学思想熏陶。



拜师潜学

二十九岁那年,张栻前往衡山拜五峰先生胡宏为师,进一步求学。胡宏接受张栻为弟子后,即向他传授孔子仁义之旨和二程的理学思想,并对张栻十分欣赏。胡宏在接纳张栻为弟子的当年即去世,虽然张栻拜师时间较短,但胡宏的教导对其后来理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后来张栻有机会从政,周旋于幕府之中,与朱熹第一次见面。父亲张浚去世后张栻朱熹第二次相见,二人畅谈理学,朱熹对他的学问大加赞赏。

张栻朱熹像

其为学,惓惓于理欲之分,义利之辨,朱子推之,以谓为大本卓然。

           ——《新建宋丞相魏国张公父子祠堂碑记



发展理学

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张栻受刘珙之邀主教岳麓书院,至此,张栻来往于湘江两岸的城南、岳麓两书院讲学授徒,传道授业。他在岳麓书院时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办学指导思想,在继承胡宏学问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进一步形成具有自己学术特点的学派,从学者达数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成为一代学宗。

岳麓书院

此后张栻又与朱熹会面,就儒家经典中的理论问题展开激烈讨论,这已是宋代理学中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和以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学术观点的辩论,辩论开创了书院自由讲学的新风,对学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终成大家

在讲学、辩论、探讨的过程中,张栻潜心写作,作《洙泗言仁序》、《主一箴》等文章,改定自己的代表著作《南轩论语解》和《南轩孟子说》,这两部书的写作延续多年,其完成标志着张栻理学思想的确立与成熟。

张南轩集

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张栻迁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祐观。其学自成一派,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同年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文字、音频: 李思学

本期编辑:李思学

本期审读:杨智惠

责任编辑: 甘于恩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孔夫子旧书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张栻词条

方言点:四川绵竹剑南镇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文章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回顾

1饮食文化(音频)| 方舒雅:那些宜宾人早餐桌上的本土美味(四川宜宾话)

2美食故事(音频)|吴佳:营山凉面(四川南充营山话)

3人物(音频)| 赵晗啸:壮举感天地,英名永留存——抗美援朝烈士邱少云的事迹(重庆铜梁话)

4巴蜀文化(音频)|杨苏涵:“血战到底”——成都人的麻将文化(四川成都话)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