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崔琦:母语的重要性
“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母语为何物?母语是泥,凝结后形成坚固的壁垒,让数学、物理、生物等在自己的身上筑起大厦;母语是灯,点燃后放出灿烂的光芒,让鳏寡孤独者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稳健;母语是车,起动后生成万千马力,让喜、怒、哀、乐等在豪华的车厢里迷倒众生。
一提到母语,好像大家就觉得,不就是说话吗,谁不会,这就像每天的日子,一天挨着一天,并没有觉得珍惜。冷不丁回头,却发现我们所说的话,已经在随着时光悄然改变。看到一个资料,联合国教科研组织从2000 年起,把每年的2月21日定为“母语日”。这番苦心,源于世界7000多种语言当中,每年有70种归于湮没。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那与生俱来的、根植于我们骨髓深处的精神底色——母语,如今,好像和远涉而来的英语掉了个个,尤其是在城市,文明越发达,母语越变得微乎其微。在狂热的追捧中,英语的“功能性”被无限制的放大和拔高,我们的母语似乎有意无意的被忽略了。可怕的是我们对所表现的无动于衷——集体无意识。
我们也同样殷切地关注着母语表情达意的工具价值。专家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交流表达”能力是一个劳动者的核心技能之一。此方面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自身吸纳信息和沟通外界的成效。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冷落母语的情形。无论是汉语的操作性还是应用性,在目前的社会生活里都没有受到应有的关切。可能我们习焉不察,可能我们顾此失彼,但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摆在我们的面前,汉语曾经的魅力正在逐渐消退。新八股文体的质木无文、套话连篇,部分网络语言的粗俗失范等等,都在提醒人们要关爱母语。
她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语言负载着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汉语言文字负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没有生命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重视信息科技和外语是应当的、必要的,但千万不能削弱母语教育。我们需要呼吁,别拿母语不当回事。 对母语要维护他自身的本色,同时要有一种深深地敬畏,在任何时候,这都应是我们最基本的言语操守。站在讲台上,语文老师就是语文,教语文的我们应该是母语的代言人,尽管呈现的语文可能是美或丑,或枯或润,但整堂语文课,教师所要形成的磁场必须是语文。一句话,让母语回归教育,回到本处。为此,我们语文老师们,必须要扛起这样的担子:语文课,究竟应该怎么上?语文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应该怎样学语文? 为什么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语文,还写不出一篇通顺的文章,还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母语,怎样在儿童心中引起共鸣?让文字告诉儿童,不能往哪里去,必须往哪里去,怎么去。这里,不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去强调“要有爱国的情感”,不需要去讲“不要背叛祖国”,而是在这感动人心的文字里,认识到我们可爱的母语。总之,母语教育是一种“生命意识”,是对生命的关注和敬畏。语文教师必须以此作为一切思考、研究、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
【原载《读与写杂志》14卷2期,2017】(崔琦,任教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城南学校)
本期编辑:陈诗欣本期审读:欧瑾霖责任编辑:甘于恩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往期精彩回顾
语言传承 | “推动使用多种语言,促进教育和社会包容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在2021年国际母语日的致辞【转发】
说说咱的家乡话 | 郑智勇:“盏鬼”肇庆话——从一个母语使用者以及业余语言爱好者的角度来浅谈这门方言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