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的故事(十八)| 朱晓农、焦磊:琼斯对艾伯克龙比说:“请发内爆音”(连载)
由于微信公众号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的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说起艾伯克龙比在琼斯手下学艺的故事,也颇有趣味。当时艾伯克龙比的父亲是利兹大学的英国文学教授,与琼斯同是BBC英语口语顾问委员会成员。艾伯克龙比的父亲告知琼斯,自己有个儿子正在利兹大学(Leeds University)修读英语硕士课程,并对语音学非常热衷。于是琼斯就要求艾伯克龙比到他家里去谈一谈。当艾伯克龙比怀着忐忑的心情叩开琼斯办公室的门,揣想着一位语音学家将会如何为一名新手规划他的毕生事业的时候,琼斯在屋里出声了——三句话——“进来”,“坐下”,“请发一个双唇内爆音。”
“请发内爆音”确实是个独特的寒暄方式。对于当时的欧洲语音学界来说,内爆音是种罕见的音。就是现在来看,内爆音依然是种少见而难学的音。内爆音主要分布在亚州南部、非洲中部,还有美洲一些地方。尽管分布的区域不算大,但出现的频率不算太低,世界上大约有10% 到15% 的语言中存在内爆音。内爆音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语言中很常见,亚洲南部语言中也很普通,亚马逊盆地有些语言中也有。其他地方就很少见了。在北美的印第安语中偶尔一见,而欧洲语言和澳洲土著语中就未见报导了。据国外的语言学类型学的统计,汉语中不存在内爆音,但那是根据汉语普通话。实际上,在从上海郊区到浙江南部的吴语(江浙话),海南岛、雷州半岛,还有潮汕、漳泉很多地区的闽语(福建话)中,靠近广西的西部粤语(广东话),北部赣语(江西话)、桂北土话等很多汉语方言中广泛存在内爆音,据我们的调查统计,已经发现不少于100个点的汉语方言中有内爆音。除了汉语方言,在云贵两广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语言中也都存在。
内爆音的发音机制不同于常见的肺部气流机制(Pulmonic)发音。一般我们的发音都是从里往外出气儿,然后气流振动声带或是通过口腔,发出声音来。但是内爆音可不一样,它是由外往里进气儿的。在发内爆音的时候,我们首先得在口腔里面有一处阻塞,形成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空腔,然后将喉门闭紧,喉头下沉,扩大那个已经做成的空腔的体积,空腔的体积变大之后,里面的空气就变得稀薄了。空气一稀薄,气压就会降低,空腔内的气压就会和外界的大气压之间有一个气压差。等到这个气压差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口腔中所形成的那个阻塞就会被冲开,于是就发出了一个内爆音。
虽然内爆音的气流流向与一般爆发音相反,但是形成阻塞的位置则是一一对应的,从双唇到小舌,凡是可以形成爆发音的地方,都能形成内爆音。另一方面,由于在喉头下沉的时候,喉上空间增大,气压减小,减到一定程度之后,喉上气压就会小于喉下气压,而声带则会开始振动。所以,我们一般发现的内爆音都是带声的。而由于喉头下降时会闭紧喉门,所以声带被拉得很紧,所以内爆音虽然带声,但是对应的声调却可以是高调。在汉语中出现的内爆音,一般都是与古代的清声母而不是浊声母相对应,这是由它的发音机理所决定的。
过去我们对内爆音的性质认识得不够,因此在命名的时候存在一定的混乱。例如“吸气音”,“缩气音”,“紧喉音”,“先喉塞浊塞音”等等。如今我们已经了解了它的性质,则应该摒除以前的错误命名。“命名即认知”,这句话在科学上是不错的。
(原载《叫我如何不想她——语音的故事》,朱晓农、焦磊著,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一版)
往期推荐:
本期编辑 | 张 盈
本期审读 | 龙井萍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