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西风物(音频) | 熊乙君:峡江县鲥鱼的故事(江西吉安话)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4-09-12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小时候,我家住在赣江边。记忆中,爷爷每天总是划着小船出去捕鱼,而每次捕鱼回来,脸上总是堆满笑容,因为船尾有一舱活蹦乱跳的鱼,有很多我都叫不出名字。但我最喜爱的,还是我们峡江特有的鲥鱼。鲥鱼呈纺锤形,通身洁白闪亮,大大的鳞片,扁平的腹部,每条差不多都有二三斤重。在鱼类里面,鲥鱼最容易被识别,因为它身上有个圆点,可醒目呢。

清·聂璜《海错图》中的鲥鱼


鲥鱼,古称鲋, 它体扁而长,腹薄如刀,色白如银,身带银光,形态美丽,古人又称之"银光鱼",是我国极其名贵的鱼类,历为文人骚客赞颂。鲥鱼鱼肉细嫩脂厚,味极腴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鲥鱼与长江刀鱼、河豚并称为“长江三鲜”,而鲥鱼排居首位,因此又被称为“长江鱼王”。

 烹饪鲥鱼不可刮鳞,鳞下有一层脂肪,极其鲜美

如古代文人苏东坡一次吃罢鲥鱼,就着满口的余香,欣然赋诗曰:“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其味之鲜美,有“宁吃鲥鱼一口,不吃草鱼一篓”的说法,人们吃鲥鱼,由于鲥鱼鳞下富含脂肪,通常是带着鱼鳞一起食用。


清蒸后的鱼鳞融化成胶状,既保持了鱼的真味,又丰富了口感,相传老一辈的人吃鲥鱼时,先吃鳞,取一两片放在嘴里慢慢吮吸回味,然后才是吃肉,鱼肉肥而不腻,放在嘴里慢慢嚼,口味绵长,最后是吃骨。


据美食家沈宏非说:“鲥鱼之鲜美不仅在鳞,而且是一直鲜到骨子里去的,也就是说,鲥鱼的每一根刺都值得用心吮吸。”,当真是里里外外都不放过!


机不可失,鲥不再来


图|江西省峡江县马埠镇欢坑村鲥鱼养殖基地


不过,并不是一年四季都能捕到鲥鱼,因为它是一种海洋鱼。只在每年春夏之交,它才会离开海洋游进长江口,然后溯江而上游进赣江。到峡江县境内的玉峡后,就不再往上游了。


为什么呢?爷爷便讲起了鲥鱼的故事:从前,鲥鱼刚游到玉峡口的时候,遇到了顺水而下的鳊鱼,就问它怎么瘦成这样?鳊鱼说玉峡太狭了,它和伙伴们被挤成这可怜样子。鲥鱼相信了鳊鱼的话,也就不敢再往上游了。


这只是个传说,其实,鲥鱼在赣江中游的新干、峡江一带产卵,是由于此域河段支流交叉,具有独特的水文及河床底质条件,成为鲥鱼在长江水系中的最大天然产卵场。待孵苗后,又随水而下,大部分幼鲥鱼栖息于鄱阳湖内,秋末冬初再由鄱阳湖经长江入东海生长。


鲥鱼何时再归来


爷爷的故事,现在还在讲,可河里的鲥鱼却很难捕得到了。在1982年,研究人员在峡江江段的产卵场捕捞了一定数量的鲥鱼,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成功培育出了3万多尾鲥鱼的幼鱼,这一成果当时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然而受技术经验的制约,人工培育的鲥鱼成活率并不高,放流到长江中基本是九死一生。


1987年,为了保护长江鲥鱼的资源,长江渔业科研人员曾提出,对长江鲥鱼实施为期3年的禁捕,在当年3月份正式实施。随后,还对鲥鱼生长、繁殖和人工授精孵化等一系列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很快,科研人员就掌握了鲥鱼人工繁育技术,并在鄱阳湖口至安徽宿松的八里江水域,建立了鲥鱼繁殖路的重要通道,但令人遗憾的是,仍然控制不了长江鲥鱼的资源走向枯竭。


1988年,鲥鱼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一级野生保护。鲥趋于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加上捕捞强度过大、尤其是对幼鲥鱼的过度捕捞,均造成了鲥鱼趋于灭绝。从1996年至2012年,渔业科研人员曾经连续多次,在鲥鱼繁殖场地鄱阳湖一带水域捕捞长江鲥鱼,但连续16年的科研捕捞仍然是一无所获。


后来又在鲥鱼喜欢栖息的峡江监测点捕捞,但最终都没有发现鲥鱼的踪迹。安徽的八里江,江西的鄱阳湖和赣江,浙江的钱塘江,以及广东肇庆至广西的珠江水系江段,曾经都是鲥鱼最喜欢栖息的场所,但在这些江段里已经有很多年,都没有发现鲥鱼的存在了。


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的官网发布了一条重磅消息,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正式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2年的时间,从目前江水流经区域反馈的情况来看,禁渔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甚至连消失已久的长江鳤鱼,也再次出现在长江流域。


随着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整治,结合十年禁渔的实施,期待不久的将来,鲥鱼还会来峡江做客。

 往期推荐 

美馔新语(音频)| 谢媛:上犹鱼鲜录——石伏鱼(江西上犹油石客家话)

方言与美食(音频)| 廖亦芝:武宁棍子鱼(江西武宁话)

客家文化(视频)| 张昕欣:微纪录《风味赣州》第二集《手工捶鱼》[转发]

美馔新语(音频)| 燕妮:洞庭湖里的璀璨明珠——益阳沅江银鱼(湖南益阳话)

YUYAN    BAOHU

                 故事来源

本期编辑

本期音频

本期审读

责任编辑

投稿邮箱

王白理

熊乙君 

熊乙君 

牙一淇

甘于恩

网络(侵删)

jnufyzx@163.com

文章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资源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