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非遗(音频)|赖聪:横江重纸——客家古法造纸技艺(江西石城小松话)
赖聪:江西石城小松话
重
纸
“石城不出名,横江传千里”。横江重纸是客家传统手工纸的瑰宝,厚薄适中、吸水性强、表面滑嫩、纸色洁白,韧性强、书写流畅,不易虫蛀,“明如玉、质如扣”,在历史上久负盛名。其发端于明,兴盛于清,不但畅销大江南北 ,而且远销印度 、缅甸 、马来西亚 、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此外,横江重纸还为苏区的革命斗争作出过贡献,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横江建起了造纸厂,年产量达30余万担。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机制纸的发展和市场的开放,使传统手工纸的发展陷入困境。纸厂关闭,纸农外流务工,到2016年,横江用传统手工艺造纸的纸寮剩下不到10户。
横江重纸生产纸寮
横江位于石城县东南部,坐落在闵赣交界之武夷山西麓,竹茂林密,群峦叠嶂,拥有大量的制纸原料:猫竹。“猫竹:或云茅竹,方言也,州人俗呼作苗竹。山居者,多种以为利,……皆伐初生未成竹之苗作纸,名曰竹蔴”。辅助材料为石灰和蓝叶汁(俗称毛冬青)。
重纸古法造纸流程主要为:砍蔴、腌蔴、剥竹蔴、踏料、制蓝、抄纸、焙纸、切纸等。
砍蔴、腌蔴
砍蔴:砍蔴主要选择未开桠的嫩竹,砍倒后用砍筒刀裁成竹筒子,削去青皮剖成一寸左右宽的竹片。
腌蔴:削好的竹蔴扎成捆,放进腌竹蔴的湖塘中,撒上石灰,一层竹蔴一层石灰,直至湖塘装满。最后,放一层老竹片于其上,压上石头,再撒一层石灰即可。
腌蔴
洗蔴、榨蔴
剥竹蔴(也叫洗蔴):将湖塘里发酵好竹蔴清洗干净,放至竹蔴榨榨干水分。
洗蔴
踏料
踏料也叫拌浆,古时把榨干水分的竹蔴放在制浆槽内,用脚一脚一脚地踏,最后踏成竹蔴浆。如今的槽户都添置了搅拌机,直接将竹蔴搅拌成浆
踏料
制蓝、抄纸
制蓝:采集蓝叶(当地野生草本植物)若干,置满铁锅焖一个半小时,去渣取汁。按每13担纸料渗入5斤蓝叶汁的标准倒入纸浆。
抄纸:将踏好的纸浆放入横漕,抄纸师傅把纸帘置入槽中,等纸浆渗入,抄成潮湿纸张。
抄纸
把湿纸放在纸榨板上进行人工压榨,压干一半的水分时,再进行牵纸,每牵14张湿纸为一焙,以焙为单位送到焙房进行焙干。
焙纸、切纸
焙纸:用水细润焙壁,左手提纸,右手用刷,用棕毛刷将湿纸一张一张刷到焙壁上焙干。每10分钟~15分钟可焙纸28张。
切纸:切纸的规格为长4.05尺,宽1.85尺,用刀切去多余的纸头和纸边,同时要保证纸张不破不烂,每200张为一刀。每刀重量为10.5斤~11.5斤,每5刀为一件,打捆装篓出厂。
横江重纸古法造纸技艺,历史悠久,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工艺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017年11月,石城横江重纸古法造纸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the end
排版:赖聪
文字:赖聪
图片:石城县文化馆、赣南日报
音频:赖聪、赖玖连
本期审读:唐莹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推荐
方言与非遗(音频)| 池慧: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青花瓷 (江西景德镇话)【重发】
方言与非遗(音视频)|刘金林:“哎呀嘞”亲切的兴国山歌(普通话)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