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音的故事(七十)| 朱晓农:热带之声:气声(连载)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4-09-12


汉语从古到今,都有一种“清浊”音的对立。例如1400年前,大语文学家陆法言在他的名著《切韵·序》中说:“吴楚则时伤清浅,燕赵则多涉重浊。”


那么,“清音”“浊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古人没明说。直到20世纪引进了西方的语音学,才把他们解释为发声母辅音时声带振动与否。声带不振动的声母叫清音或清声母,声带振动的浊音和浊声母。这一百年来不管是东方的语言学家,还是西方的学者,都是这么理解的。


但这实际上是错的。首先,古人是否告诉了我们,“浊音”是振动声带的?没有,他们没说过这样明确的话。他们只是说听起来这音啊是“浑浊”的。那这浑浊的音是什么意思呢?用现代语音学的概念来解释,他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浊音”是指发音的时候声带振动没完全关闭得很紧。我们一般发音时,声带振动是一开一闭,开的时候气流冲出喉门,闭的时候气流就被关闭在喉门下。所以我们发音时气流不是连续的,而是一股一股的,当然时间间隔很短,大概几毫秒(一般不到10毫秒)一个周期。这就像放电影一样,画面不是连续的,而是一格一格连着放,由于间隔很短,所以视觉就造成幻觉,以为是连续的画面。听觉也一样,一般你觉得气流或声带振动是连续的音,只有听到很低沉的音的时候,比如姚明、基辛格说话时,你好像能听见声带一个一个脉冲。那么发“浊音”的时候,声带在关闭那个阶段,没有完全关上,还露点缝(见下图)。这样关闭不严、漏缝发出来的韵母(注意,主要在韵母段上,不是声母)听起来就不清冽,很浑浊。所以古汉语中“清浊”的浊音就是这么发的,而不是像今天英语、法语那样的 modal voiced sounds。欧洲语言、阿尔泰语言中的 voiced sounds 是常态的带声,一开一闭清清楚楚地两个阶段,关闭得很严实,不漏缝、不漏气。所以他们不是“清浊”对立,而是清声和带声的对立。

图6.19. 【左】普通发声,【右】弛声:漏气的“浊声”


这种漏气的浊音现在叫做“气声”,强烈点的叫“浊送气”,弱一点的叫“弛声”,意思是声带振动时很“松弛”。用来标示的音标符号是下加两点,如a (编注:此处应系两点)。这种弛声元音很早就发现了,最早是基督教传教士艾约瑟牧师在上海话中发现的,当然具体性质他还不明白。到了20世纪初期,刘半农和赵元任解释了他的语音性质。近年来我们在大规模的语言调查中,发现不但吴语中有,赣语、湘语、桂北土话,还有苗瑶、侗台、南亚语、藏缅语中都广泛存在着。汉语方言中有,这不奇怪,因为它继承了古汉语的语音性质。藏缅语中有,也不奇怪,因为他们跟汉语是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原始汉藏语。但苗瑶、侗台、南亚语是独立的语系,和汉语不是亲属语,他们的气声是从哪儿来的呢?

让我们来看两张语音分布图。

 

图6.20:两种发声活动的地理分布图,[左] 声调分布,[右] 内爆音分布


从上面两张分布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声调(左)和内爆音(右)在地理上的重合,他们都分布在非洲中部和亚洲南部,以及少量的中南美洲一带——换句话说,是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地方。声调的产生很简单,拉紧或放松声带,就会引起音高的高低升降。内爆音是一种爆发时气流往嘴里冲进去的塞音,发音时需要降低喉头,扩大口腔,降低口腔内的气压。这样的话,塞音除阻时,口腔内是负气压,嘴巴外面的大气压就会冲进嘴里。发声调和发内爆音尽管看起来毫不相关,但其实有个很重要的共同点,他们都要靠操纵喉头/喉门来发的。但是要注意,两者不是彼此产生的原因。不是说产生声调就会产生内爆音,或者相反。产生两者的原因在于非洌嗓发声态,尤其是发气声。而发气声更是靠操纵喉门来实现的。所以一个民族经常操纵喉头的话,就会产生气声,同时也会引发声调和内爆音。由于声调和内爆音比较容易辨认,所以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世界范围的分布图。而气声,尤其是较弱的气声(那个叫弛声和弱弛),要辨认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分布资料非常匮乏。根据已有的材料,长江以南的吴、赣、湘、粤北、桂北、四川“老湖广话”等汉语方言,以及苗瑶、壮侗、南亚、南岛语,甚至印巴的Hindi, Urdu 语中普遍存在非洌嗓的气声,还有嘎裂声和假声。事实上,有发声态对立(尤其是洌嗓和非洌嗓对立)的语言中容易产生声调以及内爆音。所以我们从上面声调和内爆音的分布可以推测气声的分布。出了亚洲南部,非洲中部的Igbo 等语言中也有气声。可以说:常用喉头声,哪能没气声?常用喉头声,哪能没声调?常用喉头声,哪能不内爆?


但问题在于为什么热的地方会产生气声?喉头活动真的与气候冷暖相关?答案是肯定的。天气热,狗都喘。天气热的地方,很容易喘气,而在喘气的同时,你努力振动一下声带,也就是说一个“a”,这时发出的就是气声的“a”。你说我们这儿不热,就发不了气声了?那当然不是,你可以百米冲刺一个,然后在终点喘息的同时发一个“a”。


综上所述,嘎裂声和假声是小个子的发声,气声是热地方的发声。那么如果又是小个子,又在南方,那会怎么样呢?那就是我们在亚洲南部看到的情况,又有气声、又有假声、又有嘎裂声,于是很容易产生声调,而且还是复杂的声调,带着各种不同发声态的声调。同时也很容易产生内爆音。



而在北方呢,没有了气声,假声也不容易产生,还没了内爆音,只有嘎裂声在低音区会时不时地出现。同时,北方汉语方言中的声调也比较简单,因为没了发声态的伴随。调类少,变化也少,一般只有四个调类。甚至很容易丢失,变为三个声调的系统,甚至只剩下两个声调,比如甘肃红古一带。两个声调一高一低,就不算声调了,就变得像重音系统了。

 

(原载《叫我如何不想她——语音的故事》,朱晓农、焦磊著,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一版)

 

【END】

本期图片|网络(侵删)

本期编辑|吴鑫杰

本期审读|吴鑫杰

责任编辑|甘于恩

文章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 jnufyzx@163.com


往期推荐

语音的故事(六十九)| 朱晓农:小个子发声:假声和嘎裂声(连载)

语音的故事(六十八)| 朱晓农:汉语中为什么有“又高又紧”的i元音(连载)

语音的故事(六十七)| 朱晓农:语音与人种的差异(连载)

语音的故事(六十六)| 朱晓农:从音位到区别特征:哲学涵义(连载)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资源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