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历史(音频)丨马国元:百年风物:广海卫城(二十)(台山台城话)
广海卫城
前言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上文讲到近代以来广海卫城的土客冲突,那么这次讲讲近代以来广海卫城的匪患情况。
匪患
第十回
蜕变:清代(五)
华侨与侨乡
清同治六年(1867年),土客械斗结束,当局痛定思痛,废除广海游击一职。次年,新宁(台山)县丞(副县长)移驻广海,自此广海正式以普通城镇融入台山的管辖之中。
《中英北京条约》签订现场
清同治六年(1867年),土客械斗结束,痛定思痛,废除广海游击一职。次年,新宁县丞(副县长)移驻广海,自此广海正式以普通城镇融入新宁县的管辖之中。晚清以来,土地兼并的严重、苛捐杂税的增多、社会矛盾的加剧、械斗冲突的频发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特别是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在法律上规定清政府允许外商招募华工出国,五邑地区大量的难以维持生计的农民与手工业者通过“卖猪仔”的形式前往北美、东南亚、欧洲各地谋生,希望发财致富、衣锦还乡,因此推动出国风气与侨乡社会的形成。
华工出国
匪患与剿匪
五邑华侨大多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不高,适应能力有限,并且当时一些西方国家施行排华法,致使五邑华侨采取一种暂居心态,对侨乡保持较强的认同意识,因此多将积蓄寄回故乡,用作娶亲养家、购地筑屋、安享晚年,五邑每年接受的侨汇远超其他侨乡。
衣锦还乡
1929 年以前,台山每年的侨汇高达千万美元以上,占当年全国侨汇总数的八分之一。1930 年,台山每年的侨汇增至三千万美元左右,几乎占全国侨汇的三分之一。因此,五邑人均拥有较多侨汇,一方面推动侨乡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钱多招贼,带来严重的匪患,归侨与侨眷往往成为土匪的作案目标。台山侨眷寄给海外侨胞的一份劝捐函指出故乡土匪肆虐的原因:“为美侨家眷比例最多之乡,谓惨绝人寰之贼匪,曾不垂涎欲滴者,夫谁信之?”五邑侨乡至今广为流传一句俗语:“一个脚印三个贼”。
剿匪
《台山县华侨志》记载:1916 年至 1926 年,广海地区土匪焚烧的村庄就达 24 座、房屋1114 间、碉楼 25 栋,受劫村数57 条,受劫户数 2501 户,被掳人数 646,杀害人数 38 人,其中归侨与侨眷是主要的受害者。1926年,以匪首叶兰初、女匪单眼英为主的土匪攻陷广海,洗劫一空,焚烧屋宇无数,掳掠乡民数百,给广海人民造成深重灾难,由此促使当局下定务必清除广海匪患的决心。
下回彩蛋
下回,继续讲讲当局如何清除广海匪患。
广海今貌
欲知后事如何?
且看下回分解。
本期音频 | 马国元
本期编辑 | 马国元
本期审读 | 廖嘉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图片 | 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方言点 | 广东省台山市台城镇
投稿邮箱| jnufyzx@163.com
往期推荐:
方言与历史(音频)丨马国元:百年风物:广海卫城(十九)(台山台城话)
方言与历史(音频)丨马国元:百年风物:广海卫城(十八)(台山台城话)
方言与历史(音频)丨马国元:百年风物:广海卫城(十七)(台山台城话)
方言与历史(音频)丨马国元:百年风物:广海卫城(十六)(台山台城话)
方言与历史(音频)丨马国元:百年风物:广海卫城(十五)(台山台城话)
扫码关注我们
语言资源快讯
保护母语方言,你我共同努力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更不容易,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易,很多读者没有打赏的习惯,提倡每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