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探论 | 王毅力:湛约翰《英粤字典》所记一百多年前广州方言音系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4-09-12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湛约翰《英粤字典》所记一百多年前广州方言音系*

王毅力


【提  要】  湛约翰的《英粤字典》(An English and Cantonese Pocket-Dictionary)初版于1859年,是一部记录清末广州方言的词典。本文以第六版《英粤字典》(An English and Cantonese Dictionary)为依据,整理出书中反映的一百多年前广州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并以同音字汇的形式列出词典中出现的所有单字的读音。

【关键词】 湛约翰  《英粤字典》  广州方言  声韵调系统  同音字汇

 

一、引言

湛约翰(John Chalmers,1825-1899),英国伦敦教会牧师、汉学家。受教会委派,1852年湛约翰抵达香港,主持伦敦教会香港分会事务。1859年移居广州传教。同年,其编撰的《英粤字典》(An English and Cantonese Pocket-Dictionary)由伦敦教会出版社(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s Press)在香港印刷出版,共161页。其后该书多次修订,再版六次。第二至六版均经由湛约翰本人修订完成。第六版《英粤字典》(An English and Cantonese Dictionary)1891年由别发洋行(Kelly & Walsh, Ltd)在香港出版,全书增加到303页,收词丰富,记音精准。第七版则是在湛约翰去世之后的1907年由香港皇仁学院(Queen’s college)教师狄烈(T. Kirman Dealy)增订出版,全书达835页。

《英粤字典》分前言和正文两大部分。第一版前言题为“Rules For Pronouncing the Chinese (中文发音规则)”,第六版改为“Directions for Using the English and Cantonese Dictionary(《英粤字典》使用指南)”,主要介绍该书采用的拼音系统。正文按英文字母顺序进行编排,以英文单词作为词头,后列相应的广州方言词语及罗马字母拼音。

目前手头上的资料有《英粤字典》第一、二、三、六、七版共五个版本。通过对比发现,第二、三版主要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补了少量词语。从第七版书前保留的第五版前言来看,1878年印刷出版的第五版是在前四版八个声调的基础上增加了最高平调和中入调。第六版则进一步明确标注了上声变调(详见下文)。第七版是在第六版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例句和部分词语,并修订了个别字音和一些拼写错误。总之,除声调外,一至七版《英粤字典》所反映的语音系统基本相同。

黄奇芳(2000)、詹伯慧(2002)、游汝杰(2002)等对《英粤字典》进行了著录或介绍。罗言发(2013)初步归纳了第一版《英粤字典》的音系,但对声调的归纳存在失误,部分音值的认定也缺乏具体说明。本文以第六版《英粤字典》(下称“字典”)为基本依据①,同时校以其他版本,利用Excel的查询排序功能,归纳19世纪中后期广州方言的语音系统,以同音字汇的形式排列书中出现的汉字读音。


①本文以第六版《英粤字典》作为考察依据的原因在于,该版本是湛约翰亲自修订的最后一个版本,经他本人多次修订后,此书记音准确,注释详细,收字也较全面。狄烈修订的第七版虽然增加了一些字词,订正了个别字音讹误,但也存在不少擅自改动的地方。如Drizzle条“落雨微”中“微”第六版为最高平调,不误,今广州话(一般写作“雨㵟”)即读高平变调(参看白宛如1998:79),但第七版改为上平调。


二、声韵调系统

2.1声母23个(包括零声母),字典所使用符号及笔者构拟的音值如下表。

说明:字典中有声母p‘l,但只出现在拟声词“p‘lik10-p‘lak10”中,不列出。

2.2 韵母(55),字典所使用符号及笔者构拟的音值如下表。

说明:①有些韵母有两种拼写法,上表用斜线分隔。字典“使用指南”第III页:“u如同英语中的fun那样发音,可以和短音a互相替换。”因此um/up、un/ut分别与am/ap、an/at相同,本文拟作[ɐm/ɐp]和[ɐn/ɐt]。②ing/ik。“使用指南”第III页:“i如同英语machine那样发音,但位于-ng/k前和英语king中的i一样。”据此将-ng/-k前的i拟作[ɪ],但与[i]不形成对立。③oh。“使用指南”第III页:“oh如同horn那样发音。”故把oh拟作[ɔ]。既然oh拟作[ɔ],那么o应该是[o]。oh[ɔ]单独作韵母或出现在-n/t韵尾前,o[o]见于其他韵尾前,二者不形成对立,是同一音位的条件变体。④ӧ。“使用指南”第IV页指出元音ӧ和eu读音很相似,但在听感上有差别。本文将前者拟为[ø],以示区别,但二者并不对立。

2.3 声调(11),字典调类及所使用名称、标记方法如下表。

说明:字典用斜体罗马字拼音表示阴调,正体罗马字拼音表示阳调。②“使用指南”第 V 页指出:粤语口语(Canton colloquial)中平声调有三个,其中最高平调(uppermost even)类似一种叫喊声。这说明该声调调值很高。③“使用指南”第 V-VI 页特别指明:入声调有三个,中入调和上入调调值的差别,如同上去和上平的差别;中入调几乎只与长元音(long or broad vowels)相配,而上入调只和短元音(short vowels)相配④“使用指南”第 VI 页指出:除了上平调和上入调,其他声调都有可能变读为一种夸张的上声(exaggeratedrising tones)。字典正文一般在字音的左上角用“*”号表这种上声变调,同时也标出本调。这种变调有时直接标为上上调,可知它的调值与上上调近似。入声字有一部分拼音前也标有“*”号,读上声变调,参考李新魁等(1995)归为独立的调类,本文称“变入”。

① 据袁家骅等(2001:186),现代广州话除了 9 个基本调以外,还有高平和高升两个变调,其中高平变调的调值比阴平 55 调略高。

② 袁家骅等(2001:186)指出,现代广州话“高升变调,调值比阴上稍为提高一点”。

③ 变入调与前面来自舒声的变调,统属变音。变音是相对于本音而言的。本音是某一方言在音韵层面上的字的读音(字音)。变音则是“本音带有某种意义的派生形式(derivative form)”(李荣 1983),是一种词汇层面和语法层面上的读音。


三、同音字汇

同音字汇共整理和归纳出单字4743个,包括繁简字、异体字、多音字等。这些单字按照韵母、声母、声调的顺序排列。调类改用代码①-⑪来表示(见上表),其中舒声韵的上声变调字归入阴上,它们和变入调的字前都根据原书加星号“*”为识。

字典中出现了不少训读字、方言同音字(或近音字)和俗字,分别在字下加浪线“ ”、单横线“ ”和双横线“ ”标识。异体字照样列出,用斜线“/”分隔开不同字形。文中用字尽量忠于原书,供方言用字研究参考。有音无字者用方框“□”代表,同时根据字典释义作补注。有本字可写者(主要参考白宛如1998;麦耘、谭步云2016),把本字列在字头后的方括号“[]”内。字头有必要注释时在字后用小字表示,注释里用波浪号“~”代替被释字,写不出本字的用音标代替,冒号“:”后是本文根据字典释义对例词所作的解释,不同义项间用分号“;”隔开。凡有一义多音者,在字头的右下角按先后顺序编上数字。






END



封面配图 |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摄影 | 老甘


本期编辑 | 黄富强


本期审读 | 黄富强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推荐


特稿 | 伍巍:苦修识方言  田野解难题——《广东南海方言音韵研究》序

学术探论 | 甘于恩:广东粤方言人称代词的单复数形式

人物 | 陈康宁:马礼逊和粤方言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资源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