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肉不欢?那你真该看看这部残忍佳作
B站、豆瓣、微博用户
欢迎订阅“轻年力量”同名账号
对人类来说,海鲜有着比陆地动物更高的营养价值,海洋不但孕育了生命,也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珍贵食材,直到……
人类的塑料垃圾和工业原料污染了海洋,让大量海生动物面临生存危机。
这,是课本教给我们的知识。
曾几何时,我相信,减少人造垃圾向海洋的排放,是保护海洋环境的有效手段,但最近却有人和这种观点唱起了反调。
看完我不但懵了,而且大受震撼。
渔业阴谋
Seaspiracy
导演阿里·塔瑞兹是一个来自英格兰的小伙,他酷爱动物题材的纪录片,从小就对大海情有独钟。
22岁时,正在上大学的阿里原本计划拍一部描绘大海奥妙的纪录片,但随着拍摄的进行,他慢慢发现,现实中的大海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期间,他看到一则当地报道,讲述人类从搁浅鲸鱼的胃中找到大量塑料化合物。
这种看似对动物的戕害,其实也变相惩罚着人类。
都知道,塑料是一种难降解物质,但难降解不意味着它不能分解。随着海面的风吹日晒,它们最终会分解为塑料微粒。
现在,这类塑料微粒的数量,已经比银河天体数量还多出500倍。如此海量的微粒被海洋生物摄入,最后进入的,是人类的餐桌。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阿里,决定加入海洋保护组织,在海滩捡起了塑料垃圾。
为了环保,他甚至将生活中一切塑料用品都替换为更耐久的材料。
可海滩的塑料垃圾实在太多了,阿里的付出不过是杯水车薪。
就在他思考着该如何进一步改善海洋环境问题时,来自日本的一则新闻给了他灵感。
这是一则关于日本渔民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重启商业捕鲸的报道。
鲸鱼一度属于濒危保护动物,随着上世纪80年代的全球禁补令的颁发,这一物种的数量得到回升。
日本单方面无视国际海洋法进行的擅自捕捞,无疑是对海洋生态平衡的二度破坏。
为了揭露日本政府肆意妄为的嘴脸,阿里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决定深入日本臭名昭著的鲸豚屠宰场——太地町。
01
捕捞,破坏的开始
关于太地町,西方媒体已经不止一次对其进行过报道,09年还有位美国导演做过跟踪拍摄,那部著名的《海豚湾》就出自他之手。
因为详实而残酷的影像资料,该片一度拿到过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奖。
为了太地町的拍摄,阿里被当地警方跟踪过,甚至遭到全天24小时的监视。
他甚至还找来在《海豚湾》中的当事人,聊到了太地町恶劣的消息封锁现状。
然而时隔多年,阿里依然无法改变什么,只能目睹似曾相识的悲剧再度发生。
更悲催的是,他从业内的消息人士口中得知,海豚肉实际上并不卖钱,日本官方给出的捕捞理由(“防患虫害”),只是在给当地的过度捕捞打埋伏。
按照知情人给出的线索,阿里此番的太地町之行有了新发现。
他注意到,太地町除了大肆捕杀海豚和鲸鱼,还有大量的金枪鱼渔获。
如果说海豚肉因商业价值匮乏而成为捕捞业的累赘,那金枪鱼则是实打实的利润。
以蓝鳍金枪鱼为例,按照估算,每条蓝鳍金枪鱼在东京鱼市上能获得超过三百万美元的收入。
企业的逐利捕捞,则是引发它们快速走向灭绝边缘的重要原因。
遭殃的其实不止金枪鱼,还有鲨鱼。
内地有关降低鱼翅消费的公益广告其实已经做了很多年,那句“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广告词早已深入人心。
然而在港澳地区,作为一种身份地位象征,实则并无多少营养价值的食物,当地对鱼翅的消费习惯至今未得到改善。
随便走走,无论是餐馆还是干货,鱼翅依旧是店内的常备货源。
众所周知,鲨鱼对海洋环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身处海洋食物链顶端,鲨鱼除了能帮助维护海洋种群数量处于健康,也间接影响着珊瑚礁的稳定。
鲨鱼的减少,将直接影响食物链的供需关系,从而引发蝴蝶效应,形成恶性循环。
现在,这个种群的数量,正以每年至少5000万的数量从地球上消失。
和太地町海豚相似的是,这些鲨鱼并没有足够的商业价值,它们之所以会以如此大量的速度消亡,原因仍旧来自人类的过度捕捞。
人类的海洋捕捞方式众多,其中以无差别捕捞的拖网捕捞破坏力最大。
这种捕捞网最大可以吞并一座教堂,深度足以抵达浅层海床。带来的后果是,渔网所经之处,海洋寸草不生。
如果你仍旧对这一捕捞现象没有概念,那就再用一个例子让你明白它的破坏力。
不妨试着将渔网想象为水中的拖拉机,现在,它所到之处,都将原本生机勃勃的海床夷为平地。海床上的各类珊瑚及藻类植物为地球提供了3/4的氧气,作用远大于陆地森林。
地球每年被铲掉的森林有多少呢?2500万英亩,相当于每分钟去掉27个足球场。
因人类捕捞被连根拔起的“海洋森林”又有多少呢?39亿英亩,等效于每分钟去掉4316个足球场。
如果你对球场面积也没概念,那换种方式说,这个面积约等于格陵兰岛、挪威、瑞典、芬兰、丹麦、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土耳其、伊朗、泰国和澳大利亚的国土总和。
如此规模的捕捞下,鲨鱼显然难逃一劫,于是就只能被迫成为人类捕捞目标之外的牺牲品。
类似这样的牺牲品在法国有多少呢?
拿海豚来说,每年就有过万只被误捕,数量是太地町的10倍。
看到这里,答案已经很清楚了。
比起塑料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人类过度捕捞给海洋生物带去的威胁显然更大。
问题是,人能改变吃鱼的习惯吗?
如果不能,有没有办法制造一种更环保的饮食方式呢?
02
环保,皇帝的新衣
如果你去超市购买海产罐头,会在罐头表面看到一个蓝色标签。
这是海洋管理委员会颁发的永续捕捞标签,它意味着被打上标签的产品,是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获得。
可是,全球的商业渔船多达460万艘,这个组织真的能保证每艘渔船捕获的鱼都是“干净”的吗?
当然不能。
有民间海洋保护组织就爆料,一些打着所谓“安全生产”的贴标公司,其误捕率一直居高不下。
为了求证这一说法,阿里特地来到颁发这个标签的组织一问究竟。
结果却得到这样的回答:
问题来了,获得国际认证的海产标签如果不具备公信力,当初为什么要贴这个标签呢?
另外,既然各种海洋环保组织都宣称,塑料是导致海洋生态恶化的原因,那为什么它们却对塑料的来源避而不谈呢?
其实,很多塑料垃圾并不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而来自渔业。
目前分散于全球海洋的塑料垃圾堆中,光渔业废品就占46%,而我们频繁使用的塑料管,只占其中的0.03%。
为什么环保组织不把这么重要的信息公之于众?
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简单讲,这类环保组织和负责贴牌的公司,以及渔业公司是一丘之貉,它们一个负责误导消费者,一个负责贴牌,一个负责生产。
这种闭环结构中极易产生腐败,于是也就容易出现上面那种“监管不力,只怪世界太难”的可笑局面。
人为疏忽导致的监管缺失,让大洋成为各国狩猎的公共渔场。
原本应该被监管到的区域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可持续发展和那张象征性的标签,也因为环保组的隐瞒,成了假大空式的自欺欺人。
这类标签的唯一作用,无非是帮助相关企业在大众营销中,赢得一个良好的公关形象。
利用人们对动物的喜爱,他们制造出一个假装关心海洋生物的形象,但背地里却奉行“宁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的粗暴逻辑,慢慢将海洋掏空。
关于“为了海洋动物要不要停止捕捞”的讨论至此变得徒劳。因为首先,你无法保证所有人都不吃鱼,其次,渔业的暴利属性决定了它无法停下已然张开的血盆大口。
只要利益链仍旧存在,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仍旧只是停留在理论和道德层面。
03
共犯&受害人
随着调查的深入,导演阿里很快发现,颁发环保标签的海洋管理委员会中,其中一位创办人经营者一家大型海鲜零售商。
而这个组织(海管委)每年会用2/3的预算拿来贴牌,且贴得越多,收入就越高。
为了确保海管委有切实按照规范,生产可持续性发展的海产,政府曾派出观察员随同船队出海考察。
结果当中一部分人,要么受贿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么因为坚守原则被船员谋杀,随后弃之大海。
观察员只是渔业利益链中的众多受害人之一。还有的船员,因为家境贫窘只能从事渔业为生,而被迫成为当地利益团伙的奴隶。
他们长期生活在海面上,靠高强度作业换来勉强维持生计的薪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类似的犯罪活动屡禁不止。
另一些靠打鱼为生的平民百姓,则因为商业船队的跨境捕捞,而面临僧多粥少的困境。
吃不饱饭的他们,要么选择去往更远、但海况更危险的公海进行捕捞,要么只能狗急跳墙,选择当海盗维持生存。
一个看似简单的捕捞行业,却牵扯出背后种种问题,直到波及人类,绕来绕去,无非是利益作怪。
有人可能提议,既然海产必不可少,那人类自己圈养就不会衍生出那么多问题了嘛。
果真如此吗?
根据调查你会发现,这类海产养殖不但证明人工饲养并不比自然打捞健康,反而还会滋生交叉感染、饲养环境恶劣、二次污染等系列问题。
要解决片中呈现的种种问题,又回到了刚才提到的问题。
我们能保证不吃鱼吗?或者说,我们能保证不进行工业化捕捞吗?
这个问题显然不是一句话能回答得清,因为你我无法代表旁人,而这颗星球的”旁人”,已多达72亿6231万。
爱默生曾说过:你刚才吃过的饭,无论屠宰场如何优雅的将其隐藏于数公里之外,你仍旧是共犯。
可诚如另一位捕鲸者所言,屠杀一只鲸鱼,并不会让他比屠杀两千只鸡的人来得更糟,因为两者的肉是一样的。
要解决这种矛盾,或许你只需要盯着濒死之际的动物看一次,它们的眼睛不会说谎。
而你本人,也将通过这场凝视得到答案。
-End-
往期精选
《怒火·重案》:这种港片真的快绝种了
这15部运动类高分作,你肯定没看全过
豆瓣8.7,终于等来一部高级喜剧
这部暑期档“黑马”,太颠覆常识
被女演员告上法庭的鬼才,却用这片吊打主流
影视2.0时代,内容生产者的坚守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