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4岁老奶奶的故事 20年来从没涨过价

        

编者按

都说加拿大是大家拿。可美好的将来,需要我们每一个有能力的人,先同心付出、才能享受。


让我们来看下面一则小故事:

          


 

她是一个84岁的老人家,不懂英文,不懂普通话,来自香港。

84岁,已到耄耋之年,俗称岁坎,就是一个人的命关。可这位84岁的老人,还在温东经营一家Fish & Chip(炸鱼薯条)店。从1997年开张,这家店20年来从没有涨过价。


有一次,路过朋友的办公室。聊到饭点,他邀请我去了这家店。朋友不懂粤语,和东主沟通不到。平时看到这家店生意冷清,就动了恻隐之心,时常去帮衬,尽管他并不爱吃油炸的食品。


的确,若大个店,大约80平方米的面积,10张左右的台。还是中午饭点,就一对老年夫妻在就餐。平日的冷清可想而知。

因为生意不忙,老人家看到小编的朋友到来,就可以有时间出来聊上几句。

 
      

左边图片中的站立者,同为聋哑人。每周来店里免费吃三次午餐


据这位信天主教的麦太介绍,1987年她夫妇带着3个儿子从香港移民来加拿大,快接近55岁了。从1997年香港回归的时候,就开这家店,每天营业额100~200元;周末因为周日要去教堂做礼拜就店休,只做周六,营业额大约300元,这样一个月下来,可以交上房租(房子是隔壁二儿子的。如果给不出,象征性地给些地税)。但几乎开不出什么人工。


2岁半的时候,她的大儿子耳聋了,即不能听,也不能讲。随父母移民到加拿大后,不懂英文的他,想独自生活,出门打一份工,几乎不太可能。


麦太营运着这家店,主要想给大儿子找点事做。大儿子同外界的基本信息交流都成为问题。如果不创业,他又该如何生活呢?吃加拿大政府的福利吗?

请输入标题     bcdef

小编上网查了一下,聋盲者是可以从加拿大政府获取一定的生活补助,资料上讲每月大约1,100元左右。大部分无法就业的聋盲人,要么闲赋在家、要么做义工,这种工作仅仅是体验生活和接触社会。也有少数幸运儿或可以从事一些诸如库房管理等工作,而雇主也完全是出于自愿雇用他们,并不能从加拿大政府获得什么补助。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现在,大儿子就爱天天呆店堂后面,手工切那些马铃薯、再弄成条。大儿媳也在店堂里张落。教会里有几个教友,有空时也会来帮忙。


移民来到后,麦太觉得加拿大的空气、环境很好。她不想拿政府的福利,只要每天忙碌,能够生活饱肚,就可以了。而且二儿子的公司也在旁边。一家人能时常看到,互相扶持关照,就心满意足了。

        这份餐收费4.50  
 

炸鱼薯条是一道源自英国的热食:鱼裹上面糊油炸,搭配炸薯条,吃的时候还可以配上不同口味的调味酱,算是一道很常见的小吃,也是早期融合料理的例子。

炸鱼薯条位居英国家常菜之首。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际,炸鱼薯条是英国少数没有受到配给限制的食物。一次偶尔的机会,麦太的儿子去朋友那里玩,就爱上了这种吃食。


据麦太介绍,开店20年来,日日都会有些周边的老客人来吃饭,以西人居多。温东这个地区,居民收入不高,小店不敢涨价。一涨价,怕更没有人来吃。华人认为炸食不健康,很少来。可麦太自己每天吃,觉得一样能活到这把年纪。

当小编问她,有没有想加点蔬果,色拉,来迎合当下的流行势头。她说如果那样做,就不是Fish & Chip店的风格。店里平时也不做什么广告,有回头客愿意来吃就来,听其自然。

 
     

3月12日,读世界日报。尽管分析的是美国的数据,但和加拿大不无共通之处。说现在有将近500万年龄16~24岁的年轻人即不上学,也没工作。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s)的数据指:总体来看,北美亚裔青年中,既不上学也不工作的人占7.2%,白人的这一比率则为10.1%,西语裔则是14.3%,非裔高达18.9%。北美原住民青年的这一比率最高,达到了25.4%。


一个人,如果整天无所事事,那么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就大幅度增加;84岁的老奶奶还在每天辛勤劳作,和聋哑儿子一起,坚持不拿社会的福利,不要求怜悯和施舍,这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活法。人这一生,归根结底,就是忙碌的一辈子,克服各种困难,没有任何人可以不劳而获,也没有任何人可以有捷径跨越过时间。

 
      

佛语说,”心若淡然,人则安宁”。每一个人出国移民来到加拿大的目的都不同,然而既然来了,都要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如果暂时没有能力做贡献是很正常的,可单靠埋怨不是积极的办法。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到,当年有这么一批老华侨,在移民路上摸索着前行、咬着牙挺过来。因为没有退路,用感激的心,把加拿大当成自己的家,坚定地安顿下来。


人活着本身就是最辛苦的事情。但你也要知道,轻易地去拿加拿大福利,太容易地活着,最后也许会后悔;所以,就算再难,也要记得勇敢,还有坚持。希望84岁老奶奶的故事,可以鼓励到大家,可以用一种勇敢的方式去积极的生活。


大家都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