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之韵》第八集 一代诗仙(下篇)



《唐之韵》简介 类型:文学教育片长度:每集约20分钟制作:宁夏电视台、山西电视台、北京三多堂影视广告公司导演:康健宁首播时间:2002年

 

撰稿人:樊修章  

编辑:殷放

校对:张园


《唐之韵》第八集 一代诗仙(下篇) 




(音频 点击收听)



(视频  点击收看)



解说词

以诗人的身份,昂首挺胸走进皇宫,成为皇帝的嘉宾,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唯一的一个。诗人能受到这样的礼遇,也真算皇恩浩荡了。然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是何等人物,岂能把这种过眼云烟的荣耀看眼里,是醉了,还是疲惫了?


兴庆公园这里的沉香亭,就是当年唐玄宗与杨贵妃赏牡丹的地方。卧在这里的李白正闭目养神,等待着喷发灵感。唐玄宗赏牡丹来了,名花盛开,美人相伴,当然需要有音乐助兴。玄宗嫌旧词儿听腻了没意思,一时高兴,就颁下圣旨,叫李白创作新词。李白不是醉卧在这里吗?快起来吧!于是他被人用凉水激醒了,于是一挥而就,写成了著名的《清平调》词三首。第三首说:“名花倾国两相欢,长使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这样的诗,有高度艺术修养的唐玄宗能不欣赏吗?皇帝一声喝彩,于是众声应和,都来助兴。可是对李白来说,陪着皇帝寻欢作乐、干这种御用文人干的事,那是卑屈的。他不明白,只有诗人屈从政治家,断没有政治家屈从诗人的。他就是不肯明白这番道理,才永远都是那个“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不可一世的李白。


李白在长安待了三个年头总共一年多的时间,就痛苦地叫喊着“君王虽爱娥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玉壶吟》)。后人据此认为他在朝廷遭到了谗毁,处境险恶。这话其实信不得。玄宗认为他不是担负朝廷重任的人才,应当说这是非常准确的评价。按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来衡量,读书就是为了出仕,出仕只有成为将相、成为方面大员,才算不虚此生。后人就是用这种心态来看李白、为李白鸣不平的。他们不知道,如果李白不以出将入相、一身系天下安危的政治家自诩,没有这种狂傲的自信,他就成不了伟大的诗人。可如果他真的当宰相、当大将军去了,他也就不会再想到要当诗人。因此,李白离开朝廷,主要原因绝不是遭到了谗毁,而只是因为他根本不想去适应处处都必须约束自己的政治环境。唐玄宗善于鉴识人物,认为不如给他自由,让他去写诗,应当说这是最好的处理方法。只有唐代,能接受李白这个狂人,也只有李白的狂放,能举起诗歌的火炬,来照亮辉煌壮丽的唐代文明。


李白一路向前,来到洛阳,在这里遇见了杜甫。比李白小十二岁的杜甫当时三十三岁,两人的交情自然是由诗人气质的相近而引发的,但杜甫对李白有晚辈对先辈的崇拜,加上为人比较忠实厚道,因此后来给李白写了十二首情真意切的诗。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正在庐山隐居。永王李璘奉命征讨叛贼。李白只知道为国家效力,就投在李璘的帐下。他斗志昂扬地歌唱着:“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湖沙。”(《永王东巡歌》)他以为这回该轮到他大显身手了。谁知李璘野心膨胀,不听调遣,结果发生内讧,被唐肃宗消灭。李白这一回可是真惹下弥天大祸了。在古代,像李白这样在卷进争夺皇室宝座的斗争中失败了,是必死无疑的。然而唐朝毕竟是唐朝,经人营救,皇帝竟也没有坚持要杀他,只判他永远流放,最后遇赦,又不了了之。这也成了后世贬低李白的把柄。其实这件事什么也不说明,只说明他不懂政治。


李白有一颗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无时无刻不用真情去拥抱生活。随便遇上一个什么人,他就能坐下来与人对饮,欢快地唱着:


两人对饮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 他喝得醉醺醺的 ,陶然自得地睡下了。

望着敬亭山,他会像老朋友促膝谈心一样心绪悠然地吟诵着:“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他能这么呆呆地坐着看山,像孩子一样透着傻气。


他一路流浪,来到安徽泾县,在一个叫桃花潭的村子里住下来。村里有个叫汪伦的人常酿造美酒来招待他,临别时他吟诗相赠送:“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就像老朋友分手时随便说的话,一个名动中华的大诗人,竟然也没有一点儿故弄姿态的矫饰,轻松自然,洋溢着深情。


然而,李白又是个极为狂傲的诗人,自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狂,是自信的外现,是对人格尊严的充分肯定,是对束缚人的社会习惯势力的蔑视。他大声疾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君远参军》),昂首天外,根本不屑以世俗的价值为标准。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长流夜郎赠辛判官》),他是那样不可一世。


最可贵的,是他用时代的最强音,惊天地泣鬼神地吼出了一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一声呐喊,使千百年来被封建制度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不愿被踩进泥坑而又无力抗争的人,敢悄悄地直一直腰,在心灵深处扶起最后的一丝人格尊严,在无可奈何中聊堪自慰,找到一点心理平衡。


他追求自由,追求理想,追求没有被人的心智造成阻隔的天地,追求完美的不容有丝毫卑屈的人格,因而在他笔下,一切高山大川都像是这种内心世界的外化。他眼里的黄河,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眼里的长江,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声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算不得多么高峻的天姥山,在他笔下却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未必真那么险峻的蜀道,竟是"噫吁嘘,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根本谈不上壮观的庐山瀑布,也是"飞流直下三百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总之,他处处都以自己吞吐宇宙的豪气,赋予自然景物以崇高的审美价值。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颠。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这里埋葬着李白(当涂李白墓),埋葬着中国的诗魂。这颗永不降低身份、永不安于现状、永不停止追求的巨星,终于在安徽当涂这里陨落了。而据传说,他是从采石矶这里的捉月台为捉到月亮跳入长江而死的,我们宁愿相信这美丽的传说。他乘着酒兴,要把发光的生命交于浩阔的长江,站在这捉月台上,以诗人的天真和狂放,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一次追求。于是,他化成了朗朗的明月、滚滚的波涛,永远在中华大地上照耀着,奔流着。



古代汉语文学公众号编辑


【往期回顾】

《唐之韵》第七集 一代诗仙(上篇)

《唐之韵》第六集 山水诗人

《唐之韵》第五集 边塞诗人(下篇)

《唐之韵》第四集 边塞诗人(上篇)

《唐之韵》第三集 吴中四士

《唐之韵》第二集 独振新风

《唐之韵》第一集 千古唐诗



《宋之韵》第十集 多面词人

《宋之韵》第九集 婉约魁首

《宋之韵》第八集 苏门学士

《宋之韵》第七集 旷世奇才(下)

《宋之韵》第六集 旷世奇才(上)

《宋之韵》第五集 奉旨填词

《宋之韵》第四集 一代文豪

《宋之韵》第三集 词坛新声

《宋之韵》第二集 晏氏父子

《宋之韵》第一集 · 宋词概览(含视频、音频)


【全集】

【唐宋八大家】韩愈(全集)

王力《诗词格律》(全集.汇总)

~●~●~●~●~●~●~

延伸阅读:


格律本是规律,不用死记,学写诗词先学这七“律”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含释义)

中国栽培水稻源自江西万年

礼乐是古代中国统治的政治手段?

经典国学100句,立即让你提高一层境界

“伯”与“孟”是嫡庶之别吗

这70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响当当的历史人物

韩非子为我们讲述的那些寓言故事

【文史】你不知道的锦衣卫

44首歌,速记中国古代史全部重要知识点

历史纪录片《中国通史》100集

歷史有幾種讀法

“词学”源流演变考

先秦文学应该重新定位

北宋词与南宋词:不知迷路为花开

典◎27首词,速览宋词史(多图)



古代汉语文学

“查看历史消息”方法(任选一):

1.可直接点击本文顶端标题下方的“古代汉语文学”;

2.手指按住下方二维码;

3.点击本公众号(“古代汉语文学”)右上角人像。

欢迎加入    

古代汉语文学QQ群:933201038 


群内100多篇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专业文章;100多部正版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类电子书,群成员免费下载。



欢迎关注“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study-CN,可搜索账号关注,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可以点击“查看历史消息”读以前的文章。

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然后关注)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