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为修缮两座市级宗祠文物举行募捐,已筹到600多万元!
昨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旱龙故里2019年桥头社区宗祠修缮筹款晚会在桥头广场举行,主要为节度陈公祠和通政陈公祠这两个公祠的修缮筹款。截止至昨晚,共筹得664万余元。镇领导王凤霞、陈应新等出席活动。
晚会在节目《祖国您好》中拉开序幕,共有《中国少年》、《风筝误》、《古风新韵》等10多个节目,并分为颂祖国、山河美、旱龙情等三大篇章。现场还设立募捐处,不少市民排队踊跃捐款。截止至当晚,共筹得664万余元。
据悉,始建于南宋末年的节度陈公祠和始建于清代的通政陈公祠建筑独特、历史悠久,均于2004年被确定为东莞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年久失修,它们已残破不堪,存在坍塌的隐患,部分文物也濒临毁失。
2015年11月,两个公祠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并于今年9月开始动工修缮,两个主体工程共870多万元。为此,桥头社区成立了陈氏宗祠修缮领导小组,并制定《关于桥头社区陈氏宗祠修缮募捐方案》。该小组还设立财务管理组,负责执行财务制度,严格管理和按程序使用好每一笔群众捐款,收支登记在册,每项开支注明用途。
设立募捐处接受群众现场捐献
本次募捐主要面向桥头陈氏宗亲,党员干部,民营企业主和社会热心人士,南五、新塘、双岗陈氏宗亲等,从12月初正式发起,以自愿为原则,目标总捐款额超过700万元。其中,社区经联社捐资60万元,塘面分社、元洲分社、新屋分社、祠边分社、井头分社、北社分社、南社分社各捐资20万元。
据悉,无论捐多少,捐赠人都登记入册;捐1000元以上赠族谱;捐2000元以上在陈氏宗祠重修芳名榜刻名留念兼赠送族谱。对于捐5000元以上者,在陈氏宗祠重修芳名榜刻名留念兼赠送族谱和纪念品。
本次宗祠修缮捐款得到了不少爱心企业和社会人士的支持,其中,富绅集团有限公司捐赠了50万元。桥头社区的陈先生捐赠了5000元,他说他小时候每天上学都要经过这两个公祠,即使现在不常在厚街居住,也依然对它们有深厚的情感。“当我一听到有这个捐款活动,就过来了。做人要饮水思源,保护家乡文物义不容辞。”
让我们了解一下两座公祠
节度陈公祠
节度陈公祠位于桥头社区新屋路1号,为纪念桥头社区立村始祖陈誉而建。始建于南宋末年,清同治四年(1865年)和1997年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坐东南向西北,三间四进四合院式布局,面阔18.88米,进深60.5米,占地面积1142.24平方米。砖木石结构。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结构,硬山顶,辘筒瓦屋面,绿色琉璃勾头、滴水剪边,木雕、灰塑、壁画、陶塑工艺精美。一进外置石狮一对,两侧各有一青云巷。进前檐次间设麻石塾台,门额镶嵌“节度陈公祠”石匾,一进陶塑正脊。二进为三开间牌坊,歇山顶,灰塑龙船垂脊、戗脊,正脊立鳌鱼,垂脊前后置陶塑狮子,明间门额匾刻“名宦乡贤”,中间两柱脚有抱鼓石,三进设有屏门,灰塑博古脊,左右八角拱门边廊,四进后堂摆设陈氏祖先神台,灰塑龙船脊。节度陈公祠在2004年被确定为东莞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16日,被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通政陈公祠
通政陈公祠位于东莞市厚街镇桥头社区祠边小组七巷1号,为纪念桥头九世祖陈琏而建。公祠始建于清代,公祠坐东向西,砖石木结构,三开间四进深合院式布局建筑面阔14.46米,通进深47.4米,建筑占地面积685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山墙,青砖墙体,红砂岩石门框,麻石墙脚、柱及柱础,抬梁与穿斗混合结构。首进两侧设塾台,灰塑博古正脊,门额麻石匾刻“通政陈公祠”。二进牌楼已残损,仅存麻石结构柱抱鼓石。三进四进为灰塑龙船正脊,碌筒瓦屋面,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木木雕及灰雕做工精美,整个建筑布局和造型,具有传统岭南建筑特色。2004年被确定为东莞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
现场捐献热图来了!
热心企业、宗亲等捐款
若您有意捐款
可自行前往所属村小组办公点
或居委会祠堂修缮办公室进行捐款
或采取银行转账方式
银行账户名:东莞市厚街镇桥头股份经济联合社
捐款账号:090060190010007880
开户银行:东莞农村商业银行厚街桥头支行
(可凭银行转账单联系所属村小组办公点或居委会祠堂修缮办公室开具捐款收据)
如有疑问,可致电居委会祠堂修缮办公室
联系电话:0769-85917081、13809622966
联系人:陈景照
文图:朱雪琴
编辑:黄艳敏
版式:林二汶
往期精彩回顾
◆今天,2019“畅游东莞•四季如歌”冬季主题活动厚街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