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慈欣:直面这个世界最危险部分的那个人(文│黄德海)

《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2期“聚焦”栏目推出专题“刘慈欣宇宙”,选载刘慈欣新作《黄金原野》,配发特约评论(点击阅读:王昕《交换一个更广阔的明天》龙一《此夜曲中闻折柳》)。同时推荐评论家黄德海《〈三体〉:大荒山寓言》一文。




黄德海《〈三体〉:大荒山寓言》

选自《鲤 · 时间胶囊》

理想国|九州出版社2018年11月版


《三体》三部曲起码可以让我们意识到,人世间的道德和伦理设定,建立在将太阳系作为稳固存在的基础之上,一旦这个巨大系统的稳固性出现问题,所有看起来天经地义的人伦设定,都不免会显得漏洞百出。在这种情况下,人是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和伦理底线,还是该根据情境的变化产生新的伦理道德?如果人类数千年累积起来的对更高存在(比如神)的信任不过是谎言,人该如何应对这极端无助的状态?刘慈欣合理想象了这种极端状态下不同人的反应,在思想实验意义上重新检验了人群的道德和伦理设定,并探讨了人类总体的生存和灭亡可能,扩展了人对此类问题的探索边界。与此同时,刘慈欣也暗中给自己埋下了被质疑的种子——在更高级的存在层面,会不会有不同于人类级别的善恶或判断标准?如果有,那个跟更高级的存在相适应的道德和伦理标准,会像人类这样设想宇宙的状态吗?如果不是,那个标准会是什么样子,又将如何影响在人类看起来是黑暗森林状态的宇宙呢?by 黄德海


《三体》:大荒山寓言(节选)

   

 

文│黄德海



该怎么形容《三体》的语言呢?像一个刚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复杂感受,陷入爱情的小伙子写给姑娘的情书;像一个偶然瞥见了不为人知的罕见秘密,却找不到合适语言传递回世间者的试探;或者像一个研究者发现了可以改变以往所有结论的档案,试着小心翼翼把档案携带的信息放进此前研究构筑的庞然大厦……不流利,不雅致,不俏皮,略嫌生涩,时露粗糙,如同猛兽奔跑之后,带着满身的疲累喘着粗气,而生机还没有完全停歇下来,其息咻咻然,偶尔有诞水滴落,在地面上洇开大大的一片。


……



如果因为语言问题,或者和平的渴望导致的灾难性变故出人意料,《三体》引起的感觉还只是某种不适,那么《三体II:黑暗森林》可能会引起极为明显的强烈反应,因为在这一部,人类早就信以为真的诸多道德底线或人性不可逾越的部分,我们对世界有可能拥有的美好理想,将不得不然地破碎在一个更大、更黑、更无垠的世界里。在这样的情境下,刘慈欣的文字越具象,越有表现力,带来的后果就可能越严重,听惯摇篮曲和童话故事、习惯日常温煦时光的人,会出现非常典型的发呆、愤怒、眩晕等症状,感受力更为敏锐的,甚至会有明显的恶心呕吐感,就像多年前刘慈欣做的思想实验引起的感觉一样。下面节引的话,差不多足以说明刘慈欣让人惊惧到至于厌恶的逻辑推理——


可以简化世界图景,做个思想实验。假如人类世界只剩你我她了,我们三个携带着人类文明的一切。而咱俩必须吃了她才能生存下去,你吃吗?


宇宙的全部文明都集中在咱俩手上,莎士比亚、爱因斯坦、歌德……不吃的话,这些文明就要随着你这个不负责任的举动完全湮灭了。要知道宇宙是很冷酷的,如果我们都消失了,一片黑暗,这当中没有人性不人性。现在选择不人性,而在将来,人性才有可能得到机会重新萌发。


这是很有力的一个思想实验。被毁灭是铁一般的事实,就像一堵墙那样横在面前。我表现出一种冷酷的但又是冷静的理性,而这种理性是合理的。你选择的是人性,而我选择的是生存。套用康德的一句话:敬畏头顶的星空,但对心中的道德不以为然。


尽管我非常确信,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极端状况,已经在思想中演练过这个实验的刘慈欣肯定不会第一个做出如此极端的选择,甚至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在团体性高强度的竞争性运动中,你是相信坚持高强度训练的人会做出更有利于群体的选择,还是会相信一个对体能作用于思维的力量一无所知的人?答案不言而喻,可是,因为这个思想实验,我已经很难再向善良的朋友解释刘慈欣并非恶魔,反而可能是直面这个世界最危险部分的那个人——没错,就像这本《黑暗森林》里的罗辑,对这个世界的真相知道得越清楚,想要告知人们越多,就会发现世界愿意理解你的就越少,甚至会把你当成敌人,最终,你将在所有人们累积起来的隔离式孤独里过完自己的一生,即使你满怀着对世界的善意,即使你已经承担着拯救世界的责任。


想起来都有些让人沮丧,即便这个世界上真有所谓先知,即便这先知已经洞察了宇宙的真相,这真相却无法告知更广泛的人群,所以先知其实一直是不受欢迎的。或者也可以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来说,有人因为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洞穴外的世界,意识到了洞穴的局限,企图把看到的秘密告知洞穴内的囚徒,希望把他们带到地面之上,“他不会遭到笑话吗?人家不会说他到上面去走了一趟,回来眼睛就坏了,不会说甚至连起一个往上去的念头都是不值得的吗?要是把那个打算释放他们并把他们带到上面去的人逮住杀掉是可以的话,他们不会杀掉他吗?”对,《黑暗森林》描述的人群关系跟洞穴比喻一样,没有什么美好的幻象,只有冰冷的事实,如列奥·施特劳斯所说:“少数智者的体力太弱,无法强制多数不智者,而且他们也无法彻底说服多数不智者。智慧必须经过同意(consent)的限制,必须被同意稀释,即被不智者的同意稀释。”


在《黑暗森林》中,招人讨厌的先知或少数智者洞悉的秘密被称为宇宙社会学公理:“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这两条看起来无甚高论的公理,再加上两个重要概念,“猜疑链”和“技术爆炸”,善于高度抽象思维的人已经能看见宇宙的暗黑景观了。现在,刘慈欣把那个抽象思维中出现的冰冷宇宙图景用文字表达出来,那慑人的寒光击破了书中人和不少读者脆弱的精神防线,即便接下来是宇宙级的洪水滔天,我想不少人也愿意暂时摆脱这可怕的想象,起码希望一切灾难出现于自己身后。只是,我们大概用不着苛责刘慈欣为什么要写如此冷酷的东西,或者用不着对刘慈欣的想象力过于迷信,因为在数个世纪之前,人们早就该从霍布斯的《利维坦》中辨认出这个宇宙社会学公理的雏形——


最糟糕的是,(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不断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人的生活孤独、贫困、卑污、残忍而短寿。自然会如此解体,使人适于相互侵犯,并相互毁灭,这在一个没有好好考虑这些事情的人看来是很奇怪的。因此,他也许并不相信从激情出发进行的推论,也许希望凭经验来印证结论是否如此。那么我们不妨让他考虑一下自己的情形——当他外出旅行时,他会武装自己,并设法结伴而行;就寝时,他会要把门闩上;即使在他自己的家里,他也把箱子锁上。他做这一切时,分明知道有法律和武装的公共官员来惩办一切他所遭到的损害——那么,他带上武器出行时对自己的国人是什么看法?把们闩上时对自己的同胞们是什么看法?把箱子锁上时对自己的孩子和仆人是什么看法?


只要领略过《黑暗森林》毁灭性的华丽,你就会知道,上面这些干巴巴的文字里,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杀伤力,会爆发出怎样摄人心魄的能量。我不徒劳地解释《黑暗森林》的崇高之美了,只试着把上面的逻辑往下推——如果把残酷的自然状态推向整个地球世界,再进一步推向在第一部中因为呼求而出现的两个星球间的关系,再进一步推向几艘航行在茫茫太空中的星舰,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人类凭靠思维和科学技艺搭建的遮风避雨之所,那些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伦理和道德选项,在这样的时空尺度上还能成立吗?如果不成立,人会在何种程度上完成自己的剧烈演化,变成此前地球伦理无法能辨识的人类或者别的什么物种呢?维持人类底线的某些特殊的天赋和善意,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水滴”击溃联合舰队一样荡然无存,还是如星海中的一叶扁舟,载着这点乘除不尽的余数不绝如缕地行走在太空之中呢?


……


《流浪地球》剧照



为了避免损害阅读的乐趣,我就不对作品的细节展开讨论了,这也是文章始终在远兜远转的原因。只有几个问题需要提示:如果开始读《三体》时有不适感,甚至有点眩晕,不要急着放弃,这非常可能是进入虚构新世界时没被辨认出来的惊喜感;如果对第二部发现的道德难题和冷酷图景心有余悸,不妨暂停一下,因为这一切将在第三部变本加厉;如果觉得前两部已足够震撼,不用担心,可以肯定三部曲是一个越来越出色的书写过程,迎面而来的时空尺度将更为恢弘……让我换个方式再把这意思表达一遍,如果《三体》第一部是地球人自身的离经叛道,那第二部就是对离经叛道的宇宙公理的认识和利用,而到第三部,我们将会发现,公理本身已经发展成为离经叛道的原因——在这里,我们要准备放下所有可能的成见,宇宙的冰冷气息以及这冰冷气息中透出的人的顽韧,会冻结我们的幻梦、点燃我们的想象。


我很想选一段作为《死神永生》辉煌叙事的抽样,可挑来挑去,虽然任何剧透都不会有损小说整体的雄伟,但我怕被聪敏的阅读者猜到小说的构思,不小心会流失掉一点点阅读的乐趣,就还是决定引那个辉煌而又苍茫的起头部分,因为从这里开始,此后的所有都只是必然的展开——


歌者把目光投向弹星者,看到那是一颗很普通的星星,至少还有十亿时间颗粒的寿命。它有八颗行星,其中四颗液态巨行星,四颗固态行星。据歌者的经验,进行原始膜广播的低熵体就在固态行星上。

……

二向箔悬浮在歌者面前,是封装状态,晶莹剔透。虽然只是很普通的东西,但歌者很喜欢它。他并不喜欢那些昂贵的工具,太暴烈,他喜欢二向箔所体现出来的这种最硬的柔软,这种能把死亡唱成一首歌的唯美。

……

歌声中,歌者用力场触角拿起二向箔,漫不经心地把它掷向弹星者。


这段引文里出现的“歌者”“弹星者”“二向箔”,以及《三体》三部曲中的另外很多词语,“黑暗森林”“智子”“水滴”“面壁者”“破壁人”“执剑人”……将以文学形象的方式,成为当代汉语的常用词,参与一个民族语言的形成,像“阿Q”“祥林嫂”“华威先生”“围城”“白毛女”“东邪西毒”“小李飞刀”……进入汉语的状况那样,只要提到这些词,我们心中就会有一个鲜明的形象出现。如果这个说法可能成立,或许关于《三体》的语言猜疑可以就此告一段落——有创造了鲜明形象的语言真的是粗糙浅陋、破败不堪的吗?换个方式,是不是可以说,书中的鸿蒙气息和浩渺之感,让《三体》的语言朴素到了庄重的地步?


庄子《寓言》的开头,我看用来说《三体》再恰当不过了:“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借助已知的科学重言,以寓言的方式讲述现代人眼中的世界,从而让作品成为眼前的“卮言”和以当下的“天倪”,读之可以大其心志,高其见界,触摸人类想象力的边缘地带,让我们有机会心事重重,神色忧伤。那座在思维中存在的大荒山,从不同时代的寓言中变形过来,经过无数岁月的磨砺,以横无际涯的苍翠之姿,坐落在现代的门槛上,显现出郁郁勃勃的无限生机。


——全文见《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第2期



黄德海,1977年生,山东平度人。著有《诗经消息》《书到今生读已迟》《泥手赠来》《若将飞而未翔》《个人底本》,编有《书读完了》《知堂两梦抄》等。现居上海,杂志编辑,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

 

聚焦│Focus


刘慈欣宇宙:

与更广大的世界遭遇


本期向您推荐刘慈欣继《三体》之后的新作《黄金原野》。这篇小说延续了他标志性的宏大构思与叙事逻辑,以“宇宙”为尺度思索人与世界的关系。刘慈欣所打开的文学空间,绝非“科幻”这一文学类型可以概括,从中可以发现回归文学本源的某种尝试:引领阅读者与更大的世界相遇,探讨重新开始更加广阔之生活的可能性。我们或许可从这个角度,重新审视刘慈欣的创作对于当下文学乃至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2018年11月,刘慈欣被授予为纪念科幻大师阿瑟·克拉克而设立的“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他在颁奖仪式上的演讲,为进一步理解其新作《黄金原野》乃至整个“刘慈欣宇宙”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科幻小说是基于想象力的文学,而最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阿瑟·克拉克的作品。除了儒勒·凡尔纳和乔治·威尔斯外,克拉克的作品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西方现代科幻小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出版了他的《2001太空漫游》和《与罗摩相会》(又译《与拉玛相会》)。当时“文革”刚刚结束,旧的生活和信仰已经崩塌,新的还没有建立起来,我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心中一片迷茫。这两本书第一次激活了我的想象力,思想豁然开阔许多,有小溪流进大海的感觉。


读完《2001太空漫游》的那天深夜,我走出家门仰望星空——那时中国的天空还没有太多的污染,能够看到银河——在我的眼中,星空与过去完全不一样了,我第一次对宇宙的宏大与神秘产生了敬畏感,这是一种宗教般的感觉。而后来读到的《与罗摩相会》,也让我惊叹,如何可以用想象力构造一个栩栩如生的想象世界。正是克拉克带给我的这些感受,让我后来成为一名科幻作家。


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我渐渐发现,我们这一代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于中国的人,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幸运的人,因为之前没有任何一代人,像我们这样目睹周围的世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与我们童年的世界已经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而这种变化还在加速发生着。中国是一个充满着未来感的国度,中国的未来可能充满着挑战和危机,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具有吸引力,这就给科幻小说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其在中国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作为一个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于中国的科幻小说家,则是幸运中的幸运。


我最初创作科幻小说的目的,是为了逃离平淡的生活,用想象力去接触那些我永远无法到达的神奇时空。但后来我发现,周围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像科幻小说了,这种进程还在飞快地加速,未来像盛夏的大雨,在我们还不及撑开伞时就扑面而来。同时我也沮丧地发现,当科幻变为现实时,没人会感到神奇,它们很快会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我只有让想象力前进到更为遥远的时间和空间中去寻找科幻的神奇,科幻小说将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变成平淡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名科幻作家,我想我们的责任就是在事情变得平淡之前把它们写出来。


但另一方面,世界却向着与克拉克的预言相反的方向发展。《2001太空漫游》中,在已经过去的2001年,人类已经在太空中建立起壮丽的城市,在月球上建立起永久性的殖民地,巨大的核动力飞船已经航行到土星。而在现实中的2018年,再也没有人登上月球,人类在太空中航行的最远距离,也就是途经我所在的城市的高速列车两个小时的里程。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却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网络覆盖了整个世界,在IT技术所营造的越来越舒适的安乐窝中,人们对太空渐渐失去了兴趣,相对于充满艰险的真实的太空探索,他们更愿意在VR中体验虚拟的太空。这像有一句话说的:“说好的星辰大海,你却只给了我Facebook。”


这样的现实也反映在科幻小说中,克拉克对太空的瑰丽想象已经渐渐远去,人们的目光从星空收回,现在的科幻小说,更多地想象人类在网络乌托邦或反乌托邦中的生活,更多地关注现实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科幻的想象力由克拉克的广阔和深远,变成赛博朋克的狭窄和内向。


作为科幻作家,我一直在努力延续着克拉克的想象,我相信,无垠的太空仍然是人类想象力最好的去向和归宿,我一直在描写宇宙的宏大神奇,描写星际探险,描写遥远世界中的生命和文明,尽管在现在的科幻作家中,这样会显得有些幼稚,甚至显得跟不上时代。正如克拉克的墓志铭:“他从未长大,但从未停止成长”。


与人们常有的误解不同,科幻小说并不是在预测未来,它只是把未来的各种可能性排列出来,就像一堆想象力的鹅卵石,摆在那里供人们欣赏和把玩。这无数个可能的未来哪一个会成为现实,科幻小说并不能告诉我们,这不是它的任务,也超出了它的能力。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从长远的时间尺度来看,在这无数可能的未来中,不管地球达到了怎样的繁荣,那些没有太空航行的未来都是暗淡的。


我期待有那么一天,像那些曾经描写过信息时代的科幻小说一样,描写太空航行的科幻小说也变得平淡无奇了,那时的火星和小行星带都是乏味的地方,有无数的人在那里谋生;木星和它众多的卫星已成为旅游胜地,阻止人们去那里的唯一障碍就是昂贵的价格。


但即使在这个时候,宇宙仍是一个大得无法想象的存在,距我们最近的恒星仍然遥不可及。浩瀚的星空永远能够承载我们无穷的想象力。


刘慈欣,1963年生。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后于山西娘子关电厂任计算机工程师。1999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地球往事三部曲》,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全频带阻塞干扰》等。曾获中国科幻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地球往事三部曲》第一部《三体》获2015年度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第三部《死神永生》获2017年度轨迹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现居山西阳泉。






《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第2期目录


聚焦│Focus

刘慈欣宇宙:与更广大的世界遭遇

刘慈欣  黄金原野

选自《十二个明天》

龙 一  此夜曲中闻折柳(特约评论)

王 昕  交换一个更广阔的明天(特约评论)


黄德海  《三体》:大荒山寓言

选自《鲤 · 时间胶囊》


实力│Main Current

莫 言  一斗阁笔记(短篇小说)

选自《上海文学》2019年第1期


李佩甫  杏的眼(中篇小说)

选自《小说月报 · 原创版》2019年第1期


肖克凡  吉祥如意(短篇小说)

选自《山花》2019年第1期


孙 频  天体之诗(中篇小说)

选自《北京文学》2019年第1期


阿 袁  鸱(短篇小说)

选自《湘江文艺》2018年第4期


周李立  六号线(中篇小说)

选自《芒种》2019年第1期


锋锐│New Wave

马伯庸  卜马尾(短篇小说)

选自《鲤 · 写作课》


双雪涛  预感(短篇小说)

选自《作家》2019年第1期


澳大利亚│慢先生  魔王 · 跳河(短篇小说)

选自《花城》2018年第6期


张漫青  回形针(短篇小说)

选自《上海文学》2018年第12期


非虚构│Non-fiction

冯骥才  走进漩涡里

选自《漩涡里:1990—2013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


读大家│Reading Classics

加拿大│张 翎  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有一种力量叫罹病

选自《长江文艺》2018年第10、11期


书架│Book Shelf

中国台湾│龙应台  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

选自《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


肖像│Portraits

胡 亮  窥豹录九则

选自《窥豹录:当代诗的九十九张面孔》


艺见│On Arts

张怡微  谁若年轻一岁,那他就不会明白

选自《新腔》


《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第2期

2月1日出刊




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改版扩容

以更丰富的内容服务读者

每月1日出版,定价20元

邮发代号82-497

全国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邮政网上下单请扫二维码





留言互动,请关注中华文学选刊微信号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第2期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标签,进入微店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