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发财 2018-05-26

本       文       约       1500       字


阅       读       需       要


3min

以为这篇专栏不用写,拷贝菜单就能混过去。相声贯口《报菜名》:蒸羊羔儿、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写完字数绝对够。编辑说报菜名不行,蔡明怎么可以随便抱?

于是查资料,所谓“满汉全席”竟然子虚乌有。《清史稿》《清实录》《大清会典则例》《衍圣公府档案》这些皇家级的档案里从没出现过这四个字。

“全席”是民间臆造的,主灶是袁枚。他在《随园食单》里写道:“今官场之菜名号有十六碟八簋四点心之称有满汉席之称。” 因为没有标点,一口气读下来导致缺氧。晕头涨脑的美食考证者稀里糊涂把“满汉席”三个字认为是“满汉全席”的原始出处,并把缺氧导致的满眼金星,坚定地认为是清朝美食创造者的灵光乍现。


实际上这“满汉席”应写做“满、汉席”。中间必须加顿号,因为是两顿饭,两种吃法。

满人入主中原后很闹心,一方面要警惕自身的民族性丧失,一方面又不得不笼络汉族官吏帮他干革命。既要革命又要请客吃饭,这个事情很难办。伟大的多尔衮歪脑袋托腮帮,牙疼似的思考后,伟大的“分餐制”诞生了——满人吃满席,汉人吃汉席。也就是说,政府官员聚餐时一个餐台两套菜单,既保持了安全距离又做到了亲密无间。这个思路也启发了杜蕾斯,开发出了超薄产品。

满席是专门给满人吃的,俗称“饽饽宴”。饽饽这词满语意思是饺子,也泛指面食。严格意义上,满人的专属宴席就是吃面,没菜。所以馒头、包子、花卷、面条、烫过头的面条……摆一桌。这种“面面俱到”吃起来肯定单调又无聊,于是满族人就怂恿面条和馒头两大家族打架,两伙见面就掐,打得轰轰烈烈波澜壮阔……

满席分为六等。一等到三等是帝后死掉后的奠筵,四五六等是给活人准备的。以用面的数量划分级别:一等用面一百二十斤,二等一百斤,依次递减。我无聊换算了下,如果馒头直径十厘米的话,一百二十斤面能做六百个馒头或七百二十袋方便面。这要是打起来场面是多么壮观呀!电视台估计不敢转播,两伙打得满屏幕白茫茫全是雪花,观众会以为电视坏掉了。

扯淡了,满人的宴会不可能只有馒头,真实的满席有记载。《满文老档》描述了崇德四年(1639)新年宴:母野猪八头,鹿二十二只,狍子七十只,酸奶烧酒二十瓶,平常酒八十瓶,茶二十四桶。确实有肉,但主打还是面食,所以民间传说皇后娘娘天天坐炕上吃烙饼,是有道理的。传说中偏差在于,娘娘吃的烙饼,油、贼、多!

相比之下“汉席”要好一点,清政府的汉席是明朝宴馔被保留的部分。汉席分三等,一等席设鹅、鸭、鸡、鱼、猪肉等二十八碗,蒸食三碗,蔬食四碗。二等席中无鹅,三等无鹅鸭。看上去好像不咋地,但满足吧。这是按照明朝中期宴馔水准设定的,若按明晚期标准,会把人脸吃绿的。崇祯留下的食谱如下:苦菜根、苦菜叶、蒲公英、芦根、蒲苗、蒜薹、苦瓜、苜蓿、榆钱……全是植物,吃完全是植物人。

综上所述,如果严格遵守满席、汉席标准两席合并,概念上的“满汉全席”也就是一桌农家乐,油、贼、多的农家乐。但朝廷礼食之外的官场酬酢,渐渐超越规制。满汉官员相互腐败的宴会则是啥好吃吃啥。清末的徐珂在《清稗类钞》写过官场认可的“满汉全席”有以下食材:燕窝、海参、鱼翅、鲍鱼、鱼肚、干贝、鱼唇、鱼子,外加烤猪、烤鸭。依旧没什么变动,渔民“农家乐”。


所以,传说中所谓“一桌满汉全席要有一百零八道大菜,吃两天四顿”纯粹是民间臆想以讹传讹。估计想象蓝本出自《水浒传》,一百零八条好汉坐满一桌——满汉全席!这种想象还真有论证基础,一百零八将真能凑出一桌山珍海味:豹子头林冲、两头蛇解珍、矮脚虎王英、九尾龟陶宗旺。肉吃腻了?还有菜园子张青嘛……亲爱滴编辑,这段算报菜名吗?


-  推荐阅读  -

张发财 | 八大胡同风流简史

张发财丨女版“隔壁老王”源流考

张发财|解密古人喝花酒的正确姿势

 

值班主编 | 董啸   值班编辑 | 李星锐

这是第 328 篇文章

- END -

获奖通知

星锐文学周投票 中奖的三位读者,请于5月11日(星期五)17:00前将收货人地址发送到后台,每人赠《soul客文艺:易见》一本,逾期不候哦~

中奖名单如下:

 © Copyright 

作家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朋友圈


#与有趣的灵魂相遇#《soul客文艺:易见》为“骚客文艺”MOOK系列的第二辑,由华文天下图书出品出版上市。每个人都曾经如此颓丧,每个人却都在奋力一跃。世界并非冷若冰霜,还有温暖在暗暗滋长。如同断了电的夜晚,有人也会点着蜡烛找到你,微光摇曳下,莽莽余生里,你们是那一段的同行者。当当亚马逊京东有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