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的《寒门状元》不止坏,还嘲笑我们的智商 | 王元涛
本 文 约 1800 字
阅 读 需 要
4 min
一篇爆款的寒门状元,至少在我周边,的确让不少人表示,有流泪的冲动。
粗粗一看,寒门,状元,苦难,坚忍,死亡,这样一条线,非常容易触动人心最柔软处,推己及人,悲天悯人,感动自然就水到渠成了。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有如此之多的人为之动容,更关键的地方还在于,它根本就是一篇虚构的文字,却被包装成了非虚构的报道。
细读此文,有数不清的硬伤。主人公与作者毕业就业时间前后矛盾,他们所看网剧《灵魂摆渡》当时还没有上映;对投资人形象的描绘,则完全出于编造,毫无专业意味;而且,使用“乳沟”之类的表达,与全文追悼死者的情感气氛完全脱节,可以想象,作者在编造这一自鸣得意的桥段时,可能都会躲在电脑屏幕前掩嘴偷笑。
正如文中借他人之口透露的,以报道之名杜撰这样的文字,就是要来骗傻子读者的感情,进而把这种骗来的流量变现。
如果你知道它是一篇虚构文字,也会有感触,但关注的焦点无疑将是生命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公,在为虚构人物掬出一把同情泪之后,会自然生发出一种珍惜自己、爱护他人的美好情愫。虚构文学的功用之一,就是让我们对美与理想永不绝望。
可现在你把它当成真人真事来读,则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心头被唤起的第一感觉,一定是恨,恨周围人的冷漠与势利,恨全社会的肮脏与龌龊,甚至不知不觉间,对金钱与财富本身,也充满了莫名的仇恨。
这种恨,是有毒的,与早年“打土豪、分田地”式的恨同源同构。在贫富悬殊、阶层固化的大背景下,首先明确划分并加深阶层鸿沟,然后让所谓的寒门状元悲惨于此岸,而彼岸那些靠诚实劳动过着正常生活的普通人,却变成了间接参与迫害状元的凶手。
状元的苦斗,本是一种需要改善而一直未得改善的生活常态,可以说,状元的天然禀赋,还让他比被关在富士康工厂车间里的很多孩子要幸运一点点。令状元陷入生活苦难的,是你知我知的原因,绝不是因为同学的家庭富裕。而夺去状元生命的,是该诅咒的癌症,不知出于什么逻辑,这样的结果,却似乎变成了他那些生活相对富足的同学们所应背负的罪恶。
春节即至,年轻人纷纷踏上回乡之路,不管有颜无颜见江东父老,心中都难免会有三分忐忑,在此敏感时刻,这样一篇虚构文章,足以激起他们对自身境遇的不满。也就是说,这一篇虚构文章用寒门、状元、苦难、坚忍、死亡这类关键词,稳准狠地击中了人们的兴奋点,然后,却轻轻一个转身,把责任归到了同样在默默承受各类痛苦的普通人身上!
同时,作者匿名,主人公化名,主人公就读大学匿名,等等这些硬伤,意味着基本的新闻要素欠缺,作为一篇报道是很难成立的。换句话说,如果是在正常传统的新闻媒体上,这种所谓的报道,是没有机会出笼的。
著名杂志《知音》曾以一种“知音体”而著名,其基本操作手法,就是给普通新闻素材添油加醋,虚构情节,让悲惨悲惨到底,让成功成功到爆,以达成借真实报道的名义来推销虚构故事的目的。这种手法,曾引发众多法律纠纷,历来为新闻和文学两界人士所诟病。
而今,几乎已将传统媒体逼上危崖的自媒体,似乎大规模继承了这种操作手法,而且有发扬光大、愈演愈烈之势。我们痛恨苦难,怜惜受苦的人,这是人之为人最为宝贵的天性。我们渴望自由,了解自由与权利的双生关系,这是我们对于消除苦难最大的一份期盼。而自由,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有自己的边界,无视并践踏这种边界,就是对自由本身的无情伤害。
读虚构小说《红楼梦》,黛玉焚稿而亡,你也会有恨,但你所恨的对象,大致会限于贾府大院之内。你读纪实报道《红楼梦》,黛玉焚稿而亡,你的恨,就将变得全面而广泛,以至不排除部分人会产生“地球今天就爆炸”的恶毒祈愿。
因此,王五四先生的忠言,仿佛平地惊雷,振聋发聩。我们仅仅像文中所主张的那样“用力活着”是不够的,首先要“用脑活着”才能活出人的尊严,才能维护自己的权利。否则,不就变成只知卖苦力还帮人家数钱的傻小子了吗?
是的,有人喜欢我们只知卖苦力还帮人数钱。是的,有人知道了有人喜欢我们只知卖苦力还帮人数钱,因而,他们投其所好,拼命鼓吹:失败全怪你自己努力不够,来,加把劲,穷状元,傻小子!
而那些依靠贩卖虚假故事,挑动民众脆弱神经的所谓自媒体人,仿佛《星河战队》里的大肉虫,不仅怙恶不悛,更是繁殖出众多恶心至极的小虫子,成群结队啃食愚民的脑子,收割这些本就缺乏判断力的人的智商,分化族群。
虫子们看着自己收割来的血淋淋的流量,没有一丝愧疚,有的只是哈哈大笑和奔涌而来的滚滚钱财。
- 推荐阅读 -
值班主编 | 董啸 值班编辑 | 小窗
这是第 566 篇文章
- END -
© Copyright
作家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朋友圈
寄生这世上,就是在茫茫黑夜辟出黑暗的一角,而只有爱,才有可能阻挡人的下坠堕落,生而为人,也就是四处寻找被黑暗遗忘的那点光—你想要的光和盐,都在这本书里面了️。长按上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直达当当购书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