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新老套路 | 廖伟棠
本 文 约 2700 字
阅 读 需 要
6 min
本届奥斯卡两个剧本奖都被黑人题材电影囊获,最佳改编剧本:《黑色党徒》,最佳原创剧本:《绿皮书》,最后《绿皮书》也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最佳电影。不过,我们都知道,“毫无悬念”对于电影来说不是什么好词,这意味着你的作品熟练地操作了许多套路,准确地配合了观众的需要,该笑时笑,该哭就哭。
《绿皮书》的前置人物设定来自真实历史,但必须指出那是非常罕有的例外:一位白人司机与黑人“老板”(开车护送后者的南方巡演)的人物搭配。它的结尾是理想化的大团圆,黑白二人有惊无险穿过南方诸州,回家过圣诞了,良善白人警察和随和的意大利移民家庭一起充当了迎接的小天使。
《绿皮书》的结局
这结局也是罕有的例外,现实的画风与此完全不一样。比如说1964年,也就是《绿皮书》时代设定的1962年后两年,北部的三位人权组织成员包括两位白人学生斯威纳、古德曼与一位黑人学生恰尼,同样地开车经过南部,被警察和3K党联手私刑杀害,凶手落网后却被陪审团判无罪,直到二十多年后才得以重审定罪。《绿皮书》里好白人托尼冲进种族歧视酒吧救出黑人唐谢利这样的神话,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电影自身也知道这一点,用绿皮书为名,其实是一种自我反讽。真实的“绿皮书——有色人种出行指南”实际上是一本红色警告之书,它提供的可怜庇护处处显示出黑人的寸步难行。这也是一部反公路片,貌似四通八达的美国公路处处是隐形的红灯,绿灯只存在于托尼的心中,看它何时亮起——这就是电影最朴素的寄寓。
如果还原为一部带点宗教色彩的救赎电影,也许《绿皮书》会更有说服力一点,你完全可以想象唐谢利和大嘴托尼·里皮是穿越炼狱的堂吉诃德和桑丘。
正如托尼自述,他在夜店工作多年,深知这个世界的复杂。桑丘也是这样告诫堂吉诃德的,这样的一个救赎者角色更接地气。貌似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家唐谢利被老桑丘拉到俗世,让他体验炸鸡与爵士乐之妙,最后让他走出歌剧院上的象牙塔,投身庸俗热闹的意大利人一家共享圣恩,这样的一个故事也妙极。
事实上这就是《绿皮书》超越种族议题的套路,旁逸斜出的弦外之音。在托尼的拯救与自我救赎的“天路历程”里,他的同伴则在进行着心灵的炼狱之旅。唐谢利的矜持自重是世间罕见之物,以致于在白人黑人眼中都是一个笑话,但他独力支撑使之获得了一种悲剧的美——如果他持续在这个状态,我觉得更应该把最佳男主角而不是配角的奖项颁给他。
这让我想起在杰夫.戴尔的名作《然而,很美》里面作为串场的重要人物爵士大师艾灵顿公爵(Duke Ellington),他也像唐谢利一样坐着豪华轿车满美国巡演,在旅途中不断有感而发地作曲。《然而,很美》的主要篇章是一个又一个伟大的爵士灵魂的苦难史,艾灵顿公爵在杰夫·戴尔的笔下与那些灵魂隔空对话,互相慰籍。
但唐谢利连这种可以对话的灵魂都没有,非常孤独。正如他唯一一次失控时所说:他不够黑不够白也不够男人。这是一个艺术家的悬空状态,他只能向遥远的肖邦寻找身份认同。
唐谢利:如果我不够黑人,也不够白人,或者是不够男人,那请告诉我,我到底是什么呢?
好吧,这其实没有问题,但导演彼得·法雷利像一个关心邻居行为艺术家的居委会大妈,让托尼反复同情他的孤独,从一个平凡人的角度去试图改造那孤傲、不合时宜的心,这未免让人哭笑不得。
导演继续向我们的堂吉诃德敲响警钟,严峻的阶级斗争依然存在,高等黑人也不能独善其身。导演安排了一个稍嫌刻意的镜头:在一次汽车抛锚时,我们的艺术家第一次置身他的黑人同胞而不是一再出现的杯觥交错的富有白人之间,让他和我们都赫然惊觉最残忍的不是白人社会的隔离,而是他与棉花田里劳作的同胞之间巨大的隔阂。
这种心理折磨才是唐谢利最后革命的火药,换句话说——唐谢利毅然离开种族隔离餐厅的演奏会不是救赎,他走进黑人酒吧弹起他不屑弹的破钢琴加爵士乐,才是彻底的救赎。
这样看来,《绿皮书》像革命浪漫主义文学,“白皮黑人”教给黑人底层智慧和抗争,“黑皮白人”教给白人高贵与艺术,皆大欢喜。它富有诗意但一厢情愿,其实不如《黑色党徒》的荒诞现实主义文学,后者的幽默……震耳欲聋。
《黑色党徒》表面是一个喜剧,黑人警探与他的犹太人同僚花样百出,把3K党当猴子耍,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但仔细看来,一切都基于侥幸,单凭两个小警察的周旋根本阻挡不了大得无形的邪恶力量。
电影转折点有一个关键细节:假如女黑人的信箱大一点,蠢白人的炸弹能塞进去,这个故事就彻底悲剧了。这个貌似编剧漫不经心用作搞笑的点,恰恰是从反面说明了黑人平权绝非乐观。现实中绝没有电影里这么多不可思议的巧合,这也许才是导演斯派克·李要传递给我们的讯息。
于是电影的结局就不只是遗憾,正是因为当年调查被神秘高层干预不了了之,今日的种族主义死灰复燃才有可能。属于虚构叙事里的最后一个镜头竟然有大卫·林奇的效果,这是超现实剪接在这部现实电影里的唯一出现:走廊的尽头仍然是KKK焚烧的十字架在黑暗中照耀那些充满仇恨的眼睛。接下来就是这部电影最触目惊心的纪录片部分,它冷然述说:前面两小时的胜利纯属偶然。
这一气呵成的精彩,让《黑色党徒》比起《绿皮书》较有大师风范,它能激起更多的不安而不是安慰,同时明确告诉观看这部电影的无论黑人白人:被压迫者不需要绿皮书教他如何安分,他也可以主动给压迫者亮出红灯。这样的一种挑衅而不是示好,奥斯卡内外的杯觥交错者注定只能给予冷眼。
注:本文使用“黑人”而不是“非裔美国人”纯属为了行文方便,不带任何贬义和歧视色彩。
▼
点击小程序
进入骚客们的大本营
和才子佳人
谈古论今吃吃瓜
感受一下灵魂震荡的力量
- 推荐阅读 -
值班主编 | 董啸 值班编辑 | 小窗
这是第 588 篇文章
- END -
© Copyright
作家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朋友圈
寄生这世上,就是在茫茫黑夜辟出黑暗的一角,而只有爱,才有可能阻挡人的下坠堕落,生而为人,也就是四处寻找被黑暗遗忘的那点光——你想要的光和盐,都在这本书里面了️。长按上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直达当当购书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