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没有吴天明,苍凉的《百鸟朝凤》你还听不听?

2016-05-15 用美物温润生活▷ 拾遗
拾遗物语最近炒得最火的电影,就是《百鸟朝凤》了。“只要这个周末给我们排一场黄金场,我愿用中国最传统的方式给你们下跪。”著名制片人方励,对着镜头长长一跪。《百鸟朝凤》中的唢呐匠人,其实就是中国千万传统手艺人的缩影。方励这一跪,即便救得了电影票房,也救不了中国千万传统手艺人。《百鸟朝凤》反应的精神是让人敬重的,但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现实:不是洪流淹没了唢呐,而是唢呐困死了自己。传承,不应该逆时代而为,其命维新,才能迎来真正的“百鸟朝凤”。
那些《百鸟朝凤》般逐渐消失的手艺人
那年子茶馆的香烟论支卖家里碗破了喊师傅上门补刀钝了有磨刀匠屋漏了找捡瓦人有时候还有牵起马就来家门口照相的…………但随着社会发展这些手艺人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在时代的洪流面前,他们不过是一粒尘埃。
棉花匠
制香人
瓦盆匠
篾匠
磨刀匠
补锅匠
修伞匠
修笔匠
制刷匠
棕匠
修鞋匠
剃头匠
修表匠
刻章人
制笔人
铁匠
制秤人
锔匠
吹糖人
老裁缝
还有很多很多,这样身怀各种手艺的匠人,他们曾是乡村社会重要而鲜活的元素,但如今,他们已经慢慢消失于我们的视野,并且永不回头地越走越远。
致敬所有仍走在传承路上的守艺人
《百鸟朝凤》最后,县文化局希望为唢呐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已经再难聚齐唢呐匠。这才是真正的悲剧。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唢呐这样的技艺,就是这般消失在无声无息之中。手艺人常说:“我不做,也许就再也没人做了。”但在时代的洪流面前,他们的坚守,也注定只能成为螳臂挡车。
在时代洪流面前,游天鸣这样的人,从来不是最好的继承人。往大里说,这是古时候“守成之君”与“中兴之君”的选择难题。师父焦三爷,用过去的经验和方法,选择了跟他一样固执的游天鸣,或许导演想借此表达,乱流里“坚定”的可贵吧。可是,小小的技艺,在大大的潮流面前,注定是坚而难定的。越是坚定无转移,越是消失无影踪。于继承中创新,才是技艺生生不息的不二法宝。
天赋、能力、情商都比天鸣高的师弟蓝玉,并没有像一般商业片设定的那样人品不堪,其实,他是比游天鸣更适合传承的人。若师兄弟二人携手共进,蓝玉敏于变革,天鸣守着根本,一起做随波不逐流的蓝家班,或许唢呐的命运就又大不相同了。
百鸟朝凤只传一人,是让蓝玉和天鸣不能共同传承唢呐的死结。传统的技艺传承,有传男不传女、传娣不传庶之类的规则,只是一代又一代复制“类似的人”和“类似的技法”,大大限制了技艺的传播与革新,减少了技艺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在变动不大的农耕时代,这样问题不大,但在一日千里的现代社会,就是一条注定灭亡的命运。
《百鸟朝凤》反应的个体精神是让人敬重的。但我们必须指出一个残酷现实:不是洪流淹没了唢呐,而是唢呐困死了自己。《诗经》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传承不应该逆时代而为,创新与发展,才是最好的继承。手艺人,抑或是守艺人,只有不固守那页泣血的苍凉,才能迎来真正的“百鸟朝凤”。
文字为「拾遗」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拾遗热文

没买过一张狼毒纸,就不算去过西藏

3平米小店年赚3亿,只因做对一件事

她把一生化成一朵蓝花

那早已消失的活字印刷,竟在一个古村落里千年流传

带着癌症起旅行   归来竟然是重生

中国手工美物第一微刊
长按二维码   一键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