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元号弓箭铺,最后一脉“皇家兵工厂”

2016-05-17 用美物温润生活▷ 拾遗
拾遗物语清朝时,朝廷设立了17家御用弓箭铺,但时过境迁,十六家已消失无踪,唯有聚元号一家保留至今。杨福喜是聚元号第十代传人,也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制作传统弓箭的匠人,为毛泽东、霍英东等大咖定做过弓箭。支撑杨福喜复兴聚元号的,不仅仅是弓箭制作技艺,更是弓箭所承载的“射之道”。所谓射之道,就是修炼“一射”之道,“一”是良知,“射”是良能,“一射”就是良知良能合一,即身心融合、知行合一的生命功夫和状态。
杨福喜和他的聚元号
一生悬命,只为一张真正的中国弓
午后的阳光,静静地铺展在北京通州一处农家小屋上。进门正对的一堵墙上,挂着一副黑底金字的牌匾,上书“聚元号”三个大字。小屋的主人叫杨福喜,是聚元号弓箭铺第十代传人。
杨福喜一伸手,从架上取下一张老弓。弓身舒展匀称,着红黄绿三色,正面绘有龙纹。弓的内侧,刻着“道光三年毅甫制”几个字。“这张弓,是聚元号成立百年时特制的。”道光三年,即1823年。“由此推算,聚元号成立于1723年。”杨福喜轻轻摩挲着弓背,遥遥望向窗外,聚元号的传奇经历,便开始在他眼中荡漾。
冷兵器时代,弓箭是兵家重器。满人擅长骑马射箭,而打仗需要大量弓箭。于是,满人弓箭制造师就随大军入了关。杨福喜的先祖,就是其中。因为打仗之需,皇室设立了17家御用弓箭铺。隶属于内务府造办处,聚元号就是其中之一。做出的弓箭均上缴兵部、礼部,不得外卖。聚元号制作的弓箭,乃“箭中之箭”。当年乾隆行围射猎,用的就是聚元号弓箭。因为极是喜欢,还给聚元号题了匾。
杨福喜的爷爷杨瑞林正在制弓
道光初年,火器开始盛行,冷兵器随即被打入冷宫,造办处便取消了可有可无的弓作。被遣散的弓箭铺工匠,无法抛弃仅以为生的手艺,便聚集在东四大街一个大院里,继续以制作弓箭为生。但从此没了宫廷俸禄,一切自生自灭。
聚元号最早并不姓杨。聚元号第七代掌柜姓王,人称小王。清末,小王染上了鸦片,无心打理生意。1905年,经营不下去了,便开价四十大洋售卖。杨福喜爷爷杨瑞林东拼西凑,把聚元号接了过来。他由此成为聚元号第八代掌门。
杨瑞林在做弓箭的同时,开发了弩箭、袖箭等多个品种,备受人喜欢,聚元号名声越叫越响。新中国成立后,聚元号传到杨福喜父亲杨文通手中,达到鼎盛。1951年,杨文通承接了一个英国订单。做好后,按行规将未上弦的弓和弦寄到英国。“弓没上弦,无法使用。”英国人竟将杨文通告上法庭。法庭上,杨文通一招“回头望月”,立即将弦上到弓上。满堂喝彩。外行的英国人,羞红了脸。
1957年,毛主席一次闲聊时谈道:“总说弯弓射大雕,我还没有亲眼目睹古代的弓,更没有拉一拉弓的感觉。”很快,基层领导就找到杨文通:“上级领导想要一张弓,做得细致一些。”杨文通选用最好材料,精心制作了一把弓。几个月后,基层领导把杨文通叫去。将40元钱塞到他手中:“毛主席非常喜欢这张弓,一定要付钱。”杨文通为此“得意”了整整一周。
十年后,可怕的“文革”来了。在破四旧中,聚元号成了炮灰。杨文通含着眼泪,把“道光三年毅甫制”老弓一折两段。对外宣称:“不再做弓箭。”壮士断腕,才躲过一劫。1958年出生的杨福喜,便跟着父亲做起了木工。90年代,他又改行开起了出租。
1998年,观看一场国际射箭比赛后。

杨文通泪流满面:“我不想把制箭这门手艺带进坟墓。”

父亲垂泪,杨福喜心痛不已。

第二天,他便向公司辞了职。“我要完成父亲心愿,把这门手艺传下去。”于是,他拜父为师。一学,就是整整六年。
中国弓,真正的名字应该叫筋角木反曲复合弓。从选材到完成,要经过200多道工序,分为四步。第一步:制作弓胎。弓胎选用赣南粗壮新竹,先阴干一年,去掉水分。再用工具打磨,火烤塑形。
第二步:勒牛角铺牛筋。为了增加弓臂韧度与弹性,须在弓胎外侧贴牛角片,里侧铺牛筋。牛角要选用60厘米以上的,还要直。一百支牛角中,只有两三支适合。牛角磨成片,弓胎两头各贴一个。牛筋层数决定一张弓力量的大小,一般三四十磅的弓,铺两层就足够。练力量的硬弓,可以铺到九层。
将竹木、牛角、牛筋粘合成一体的,是一种被称为鳔的天然胶。鳔胶是用猪皮,经过蒸、砸、滤、凝制成。鳔胶能深入润进材料,将三者彻底融为一体。竹材、牛角、牛筋三者各施其职,共同主导着一张弓的威力大小。
第三步:上弦。上弦要绝对安静,弓发出不同声音,代表不同问题。必须依声作出调整,否则就有断弓可能。弓弦用的是普通粗棉线,本身弹力不大,只是用于传导弓臂的力量。所以切忌不挂箭空放。那些拉弦听响,大赞好弓的,纯碎就是二百五。不搭箭,弓释放的能量就由自己全部吃进,极易造成弓身断裂。
第四步:装饰。前三个步骤俗称“白活”,第四个步骤叫“画活”。弓的中部,是张弓时手握的“望把”。望把之处,要糊一层鱼皮或蛇皮,避免箭与弓之间的磨损。木弓怕潮,所以还要贴上防水桦树皮。这些工序完成后,就轮到“画活”登场了。画活,就是在弓身上画上各种图案。比如蝙蝠就经常被画在弓臂上,一来音合“福”字,二来表示晚上也能箭无虚发。
弓完成后,就是制箭了。箭杆由一种叫“六道木”的灌木制成。箭杆在空气里穿梭,阻力越小越好,因而需要反复摩挲,刮得光滑笔直。箭羽,最好用雕翎。但雕现在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能取用。杨福喜便退而求其次,选用欧洲品种鹅毛。
学艺六年,技艺精进,杨福喜便开始制作售卖弓箭。但遗憾的是,无人问津。“卖不出去,一直苦熬着。”苦熬,终于在2004年迎来转机。中国社科院一位博士在聚元号待了8个月,写了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弓箭的论文。这篇论文,斩获不少奖项。聚元号,也因此被推广了出去。上门订货的人,从此不绝。其中,不乏成龙、霍英东这样的大咖。2006年,聚元号弓箭终成国家非遗保护项目。




见聚元号订单不断,有人眼馋不已。

杨福喜开玩笑说:“这是净看贼吃肉,没见贼挨打。”

做弓有三苦,一般人难以承受。

“一是往弓胎上粘蛇皮时,得用唾液当黏合剂。”

一般人闻着咸臭蛇皮就想吐,更别说用舌头舔。

“二是磨牛角时飞出的粉末粘在身上,就会刺痛。”

洗澡时那痛苦劲,就像脱层皮。

“三是往弓胎上铺牛筋。见不得风,夏天也得用火炉。”

高温之下,身体虚弱者片刻就会昏倒。

为了传承聚元号弓箭,杨福喜收了多个徒弟。

“但最后一个也没留下来,受不了这份苦。”




这么苦,但杨福喜挺了过来。

支撑他的,是祖父留下的四个字:端不生涯。

“端不生涯,就是一旦决定好职业,就必须全身心投入,穷尽一生磨练技能。”

既然选择了,就不能虚度此行。

“我要守护好这块领地,将中国弓传下去。”


经济条件稍好之后,杨福喜有了新想法。“我想开一家传统弓射箭馆,恢复礼射。”《礼记·射义》中说:“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射求正诸己,要正的,就是我们的心。”杨福喜说。

传统弓箭技艺传承了下来,礼射之道也不能丢了。


做人做事,就好比射箭。“学习射箭的过程,就是学习如何与自我内心对话、如何与他人相处的过程。”杨福喜说。无论射中或不中,都要保持优雅的姿态,心如止水。“推而进之,就是不为得失所困,时时处处安然自在。”杨福喜说。
文字为「拾遗」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拾遗热文

没买过一张狼毒纸,就不算去过西藏

如果没有吴天明,苍凉的《百鸟朝凤》你还听不听?

3平米小店年赚3亿,只因做对一件事

她把一生化成一朵蓝花

那早已消失的活字印刷,竟在一个古村落里千年流传

中国手工美物第一微刊
长按二维码   一键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