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朝前走,最难的是克服自我欺骗
在当今社会中,焦虑、抑郁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神经症倾向或症状似乎并不鲜见。生活中的种种压力、工作上的重重愤怒,无不如排山倒海般侵袭着现代人的日常。
人人都希望达到自洽的状态。但,你真的认识你自己吗?一个普通人有没有可能自己去分析自己?卡伦·霍尼认为,可以。作为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卡伦·霍尼在其经典著作《自我分析》中给出了答案。
在书中她提出了自我分析的问题,并考虑所有可能涉及的困难。对每个人自己而言,尝试建设性地自我分析或许是很重要的。这样的努力给了一个人自我实现的机会。它不只是让一个人过去被抑制而无法使用的特殊天赋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人作为一个坚强而完整的人的潜能得到发展,不再受制于给他造成严重伤害的强迫性力量。
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本文摘自《自我分析》(美)卡伦·霍尼 著
内容有删节
01
为什么需要自我分析?
生活本身就是我们人格发展最有效的帮助者。生活强加于我们的苦难——被迫离家去国、身体的病痛、寂寞孤独的时刻——以及生活赠予我们的礼物——美好的友谊(甚至仅仅是与一个真正好的有价值的人之间的接触)、团队工作中大家齐心协力——所有这些因素都能帮助我们发挥最大的潜能。
可惜的是,这样的帮助有一些缺点: 那些有帮助的因素并不总是出现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苦难可能不只是对我们活力和勇气的挑战,还很可能会超出我们现有的能力,从而压垮我们。
最后,我们可能过于深陷心灵的磨难,而无法利用生活提供给我们的帮助。因为精神分析没有上述缺点——尽管它有其他的缺点——所以它可以作为一种特定的方法,代替生活来造福于一个人的发展。
身处于当代文明中的我们,生活的状况如此错综复杂且困难重重,任何此类帮助都变得更加必要。而专业的分析性帮助,就算现在已经能够提供给更多的人,也几乎不可能给予每一个需要它帮助的人。正因如此,自我分析的问题才具备其重要性。
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02
自我分析有可能吗?
一个“门外汉”,没有必要的知识,未接受必要的训练,也无经验,他能否进行自我分析?
很可能有人会问,还会带着一丝严厉,我是否在暗示本书大概会有3到4个章节提供足够的替代方法来替代专家特有的技术。
自然,我没有任何可能的替代方法,哪怕是类替代品,我也的确不愿意提供。那么,现在似乎陷入了僵局。
但真是这样吗?通常,“要么全有、要么全无”这一原则的应用,都暗含着谬误,不管表面上多么有道理。对于这个问题,最好要记住,对专业性在文化发展中的角色要给予应有的尊重,但太敬畏专业性会麻痹人的能动性。我们都太倾向于相信只有政治家才懂政治、机修工才能修好我们的卡车、训练有素的园丁才能修剪树木。
当然,受过训的人会比没有受训的人完成得更快更有效,而且有很多的例子都表明,后者经常会全然失败。但是受训者和未受训者之间的鸿沟常常被夸大了。对专业性的信任很容易就变成盲目敬畏,而让人不敢尝试新的行动。
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所描绘的世界都不陌生;实际上,这是我们唯一真正知晓的世界。这个世界的所有信息都以某种形式存在着,他(罹患神经症的病人)只需要观察,运用自己观察的结果去获得它们。如果他有兴趣去认识造成他困境的源头,如果他能够克服认识过程中的阻抗,那么他就可以在某些方面比一个外人更好地观察自己。毕竟,是他和他自己日夜相伴。
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他进行自我观察的机会,可类比于善解人意的护士,可以时不时地去待在病人身边;而分析师,每天充其量也就和病人待一个小时。分析师有更好的观察方法、有更清晰的视角进行观察并形成推理,但是护士有机会进行更广泛的观察。
这一事实构成了自我分析最重要的优势。在自我分析中,不需要像分析别人那样知道那么多心理学知识,而且我们一点也不需要那些与人打交道必备的策略技巧。
03
按什么顺序去进行分析?
是匆匆忙忙先解决问题吗?是零碎地,这里一点那里一点地领悟,直到最后把所有这些碎片拼在一起形成可理解的图像吗?还是有原则可循,这些原则会在资料本身呈现的迷宫中指导分析工作的进行?
一个典型的分析过程经过三个阶段: 识别出神经症倾向;发现它的起源、临床症状和造成的后果;发现它与人格的其他部分,尤其是与其他神经症倾向之间的内在联系。
每修通一步,相应部分的结构就变得清晰一点,直至最后整个的结构清晰浮现。每一步也不总是按照既定的顺序;更确切地说,倾向本身被识别出来之前,一定要先部分地理解其临床症状。
每一个步骤都有其特殊的治疗性价值。第一步,识别出神经症倾向意味着识别出人格失调中的驱动力,这种认识本身对治疗就有一定的价值。之前病人常感到无力,被无形的力量支配。哪怕是仅仅识别出了这些驱动力中的一种,也都不仅仅意味着获得了一般性内省,而且还意味着消除了部分令人迷茫的无助感。
比如:农夫想种些果树,但是他种下去的树都病病恹恹的,尽管他尽力去照顾它们,也试了自己能想到的所有解决办法,但还是不行。一段时间后,他灰心了。但是他最后终于发现,这些树生了某种特殊的疾病,或者土壤中缺少某种必要的成分,那么他对整件事的看法立即就发生了变化,对待这件事的情绪也不一样了,尽管树本身还没有什么变化。唯一的不同仅在于外部环境中现在有了一种可能:可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了。
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在第二步,随着他对神经症倾向含义的修通,他能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它造成的坏结果,以及它对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多大程度的妨碍。例如,假定他对绝对独立有神经症需求。认识到这种倾向以及了解了它的起源之后,他还要花很长时间理解为什么只有这种方法能带给他安全感,这种倾向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呈现的。
比如或许是讨厌自己视线受阻,或许是当他坐在一排人中间会感到焦虑。他还要认识到这种倾向对工作的影响,可能会表现为不服从规定程序、不负责任、不按期望、不听建议、不守时、不服从上级等。
第二步的治疗性价值,首先是增强了一个人克服干扰力量的意愿。他开始重视,认为改变是完全必要的。他克服了干扰,模棱两可的意愿变成清晰的决心,决定要认真严肃地开始处理这个问题了。
第三步,认识和理解不同神经症倾向之间内在的联系会帮助理解最深层次的冲突。它意味着理解一个人想去解决问题的各种尝试,以及这种种尝试如何只意味着越来越深的纠缠。在这部分工作完成之前,一个人可能已经对冲突的各部分有了深刻的洞察,但仍然隐秘地坚信它们是可以调和的。
比如,他可能已经深深地认识到驱使他专横的力量的本质,也深深地认识到他对于别人赞赏自己超人智慧的需要的本质何在。但是他仍试图通过简单地偶尔承认专横动力,而一点儿也不想改变,就达成这些倾向之间的和解。他隐秘地期望,承认了专横的倾向会允许他继续专横,同时也能帮他对已显现的洞察获得数量上的认识。第三步一旦修通,就可以理解这些解决办法其实只是权宜之计。这一步的治疗性价值还基于这样的事实: 有机会打破各神经症倾向之间既互相强化又互相对立的恶性循环。因此,这也意味着我们终于理解了所谓的症状,即所有的病理性临床症状,比如焦虑发作、恐惧、抑郁、显而易见的强迫。
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04
《忏悔录》及自我分析的局限性
在《忏悔录》里,卢梭显然十分想要完全诚实地描述自己,而且的确也颇有几分诚实。但是通读全书,我们发现关于他的虚荣心和“爱无能”还留有盲点,以至于让今天的我们都感到奇怪。
他坦言自己对他人有所期待,也接受别人的馈赠,但他把这种依赖所导致的结果解释为“爱”。他承认自己的脆弱性,却把这和自己“情感丰富的内心”联系在一起。他承认自己心怀憎恨,但这些憎恨最后总会是被许可的。他看到自己的失败,但总有其他人要为此负责。
当然,卢梭的《忏悔录》不是自我分析。但是近些年我重读此书,常常会想起一些朋友及病人,他们分析自己的努力与此并无太多不同。这本书的确值得仔细研究,并批判性地学习。自我分析的努力虽然更复杂,但也很容易落入同样的命运中。一个具有较多心理学知识的人,可能也只是对于自己想要维护或者掩饰自己行为动机的企图更敏感而已。
译文LOFT系列·
有质量的心理阅读
《自我分析》
作者:(美)卡伦•霍尼
译者:何巧丽
ISBN:9787532785957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定价:49元
内容简介:
在《自我分析》一书中,霍尼博士讨论了自我分析的可能性,以及个人通过使用心理分析技巧可以多大程度解决自己的问题。她谈到了神经症中各种驱力、心理分析的各个阶段患者和心理分析师分享的经验、随机的也有系统性的自我分析,以及对实际操作自我分析的可能性研究。
作者简介:
卡伦•霍尼(Karen Horney,1885-1952),德国出生的美国女精神分析学家。她的重要著作包括《精神分析的新方法》(1939)、《自我分析》(1942)、《我们内心的冲突》(1945)、《神经症与人的成长》(又译《自我的挣扎》,1950),以及她去世后被整理出版的《女性心理学》(1967)等。
👈 长按扫码进入译文旗舰店
优惠购买
更多LOFT心理学:
精神分析引论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著
黄珊 译
定价: 58.0
ISBN: 978-7-5327-8200-0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1915年前后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的一系列演讲结集而成,分成“过失心理学”“梦”“神经症通论”三部分。以潜意识与性欲理论为核心,构成了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的根基。本书虽然主要讨论精神病的病因与治疗,但其中关于性冲动、梦及其象征与转移作用、压抑、自恋、移情等问题的论述,对用精神分析原理说明艺术和美学课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思路。总体而言,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故事涵盖了几乎所有精神分析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是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在现代心理学众多理论体系中独树一帜,而且影响社会学、人类学以及文学、艺术、宗教、史学等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 长按扫码进入译文旗舰店
优惠购买
《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
Memories,Dreams,Reflections
[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著
于玲娜 译
定价: 68.0
ISBN: 978-7-5327-8363-2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1915年前后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的一系列演讲结集而成,分成“过失心理学”“梦”“神经症通论”三部分。以潜意识与性欲理论为核心,构成了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的根基。本书虽然主要讨论精神病的病因与治疗,但其中关于性冲动、梦及其象征与转移作用、压抑、自恋、移情等问题的论述,对用精神分析原理说明艺术和美学课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思路。总体而言,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故事涵盖了几乎所有精神分析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是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在现代心理学众多理论体系中独树一帜,而且影响社会学、人类学以及文学、艺术、宗教、史学等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 长按扫码进入译文旗舰店
优惠购买
《梦的解析》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著
张艳蕊 译
定价: 88.0
ISBN: 978-7-5327-8531-5
内容简介
《梦的解析》被誉为精神分析名著,开创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从心理学角度对梦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梦的剖析,提出“潜意识”与“俄狄浦斯情结”等重要概念,标志着精神分析体系的正式建立。
《梦的解析》深刻影响了人类看待自我和世界的方式,与《天体运行论》《物种起源》并称思想史上的三大里程碑。
作者简介
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学派创始人,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是影响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 长按扫码进入译文旗舰店
优惠购买
用故事,进入真实 | “译文纪实”系列全书目
在江城,遇见初来中国的何伟
《血殇》:爱与病毒的肉搏战爱德华·威尔逊:我们的精神目标在于丰富进化史诗
阿兰·德波顿:许多痛苦源自我们太把自己当回事
旅行,是对生活的一次小型演习
👇👇 戳“阅读原文”·进入“译文纪实”专题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