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火线》是最伟大的人类学社会学影像作品?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小老鼠自制卡带 Author 阿曙
巴尔的摩是全美犯罪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平均每三天就有两个人死于非命。这让该城警局重案组成为了政治、新闻、腐败和善恶的漩涡中心。
大卫·西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被允许无限制跟踪报道巴尔的摩警局重案组的新闻记者。他用纪实手法,根据自己1988年以实习警察身份深入警局一整年的调查报道写就《凶年》一书,对于美国的社会犯罪现象以及警察的执法行为做了真实披露。
作品一经推出即广受好评,《凶年》荣获1992年度爱伦·坡最佳真实罪案奖。这部书也是经典美剧《火线》的灵感来源,与《凶案组:街头生活》等被誉为美剧黄金时代的代表作,作者大卫·西蒙是剧集的主创之一。
《火线》彰显了美剧在文学性及社会批评方面的可能性,在美剧迷心目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奥马巴是剧粉,齐泽克写评论,美国很多高校开设过《火线》解读课程,被众多榜单评为“史上最伟大剧集”。
那么,为什么说《火线》是伟大的人类学社会学影像作品?《火线》与《凶年》之间又有什么关联?
今天分享一篇网友小老鼠自制卡带的文章,如果你没看过这两部作品,读完这篇文章会很想将书和剧集加入待看清单。
到新的恨和喧闹中去
文 | 小老鼠自制卡带
喜欢看美剧的人,多半都至少听说过《火线》(The Wire)这部剧。该剧其实刚在HBO播出的时候,全美国看的观众也寥寥无几。但后来依托史无前例的爆棚口碑,成了许多榜单上的“史上最伟大剧集”。
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很多美国高校,都开设了《火线》解读课程,借此讲授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城市生态类型学等社会科学内容。
奥巴马在任的时候,还跟剧集主创大卫·西蒙作过一次对谈,把剧集呈现的巴尔的摩美国风情画作为一个标本,探讨遍布整个国家的阴霾。
在跟大卫·西蒙谈笑风生的奥巴马
但是,可能不少慕名打开这部剧的朋友,会跟我最初看的感受一样,觉得有些闷,看过后也没有预期的那么震撼。
我很早的时候就看过前三季,当时理智上是觉得蛮牛逼的,但不知为啥,没有像其他心水剧集那样打动我。就没有接着看四五两季,也没有系统说过这部剧。
直到这个冬天,因为一个妹子说这是她最喜欢的剧集,我又好长一阵找不到看得下去的剧和电影,看什么都觉得是千篇一律胡编乱造,就重新从头开始看了几集《火线》。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一下子把五季全部刷光了。
美剧《火线》剧照
这次前三季的重看加后两季的新刷,不光发现了大量之前忽视的细节,感觉上是叹为观止彻底臣服。一个后果是此后再看其他剧和片,更觉得没意思了。
《火线》这个剧,和所有其他影视作品都不一样!!!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其他全部!即使以我这样浩如烟海的观剧阅片量,也没有在影视中发现第二部同类作品。书籍中肯定是有的,但在影视中,再说一遍,《火线》跟其他任何作品都不一样!不夸张地说,美国电视工业能诞生这样的作品,简直是人类文明史的奇迹。
美剧《火线》剧照
《火线》区别于其他所有影视作品的一点是,在人物-社会生态这条链条上,它完全是从后往前,从外往内的作品。这也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观众初看会觉得闷的原因。
虚构性、剧情类的叙事作品,从前往后,从内往外是常规。意思是先立足人物,从人物的言行心理出发,然后再扩展到人物生活的外部世界。这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模式。
但是《火线》完全不一样,它首先着重强调的,恰恰是人物身处的整体社会生态。所有人都在有形无形的体制生态中行动。
这个其实归根到底也是人本身搞出来的外部环境和标准,涉及经济形势、警务法则、政绩数据、街道秩序、选举生态、教育体制、媒体策略等等,像一张巨大的网,把性格、诉求各异的各色人物罩在其中,没有人能摆脱。
美剧《火线》剧照
从最底层的流浪汉、毒贩、码头工人,最基层的警务人员,到最上层的政客、决策者,所有人都身不由己。
社会制度生态具有极强的独立性,没有人能随意改变,或者更准确说,没有人能改变哪怕一点点。(齐泽克写过《火线》的评论文章,说制度内部,变革已经不可能了。)
就像大卫·西蒙在他那部对标陀思妥耶夫斯基式俄国大部头的警察程序正义纪实作品《凶年》中设置的结构,一上来不是重点介绍哪一个人物,而是再杰出的人物都不得不拼尽全力应付的庞大官僚管理制度。
《火线》的灵感来源——《凶年》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美国高校可以开设《火线》相关课程,不只是戏剧文学或电视制作课,更多的是社会学课程。不少观众初看觉得闷也是这个原因。
不一定要搞清楚全部细节,但如果对剧集细致入微呈现的社会生态和管理博弈制度提不起劲,就极难入戏,体会不到人物在其中无奈挣扎的悲剧感。
在社会文本阅读这一端,《火线》就是最伟大的人类学社会学影像作品。世界范围内,都罕有深广度哪怕到其一半的作品。如果就人物塑造的立体、深入、生动,或者某一哲学话题的解析来说,类似高度的伟大作品肯定是有的。但在社会生态解读层面,《火线》树立了一个空前,也几乎绝后的高度。
美剧《火线》剧照
作几个涉及贩毒、警匪类题材剧集的类比。《绝命毒师》(Breaking Bad)是人物性格和戏剧冲突驱动的剧,观众不会把这样的剧当社会现实实录看,完全不是一个类型的;《毒枭》(Narcos)带有很强的异国奇观化色彩,有距离产生的猎奇审美感,这一点我个人不是很喜欢;《盾牌》(The Shield)是一部拼命积聚冲突,刻意营造真实粗粝质地的罪与罚哲学议题警察剧,不带社会文本解读色彩。这些剧都有各自特别出彩的点,但没有一部具备《火线》的社会学意义。
而所有其他的侦探推理类影视作品,最后给罪犯定罪的证据和逻辑,一定是巧思架构、戏剧猎奇化的。《火线》却一路强调程序正义细节,什么样的证据,怎么样的获取,能不能用来定罪,怎么定罪最有利,跟对方怎么博弈、交易。讲得非常非常细,这在娱乐性上,必然很不刺激。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社会生态,其实就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明白这一点,可以明白好多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相关的道理。
在缉毒警探最初把侦破脉络从毒品转到钱的时候,上级警告他,你追踪毒品,找到毒贩,追踪钱,就指不定追踪到谁那儿。结果他发现了关于金钱走向的一个荒诞闭环:毒贩赚的钱-政治献金政客贿赂-政府公益-用来运营戒毒所的钱。
从警局到学校再到市政厅,人物即使有很好的办事初衷,最终都不得不为了考核数据,先用各种我们一点都不陌生的方式(比如房价调控、抓赌抓嫖之类的荒谬)让数据好看,以保住自己的饭碗。
美剧《火线》剧照
而在奥巴马最喜欢的人物,以抢劫毒贩为生的Omar在法庭上被毒贩的律师质问,你这样的人,作的证词能信吗?Omar回答说,我跟你不是同一类人么,我们都靠毒贩为生,只不过我抢他们,用猎枪,你为他们辩护收钱,用公文包。我们都是游戏中的一部分。
这就是生态。所有人都是游戏中的一部分,最终什么都改变不了,每一个位置都永远不会缺人。就像啄木鸟,居然能找到在树干中啄虫子这样的奇特生态区位,然后,永远会有啄木鸟。
所以《火线》这部剧写实,实到死,无一遗漏的社会运作细节,但最终,看下来又有很强的虚幻感。如果一切都没法从根上改变,又有什么更多的意义?
对立的各方,最终都像是一起演戏的好朋友。人物身上,都带着挥之不去的黑暗和幻灭感。正是在这场巴尔的摩现实大戏中,没有人能逃脱,没有人是无辜的,没有人能得到最终的救赎。
美剧《火线》剧照
莱昂内《美国往事》中有一句经典台词:美国还很年轻,经得起犯错。穷街陋巷里的黑帮故事,曾经是青春期的美国传奇,后世的文明荣光,是沾着鲜血和污秽的财富洗白后创建的。面条垂垂老矣,但在大烟馆中回忆的,全是阳光灿烂的美国往事。
到了记者出身的大卫·西蒙这里,美国步入了中年,他在巴尔的摩街头巷尾寻觅到的美国景观,草莽气还在,但已然有了衰颓和无法再次重建的混乱迟暮之气。所有人都过早世故、成熟,双眼疲惫,注视着一个依然生生不息,没有过停止变革,但难逃老去宿命的国家。
美剧《火线》剧照
西蒙对巴尔的摩的爱和恨,浸透在对巴城变迁之风的细致描绘中。变迁和改革始终是城市的特性,也必然伴随着部分的拆毁和衰败。
他在《凶年》再版的后记中这样写道:
巴尔的摩作为“凶杀之都”的形象和它的旅游景观在我的著作中融合在了一起,其效果是令人错愕的。而另一方面,我又传达了一种古怪的自豪感——毕竟,这座城市历经了那么多苦难,且长期暴力肆虐,可人们竟然还坚强地活着。……
爱它,就要爱它的一切。《凶年》是对我们国家长期忽视城市问题的一个有力回应。如果我们的政府对那些问题无能为力,那么至少,我们还可以用智慧和真诚来抗击它们。
一个作者在一个城市中捕捉到变革带来的痛楚诗意,需要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在地精神。不管是巴尔的摩,他后来《忧愁河上桥》(Treme)中的新奥尔良,《美国往事》的纽约,路易·马勒《大西洋城》中老年骑士出没的大西洋城,《老炮儿》中破败的北京,地方本身,都获得了一种极强的主体性,既是人物生息的环境,又是审美主体本身。因为伟大的作品和人,城市不朽。
遗憾的是,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一座城市都有一部配得上自己的作品。但其实真正伟大的作品,让远方熟悉,像一个豆友说的,对双脚没去过的地方,有了乡愁;又让近处陌生,发现身边的很多事,自己其实从没认真看过,惊异于一部远方的作品把自己栖居地隐匿的被视而不见的东西全挖了出来。《火线》就是这样的杰作,如我朋友二哥所说,这里不是巴尔的摩,这里就是东北。
评论口碑最好的是切入学校和教育制度的第四季,我自己最喜欢的,却是讲到码头工人衰落的第二季。这一季视野宏阔,从东欧妓女到码头工会,带着极强的锈带工业和Springsteen式圣歌气息。Bruce Springsteen当然也唱过巴尔的摩,他在《饥饿的心》(Hungry Heart)中喊:
Got a wife and kids in Baltimore, Jack!
I went out for a ride and I never went back.
Like a river that don't know where it's flowin',
I took a wrong turn and I just kept goin'.
在巴尔的摩有妻子儿女,有一天出去兜风,就再也没有回来,像一条河流,流向混沌的远方。
村上春树惊讶于“内容这般阴暗且故事性这么复杂的歌词”,全美国居然能大合唱。
其实Springsteen唱的,是最经典的美国故事,关于逃离的故事。离家出走的父亲,和失踪的女生,是美国梦魇中的经典原型。他“内容阴暗且故事性这么复杂的歌词”中的巴尔的摩,也极贴合这座《火线》城市的气质。
很多人看《火线》不会感觉像看比如《绝命毒师》那么过瘾,因为它故事再怎么结构,都受制于社会生态真实呈现风格的约束。
但在到了反而觉得很多叙事套路俗套难忍的阶段,就会更被《火线》的呈现方式震撼。从外在生态进入后,《火线》的人物群像塑造,也呈现了美剧中罕见的深广度。这个具体就不展开讲了,因为人物实在太多了。这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在《晚来的夏日》中分析过经典叙事模式中反体制的角色人物。这肯定是经典设置,不同的是,其他所有作品中,钳制人物的制度,都是作为附属功能,人物一定是主体。观众甚至不需要搞明白钳制性制度的细节,也不影响观看。但《火线》像前面分析的,就完全不是这样。即使在彻底失控,最接近常规叙事套路的最后一季,也没有任何人成为那种好莱坞大片式的英雄。
但是大卫·西蒙的写作从属的,还是伟大经典的美国文学体系。比如相对的第一主角'Jimmy' McNulty——只是相对,第四季他就整整打了一季酱油,连个小配角都算不上。
这个角色就还是经典美国故事中内心被生活挫败感笼罩的人物,一如所有美国歌曲、小说、影视作品中的主角。
而纪实性色彩再强,西蒙也没有在其中削减一点点自己的文学野心。从对菲茨杰拉德、狄更斯、莎士比亚的直接引用和互文,到融合亨特·汤普森、杜鲁门·卡波特、诺曼·梅勒、盖伊·特立斯式刚左(gonzo)新闻精神和现实主义大部头呈现广阔社会风貌气魄的架构,大卫·西蒙创造了电视史上最需要“阅读”的作品。他的脚步也没有停在巴尔的摩。
美剧《火线》剧照
所以,我建议您在自己的“阅读”清单中,给《火线》留一个位置。不一定现在看,现在看着没劲也别急,先放着。等到有一天,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无法摆脱和改变的时候重新打开这部剧,也许会有特别震惊的发现。
而我,在又一个转变的关口,通过这部剧发现,原来过去从来都没有真的亲近过那个总让我们觉得不自在的世界。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种种制度的。
我终于决定迎上去。出路变化莫测,我不知道它将通向哪里,但无论它通向哪里,我都会跟随着它。一个陌生的世界将会在前方展开,一个乌云密布的世界,有着被闪电照亮的犬牙参差的边缘。
很多人误会了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真的有过正确的认识。我径直走进去。它敞开着。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它不仅不受上帝的主宰,也不被魔鬼所控制。
凶杀是这里的日常,
街头是他们的战场
多线叙事、全景描写,
真实记录凶案组警探们的完整一年
经典美剧《火线》原著
爱伦·坡最佳真实罪案奖
《凶年》
(美)大卫·西蒙 著
徐展雄 译
2021年04月
内容简介
巴尔的摩是全美犯罪率最的城市之一,平均每三天就有两个人死于非命。这让该城警局重案组成为了政治、新闻、腐败和善恶的漩涡中心。大卫•西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被允许无限制跟踪报道巴尔的摩警局重案组的新闻记者。他用纪实手法,根据自己1988年以实习警察身份深入警局一整年的调查报道写就《凶年》一书,对于美国的社会犯罪现象以及警察的执法行为做了真实披露。作品一经推出即广受好评,后被改编成美剧《火线》《凶案组:街头生活》等,并被誉为美剧黄金时代的代表作。
作者简介
大卫·西蒙(Simon D.),美国著名电视剧监制、编剧及作家。前《巴尔的摩太阳报》记者。他的纪实作品《凶年》荣获1992年度爱伦•坡最佳真实罪案奖。根据《凶年》改编的《凶案组:街头生活》和《火线》都成为了经典剧集,被誉为美剧黄金时代的代表作,彰显了美剧在文学性及社会批评方面的可能性。
长按扫码进入译文旗舰店 优惠购买👆
延伸阅读
👇👇 戳“阅读原文”·进入“译文纪实”专题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