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鲁克:自由是一种负责任的选择



自由是一种负责任的选择
文:德鲁克  编:木叶

阅读不是攫取信息,而是与作者对话,得到触动,甚至激发改变。德鲁克希望我们这样阅读他的著作:慢慢读。最好是每读一段,都能停下来,思考。
读完之后,首先问:这些问题、这些挑战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在仔细思考后,再问:我要采取什么行动,才能将每一条讨论的挑战转变为我的机会呢?然后,开始付诸行动吧!——《21世纪的管理挑战》,前言

▌从生存,到生活

管理既属于专业教育又属于博雅教育。学习管理能够为个人的职业生涯和工作成就添砖加瓦,帮助人们在未来不再忙于“生存”,而是有条件享受“生活”,成为卓有成效、勇于负责、成就瞩目之人。这正是“博雅教育”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
——《认识管理》,前言

▌人人都可以是管理者

在一个现代的组织里,如果一位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为组织担当做出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对组织对经营能力以及达成的成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那么Ta就是一位管理者。

管理者,不是有下属,而是有担当。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一章

▌工作是人格的延伸

工作既是负担,又是需要;既是诅咒,又是祝福。工作是人格的延伸,是人的成就,也是个人定义自我、衡量自我价值和人性的一种方法。
——《认识管理》,第14章

▌不应让工作完全沦为谋生

如果一个人只求谋生,只是为工作而工作,不理解工作的意义,那么他就不是也称不上一个真正的公民。
——《公司的概念》,第3章



▌自由,是一种负责任的选择

自由不一定使人开心。自由与个人幸福不同,与安全感或和平发展亦有所不同。……自由的本义不在于此,它是一种负责任的选择。

自由与其说是一种权力,还不如说是一种责任。真正的自由不是从纷繁世界中逃避,逃避就是放任。真正的自由乃是抉择的自由,做或不做,这样做或那样做,观点一致或观点相左,你可以自由选择。

自由从来就不是逃避,它永远是一种责任。它不是一种“开心”,而是人们所肩负的最沉重的担子:决定自己个人的行为,同时也决定社会的行为,并且为两者承担责任。
——《工业人的未来》,第6章

▌因担当责任,而获得自由

不是“我想要做什么”,也不是“别人要求我做什么”,而是“我应该做出什么贡献”。

如果从“我应该做出什么贡献”这个问题出发,我们就能获得自由。它之所以能赋予我们自由,是因为它赋予了我们责任。
——《管理》原书修订版,第45章

▌因注重贡献,而发展自我


个人能否有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你是否注重贡献。

如果我们自问:我能对组织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这就等于是问:“我需要怎样的自我发展,我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才能有助于我对组织做出贡献?我应该将我的哪些优点用在工作上?我应该为自己设定怎样的标准?”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第3章

▌才华 X 卓有成效的习惯 = 成果

一个人的工作成效跟Ta的智力、想象力以及知识水平没有太大关系。很多有才华的人出奇的低效,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才华本身并不等于成果。

相反,在任何组织中,总有一些卓有成效的、勤勉能干的人。当别人手忙脚乱的时候(一般人常常把忙个不停误认为是创造力的表现),他们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前进,并率先到达目的地,就像古老的寓言中所说的与兔子赛跑的乌龟那样。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1章



▌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卓有成效是习惯,是一系列实践的综合。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需要反复再反复的实践练习,养成五项习惯。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1章

▌每个人都可以说是组织的囚徒

如果我们从工作的实际情形来下替管理者下一个定义,我们简直可以说他是组织的囚徒。

在组织中工作,会面对四类非其本人所能控制的现实难题。每一项现实难题都在向他施加压力,使他的工作难以取得成果。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1章

▌善用时间:不是更有条理

根据我的观察,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并不是一开始就着手工作,他们往往会从时间安排上着手。他们并不以计划为起点,认识清楚自己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才是起点。

注:时间才是真正的瓶颈资源。善用时间不是让工作更有规律,而是要用投资思维来管理时间。让工作任务适应时间,而不是让时间适应工作任务。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2章

▌注重贡献:不是为工作而工作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定注重贡献,并懂得将自己的工作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他常常(从忙碌的日常中抬起头来)自问:“对于我服务的组织,在绩效和成果上,我能做出什么贡献?”

他强调的是责任。

重视贡献,才能消除管理者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在一团乱麻似的事务中理出轻重缓急来。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3章



▌扬人之长:只盯着短板没法成事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能使人发挥其长处。Ta知道,只抓住缺点和短处是干不成任何事的。为了实现目标,必须要扬人之长——同事之所长、上级之所长、本身之所长。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从来不问:“他能跟我合得来吗?”他们问的是:“他贡献了什么?”他们从来不问:“他不能做什么?”他们问的是:“他能做些什么?”

所以在用人时,他们用的都是某一方面有所长的人,而不是在各方面都过得去的人。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4章

▌要事第一:集中精力是成功之匙

卓有成效如果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善于集中精力。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first things first),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do one thing at a time)。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5章

▌有效决策:难在找到正确的问题

优秀的决策者知道,最重要、最艰难的事情并不是做决策。做决策通常相当容易。

最重要、最艰难的事情是确保思考的问题是正确的。很少有什么事情造成的危害,会大过针对错误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
——《管理》原书修订版,第28章




每个人都渴望自由,而德鲁克告诉我们,自由,就是对自己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只有这短暂的一生,一天24小时,一周168个小时。每个168小时加起来,会叠加出怎样的能量?能如何影响和帮助到他人?可以创造出什么样的价值?

德鲁克先生,坐在藤椅中的一位老人,没有公司,在一幢最普通的房子里,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高效之人是如何为他人创造价值的,一位最高水平的导师会如何影响他人。

而他本人,正是自己思想的践行者,在他持久而惊人的影响力中,帮助并激励着更多人。

为此,少数派悦读诚意推荐“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作品集。这套书:
 
◎实用: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就是最顶层的思维晋级攻略,探索和发现自我和组织内在的渴望与动力,并以此创建更好的行动方案,最终能实现叠加式的进步。
 
◎经典:德鲁克的著作被翻译为30多种文字,总销量超过一千万册,影响了130多个国家的管理者。
 
感兴趣的书友可识别下图二维码,一键收藏,通过德鲁克,完成思维层次的跃升。

▍延伸阅读

德鲁克:寻找人生意义的10条原则

德鲁克1994年哈佛演讲(建议收藏)

德鲁克: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大师的大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