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H.贡布里希 编:R先生
所谓的艺术家,从前是用有色土在洞窟的石壁上大略画个野牛形状,现在则是购买颜料,为招贴板设计广告画;只是我们要牢牢记住,艺术这个名称用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所指的事物会大不相同,只要我们心中明白根本没有大写的艺术其物,那么把上述工作统统叫做艺术倒也无妨。
▲拉斯科洞窟壁画
事实上,大写的艺术已经成为叫人害怕的怪物和为人膜拜的偶像了。
要是你说一个艺术家刚刚完成的作品可能自有其妙处,然而却不是艺术,那就会把他挖苦得无地自容。
如果一个人正在欣赏绘画,你说画面上他所喜爱的并非艺术,而是别的什么东西,那也会让他不知所措。
实际上,我认为喜爱一件雕塑或者喜爱一幅绘画都有正当的理由。有人会因为一幅风景画使他想起自己的家乡而欣赏它,有人会因为一幅肖像画使他想起一位朋友而喜爱它。这都没有不当之处。
法国雕塑家罗丹创作的雕像《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这个巨人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默视下面发生的悲剧。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嘴唇咬着拳头姿态,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他渴望沉入“绝对”的冥想,努力把那强壮的身体抽缩、弯压成一团。他的肌肉非常紧张,不但在全神贯注地思考,而且沉浸在苦恼之中。
我们看到一幅画时,谁都难免回想起许许多多东西,牵动自己的爱憎之情,只要它们有助于我们欣赏眼前看到的东西,大可听之任之,不必多虑。
只是由于我们想起一件不相干的事情而产生了偏见时,由于我们不喜欢爬山而对一幅壮丽巍峨的高山图下意识地掉头不顾时,我们才应该扪心自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我们的厌恶,破坏了本来会在画面中享受到的乐趣。
《有乌鸦的麦田》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创作于1890年7月的一幅油画。
通常的解释是,这幅画是以黑暗,严酷的天空显示了梵高的精神状态的困扰,与徘徊不决的通往不同方向的三种途径,与黑色乌鸦架空的预示死亡迹象。
大多数人喜欢在画面上看到一些在现实中他也爱看的东西,这是非常自然的倾向。我们都喜爱自然美,都对那些把自然美保留在作品之中的艺术家感谢不尽。▲鲁本斯《小男孩,画家之子尼古拉斯肖像》
鲁本斯画家之子尼古拉斯肖像约1620年黑、红粉笔,纸本,25.2x20.3cm 。
伟大的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在给他的小男孩作素描时,一定为他的美貌而感到得意。他希望我们也赞赏这个孩子。
▲丢勒《母亲的肖像》
丢勒画家之母肖像1514年黑粉笔,纸本,42.1x30.3cm。然而,如果我们由于爱好美丽动人的题材,就反对较为平淡的作品,那么这种偏见就很容易变成绊脚石。伟大的德国画家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在画他的母亲时,必然像鲁本斯对待自己的圆头圆脑的孩子一样,也是充满了真挚的爱。他这幅画稿是如此真实地表现出老人饱经忧患的桑榆晚景,也许会使我们感到震惊,望而却步。
可是,如果我们能够抑制住一见之下的厌恶之感,也许就能大有收获;因为丢勒的素描栩栩如生,堪称杰作。▲《穆里略街头的流浪儿》约1670-1675年 画布油画事实上,我们很快就会领悟,一幅画的美丽与否其实并不在于它的题材。
我不知道西班牙画家穆里略喜欢画的那些破衣烂衫的小孩子们是不是长相确实漂亮。
但是,一经画家挥笔画出,他们的确具有巨大的魅力。
▲皮特尔·德·霍赫 《一位妇人正在削苹果的室内图》1663年 画布油画
反之,大多数人会认为皮特尔·德·霍赫那幅绝妙的荷兰内景画中的孩子相貌平庸,尽管如此,作品依然引人入胜。
▲梅洛佐·达·福尔利 《天使》 约1480年 湿壁画局部
▲梅姆林 《天使》 约1490年 祭坛画局部 木板油画
谈起美来,麻烦的是对于某物美不美,鉴赏的趣味大不相同。上面两幅都是15世纪的作品,而且画的都是手弹弦琴的天使。相比之下,很多人会喜欢意大利画家梅洛佐·达·福尔利的优雅妩媚的动人作品(上图),而不大欢迎同代北方画家汉斯·梅姆林的那一幅(下图)。要想发现梅姆林画的天使的内在之美,也许要多花一点时间,然而,只要我们对他的动作略欠灵巧一事不再耿耿于怀,就会发现他是无限可爱的。▲圭多·雷尼 《头戴荆冠的基督像》 约1639-1640年 画布油画美是这种情况,艺术表现也是这种情况。
事实上,左右我们对一幅画的爱憎之情的往往是画面上某个人物的表现方法。
有些人喜欢自己容易理解因而也能深深为其所动的表现形式。
17世纪意大利画家圭多·雷尼在画十字架上的基督的头部时(上图),无疑希望人们在这张脸上看出基督遇难时的全部痛苦和全部光荣。在其后的世纪里,很多人从这样一幅救世主画像中汲取了力量和安慰。
这幅作品表现的感情是如此强烈,如此明显,以至于在路边的简陋神龛里和边远的农舍中都可以见到它的摹本,而那里的人们对艺术一无所知。
尽管我们很喜欢内在感情如此强烈的表现,却不应该因此就对表现方法也许较难理解的作品不屑一顾。
▲托斯卡纳的画师 《基督头像》 约1175-1225年 耶稣受难像局部木板蛋胶画那位画耶稣受难图的中世纪意大利画家对耶稣受难一事感受之深切一定不亚于雷尼,然而我们必须首先学会理解他的绘画手法,然后才能了解他的感情。在逐渐理解了那些互不相同的绘画语言以后,我们甚至有可能对表现方法不像雷尼的画那么明显的艺术作品更觉喜爱。正如一些人比较喜欢言词简短、手势不多、留有余意让人猜测的人一样,有些人喜爱留有余韵让他们去猜测和推想的绘画或雕塑。在比较“原始”的时期,艺术家不像现在这样精于表现人们的面目和姿态,然而看到他们依然是那样努力表现自己想传达的感情,往往更加动人心弦。
卢浮宫里面确实摆着一些东西,是谁把他们和一面普通的墙区分开?可以用道德来比喻。我们都知道,并不存在一套上帝给世界创造的审美的法则,就像没有一套完美的行为准则一样。但是作为某个群体的成员,人们如今还是会选择好比不要施舍,因为施舍是一种纵容,尽管昨天它还是怜悯和美德,这样的电车难题虽然无解,可是也无时无刻不在给出答案。不存在伦理,世间却有纲常和法律,同样,没有艺术,却有艺术家。艺术家试图为审美立法,用敏感和热情劝说其他人什么应该更美,于是慢慢有人发觉好像是对的,我们跟从他们,不过大写艺术已死,我们并不尾随他们。
谈到艺术时,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艺术就是曲高和寡,高高在上,远离日常生活的。
真正的艺术源于生活,寄托着平凡人对生命的热望;又融于生活之中,让人们洞见心中的风景。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欣赏一件艺术作品的原因,根本上在于我们无法跳脱出自己的局限视角。而这样的视角来源于我们的成长的环境,接受的话语体系,最终产生的一套固有看世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
正如贡布里希说,在欣赏伟大的艺术作品时,最大的障碍是不肯摒弃陋习和偏见。
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拥有一个广阔的胸怀,不受困于固有的认知,打开自己看世界的视野,从而获得一种艺术的生命体验,是贡布里希对我们当下最大的启示之一。
所以他也被称作,“第一位打开你艺术大门的人”。
而集他对艺术理解之大成的著作《艺术的故事》正是打开这个大门的钥匙,本书的由范景中和杨成凯翻译。
范景中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美术史的研究工作,着重于把美术史的研究与人文科学研究相结合。出版的论著有:《法国象征主义画家摩罗》、《古希腊雕刻》、《图像与观念》、《柳如是集》、《美术史的形状》等。
1981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任至研究员。学术活动范围广泛,在语言学理论、汉语语法、文学艺术、目录版本、古籍整理等领域都有著述发表。尤为倾心中国古文献整理和研究,现为国家文物坚定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汉语语法理论研究》。
在此,先知书店为大家推荐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希望可以帮助更多人走出局限认知,打开自己艺术世界的大门。接触美好的艺术品,欣赏真正的艺术,让生活更加充实完整,从而获得一种艺术的生命体验。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来源 | 本文节选自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延伸阅读
读完这5本书,相当于逛了100家博物馆
信仰的艺术:人之所以为人,恰恰由于人不仅有本能,还有精神的“可超越性”
现代艺术为何让“审美”变成了“审丑”?
爱的极致是信仰,美的尽头是艺术
真正的艺术融于生活之中,又超越于生活之上
生活的悲怆与欢乐,凝结在艺术之中
没有信仰的艺术终将流于庸俗
真正的艺术家,是把自己活成艺术
陈丹青:艺术不是高不可测的门墙,而是审美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