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信仰的艺术终将流于庸俗

先知书店 少数派悦读 2022-03-19


没有信仰的艺术终将流于庸俗

编:先知书店

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

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价值与主题:“真”代表信仰与真理,“善”代表人的道德与良知,“美”则代表纯粹与艺术,代表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者之中,“真”最重要,它是一切的本源。所以,艺术的根基是道德,道德的根源是信仰。

每当信仰被遗忘、被打击之时,就是道德开始沦丧、堕落之时,也是艺术走向庸俗、失去灵魂之时,是“真”被篡改、“善”被遮蔽、“美”被扼杀之时,留下的就只有破坏、失败、灾难和恐怖。

如果没有信仰,道德将流于泛泛而谈,艺术也终将流于庸俗乏味。舒曼曾说:"艺术家的本分是把光明灌注到人心深处。"好的艺术作品,是能给人启示的,就像信仰一样,使人在人生的迷雾中看见光明。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艺术,而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信仰

人的生活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

物质生活是衣食住行等物质享受,精神生活是学术、艺术等精神享受,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与信仰。

信仰是灵性的最高层面。因此可以说,生活的最高境界就是艺术,而艺术的最高境界则是信仰。

艺术创作需要技巧和领悟力,需要足够高的审美能力,而最终为艺术作品注入永恒灵魂的则一定是信仰。如果没有信仰,艺术就会被权力所利用,被欲望所驱使。艺术就像水一样,它会随着欲望之海泛起汹涌的波涛,而信仰则是无可替代的“定海神针”。

伟大的艺术一定离不开信仰。比如,西斯廷教堂里米开朗基罗的基督教艺术画作,这些伟大画作的背后都是关于信仰的故事。如果没有虔诚的信仰,不可能创作出如此震撼人心的艺术。

▲西斯廷教堂《最后的审判》局部


▌抛开宗教谈艺术,艺术就会黯然失色

宗教是信仰的具象化,艺术与信仰的关系,就表现为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艺术与宗教关系密切,互相难以分离。艺术与宗教,有着历史和内在的深刻渊源。如果完全抛开宗教谈艺术,那艺术就会黯然失色。

关于艺术与宗教,英国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强调说,二者“是人们达到痴迷的境界同时摆脱现实环境的两个途径,是达到同一类心理状态的手段”。

艺术在不断助力宗教的发展,宗教也不断通过心灵扩展艺术的影响力。艺术与宗教的互相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艺术被宗教用来宣扬和传播自身,同时,宗教也为艺术提供了自身的题材和内容。这一点在文艺复兴时期大量的宗教艺术作品中表现的相当明显。

●宗教的传播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传播和交流。如佛教产生后,先是通过交流从印度传入了中国,在中国经过民间特色的艺术改造后传入日本,日本的佛教艺术因此具有中国民间的一些风格特点。

●宗教思想对艺术形式、艺术思维、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方式等方面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如基督教对西方写实风格的影响,道家对东方写意风格的影响等。

宗教与艺术的这种密切关系,对世界各地区和民族的艺术都造成了深刻影响。这导致了宗教艺术的繁荣发展,使它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最耀眼、保存最完整的就是基督教艺术。

▲拉斐尔《圣母子与圣约翰》


▌艰难却必然的融合,基督教与艺术的奇迹

艺术与宗教虽然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基督教初期,却与艺术融合的异常艰难而缓慢。

3世纪以前的基督教,对于艺术是抱有一种敌视的态度。基督徒们认为艺术是一个异教的东西,是一种奢侈品,是和基督教的禁欲主义理念水火不相容的。

他们为了表示对教义的虔诚,为了宣传教义,又不能不利用艺术这种有力的手段。但是后来他们慢慢发现,利用旧的审美观念来为新的信仰服务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在4世纪以前,基督教是没有合法的地位的。信徒们的活动地点,必须是秘密的隐蔽的场所,在这一个过程当中,于是就产生了地窟艺术。

在罗马、威尼斯、佛罗伦萨这些地方,曾发现了不少初期基督教时期的地下宗教建筑,这些地窟利用神话作为题材,以艺术的样式来进行表达,充满着象征主义的色彩。

比如,表现耶稣不是直接表现耶稣,而是一个牧羊人正在牧羊,那个牧羊人就是耶稣,羊就是代表人民,牧羊人放羊,就是耶稣哺育大众。

到了公元4世纪以后,罗马帝国正式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宗教艺术创作也由地下转到了地上。

从此,基督教艺术开始了它长达一千多年的传奇发展,建筑(主要是教堂)、雕塑、壁画、油画、镶嵌画,各种各样精美绝伦的作品纷纷问世,遍布欧洲各地,更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巅峰。

经过千年的发展,基督教艺术成为世界艺术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成为近2000年来西方文化艺术发展的线索型的文化载体,也是全人类艺术宝库中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

▲极致的教堂玻璃设计,就像通往天国的窗

因此,有人说,未来只有两种纸质书不会消亡,第一种是关于信仰的经典,例如《圣经》——传世3200多年而不衰,只要人类需要向善,它们会永远存在;另外一种,就是艺术经典——只要人类还需要美,艺术经典就永远是刚需。
 
而今天推荐的两套书:《神圣艺术》+《圣经的艺术》,不夸张地说,就是将信仰与艺术“合二为一”做到极致的两套书。


▌《神圣艺术》:基督教艺术的全景展现

举凡古老文明,在艺术上取得绚丽成就的国家,都拥有深厚的宗教传统。基督教深刻影响了西方艺术,甚至可以说,基督教艺术就是西方艺术的主体。基督教构成了西方文化的重要精神根基。

基督教在其发展进程中,以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心灵感召力,征服了一代代、一批批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对世界的哲学、文学和艺术等文化各个方面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特别是在中世纪,基督教作为欧洲主要的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深深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塑造了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培养了西方人的心理习惯。

时至今日,基督教在西方社会中已经积淀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习惯,深深地渗透于西方人的精神生活和心理意识之中。

因此,基督教艺术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审美,更体现在其包涵的思想观念上。故而,了解基督教艺术,也是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一把钥匙。

介绍基督教艺术的书籍有很多,然而大多不是艺术通识类的部分提及,就是选取个别题材的介绍。全面、完整地介绍基督教艺术的书籍其实非常少见,因为它过于庞大,一本书实在难以描绘清楚。

然而有一本书却历经25年,耗资1000万欧元,汇集100位知名学者,与欧洲100个大教堂及学术机构跨界合作,由全欧知名摄影师团队历时10年精心拍摄,最终完整再现了2000年基督教的恢宏历程。这本书就是令人屏息的《神圣艺术》。

▲《神圣艺术》书影

这本8开本、重达10公斤的大书,囊括了自公元300年至今完整的基督教建筑及绘画艺术,是一部基督教艺术的百科全书。翻开这本书,关于基督教艺术的一切便跃然眼前。

这本书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细节放大”。对于巨幅艺术品,本书先展现其全貌,而后针对精彩的细部尽可能放大;而对于一些举世闻名的教堂建筑,摄影师则选取独特的拍摄角度,帮助我们了解那些前人无法知晓的精彩。



▌《圣经的艺术》:信仰最直观的表达是艺术

《圣经的艺术》是国内首套再现“世界十大教堂”的艺术巨著。其中,对“欧洲最美教堂”的圣马可大教堂,进行了总计1500小时的闭馆拍摄,将8000平米精妙震撼的镶嵌画集于一书,涵盖了《圣经》中最重要的主题:基督受难、十二使徒、先知与圣人.....

《圣经的艺术》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几乎整部圣经的故事——基督徒品鉴本书,是一次朝圣之旅;对基督教知之甚少的人,也能从规模宏大、内容完整的作品中,理解信仰的真谛、智慧的源头。
 
更重要的是,题材的神圣性,又反过来提升了《圣经的艺术》这套书的艺术境界——因为生活的最高境界是艺术,而艺术的最高境界则是信仰。艺术创造需要彰显人类最高理性的天分,需要彰显人性之美,但要达到最高境界,却离不开神性。
 
因此,收藏本书,其实正是开启了一场艺术与信仰之旅。


◎艺术与信仰的结合+顶级的工艺与材料

信仰和艺术类的经典纸书,之所以不可能消失,因为它们不仅关乎知识与审美,更是一种体验、一种仪式感。而体验,离不开工艺和材质。下面是随手列举的《圣经的艺术》的投入:
 
●按照奢侈品标准“做书”:一本书的用料,往往决定它的收藏、鉴赏品级。《圣经的艺术》完全按照奢侈品的标准,纯手工制作:书盒面采用意大利星幻纸,封面皮革精装、文字烫金、镶嵌琉璃马赛克,触摸手感极佳,内页采用最顶级的欧洲进口纸张,书脊是法式的竹节精装,放在书架上尽显审美品味,堪称一本收藏级的传世经典。


●八开超巨幅呈现,顶级呈现视角:决定一套艺术经典成败的,是它在视觉上的颜色与质感。本书对原作色彩极限逼近,内文画面采用当下最顶级的印刷工艺——四色印刷、全彩精印,几乎完美复刻圣马可大教堂的作品原貌;八开本的巨幅画面呈现,有亲临现场观摩原作的效果,是让书房增色或馈赠亲友的佳品。 

●毁版限量最后299册,极具收藏价值:《圣经的艺术》为意大利主教公会编撰,中文版只出版999册(1册1号1证书),目前仅剩299套,售罄后即绝版。

经与出版方多方争取,先知书店取得全国独家授权。购书之日,即具有投资与收藏价值。


为此,少数派悦读联合先知书店诚挚推荐《神圣艺术》+《圣经的艺术》这两套艺术与信仰的瑰宝。这两套大书给了那些对西方历史、文化史、宗教史不够了解的人一个比较全面的视角去深入体会。对于那些会为信仰驻足的人们而言,这两套书无疑是“上帝的礼物”,可以放在家里的艺术品

一套艺术品更需要好的展示。同时,由于这两套书的体量过于厚重,每部书都重达20斤,需要使用专门的优质书架,方便陈设与品阅。您还可一并选购专为两书量身打造的“美国红橡木书架”,为以上两套艺术大书提供最好的观赏体验。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稀品,体验艺术与信仰的力量。


▍延伸阅读

美是一种呼吸,他雕刻着人性的狂喜与剧痛

感性、伦理、信仰:生命体验的三重境界

魔性、人性、神性:美的三重境界

真正的艺术家,是把自己活成艺术

“光之诗人”莫奈:真正的美无需理解

另一个米开朗琪罗:最美最真的幻梦,最恶最真的人性

创世:一次心灵朝圣之旅

信仰的艺术:人之所以为人,恰恰由于人不仅有本能,还有精神的“可超越性”

审美的缺失,是一种新的无知

艺术三万年:当创造力跨越时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