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越来越复杂的世界
应该如何从容面对?
在这样一个如此丰富、如此矛盾的世纪里,我们几乎可以从任何一条路径理解它。在艺术领域,20世纪所经历的艺术运动要比文艺复兴还丰富,而其中有许多遭到了国家或团体的诋毁和封禁。在医学领域,20世纪在医疗手段上取得了璀璨的进步,却也见证了许多医生的道德滑坡。物理学可能是这个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冒险,然而它所取得的成就和招致的灾难都令我们难以忘怀。我们在政治领域突飞猛进,而相应的法律系统常常连亦步亦趋都难以做到。
地质学和地理学的新发现本该提请我们注意环境的脆弱,但是就算它发出过这样的呼声,也已经被政客下了封口令。美国人将人类送上了月球,却无法阻止屠杀在他们学校教室中不断重演。谁敢斩钉截铁地说,2000年的世界就一定好过1900年呢?当人们还在争论20世纪是否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21世纪已经飞奔而来。当21世纪的人们想要努力地生活时,却惊讶地发现:现实政治确实容易令我们担忧人类的命运。局部战争从未停止,人类的纷争也不曾停歇。但是人类当真只是如此而已吗?这里就要说到一个人,他是英国思想史大家彼得·沃森。他曾经给《泰晤士报》《纽约时报》《观察家》写过专栏,以思想的诞生为新闻点,报道全世界最新动态。但他的胃口远远不止如此而已。
沃森关心的不是世界大战和政治博弈,而是曲折中不断前进、构成一套完整叙事、展现出人类最好一面的思想历史。有人说,彼得·沃森是这个时代的知识英雄。在这个知识碎片时代,各种简史、快餐文化横行,彼得·沃森显得有一点格格不入:他逆流而上,死磕知识,以一己之力写完人类思想史全貌。他站在20世纪与21世纪的交叉点上,向后回顾整个20世纪,涵盖了所有塑造和改变了20世纪的人物和理念,用整整100万字,讲透了全人类在20世纪取得的思想成就,写就这部《20世纪思想史: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不走捷径,拒绝简化。在简史当道的今天,它并非清流,而是一道瀑布。彼得·沃森始终认为,简史所代表的学习捷径只能让我们获得零碎的信息,不能真正帮助我们掌握系统性的知识。只有当你学会不省略、不讨巧,扎扎实实地面对人类的精神财富时,你才能踏上学习之路。思想犹如人类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理解思想的进程,我们才能理解人类如何从蒙昧的时代,走向现代的心灵。《20世纪思想史》正是人类操作系统的最新升级。在20世纪,我们经历了法西斯的狂热、血腥的种族屠杀、不曾中断的局部战争,以及第三世界的纷纷独立,人类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bug,不断修复升级操作系统,才有了我们的今天。我们中国人总是乐于谈论中国的崛起以及越来越重要的国际地位,但是沃森非常犀利地指出:但是,只有当中国能像西方的伟大文明所曾经成就的那样,在统辖人生重要的问题方面——比如今天我们该如何一同生活在这个人与人截然不同的世界?——换言之,在法律、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以及人文学科领域提出举足轻重的新思想,我们才能说这个国家在现代世界中成为一个真正重要的角色。沃森无疑非常精准地提醒我们,经济实力只是国力的一部分,只有当我们在思想上为西方设定标准,我们才能认为中国真正崛起了,这便是读思想史的意义。《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曾在文章中提及,互联网上能够获取的信息犹如“一条浑浊的信息河流”。这话当然说得有点过,但他的核心意思是互联网上的信息未经提炼和归纳,其中有着太多纷繁复杂的细节,还称不上是知识。布鲁克斯的观点得到了诸多证据的支撑,而尽管互联网毫无疑问给我们带来了好处,却也可能让我们进入了新的无知时代。
在我们今天栖居的世界里,无知正在大范围地蔓延、扩张,在美国尤其如此,其程度已经到了令人警觉的地步。一项近期的调查显示,42%的美国受访者认为人类自宇宙伊始便已经存在于地球上,而有20%的受访者仍然相信太阳绕着地球公转。简史当道的今天,每个人似乎都自以为在学习知识,但沃森认为,很多人只是把碎片化的信息误认为知识,混淆了两者的区别。正如沃森在“中文版序”中所言:随着互联网的到来,这个世界变得如斯碎片化,学科之间变得如斯迥异,信息变得如斯原始而未经提炼,我们显然急需对诸种信息进行综合,并将网上大量“浑浊”的现成信息整合、梳理成明晰、连贯的体系。我们急需让信息脱胎换骨,变成知识。人们在理解事件和思想时喜欢(我几乎想说“需要”)使用框架,因为它能帮助我们进入思想的语境,咀嚼它,记忆它。如果没有框架,思想与思想的叠加只会是混乱的集合,而没有任何条理可言。拒绝简化的《20世纪思想史》正是试图通过给予信息以框架,将其整合成系统性知识,不仅更为全面,而且连贯的体系也有助于读者记忆。
被问及为何他的作品体量总是如此庞大的时候,沃森回答说,他从不刻意追求鸿篇巨制,但是当主题确定下来的时候,他总是明白,体量非得如此不可,因为他要写的是完整而不删节的历史。
因此,沃森的这部20世纪思想史做到了真正的全学科覆盖,物理学、宇宙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古生物学、考古学、数学、人类学、心理学、遗传学、语言学、文学、哲学、艺术学等,你能想到的学科无所不包。正是通过这样全面的了解,我们才能从20世纪思想的发展中找出跨学科融合的脉络。以希特勒为例,彼得·沃森让读者看到,思想是怎样通过影响关键人物的思想形态而改变历史的:
希特勒是否真如他的崇拜者声称的那样博览群书,这点颇值得怀疑,但他的确知道一些建筑、艺术、军事史、通史和技术知识,对音乐、生物学、医学以及文明和宗教史也颇有心得。他常常能用各领域的详细知识让听众感到惊讶。比方说,他的私人医生曾惊讶地发现,元首竟然熟知尼古丁对冠状血管的作用。但希特勒主要是自学成才的,这造成了显著的后果。第一,从来没有人给过他任何客观的、外部的观点,因而也无法对他的判断或他权衡证据的方式产生影响。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时希特勒25岁,战争使他的教育陷于停顿(和中断)。希特勒的思想发展于1914年停下脚步,从此以后,他大体上局限于在第2和第3章中提到的折中的泛德主义思想。20世纪既是人类的多事之秋,是恶的思想流毒世界的世纪,也是思想进步的辉煌世纪。在这个世纪,全人类在奴役、对峙、战争和解放的裹挟中曲折前进、求同存异,我们也在各大学科中取得了微观粒子、基因结构、现代主义等重大发现。彼得·沃森用精准和优美的叙述笔法,将人类在20世纪取得的思想发展娓娓道来,帮助21世纪的读者理解我们如何抵达当今的世界,未来又会去向何方。相信这部用思想写成的20世纪通史,也将成为我们理解当今世界,理解人类自身的关键所在。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包括《20世纪思想史》在内彼得·沃森的两部思想史著作。《20世纪思想史》让读者看清刚刚过去不久的20世纪的思想脉络,《思想史》则可让读者看清整个人类思想发展变化的全部历程。
面对时代的潮流,有人选择无视和顺从,但也总有少数人向历史深处借力,将视野构建在一个更超越的思想系统之上,从而获得全局思考的见识,在涌动的时代潮流中,做个不疾不徐的明白人。彼得·沃森的两部思想史正是个人构建思想系统的绝佳素材。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购买收藏(购书即赠“先知文房·黄铜书签”一枚)。
▍延伸阅读
当一个人真正理解生活与社会,走向“思想的成年”,定是因为他读懂了“韦伯”
人在“自我怀疑”、“精神危机”的当下,如何保持“思想的生活”
伟大的思想者,总是与孤独为伍
真正改变世界的,唯有思想
有思想的人,因清醒而注定孤独
思想史看上去很火,但却折射当下人的思想虚无
警惕思想偏食症:真正的无知,是思维方式的贫穷
思想不需要肉体的形骸
思想的“未成年”与“成年”,中间的距离只相差一位康德
有一种人宁死也不愿隐藏自己的思想
贯穿历史的三条思想之链: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