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不仅是审美,也可以安抚心灵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Author 先知书店
艺术不仅是审美,也可以安抚心灵。
今天,已经很少有人再纠结艺术“有没有用”这类问题,因为艺术关乎审美,至少是修养的一部分。
但其实,即便在最生活的层面,艺术也是非常有用的。
最近几十年,在西方兴起了一种心理治疗手段,艺术治疗。
艺术心理治疗师,可以通过解释艺术形象的象征意义和倾听创作者自己的解释来进行心理分析。
艺术治疗为什么会有效?因为艺术是潜意识的窗口,而人的许多情绪体验本身就是前语言的,比如人们常常在描述自己的真实感受时感到语言的苍白无力。这时候,借助艺术,治疗师与被治疗者找到了一种新的沟通媒介。
近十年,西方不少研究证明,艺术心理治疗在处理情绪障碍等方面的突出作用。
有情绪困扰的青春期少年使用艺术表达自我形象,有利于揭示青少年的情感和价值判断。被焦虑、孤独、抑郁困扰的成年人,也可以通过艺术,将难言之隐表达出来。
艺术为人们提供一种发现自我、表达自我、疗愈自我的方式。但可惜的是,过去,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提供的艺术资源太有限了。
零基础艺术入门,先知书店诚挚推荐:贡布里希先生的传世巨著《艺术的故事》。
本书的引进、翻译者,是中国美术学院范景中教授。范景中教授翻译介绍西方艺术史,被誉为“西方美术史第一权威”。
法国罗浮宫馆长:本书像《蒙娜丽莎》一样著名。
著名的欧普艺术家赖利:《艺术的故事》是我阅读的第一本艺术史,当时我还是一个19岁的学生。这是一个启示,让我无法废卷放手。它开启了某些人类思想的最伟大的成就之门。笔墨中充满了爱与学识,清彻而富有洞见,它是艺术欣赏的经典基石。
书友谭思源:一个有书架的人,都想要有一本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
本书堪称西方艺术史的《圣经》,豆瓣评分高达9.5分。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精装典藏版。
▍延伸阅读
知识分子的责任不是改造社会,而是抵制乌托邦主义者的“迷人呼叫”
最后库存 | 《中国救荒史》:一部中国史,其实就是一部灾荒史
最后库存 | 《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的一生,见证了美国对华的努力与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