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下文笔,唯真诚不破:80岁写出处女作,热评过万,横扫榜单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Author 先知书店


一部80岁老人在“厨房”写出的处女作,为何能够获得豆瓣评分9分、热评超六万、热销数十万,横扫豆瓣读书年度中国文学第2名,单向街书店文学奖等十二项文学大奖?


天涯网友胡破卷:这是纯粹的民间书写,文笔也透着民间的莽莽之气,有些片段打死都别想在史料或书斋里炮制出来的作品中看到。我喜欢看这样来自一线的文字:无矫饰、无保留、粗粝、直情。它们贴身而行,大量难以想象的新鲜细节,让我感应到往事的呼吸。


80岁老太杨本芬,生于1940年,青年时未及毕业即下放江西农村。此后数十年为生活挣扎,做过许多活计:种田、切草药、当工人……


大火之前,杨本芬从未幻想自己会成为一名作家,怎么可能呢?


一生为生计奔忙,却从未做过任何与写作相关的工作,也从未接受过任何写作培训。


直到花甲之年,“那一年,我六十来岁,生活似乎已不再需要目标与方向,只需顺天应命。但我开始干一件从未干过的事情:写作。”




杨本芬窝在四平米厨房,边趴灶台边写作。这一写,就是八公斤稿纸。“这里面,还有眼泪的重量。”这种重量,更在后来打开无数读者的眼泪阀门。


然而,这些“厨房里的文字”一沉寂就是十几年。


在它横空出世,横扫大大小小榜单之前,有谁敢出版一位已然年过花甲,却无人知晓,也从未正式发表作品的老太作品呢?


——出版人涂涂:只读了一章,我就决定必须出版


它是直面家国的历史,它是直面苦难的命运。但它首先,是写作。它是一个足够天才的作家,以生命为积累,在花甲之年,利用做饭闲暇动笔,到80岁才得以出版。而后,卖到脱销、一再加印的处女作。


——俞敏洪:读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外婆和母亲的影子


有人强忍眼泪读完,有人深夜一口气读完,有人站着读完,有人念给长辈读完……有人说它是《活着》,有人说它是“呐喊”,更多人想起自己祖辈父辈,姥姥、奶奶、姑姑、妈妈……


——教授丁帆:家庭变迁中高度浓缩和真实的中国社会史


没有美化苦难,没有诗化死亡。聚焦50-70年代艰难岁月,“时代的苦透过薄薄书页溢出来”。它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被淡忘、被深埋的普通人苦难史。



杨本芬,80岁出版处女作《秋园》、81岁出版《浮木》、82岁出版《我本芬芳》,三书本本热评过万。许多读者不仅自己看,还买来送给长辈。先知书店深知其签名价值,历经周折,获得仅有的少量宝贵签名本。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



▍延伸阅读

这套书很像《白鹿原》,但价值观截然不同

余秀华:活着,拒绝大词

多数人选择站在赢的一边,而他选择站在常识和良知一边

王朔:若下令全民追星,我就追他

“本书排名第一,当之无愧!”

唐德刚:袁世凯,天堂地狱之间的边缘人

雷颐:宋教仁的悲剧命运,是近代中国政治的缩影

如此真实,中文版竟然没有删改(且看且珍惜)

张鸣:都市隐者刀尔登

“裸辞”官员自述:你们看过的所有电影,没有我经历的精彩

一生只为一部书:历时50年,揭示文明遗产的旷世巨著

所谓“全盘西化”,既是杞人忧天,也是痴心妄想

真正认识日本,需要对历史有丰满的理解

黄怒波:在经济学界,谁是一直讲真话的人?

这本书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也不算溢美之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