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当代艺术 ?
现如今不管是闲暇时去 798,还是草场地上看看画展,当代艺术已经成为绕不开的话题。不过,如果想进一步深究当代艺术到底是什么,又往往不知道该从哪说起,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今天,不如从我们的日常中跳脱出来,一起回到最初去看看什么是当代艺术。
我们先来看一张摄影作品。这张照片中呈现的是一只伸出来的胳膊,下面是空旷的街道,好像一个人在看时间。这张照片你能读懂吗?如果读不懂,你会如何去弄懂它?
单纯看这张照片的图像,确实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不美,也不仔细,不好看,甚至都没有色彩。这样一张黑白照片,你可能都不愿意摆在家里,还不如放一张自己的照片,或者放一盆花。可是如果我告诉你,这是人类摄影史上一张至关重要的摄影,原作是天价,你会怎么想?
寇德卡 | 捷克摄影大师
没错,聪明的你,一定会问这张照片说的是什么事。这张照片是捷克摄影大师寇德卡,在布拉格之春的代表作,当时是随手一拍。1968 年 8 月,华沙条约组织的坦克入侵布拉格,寇德卡用相机见证并记录下了这一切。
“我记得那时候别人看到我都说我疯了,因为当时俄国人看到谁拍照就射谁,可我就站在他们的坦克前!”这是其中一张经典作品,记录了当时的时间。这些照片被秘密偷运出捷克,由玛格南图片社提供给外界媒体。后来这张照片成为一个时代的重要符号。
布拉格之春 |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 1968 年的改革
然后回到刚才那个问题:刚才你为什么读不懂这张照片?是的,是因为你不了解这张照片的历史背景,一旦了解了,哪怕你没有学过摄影史,你也会知道这张不好看的照片,比你自己的彩色写真集更有价值。
事实上,我们读不懂当代艺术,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当代艺术的背景。我们只是按照以往的判断标准去评价,按照自己的主观好恶去评价。如果我们按照主观好恶去评价,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喜不喜欢”,但自己喜欢的,却未必重要。
另外,我们所理解的“艺术”,有时候已经是一个过时的标准。用过时的标准来衡量新事物,往往容易出问题,量不准。我们用“道德”来举例。汉代的时候,一个男人去碰一个女子的脚,是非常不道德的;一个女子在丈夫死后改嫁,也是不“道德”的,可今天如果谁不让一个寡妇改嫁,我们反而会说他不“道德”。
还是那个词,还是那样写,但由于时代不同,标准也不同了。艺术也是一样,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换标准的。唐代的时候,妇女喜欢浓妆艳抹把自己养成大胖子,今天却想办法抽脂减肥。
宋徽宗的《瑞鹤图》
今天我们大多数人头脑中的艺术标准都是落后的,中国部分主要是古代的艺术标准,西方部门主要是二战以后——这已经是很不错得了,更多的人只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标准。古代人看艺术的标准是什么呢?是品味高雅,格调不俗,修身养性,颜色美丽感人。我们总是听到许多人说,画得不好看,不美,认为只有美的才是艺术。
如果你用这个标准,你就永远看不懂当代艺术。因为当代艺术的标准不是好不好看,而是重不重要。就像刚才寇德卡那张照片,你用美不美来衡量,永远衡量不出它的价值。
我们再来看一看德国当代艺术大师博伊斯的《油脂椅子》。这件被称为艺术品的东西,是在一把破旧的椅子上涂抹了许多油脂,椅子上还有一段铁丝。这件东西是西方艺术史的经典作品,是德国的国宝级别艺术品。
与中国传统艺术标准来看,这非但不高雅,恰恰都是由些又俗又脏的东西构成,而且不美,还有点恶心人。这样的东西我们都能做,没什么技术难度,怎么就被德国人看做宝贝?德国人都是傻子么?德国人当然不是傻子,看看你的宝马奔驰,厨房刀具就知道了。
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1921 - 1986)
其实博伊斯想通过这个作品讲述他的故事和感想。你若听了他的故事,就明白这件作品的意义。
1938 年,博伊斯参加了希特勒空军青年团。1943 年,博伊斯驾驶的飞机在轰炸苏联克里米亚地区的基姆防空基地时被敌方击落,舱内的战友当场丧命,而博伊斯则幸运的在颅骨、肋骨和四肢全部折断的情况下被当地的鞑靼人救了回来,并靠动物油脂、奶制品和毛毯恢复了健康。
这段经历改变了博伊斯的许多思想。一个象征现代文明国家的人,驾驶着象征先进科技的飞机,却用于战争,而讽刺的是却被一群象征落后文明的游牧民族救活。
博伊斯觉得画画不能表达这些反思,就用了一种象征的手法,用铁丝,椅子,油脂表达了他的感受。之后他的作品中多次出现毛毯、急救包,血瓶,毛毡,就是这个意思。因为这些作品是关于二战的反思,所以变成了重要的历史证物。
由此可见,当代艺术的标准,是艺术家的思想是否重要,是否是那个时代的重要反映。和博伊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也有许多艺术家,有画画的,有做雕塑的,但当德国要梳理那段历史的时候,好看的风景和美女都不能代表那个时代的沉重,博伊斯的作品,可以。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方力钧,看看中国备受吐槽的丑陋光头绘画,为什么能够进入西方一流美术馆。
这件作品是方力钧的绘画,是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的绘画。如果按照我们传统的艺术标准来看,这件作品第一感觉就是“丑”,这样的作品能上封面,美国人是故意的吧,是弱智吗?前面说到,德国人不傻,那么美国人也肯定不傻。
前面还说到,当代艺术的标准不是美丑,如果你到这里还在坚持“丑的就是不好的”,我只能说前面白写了。您先去看看别的吧,您离当代艺术还有段距离。
方力钧画的这些看起来像痞子的人,在90年代的时候,可以说是许多人的形象写照。经过八十年代的人文热情,90年代中国决定全面走向市场经济,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让许多人茫然。
方力钧
要知道,在过去那么多年中,市场可是资本主义的代名词,现在又突然要提倡,到底该怎么办?我们从小就接受的“资本主义每个毛孔都流着肮脏的血”,现在怎么办?会不会又来一次反复?王朔的痞子文学,和方力钧画中的痞子,都是一回事。
我们接受不了方力钧,是因为我们觉得画就应该好看,愉悦,而文章却不一定写得优美才是好文章。方力钧不是不能画美女和鲜花,只不过他觉得那些东西不能讲清楚他的经历和感受,不能代表当时中国人那种迷茫的心理状态。如果一个人从小收到一种“正确的教育”,长大了发现全是骗人的,这个人的表情可不就是方力钧画的那样?更何况我们受骗的可是整整一代人。
张晓刚 | 以失忆和记忆概括表达中国的变化及捕捉时代的心理状态
要读懂当代艺术,就不能主观判断,而是需要客观理解。先去弄清楚艺术家说的是什么事,再来判断这件事是不是重要。当代艺术理解并不难,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这个时代。之所以总是看不懂当代艺术,主要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成见。
艺术如人,我们在不了解一个人的情况下就开始厌恶他,那我们永远不可能体验人性的复杂。
艺术为人们提供一种发现自我、表达自我、疗愈自我的方式。但可惜的是,过去,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提供的艺术资源太有限了。
零基础艺术入门,先知书店诚挚推荐:贡布里希先生的传世巨著《艺术的故事》。
本书的引进、翻译者,是中国美术学院范景中教授。范景中教授翻译介绍西方艺术史,被誉为“西方美术史第一权威”。
法国罗浮宫馆长:本书像《蒙娜丽莎》一样著名。
著名的欧普艺术家赖利:《艺术的故事》是我阅读的第一本艺术史,当时我还是一个19岁的学生。这是一个启示,让我无法废卷放手。它开启了某些人类思想的最伟大的成就之门。笔墨中充满了爱与学识,清彻而富有洞见,它是艺术欣赏的经典基石。
书友谭思源:一个有书架的人,都想要有一本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
本书堪称西方艺术史的《圣经》,豆瓣评分高达9.5分。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精装典藏版。
文章来自网络,鸣谢作者!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