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中文世界的边缘苦苦支撑,创造了一系列不小的“奇迹”
黎紫书,本名林宝玲,1971年生于马来西亚,毕业于霹雳女子中学。她的人生也足够“霹雳”。
“在一个中文被挤到主流以外的国度,华文文学土壤只占断崖之地”——她在这样的中文世界的边缘苦苦支撑,创造了一系列不小的“奇迹”。
自1995年以来,黎紫书多次获得花踪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等奖项,也曾获大马优秀青年作家奖、云里风年度优秀作家奖、南洋华文文学奖等。
她的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获第四届红楼梦长篇小说奖评审团奖。已出版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微型小说集以及散文集等著作十余部。其中代表作品《流俗地》获《亚洲周刊》2020年度十大小说。
即使身处黑暗,也要在黑暗里寻到天光
豆瓣14000多人打分,评分高达9.2分。有读者感言“一天读几章,舍不得读完”。《流俗地》究竟有怎样的魅力?
这是一部独具女性力量、展现女性成长的小说。
小说主人公银霞生来是盲女,她聪慧敏感,亦懂得洞察人心,她不得不待在家中,也渴望融入外面的世界。
她学象棋、上盲校、自谋独立,在生来的黑暗里劈开了一片天。她学会用盲文写信,也拥有了炙热的爱情,一切看似向着美好的方向,殊不知黑暗已经降临。
银霞、细辉、拉祖是一同长大的“铁三角”,历经生命碌碌坎坷的拖磨,该如何寻找各自人生的出口?
本书通过描写一个盲女和一座马来小城的故事,应答生命的洞见与不见,探触俗世的浮沉与悲欢。
黎紫书坦言:
“我明白自己此生没有能力写上几部长篇了,便对手上写着的更豁尽全力,用破釜沉舟般的心,将心目中想象的小说——《流俗地》里的一长卷浮世绘,我所认知的家乡,一笔一笔勾勒描绘出来。
尽管写的是偏隅地,马华事,没有宏大的历史叙事,也没有耸人听闻的事件和光怪陆离的社会背景,但我希望它打动中文的世界。
我心目中的《流俗地》是这么一部小说。它不是大众化的类型小说,而是严肃的文学作品,但必须精彩,好看,能让人享受到阅读长篇小说该有的乐趣。”
小说以马来西亚锡都小城的“楼上楼”为中心,洞开马来西亚的华人世界,他们的爱恨、生死、出走、归来,叙写世俗社会里的平淡生活。这些小城人物在生命狂流里载浮载沉,薄凉活着,无声老去。
数十年历史深处的一众卑微生命,个人命运的创伤与徙家流落,不同族群关于各自民族的身份认同与情感交融,每一种悲凉的生存底色中,都透露出人性的倔强。
▲马来西亚怡保旧街场
《流俗地》以跳接时空的叙事手法,为各个角色穿针引线,每一篇章看似独立却又巧妙勾连。书中人物冷眼、坎坷、孤寂,拥有短暂欢乐,却都像电光石火,刹那间便走到时间尽头,看俗世的风吹透灼热的仓皇人生,让人读来欲罢不能,众多知名作家都为之折服。
王安忆:小说与历史宏伟叙事有关,可是,到了“流俗地”却降为人世间。我最感动他们三人手牵手走在路上,罗汉护观音似的,没有芥蒂,没有罅隙,混沌一团天籁,简直要飞上天去,却又落回地面,做了俗人,还是要依着岁月长大。
王德威:《流俗地》娓娓述说一个盲女和一座城市的故事,思索马来西亚社会华人的命运。黎紫书为当代马华文学注入少见的温情,也为自己多年与黑暗周旋的创作之路,写下一则柳暗花明的寓言。
《告别的年代》
如果说《流俗地》是黎紫书的“破釜沉舟”,那么《告别的年代》则是黎紫书对自己的告别。
这本书是黎紫书的首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用了大量作者本人前半生所熟悉的素材、各种道具。同时,这也是黎紫书有意识地对这些旧的素材的放弃,是对自己的告别。
书中以三个“杜丽安”的故事反思那个告别不了的年代,笔触戏谑而伤感,叙述几位身处远离动乱现场城镇的角色,回望那些充满尘埃的岁月,既重构又解构离散族裔的集体记忆。
正如一位书友所说:黎紫书单纯借由文字完成了时空的极大拓展。阅读她的作品,总能感到自己穿梭在不同的时空中——与不同面孔的人、不同纬度的时间、异质化的空间相逢。
《野菩萨》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黎紫书十二篇短篇小说。十二篇小说主题多样,风格多变,从家国叙事、历史隐喻,到个人悲喜、情欲纠葛,视角独到细腻,敏锐犀利,笔锋绵密华丽,精怪灵动。
小说一面极尽怪诞,书写寓言式的想象和映照:《国北边陲》中世代受诅咒短夭的家族碌碌寻找并不存在的解药,《七日食遗》中怪诞荒谬的食史怪兽;
一面则是俗世天光中爱与欲的翻腾:《野菩萨》中旷男怨女时移事往,《我们一起看饭岛爱》中情色女作家在网络和现实间的欲念和巧合,《生活的全盘方式》和《卢雅的意志世界》中少女隐秘的成长史……
十二篇故事,森冷又深情,诡异又迷人;文字粘稠细腻,镜像摇曳多姿,连接为一幅奇幻瑰丽的南洋世相图,在拓宽汉语文学地理边界的同时,也延展了华人一族在更广阔世界里的生存图景。
·黎紫书·
创造马华文学的另一种可能
马来西亚华人作家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让马华文学顽强不死,多少已像是个奇迹。但黎紫书认为,马华文学一直是“雨林书写”,再往下发展,会面对更大的局限。她想看到马华能经营出更多不同种类的文学书写,与世界接轨,虽然难度很高,但必须尝试。
黎紫书自述,马华文学就是个小圈子,马华作者就像是水沟或小溪里的鱼儿,为了生存,会竭尽全力游到公海,去到一个更大更广阔的世界,找到更多的可能。
而这样的《流俗地》这样的精彩长篇,便是是一种见证——如黎紫书一样的马来作家已经走出另一条路,正在创造马华文学的另一种可能。
先知书店有幸获得黎紫书《流俗地》《告别的年代》《野菩萨》三本书全签名+钤印版,数量有限,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