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大家准备这次训练营的时候,卢老师指导我做了一张海报。
这张海报浓度非常大:横着看,它包含了最常见的TCI的教学组成部分和经典策略;竖着看,又包含了几代TCI学者和一线老师们的智慧结晶和未来展望。
经过几番调整,图终于做完了。看上去,让我感到深厚与整齐的美感。这张TCI教学全景图承载了太多人的心血和智慧,经由我的糙手诞生雏形,倍感荣幸。这篇文章,我就结合自己的粗浅理解和课堂实例,来说一说这张图的“秘密”。这篇文章篇幅长,内容密度比较大,大概属于费力不讨喜的类型。不过没办法,确实想把问题讲清楚。如果你真正感兴趣,可以一次读不完保留起来下次继续。一个完整的TCI教学单元,往往都会包含四个环节,分别对应上图中的:01. Introduce structure in context 在语境中引入目标结构
02. Create meaning in context 在语境中创造意义
03. Read and discuss 阅读与讨论
04. Assessment 测评
前面三个环节往往按照时间顺序先后发生,而最后一个测评部分会分布在各个环节。接下来我会结合课堂例子,直观展现各个环节的一个样子。大家请注意,我这里所举的例子,只是使用TCI的方式之一,还有很多种方式、很多样子是这篇文章没有体现出来的。
01
Introduce structure in context
在语境中引入目标结构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第一次接触到课程计划的目标语言结构。假如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词语之一,是“feel”这个高频动词。那么,在进行了每节课开场的常规环节之后,我就准备介绍这个新词给学生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学生,我们往往需要采取借助视觉和身体动作辅助的方式。第一步,我会依次展出下面两张图片,然后指着图片,一边把冷热、开心难过的身体动作做出来,一边用英文介绍:“He feels hot.” "She feels cold." "He feels sad.""He feels happy." 反复指读几次之后,学生们可以基本对feel这个词的意思有了大概的猜测。第二步,为了确保学生们不产生词义的误会,我们可以进一步用中文跟进确认一下,“大家猜猜feel是什么意思呀?”“对,feel就是感觉的意思。” 在这里,我快速地采用母语翻译的方法,五秒钟结束,然后马上重新进入目标语英语。这样虽然打破了100%纯目标语形式上的纯粹,但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准确建立feel的意思,课堂效率更高。第三步,给feel指定一个相关的身体动作(比如双手放在胸前表示“感觉”)。这个动作可以是老师自己提前想好的,也可以询问学生的意见,发挥他们的创造力,然后老师挑选一个。
给feel选定一个相关身体动作,目的是在接下来的课堂中,每当我们使用feel这个词的时候,都可以同时做这个身体动作,反复提醒学生们它的意思,帮助学生们运用。经过上面三步,我们完成了TCI教学的第一个步骤:“在语境中引入目标结构”。02
Create meaning in context
在语境中创造意义
承接第一步,在学生们初步确定了目标结构(feel)的意思之后,我们就可以跟学生们进行多种不同形式的互动,反复使用它来进行真实的意义交流。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使用了 Picture talk 和 Story asking这两个策略。
第一步 图片问答 (Picture talk) 通过一张有意思的图片跟学生进行问答互动。
首先,我给学生们展示上面的图片,然后开始进行循环式问答。老师:How many children are in the picture?老师:Yes, there are three children in the picture. There is one boy and there are two girls. 老师:Does the boy feel happy?
(一边问,一边指向图片,一边把之前建立的feel的动作表演出来)
老师:Yes, the boy feels happy. Does this girl(指向左边女孩) feel happy? 老师:Yes, this girl feels happy too. Does this girl(指向右边女孩) feel happy or does this girl feel sad?(一边问,一边指向图片,一边把happy 和 sad的表情表演出来)老师:Yes, this girl feels happy too. They all feel happy. 老师:Do they feel very happy or do they feel a little happy? (一边问,一边把very和a little手势做出来)老师:Yes, they feel very happy. 老师:Sarah, do you feel happy? (老师指向班级里的一个学生)老师:Class, Sarah feels happy. Sarah, do you feel very happy or a little happy?
老师:Class, does Sarah feel happy? (学生:Yes) Does Sarah feel a little happy? (学生:No.) No, Sarah doesn't feel a little happy. Sarah feels very happy!老师:Who else feels very happy here? 老师:Oh, John feels very happy. Suzie feels very happy. Calvin feels very happy. (老师来形容每个举手的学生)老师:Oh No! Wendy doesn't feel very happy.老师发现其中一个同学Wendy没有举手,老师可以根据班级的情况来决定是否跟进Wendy doesn't feel very happy的原因。如果跟进,那么可能因此会发展出来一个故事;如果不跟进,老师可以回到自己的教学计划中。
*这里我用了 feel happy来示例,在实际课堂中,可能还会加入 “feel sad”"feel hot"和“feel cold” 进行部分循环式提问, 这三个词组是上个环节中引入的,可以在Pictureal talk这个环节进一步强化。进行到这一步,一个简单版的Picture talk的部分完成了。第二步 与学生一起故事创造(Story asking)。假设老师没有跟进Wendy的故事,而是回到原来的课程计划中,跟学生们一起创造课堂故事。老师:Class, this is Panpan.
老师:No, Panpand is not a dog. Panpan is a panda. Does Panpan feel happy?
老师:No, class. Panpan doesn't feel happy. Panpan feels hungry. 老师:What does Panpan want to eat?学生举手,依次提供答案:有的学生说“竹子”;有的学生说“草”;有的学生说:“鱼”
*注意,在学生们提供故事细节推进情节进展的时候,因为学生的词汇量受限,我会允许学生加入非常少量的母语表达意思;学生们看到自己的答案可以加入到故事发展中,会觉得课堂是围绕着他们来发展的,也会对课堂更有认同感。老师选择自己满意的答案来跟进故事,最好选择意想不到的答案,增强语境的画面感和课堂趣味性。假设老师选择了Pizza这个答案,老师:Yes, Panpan feels hungry. Panpan wants to eat pizza. What pizza?学生提供答案:有的说香肠Pizza;有的说鸡肉Pizza;有的说必胜客Pizza
老师:Yes, Panpan wants to eat a bamboo Pizza. Does he have a bamboo Pizza?
老师:Who does Panpan go to?学生提供答案:有的说Panpan的妈妈,有的说班里学生Sarah,有的说大家知道的社会人物。老师选择根据学生的兴趣点选择答案,比如老师选择了小猪佩奇。老师:Panpan feels hungry. Panpan wants to eat a bamboo pizza. He doesn't have a baboo Pizza. He goes to Pegga Pig. 老师:Panpan says : " Hellp Pegga Pig. I am Panpan. I feel hungry. I want to eat a bamboo pizza. Do you have a bamboo pizza?" Class, does Pegga Pig have a bamboo pizza?老师:No, Pegga Pig doesn't have a bamboo pizza. Pegga Pig says to Panpan: "Sorry, I don't have a bamboo pizza." Class, does Panpan feel happy?老师: Does Panpan feel hungry? 老师:Who does Panpan go to?学生继续提供答案,经过老师的示范,这次学生们的答案可能就更加五花八门了。假设老师最后选定蜘蛛侠 Spiderman.老师:Panpan goes to Spiderman. What does Panpan say to Spiderman?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 “Hello Spiderman. I am Panpan. I feel hungry. I want to eat a bamboo pizza. Do you have a bamboo pizza?”老师:Class, does Spiderman have a bamboo pizza?
老师:No, class, Spiderman doesn't have a bamboo pizza. What does Spiderman say to Panpan?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Sorry, Panpan, I don't have a bamboo pizza.”老师:Class, does Panpan feel happy?老师: Does Panpan feel hungry? 老师:Who does Panpan go to?学生继续提供各种人物答案,老师最终选定班级里的一位学生,可以是任何一位同学,也可以是之前说不太开心的Wendy。老师:Panpan goes to Wendy. Class, what does Panpan say to Wendy?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 “Hello Wendy, I am Panpan. I feel hungry. I want to eat a bamboo pizza. Do you have a bamboo pizza?”老师:Class, does Wendy have a bamboo pizza?
经过三次尝试,故事可以走向结尾了,所以老师决定让Wendy拥有 bamboo pizza.
老师:Yes, class, Wendy has a bamboo pizza. Wendy has a big bamboo pizza.老师:Wendy gives the bamboo pizza to Panpan. Does Panpan feel happy?
学生: Yes. Panpan feels happy.
老师: Does Wendy feel happy? 学生: Yes, Wendy feels happy.老师: Yes, Panpan feels happy. Wendy feels happy too. Everyone feels happy.接下来,我们可以邀请学生演员分别扮演Panpan、Pegga Pig、Spiderman以及Wendy, 把故事通过简单表演的方式演绎一遍。老师当英语独白,学生们根据英语独白,做出简单表演。
通过使用Picture talk 和 Story asking两个策略,我们完成了第二步“在语境中创造意义”。在这两个活动中,我们在真实的语境中,一共重复使用了目标词 feel 57 次。(其中图片问答 19次,故事创造19次,故事表演19次)。03
Read and discuss
阅读与讨论
在接下来的一步,我把故事通形式写下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老师们在这里会发现,学生们居然可以短短几十分钟之后,开始读大段的文字了。
完成阅读的方法也有很多,这里我们选择老师实时逐字逐句书写文本,学生同步阅读和问答的方式。第一步,老师投影自己的空白屏幕;第二步,老师把故事逐字逐句慢慢写下来;第三步,每写一句话或者一段话,老师就根据这句话或者这段话重新来追问学生问题。
“Is he a panda or a dog?” "Does he feel happy?" "Does he feel hungry?" "Does he feel a little hungry or very hungry?"
通过追问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的阅读理解情况,同时也重新增加了一遍听说的练习。在课堂上共同协作的文本,我们也可以发给学生留作阅读的家庭作业。低水平的TCI的阅读文本,很多都来自于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互动形成。学生读起来轻松有成就感,对阅读建立了第一步的好感。通过简单快速地课堂测评小工具,我们可以看到每位学生的理解程度,从而决定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所以测评是出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伴随着课堂进展而随时测评。
1. 观察学生的反应
这是最简单实用的工具,我们每次给出学生新信息的时候,学生们都会不自觉的做出反应。学生们的面部表情变化,是推测他们是否理解的最直观的依据。
当学生的表情僵硬,或者皱起眉头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我们要重新来输入一遍刚才的信息。我们常说,“Teach to the eye”,就是说要随时敏感地观察学生们的面部反应。
2. 手势动作
很多TCI老师会在开学之初,跟学生达成课堂协议。当他们没有听懂的时候,需要做出一个特定的手势(比如暂停的手势),表示自己没有听懂。
在实际课堂中,学生们会介于自尊心或者同伴的压力,不情愿使用这个手势,表示自己没有听懂。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来提醒学生们来养成习惯。同时也有学生第一次使用了手势之后,大加表扬,塑造班级里诚实开放包容的文化。
3. 问答
有的学生相对安静腼腆,面部表情变化也不大,那么我们就可以随时在课堂里来跟进一些问题,要求学生来回答。
跟进的问题,往往跟老师新输出的语言有关,确保学生们理解了新信息;有时候,我们也可以简单让学生来快速翻译一句话或者一个词的意思,考察他们是否理解。
4. 闭眼打分
在完成了一个故事或者一个阶段的活动之后,我们可以请学生们闭上眼睛,通过手指 1-10来给刚才的活动理解程度打分。
之所以要闭上眼睛,是为了帮助学生们卸下同伴的压力,诚实地做出回答。
与标准化考试不同,TCI教学的测评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测评的核心是确保学生理解了老师正在输出的语言。说完了图中的四个角落,接下来我们简单的看一下这张图的中心部分,也就是TCI教学要达到的核心目标:Optimal Input (最佳输入)
如果我们的课堂遵循了TCI教学的原则,可以纯熟地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那么最终课堂达到的效果就实现了最佳输入(Optimal Input)。最佳输入,是TCI课堂的核心目标,也是成功TCI课堂的自然结果。最佳输入(Optimal Input )具有四个特点:2. Compelling(引人入胜的)
3. Abundant (大量的)
4. Rich in language (丰富的)
“可理解的” ,通过不同的TCI教学策略实现;
“引人入胜的”,通过大量融入故事和学生的个性化信息(personalization)来实现;
“大量的”,是因为我们对新语言结构的习得是逐步缓慢的过程,需要不同语境下的反复出现;
“丰富的”,是指我们在听力和阅读输入中的话题广泛,语言使用的方式也是灵活多样的。
最佳输入(Optimal Input)是Dr. Stephen Krashen最近一两年来的大力倡导的方向,也为未来TCI教学的发展指明了大方向。鉴于篇幅所限,这里我们就暂时不展开了。
如果大家感兴趣了解更多细节,我也把Dr. Krashen关于最佳输入(Optimal Input)一篇文章找到了,大家可以在文末回复关键字下载。
在TCI全景图这张海报中,我们还有一个部分没有提到,那就是页面最底部的Dr. Stephen 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基础。这是一切TCI教学实操的根基和土壤。
在我们上面举的例子中,仅仅使用了TCI教学工具箱中的部分工具,还有很多其他策略没有机会提到,希望在以后的文章中跟大家分享。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这张TCI全景图,能够给大家搭建起来一个理解TCI教学的框架。我想这张图会伴随着很多像我一样的TCI新手老师,在未来地很多年里,一步一步成长。我们每过一段时间,重新再看,一定又会有新的理解。我们今天在文章提到的TCI全景图、Dr. Stephen Krashen关于最佳输入(Optimal Input)的文章,以及我举例所用的图片素材,我整理了一个下载包给大家。大家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字“TCI全景图”,找到下载链接。前两天在咱们的训练营微信群里,鼓励大家给生病的Laurie老师留言,给她鼓劲加油。现在留言墙上已经贴满了大家温暖的话语,让人心生温暖,谢谢你们!
今年暑假,跟Dr. Krashen和卢海云老师一起学习TCI教学法↓
很抱歉,新开通的微信公众号已经没有了留言功能。如果你喜欢,就请点一个赞或者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