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摄影界最low的10种现象,说不定其中有你

映像志 2020-08-25



一、扫街决定流

此流派看见有工人搬运镜子就兴奋不已,感觉这是一个出片子的机会。经常对着围墙傻傻等待,当有人迈步经过时立马开启高速连拍模式,希望捕获他们迈腿的影子。在使用自动对焦相机时常常调到手动对焦模式,推崇超焦距拍摄,把估焦和盲拍视作皇冠上的明珠,认为旁轴相机才是相机中的王者,喜欢用黑胶带把相机logo贴住,觉得这样就可以让路人忽视他手中硕大的黑坨坨。

(图片来自网络)

他们对广场舞大妈和路边打盹的老汉情有独钟,喜欢让路人和广告牌形成呼应,比如正好动作一致之类的。被路人暴打过后一定要在网上大肆宣扬,并且忽视自己拍的很烂的现实情况,认为自己为摄影艺术作出了贡献,在伸冤内容底下另附被打得鼻青脸肿的照片9张,感觉自己秒变南戈尔丁,有种宝宝心里苦但憋着不说的小确幸。
 

二、私处摄影派

作为我最羡慕的一个人群,我对这个流派有着长期的观察和学习,取得了一些初步的认识。首先摄影师们的外形都很不错,俊男靓女很多,试想,你要被人拍光屁股,是不是更想选择一个看起来顺眼的?其次呢,女性模特是这个流派最为核心的资源,不仅男摄影师要拍女人体,为数众多的女摄影师也在拍女人体。这不是跟男摄影师抢饭吃吗?
这流派的问题主要是同质化严重,操作方式也比较简单,器材使用上我可以推荐一下:最高contax t3,t2也可以,然后是konica t系列,big mini,奥林巴斯u2,理光gr1,反正就是带闪光的胶卷傻瓜相机吧。然后带着模特到拆迁废墟、废旧工厂、地下停车场、钟点房之类的场所,搞一些鲜花、绿植、水果之类(水果仅限于樱桃杨梅葡萄柠檬等高级水果,最次也得是香蕉和西瓜,苹果鸭梨之类的绝不能入选),让模特们或含或捧都可以,有钱的可以挤碎涂抹在身上,搞点红墨水黑墨水泡泡浴一下,模特必须涂大红嘴唇,可以披件日本学生装之类的,其他常用的道具有sm器械、镜子、三棱镜、彩色滤镜、反光塑料纸之类的,拍的时候对模特的安排也很简单,尽最大的可能以一种诡异的方式扭曲自己的身体,弄乱自己的头发,找几个人叠罗汉、把自己的身体挂在树上栏杆上之类的。鉴于荒木经惟已经烂大街了,他们的创意多盗窃自寺山修司。
私摄影最大的敌人不是把照片当毛片看的围观群众,而是私房摄影。据我观察,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私房摄影穿蕾丝裤衩和丝袜,私摄影把蕾丝裤衩脱掉之后拍摄。
 

三、暗房杂技团

在暗房放大照片的人很多,但杂技团成员们还是非常容易识别的。对他们来说,在暗房做出了什么并不重要,在暗房这种状态是最重要的,除了烂照片之外,他们最常拍摄的就是暗房里的瓶瓶罐罐和大包相纸,勇敢地陶醉于自我欣赏之中。他们崇尚工匠精神的同时拒绝承认自己只是工匠,认为自己是艺术家。认为暗房里有很多秘而不宣的特技以及杂技,得之即可得天下。对胶片极为推崇但说不出什么道理,极度鄙视数码摄影,最怕的就是分辨一张黑白照片到底是数码拍的还是胶片拍的(会猜错)。喜欢用浪费纸张的数量衡量自己的艺术水准,给人一种临池学书的感觉,对外宣称通往艺术殿堂的道路只此一条。

(图片来自网络)

我觉得啊,你是王羲之,临池学书才有意义。你是林平之,学半天有用吗?你本身拍的要多无聊有多无聊,妄图通过化学ps的方式成就杰作,这不等于练葵花宝典吗?牛逼的照片,就算印在手纸上,一样能震撼你。

在对照片整体避而不谈的同时将所谓的“反差”、“灰度”、“颗粒”推为最高评价标准,这不是工匠是什么,你是技术工种,就别扯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对于不好的照片,加再多特技顶多是让它们看起来更顺眼一点,改变不了烂的本质。
 

四、工艺美术家

这年头啊,你的照片要是没有工艺,怎么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呢。在湿板干板银版铂金蛋白蓝晒手工上色都被人占据之后,如何开发诡异的工艺就成了摄影界的一大课题。各种印刷的、版画的、物理的、化学的,只要能出影,都难逃工艺美术家们的魔爪。拿胶片创作摄影师们不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好在工艺一栏中煞有介事地写上:明胶卤化银,给人一种易燃易爆炸的感觉。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流派中,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除了太诡异工艺可以作为发明专利以外,剩下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把介质作为了摄影的核心。怎么讲,好看吗?可能挺好看,是工艺好看,是照片的质感好。就像老法师拍照一样,为什么美啊,因为人家用单反呗。判断这类照片的好坏很简单,只有质感打动人的,就是失败了,或者说是仅仅迈出了第一步,如果没有整体上的思考和新的角度,只能叫做摄影实践成果,不能叫做作品。为什么使用这种工艺,以及工艺与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难道不重要吗?
 

五、景观摄影之水文摄影爱好者

你能相信吗?这都2018了,你国的景观摄影师竟然还在拍河!长江黄河还有其他的河。我国的水资源虽然不丰富,但养育了不少热爱河流湖泊和大海的摄影师们。为了规划一次丰俭由人的旅游,河流是个不错的想法;为了穿起他们支离破碎的照片,河流是一个最显而易见的所谓线索;作为临摹者的临摹者,河边是低端摄影师们迅速习得某种风格的最佳场地。斯腾菲尔德、肖尔和索斯最为浅显的一面被迅速消化吸收,以色列人坎德尔的照片被他们一抄再抄。地形学、无表情摄影的图式再加中国式的吊诡场景,是他们千人一面的僵硬表情,把每个人的照片抽出一张,正好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呢。

(图片来自网络)

河流有什么好呢?河流真的那么重要吗?不过是因为河边空旷的滩涂为构图困难的你提供了干净的背景,着装古怪的老大爷或者某些从水面中陡然怂起的水泥构件给了你期待已久的决定性瞬间,如果碰上在河边卖呆或者伸懒腰的晨练群众,他们也一定不会放过谋杀胶卷的机会。这种摄影门槛比较高,低配版首先至少需要一部mamiya7,高配版当然是大画幅加柯达portra(绝不能使用富士)。如果能自驾游的话一定会反复强调,认为自己继承了某种公路旅行的传统。
 

六、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两头堵型人才

这种人才喜欢在上传照片时伴有海量理论文献,目的是让看照片的人自惭形秽,不敢开喷,只能假装很欣赏的样子,大家都不敢说,我今天大胆宣布,其实他们拍的很无聊。建议转型批评家或策展人之类。一个人用很艰深的理论解读自己的照片是很诡异的,找相熟的批评家解读当然也一样。尤其是在照片组织得比较散乱时,这种解读尤为无力。


(图片来自网络)

他们忽视的一点是照片表达的是表象,并不是抽象的概念,照片能否承载这些抽象的东西,是第一个问题。而你的照片是否足够有表现力来表达你所想表达的概念,这是第二个问题。当然,他们的最大问题是你无法跟他们交流,因为他们不会说人话,恨不得在嘴边挂个ipad时时展示摘要和注释。
 

好书推荐:马格南代表了20世纪世界新闻纪实摄影的巅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本书全面介绍了布列松、罗伯特·卡帕、尤金·史密斯等马格南传奇人物的故事。



七、乡愁病

说起这个“愁”字,我耳边就回响起迟志强先生的一代名曲《愁啊愁》:“愁啊愁,愁就白了头,自从我与你呀分别后,我就住进监狱的楼。手里捧着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这才叫愁啊,吃不上喝不上。

乡愁是啥,去国怀乡,游子之情啊,在过去不发达的年代,音讯不同,交通不便,一旦离家,面临的可能是亲友永诀,甚至无法落叶归根的愁绪。而现在呢,则更多的是一种时间的愁绪,因为一旦改变就再也回不去了。在城乡人口大量流动,基础建设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这种乡愁可以说是具有时代性的,也是每个人无法避免的一种命运。但把摄影集中于这种小情绪,拍点废弃的房子,拍拍姥姥姥爷的卧室,在村头散步之余拍拍路边打瞌睡的中华田园犬,这种东西对于拍摄者有意义,对其他人无意义,无法成为作品。

(图片来自网络)

最简单的一点,你姥爷是你姥爷,代替不了我姥爷。个人的经验如何具有普遍的感染力,是这种风格的关键,拍的好的自然也能打动人,但是目前来看好的太少了。第二,如果第一步做的不够突出,而且又在感性之余没有揭示出更深刻的东西,那又有什么价值呢?第三,感伤和怀旧这种情绪,非常适合自我陶醉和品位,没事的时候想一想,很好。但这种东西看多了,未免有软弱无力的感觉,除了感伤,又能怎样呢?
 

八、没文化的学院派

学院派的一大突出特点是形式整齐,喜欢搞集邮式摄影,一套几张,但五米开外基本发现不了这几张之间有何区别,不管题材如何,首先要一看就是一套的感觉,好像四联张小型张什么的。最简单的做法是号称借鉴类型学,搞一类人摆拍一下,比如小姐、某种特殊病的病人(孤独症、罕见病、残疾、孤儿等等),要么就是拍工人老大哥,看见人家脸上布满煤渣就很开心,心中大喊“有了!”,农民伯伯、食堂大妈、保安叔叔、厨师小哥都是他们的目标,拍上几张,裁个正方形,齐活啦。


学院派的老师们喜欢玩反义词拼盘。比如传统——现代,自然——人造,中国——西方,这种玩法不仅局限于学院派,还集中体现于所有没什么才华的摄影师身上。凡是使用这种肤浅对比的,首先都很弱,如果表现得好,才显得不那么膈应。

这种思维方式大概分几步:一,找俩反义词,就说最常见的吧,传统和现代。二,找两个代表性符号,拼呗。传统有什么,琴棋书画儒释道。现代有什么,高楼大厦霓虹灯雾霾废墟城管广场舞。三,怎么拼?比如拿高楼大厦ps个山水画,再比如拿霓虹灯写个书法,让古代人跑现代,现代人跑古代,搞几身戏装,让模特喝个可口可乐什么的。是不是感觉很多人已经中枪了,没错就是在说他们。


学院派的学生们经常拍点长颈鹿孔雀大象之类的,把动物们p到垃圾场或者高楼大厦里,要么就是猴子在电线杆上抹眼泪,鱼儿在干涸的河床里张嘴呼吸,总之给人一种公益广告的感觉。最喜欢的题材就是消逝的文化、消逝的街区之类的,好像这些东西消逝了他们很开心一样。要么就是把自己日常随拍找个抽象词汇起个名字,喜欢探讨回忆和现实,虚幻和真相的关系,但最终也没探讨出什么。有深度一些的会翻拍美术史名作,感觉自己真的好幽默好厉害呢。关注时事,好像不拍点在雾霾里戴口罩的少女都不好意思。

总的来说吧,学院派老师们爱搞文化,学生们爱搞公益,突出特点就是注重形式感,崇尚符号堆砌,生怕你看不懂,其实比喻都明显得差点写成文字了,他们还假装隐喻,你说逗不逗。
  

九、摄影和抒情并重的重度自渎型文青摄影

这种类型的摄影主要拍摄对象是正在喝酒聚会的看起来很酷的纹身男女,他们喝多了在街道和旷野撒酒疯,这时文青摄影师会开着闪光灯捕捉下大家的醉态以及在路边随地大小便的壮举,在将这些照片集合在一起时,往往会总结出青春啊,哀伤啊等等主题思想。他们的一大技巧就是发10张照片要配两千字的心灵独白,用文字催眠读者,让大家感觉每张很烂的照片好像都很有故事呢。附上自己对抗抑郁症病魔的心路历程,不配上几张拿刀划自己的照片不能以理服人(没有真划,费了不少番茄酱),仿佛自己喝点小酒就成了补考四级。

(图片来自网络)

你喝酒都没喝出胃穿孔呢,何以谈人生?我建议这些摄影师尽快找个工作,投身祖国建设之中,深切体会下劳动的快乐。
  
十、传统文化小法师

在老法师眼里,中国文化是故宫角楼,是水关长城,是那荷花上的一抹斜阳。但特立独行的新一代小法师们为了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决定不走中单,结合儒释道,奇门遁甲,梅花六爻,气功丹道,针灸拔罐等中华绝学的精华,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拍摄风格。

其次拍什么内容呢,经过开发的名胜古迹当然不能入选,要找废弃的遗址之类的,路上碰见死狗死牛的骨头,那简直就更棒了。当然,他们最喜欢的还是地平线,天一半地一半,看起来什么都没有,但你仔细寻思寻思,是不是有种念天地之悠悠的感觉!


第三呢,是这种风格的重中之重,就是传统文化的储备,你看两本《警世通言》《子不语》当然没用,《三字经》《弟子规》更不行了,要看点古典哲学,尤其道家的、心学的,四个字甩出来,直接给你甩懵,你还敢看照片吗?一组黄不拉几好像对焦没对准的照片,配上雾蒙蒙的影调,外加古典哲学的加冕,时时给你一种什么也没看到但又看到了很多的感觉,不服不行。



好书推荐:原版35年畅销世界,为全球摄影师奉为圭皋的经典之作;欧美众多知名艺术院校摄影、设计等专业学生最喜爱的参考书,被美国亚马逊列为超五星优质图书。


往期推荐

贺延光:摄影师,要对历史负责!

中国摄影界的四种病,再不治就晚了!

一位矿工兄弟,用大画幅相机拍出《矿工》,震惊了世界!

评论家拍照如何?鲍昆摄影作品精选

永恒的经典:当代中国摄影10大名家名作

2020荷赛获奖作品,太震撼人心了!

21位中国摄影家,是什么作品影响了他们?

美国《国家地理》,“不宜发表”的50张珍贵老照片

清宫剧误人子弟,这才是清朝人最真实的生活!

最权威《世界摄影史》,中国仅3位摄影师入选

刘树勇:摄影朋友们,请勿滥用“艺术创作”这个词

水浒108将:中国当代摄影家实力排行榜-2



↓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可购买精品摄影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