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紫禁城秘闻:慈禧太后,为什么发烧摄影?
1839年法国物理学家达盖尔通过水银留下的印痕,发明了银版照相法。1839年8月19日,法国政府宣布放弃银版摄影术的专利,服务于大众。于是,人们将这一天确定为人类摄影术的开端。并迅速在西方流行开来。当时欧美国家的摄影技术已臻成熟。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一些外国摄影师及爱好者先后把此术悄悄带进了中国。
清末民初的摄影技艺是在封建文化和西洋文化夹缝中生存发展,它们的形式和内容带有特定历史时期留下的痕迹,艺术水平也良莠不齐。跨越漫长的一个世纪,这批照片依然保存完好,成为宝贵的财富。它们是今天的我们探究摄影史、清史和民国史真实、生动、直观的不可替代的珍贵史料。
摄影术进入清代宫廷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当时的一些王公大臣已经较早地接受了摄影术,但是由于慈禧太后的反对,摄影术迟迟未被公开引入清宫中,直到20世纪初,慈禧太后改变观念,摄影术才逐渐流行于宫中,此后慈禧太后拍照甚多,进而风靡朝野内外,溥仪亦对摄影情有独钟。
据记载,两广总督兼五口通商大臣耆英是清廷中最早接触摄影术的大臣之一,他将照片称为小照。当时,耆英照了相片,是法国海关总检察官埃及尔亲自照的。意大利、英国、美国官员向他索取照片,他同意了,认为这是外交中的重要礼节。他向道光皇帝进奏:请奴才小照,均经给予。道光帝准奏。
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清宫中学会照相和留过影的人寥寥无几。人们熟悉、向往的依然是传统的肖像画。当时清统治阶层一度把它视为异端邪术,排斥于紫禁城外。他们认为,用镜箱对着皇帝、后妃取影,是冒犯龙颜 、有失体统的逆举,会“被摄走了‘魂’”。这种观念一直延续至20世纪初。
19世纪的北京驻有不少欧洲外交官。他们在和清廷上层人物即王公贵族、朝中大臣等来往过程中传布和交流摄影术。虽然宫内一直未流行照相,但王爷们却早已冲破了这种愚昧意识,悄悄地爱上了这种“奇技淫巧”。照片“神情酷肖,便捷真切,更足取信”的绝对优势被当朝王公大臣们逐渐认同,他们纷纷跟风,争先效尤。中国的摄影首先出现在朝廷大员和皇亲国戚的家中,并逐渐推广代替了传统肖像画。
最早的宗室王公照片拍摄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不到二十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为了维护统治,清政府在中国掀起了一股自上而下的洋务运动的风潮,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与洋人打起了交道,接触到照片这一神奇之物,都开始迷恋上摄影这一西洋时尚。像奕譞、奕劻、李鸿章、张之洞,这些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官员都在力办洋务的过程中留下了自己的照片,展现那个时代舞台上的代表人物的缩影。
光绪年间新设立海军事务衙门,奕譞出任总理大臣;由于负责洋务活动,与洋人过往较多。醇王府所雇的专职摄影师广东人梁时泰经常跟随在醇王左右,随时为奕譞摄影留念。因此,奕譞身后留下了不少传神的老照片。
末代皇帝溥仪在宫内居住时,从醇王府将其祖父、父亲等许多照片,作为家珍移进宫内保存起来。其中一幅拍摄于同治二年(1863年)奕譞管理神机营时的北京南苑军营,他时年二十三岁,这是迄今保存的奕譞年轻时代唯一的一张影像。
照相机被携入皇宫,尘封久远的宫门得以重扉轻启。紫禁城内的清代皇帝和后妃们开始主动接受摄影术,始于1903年,即慈禧太后在颐和园照相之时。但最初将摄影引入清宫的,不是慈禧,而是珍妃。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六日(1889年2月15日),光绪大婚,隆裕皇后成为皇宫主人,长叙的两个女儿被册为瑾妃、珍妃,进入皇宫。珍妃个性活泼可爱,初入宫时,深得慈禧的欢心。时年十三岁的珍妃,聪明貌美、性情纯厚、能书擅画,与光绪帝意趣颇为相投。当时,摄影术传入中国虽已有数十载,但在宫中仍属严禁之列。
好景不长,慈禧知道了珍妃的出格行为,严厉责罚了珍妃,没收了一切照相设备和相片。并将她身边两名太监发配黑龙江充军。是时珍妃正值豆蔻芳龄,她不畏强暴,又自解私囊,嗜使身边姓戴的太监出宫,在东华门外开设了一家照相馆。
今天,故宫仅存一张珍妃的肖像照片,光绪皇帝的影像则踪影全无。目前社会上流传有一些珍妃的旧照,其真伪仍有极大争议。尽管如此,执着进取、勇于开拓的珍妃作为清宫摄影的第一人,则被永远记在了史册上。
尽管慈禧以铁腕手段残酷扼杀了清宫的早期摄影活动,但步入晚年后,她却突然心血来潮,开始对照相眷念不已。真正令慈禧太后改弦更张,接受照相技术的契机之一,则是一幅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赠送的沙皇全家合影。
夫人向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行礼后,即将尼古拉二世帝后全家照呈上。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后看罢非常感慨,大加赞赏,光绪皇帝就此向公使夫人询问了许多俄国沙皇、皇后的情况,并且让其转谢沙皇的盛意。慈禧太后特意将一块传世翡翠赏赐给了公使夫人。
自得到俄国沙皇、皇后的照片后,慈禧太后原来认为摄影术冒犯龙颜、有失体统的观念开始转变,她跃跃欲试的心情日益强烈,对照相的好奇感日益增强。
摄影在当时主要还是采用玻璃版底片或明胶干片,它的成像程序复杂,全部照相材料均需进口,成本昂贵。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慈禧最终决定特召曾在西方研习过摄影术的勋龄奉旨进宫,携带刚运回国的全套照相器材,作为御用摄影师,专门为自己拍照。勋龄的妹妹容龄曾任慈禧御前女官,她对此这样回忆:
当时颐和园内虽已有电灯,但不具备用于摄影的照明器材,为了突出主体人物的立体形象,又不触犯慈禧所忌讳的阴阳脸,提高成像的清晰度,勋龄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柔和协调的自然散射光,拍出的照片效果竟类似国画。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些作品实属罕见,堪称人物摄影的佳作。反映出作者纯熟的技法和高超的艺术水平。宫闱画墙纸壁上展现出一幅幅足具中国特色,趣味横生的人物照片,颇引人注目。
慈禧在照相之前,要先亲自翻阅历书,选定吉日良辰。拍照时常命勋龄为其连续拍上几张不同姿态的宫装像,并迫不及待地命令将每张放大数幅,还要速将尚未上光的带水样片呈奉御览。
如今故宫博物院内还珍藏着许多当年所摄的玻璃底片和照片,其中仅慈禧一人晚年所摄三十余种装饰、神态各异的照片就有七百余张,大多系光绪二十九(1903年)和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留影。
这批照片均为慈禧七旬大寿之前所拍,系特为其寿辰时悬于宫中或赏赐他人之用。目前,除故宫外,国内外其他各大博物馆及社会上私人所收藏的慈禧原照,已经凤毛麟角。
明清两代皇宫内,每朝都曾使用大量太监和宫女供皇帝、后妃等使唤及差役。
清代招募太监,由内务府会计司会同掌仪司办理。太监大多来自京城附近的大城,东光、南皮、昌平、平谷、静海等地贫苦人家。太监大多从六七岁至二十岁之内挑选。符合者首先要“净身”,投充太监听其报明,有可阉割后,即令其自行投报内务府验明,再颁发给赏银让他们置装,送紫禁城内当差。
清代秀女分为两类:“八旗秀女”和“包衣三旗秀女”(即宫女)。宫女地位较八旗秀女低,担任着后妃宫中各项杂役。据《国朝宫史》对后妃使用宫女名额为:“皇太后宫十二名,皇后宫十名;皇贵妃、贵妃位下八名;妃、嫔位下六名;常在位下三名;答应位下二名。”不过各寝居实用宫女比规定数要多,加之皇子、公主、福晋各宫的宫女,其数也相当可观。
按规定:八旗秀女每三年选阅一次。所有八旗女子,查明适应推荐者,缮写“录头牌”,上写:“某官某人之女,某旗满洲人年若干岁。”照例呈进,应选女子入神武门至顺贞门外恭候,有户部司官主持。至时太监按班引入,记名的留牌、不记名撂牌,有记名者,再行选阅。没入选者才能自行聘嫁。挑选的年龄和范围,是从十三岁(及岁)到十六岁(逾岁),上至皇后、妃嫔的姊妹,公主的女儿,下到八旗各官员、护军士、闲散壮丁的女子都应进宫送选。
包衣选秀,宫女与选秀女差不多,但只引看一次。每次引选之前,先将送选女子旗分,按年岁长幼,造册编排,一般每排十几个人。引见时立而不跪,不记名的撂牌子,而记名的也只是选用一部分,其余的也撂牌。名牌掷下,方准联亲,如未及岁(十三岁),不得擅自定亲。
八旗秀女被选入宫后,到一定年龄如未被皇帝看中成为嫔、妃、贵人等可以放出宫让其回家,按照《钦定大清会典》:“留宫女之至二十五岁,遣还择配。”但这些女子青春年华早已消逝。宫女服役到一定年限,也可以出宫。
太监与宫女制度民国时期依旧存在于紫禁城中,一直延续到溥仪出宫之时。
作者简介:林京,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1976年就职故宫博物院,担任故宫出版社副编审、老照片研究专家、摄影师。在故宫为数十种图录书刊拍摄封面、配图达数千幅,发表百余篇研究、考证和纪实文章,著有:《影像秘境》《故宫秘录》《深宫轶事》《故宫藏慈禧照片》《晚清太监宫女掠影》《北京城百年影像记》《皇朝落日》《寻觅旧京》《末代皇帝》等。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