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摄影家梁达明
学习摄影有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拍照时一定要把读者考虑进去,这样你的作品才能被人接受,成功率就高。感觉不等于视觉,感觉的思维方式是抽象的,视觉的思维方式是形象的,形象思维通过摄影语言,就是构图、光线、影调等等才能构成一种形象,感觉转化为视觉,才可有人接受。一定要学会用形象思维来表达,这是摄影最根本的目的。要学会独立创作。模仿性思维大于创造性思维是当前最严重的问题。金象奖作品一出来大家都跟着走,很少有人独立创作。独立创作成功率很高,跟人后屁股走永远落后。提倡经常参加摄影比赛。参加比赛就得琢磨,就得研究些东西。只有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遛遛,让更多的人看看,多听听意见,才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不要认为比赛有什么内幕,获大奖金奖的作品绝对是投票投出来的。
《夏日》 梁达明 摄
参赛一定要按规则走。一参赛投稿,你一定要认真,千万不能搞假的,宁可上不去也别弄这个假的,一定要按照要求去做。艺术类作品可以制作,新闻记实照片绝对不能动。参加不同类型的摄影比赛要有区别。参加大众类型的比赛,要寻求一种共性,要让更多的人接受。参加金象奖等类型的比赛,可以是个性化的、代表个人风格的作品。一定要区别开。获奖作品一定要有一个点是最突出的。要么主题鲜明,要么色彩突出,要么有光影,找不到这个点作品基本就落选,顶多给你个入选。这个点应该是最能打动人的,最能抓住评委的,最能说明问题的。这个点非常重要。要把这个点控制好,掌握好,要让评委一目了然看出来,能抓住。
《老人》 梁达明 摄
题材创作有4个宗旨:风光摄影要气势,人像摄影要性格,纪实摄影要情节,新闻摄影要真实。人像摄影是基础。摄影术发明那天起就是拍人像,所有摄影语言全包括在人像摄影里。要打好基础从黑白摄影学起。黑白摄影经久不衰,单纯、凝练的美感永远不落后。大家不妨从黑白摄影上练习,适当拍拍黑白照片,找点摄影语言,然后过渡到彩色摄影。拍黑白照片时数码相机一定要调到黑白档。成功的作品外延大。外延越大成功率越高,给读者带来的思考越多。用有限的自我带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这就是我们摄影人创作的最终目的。要善于动脑子找角度。一百幅荷花摄影作品当中只有一个蜻蜓落在上面的获了奖。拍摄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角度。我主张外出拍摄少带点卡,没有就不照了,强迫自己动脑子拍。
《旷野》 梁达明 摄
要牢记光在摄影当中的重要作用。从技术层面讲,除了一些特殊高科技手段,没有光就没有影,光是摄影的本质,只有光才能将我们平面的形象通过我们的摄影语言转化为立体形象,给人以立体形象的感觉。这就叫视觉冲击力。拍摄人物有两个用光的经典。一种是通过不同的灯光在人物脸上形成立体形象,一种是通过灯光让人物与背景脱离形成空间感。逆光,侧逆光,溶合光,顶光,都是拉开背景和人物空间感的光,通过光表现出立体感。拍摄人像要坚持立体用光。我们中国人的形象不像欧洲人,脸比较平,适合用三角光这样的立体光,形成光比,才能把我们人物形象拍成立体感。手与眼神的拍摄。手是人像摄影当中的第二要点,仅次于脸,因为它夺人视线,有的分散对脸的表情的观看。人物的眼神十分重要,可以拆射出人物内在的心理表现。要挖掘人最美的一面。我们摄影人如何挖掘人的最美的一面呢?当你没有主意时你可以多角度去拍,最后去选。摄影师要学会把不漂亮的拍漂亮,要通过技术手段完善作品,学会挖掘人最美的角度,学会主动创作。
《湖畔》 梁达明 摄
舞台摄影要利用舞台灯光。千万不能打灯光,因为舞台的灯光已经给你设计好了,它已经按照意图的规定给你安排好了,你只是抓取瞬间,抓取眼睛表情,在这下功夫就行了。要拍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作品。他们都上去拍时我不拍,他们不拍时我上去拍,我跟别人不一样。别人都照我不照,别人不照你才照,别人不照的才是作品。记实摄影要提练最精华的东西。一个专题,要全方位的,要在大的环境当中提练。重在拍照不在后期制作。我们现在颠倒了,相机用傻瓜照,先拍回来再说,指望电脑后期制作,你已经失去了搞摄影的乐趣。我说摄影最大乐趣是在拍照上,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的乐趣。后期重在创意。电脑做片最精华的是创意,这是照不出来的,这就象胶卷破译一张照片一样。在制作当中要达到尽善尽美,达到角度的一致,光线的一致,透视关系要统一。
《郊外》 梁达明 摄
搞个摄影棚。我在家搞了个9平米的影室,买了影布、几盏灯拍人像,写了篇9平米摄影的文章,讲如何建影室,如何买灯光,如何支布景,如何做道具,大家可以看看。拍风光要守住一个点。今天一个眼光明天又一个眼光,不同季节、不同的光影变化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常拍常新。如何拍好云彩。拍出云彩的气势是我们搞风光摄影的一个基本点。除了拍云彩气势以外,如果你能拍出动势,那就到了顶级了。气势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应该是动势。如何拍人体模特。我发现现在很多人在搞,但真正拍出好片子的不多。拍好人体,第一你的环境要到位,第二艺术修养要到位,第三读者群也要到位。什么叫风景人像。我这个风景人像,把这个人像去掉,也是个风景,把这个景去掉,这个人物也是个独立的人物。我提出两个审美,在一幅照片当中的双重审美,风景和人像。
《回归》 梁达明 摄
建议大家出去拍照时带个梯子。站高点,角度变化,透视关系就不一样。站在一个吉普车上拍蒙古包拍羊群,和下边拍的就是不一样。拍人像一定要签合同。我这个合同天天随身带,因为我是搞人像的,避免找麻烦。我拍了三十年人像,没有打一个官司,就这合同起作用。小数码也能拍出好照片。相机的重要性不重要,重要的是动脑袋。要学会平衡画面,学会挖掘主题,学会用技术手段增加空间感。只要你努力下功夫老天也会安排你成功的。所以我希望同志们努力,不要着急慢慢来,像我一样,从参加大众摄影月赛做起,一点一点,慢慢就会走向成功。
作者简介:梁达明,1960年,生于沈阳。1977年,中学毕业成为"上山下乡"的知青。1979年,参军入伍服兵役。1981年,复原退伍分配到国营沈阳生生照相馆。1985年,考入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系专修科。1987年,毕业之后接续在沈阳生生照相馆工作。2000年,工作单位转制买断工龄成为自由摄影人。
2007年,荣获第七届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项——金像奖。2009年,受邀出任第八届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项——金像奖评委。2016年,受邀出任第十一届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项——金像奖评委。2017年,当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2018年,获第二届十杰人民摄影家称号。现任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