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未来的新闻人大家好!
赛程过半,恭喜大家坚持到现在~
这期节目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七位来自近现代报界的行业精英,那么谁是你的理想导师?你又想获得谁的言传身教和思想引领呢?有请他们一一登场!
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报人和报刊活动家,也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1857年参加《六合丛报》的编辑工作;1874 年在香港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政论报刊《循环日报》。他的政论反帝爱国,鼓吹强中攘外、变法自强。其政论文体不拘一格,有所创新,被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后发展于梁启超,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领导人影响较大。
他的部分政论文章后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成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他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
我生在苏州府长洲县甫里村,家父是私塾教师,很早就叫我背诵四书五经,学做八股文了。咱那年代,科举就是参与政权的唯一通道,也是衡量读书人能力的唯一标准。
我自17岁昆山科考拔得头筹,考中了秀才之后,就屡战屡败了。人嘛,谁还没有年少无知的时候,我当时一直觉得中国位居世界中央,统摄八方,西洋国是遍地生长怪物的地方。西方有种羊羔是从泥土里生长出来,脐带连着土地,见人就发出阴森发瘆的怪笑。
我20岁的时候,恰逢家父生病,我去上海看他,也去参观了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主持的墨海书馆,那里许多的新奇事物让我大感惊艳。麦都思也邀我来书馆工作,可我一介书生,就算入不了仕途,也不愿当洋奴遭人辱骂。无奈家父第二年因病辞世了,家里的经济来源顿告断绝,我总不忍心让一家八口忍饥挨饿,只好应了麦都思的邀,也因此认识了不少懂得西学的朋友。没过几年安生日子,我因为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天国被发现了,成了“圣朝之弃物,盛世之罪民”,被清廷抓捕。幸好有麦都思一众洋人帮我,我一路逃到了香港。
1867年冬天,我开始漫游西欧,历经了数十国,还在英国住了两年,大大改变了我对西方的看法,加深了对西学和西方政治的了解。我尤其注意到西国的富强是与舆论活跃、信息公开和报刊发达互为因果的。我发现泰西诸国报刊的社会效用明显,“僻壤偏隅无不遍及”,与清朝“堂帘高深,舆情隔阂”迥异,西国则“开诚布公,相见以天,必谨必速,毋诈毋虞”。
1870年新年刚过,我终于踏上了回国的旅程。1874年,我在香港创办了《循环日报》,写政论文章,号召国人反帝爱国,变法自强。咱的社论和著述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喝彩,也常有官员主动上门来征询我的建议。不做高官也能做大事,报人这职业让我展了鸿鹄之志,这是我从来没有想到的。
❶ 办报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❷ 报纸的功能有四项,即使“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
❸ 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
❹ 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❺ 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才”,报纸的主笔“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他们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
梁启超是清末影响较大的资产阶级报刊政论家和宣传家。他一生从事报刊活动27年,主办17种报刊。他的文笔犀利,议论耸动,是当时言论界之骄子,我国报刊史上一位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人物。
他师从康有为,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1895年于北京主编《中外纪闻》,在舆论界初露锋芒。1896年创办《时务报》,大力宣传维新变法,为《时务报》撰写的政论文章,开创了“时务文体”。
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创办《请议报》《新民丛报》,鼓吹保皇立宪。他的办报实践对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其新闻思想对当时的报界产生过很大影响。听说我是考卷上最常和大家见面的导师了,各位没看过我写的书作,也该背过我办的报纸。人们常把我与恩师康有为相提并论,其实我们最大的差别在于:有为太有成见,启超太无成见,其应事也有然,其治学亦有然。所以说我流质善变,我是不反对的。
但我每年平均写作三十九万字,无论是疾呼变法图强、宣传西方文明,还是提倡君主立宪、开通民智,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当年我在《时务报》上写政论文章,讲维新派改革的主张、讲亡国的危险。六月的酷暑天,洋蜡烛都热得软化了,我一个人在小楼上挥汗执笔,一个人做的是去年七八个人分着做的活儿。那段时间《时务报》盛行,数月之间,销行至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举国趋之,如饮狂饮啊。
后来维新变法失败了,我只好逃亡日本。我在那儿接触了许多西方政治学说和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理论,加上我当时正在同孙中山等人讨论两党代表合作的问题,思想上受到革命派的影响 ,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逐渐向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转变。
在日本旅日侨商的资助之下,我又在横滨办了《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办《新民丛报》那5年半多的时间,是我工作最勤、撰稿最多、声誉最隆的时候了。我每天编排报用的全部稿件,还自撰政论5000多字。
我常常和弟子辈开玩笑说,你们玩两天的时间,我一本书都写完了。我的知己黄遵宪也在信中与我说,《清议报》胜《时务报》远矣,今之《新民丛报》 又胜《清议报》百倍矣。害!好汉不提当年勇!同学们记住,少年强则国强,未来还看你们的! 国人第一次办报时期:主要集中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中,核心是报纸“去塞求通”的功能。通是指上下、内外的沟通交流,一方面改变闭关自守的状态,向西方向学习;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资产阶级期望参预国政、谋求民主的愿望。梁启超还把“去塞求通”概括为报刊的“耳目喉舌”功能,讲社会比做人,报馆就是人的耳目喉舌。
维新派海外办报时期:主要集中在《新民说》《新民丛报章程》等文章中。
❶ 归纳了报纸的两大职能:对于政府为其监督者,对于国民为其向导者;
❷ 提出一张完善的报纸应该具备的四个条件:宗旨定而高,思想正而新,报事速而确,材料富而当;
❸ 确定消息和评论两种文体区分的准则:新闻报道应具有“博、速、确、直、正”五个标准,评论应该具有“公、要、周、适”四条标准;
❹ 从传播媒介的角度提出并论证了“浸润”和“煽动”两种宣传方式。浸润即是使读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接受论者的观点;煽动即是故作惊人之语,使读者猛省。
黄远生是民国初年杰出记者,戈公振称之为”报界之奇才”。他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政治记者,重采访,讲求真实客观,拉开了新闻本位时代的序幕。
在新闻业务上,黄远生以擅长新闻通讯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1912年其被《申报》聘为驻京特别通信记者,因其通讯在《申报》“北京通讯”专栏上以“远生”为署名发表,又被称为“远生通讯”。
黄远生新闻通讯的特点表现在题材重大,记载详实;针砭时弊,忧国忧民;细致详尽,有隐毕达;通俗自然,不拘一格。其友人将他的文集整理,出版了《远生遗著》,是中国第一部通讯集。我中学时代读到日本福泽谕吉的一本论集,当中有篇文章论述为人当独立自尊,这话是我毕生的追求。
我本名黄为基,18岁时被亲人苦劝去参加了县试,20岁时便成了大清国的末科进士。虽身在科举时代,我却绝无做官的思想,于是辞去了河南“知县即用”的官衔,去日本留学。
1909年回国之后,我凭着翰林和留学生双重身份被安排在邮传部任职,同时也被聘为远东通讯社的通讯员。我眼见当时政坛混乱,官僚明争暗斗,社会民不聊生,恰巧我的江西同乡李盛铎从欧洲回来,对我说: “西人谙近世掌故者,多为新闻撰述家。”我便决定革命既起,吾之官乃与满廷俱毕。嗣后即立意不做官、不做议员,而遁入于报馆与律师,做个为民请命的新闻记者。
当时的报坛上,各家报纸为一党之利,极尽妄论是非、信口雌黄之能事。辛亥革命的暴风骤雨也让借题发挥的政论家再也不能取信于民。我向来很看重新闻报道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对那些要钱畏权、有意造假的所谓的 “记者”嗤之以鼻。在给《申报》写的“北京通信”上,我报道详尽,不偏不倚,极力摆脱政论文章的过分张扬。
民国初年,报社记者的社会地位还很低,没有机会接近北京的达官显贵和社会名流,但我作为翰林留学生,在北京的采访如鱼得水,也获得了些名声。
1915年 ,袁世凯意欲复辟。当时袁世凯总统府的一位内史直接找到我,要求我作文鼓吹帝制。我手足无措,一连拖了七八天,才写出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这违心之论,实在叫我备受煎熬。
但袁氏看了并不满意,又叫人示意我再作。我实在走投无路,匆匆和友人告别,南下去上海避祸。9月6日,我发表《启示》,宣布辞去《申报》通讯及上海《亚细亚日报》之预约总撰述。
经过一番沉思,我为自己立下了新的生活目标。抵达上海不久,我便准备去往美国,期待开启我的新生活…… ❶ 在中国实现有保障的平民言论自由;报纸能够发表不受任何党派操纵的“不党之言”❷ 黄远生提出作为一名好的新闻记者,应当具备的一些基本素养,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其被称为“四能说”。
邵飘萍是民国初年极具声望的进步记者,中国新闻史上罕见的全才。他1912年在杭州担任《汉民日报》的主笔,正式投身新闻界;1913年因反袁活动被捕,后东渡日本求学,创办了东京通讯社;
1916年回国后成为《申报》驻京特别通讯记者,凭借专电和通讯闻名新闻界,并创办了北京新闻编译社;1918年创办《京报》,自任社长,并与蔡元培等人创办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其政治上反袁立场坚定,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张作霖诱捕杀害。其精于采访和写作,著有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贡献极大。听说不少同学想为我的故事流泪。
若还要说什么,我只想再说一句,余百无一嗜,惟对新闻事业乃有非常趣味,愿终生以之。 ❶ 邵飘萍认为,报道新闻是报纸的第一任务,记者在报道新闻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❷ 报刊评论,应当从新闻事实出发。这个观点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
❸ 重视社会新闻的采访。
❹ 新闻记者应注重业务素质的培养。邵飘萍认为“品性为第一要素”。
❺ 新闻事业与新闻学研究的关系问题。邵飘萍在《新闻学总论》中论述,新闻学的研究与新闻事业是“形”与“影”的关系。新闻事业必须有完善的新闻理论来作指导,新闻从业者应当掌握新闻理论知识,方能促进新闻事业的良性发展。
❻ 邵飘萍在《新闻学总论》中,尤其强调了新闻立法的问题。他主张使新闻纸享有“法律上充分自由”的权利。
❼ 强调新闻界不应当成为一个特殊阶层。
成舍我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出版家和新闻教育家。1924年创办《世界晚报》,1925年先后出版《世界画报》《世界日报》,报纸对外总称“世界报系” 。
成舍我1927年创办《民生报》,1935年创办《立报》,创我国有史以来日报销售的最高纪录。他也注意发展新闻教育事业,1933年在北京《世界日报》报社创办“北平新闻专科学校” ;1942年在桂林创办“世界新闻专科学校” ;1955年,在台湾发起筹办了“世界新闻职业学校” 。
我从事新闻事业77年,经历过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洋军阀割据、国共内战、八年抗战、台湾“戒严”“解禁”、大陆改革开放,20世纪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也做过记者、编辑、主笔、总经理、社长、董事长,各层次各方面的工作。这记录不止中国新闻史,世界新闻史上也是无人能及的。(自豪脸)
我本名成平,舍我这笔名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中那句“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我觉得办报就该有这大无畏的精神和改造国家的自信。
1919年,我在北京《益世报》上登了篇《福安与强盗》,讽刺安徽派系军阀,遭北洋政府忌恨,让报纸被封了三天,总编辑被捕入狱,我却受到了社长的青睐,五四之后做了《益世报》的总编辑,专写社论。
可1922年主管为了讨好军阀,删改了我的社论,我愤而辞职。两年后我当掉了大衣手表,用微薄的资金创办了自己的第一份报纸《世界晚报》。好在我自己能力不错,恨水兄在副刊上的小说也卖得走俏。有了这晚报的效益,不久《世界日报》《世界画报》也都相继诞生。
1930年,我赴欧美各国考察,那种大众廉价报刊篇幅短小、注重经营、受众面广的特点让我印象很深。我特别感觉到咱们中国报纸大众化的需要。近百年来,内忧外患,而最大多数国民仍若漠然无动于心,根本原因在于最大多数国民不能读报,不能了解本身与国家的关系。
要树立一个近代的国家,必须要树立一种风气,使全国国民对于报纸,皆能读、爱读、必读,然后国家的观念才能深入人心,国家的根基才能树立坚固,报纸也才能救国。咱们办报纸也要像这样,把报业作为一项现代产业来经营,要贴近群众,短小通俗,售价低廉,为国为民,不过欧美黄色新闻那套东西是要不得的,这也都是我办小型化报的思想。
1934年,我在南京办的《民生报》因为抨击汪精卫政府的媚日外交和包庇贪污而被查封。被关押在南京宪兵司令的40天里,汪精卫的党徒唐有壬劝我妥协。我十分相信这场反贪污斗争最后的胜利必属于我。我可做一辈子新闻记者,汪可不能做一辈子行政院长。
后来到了台湾,国民政府实施了三十多年的报禁,于是我断绝了办刊念头,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兴办新闻学校。1988年报禁解除,我终于在90岁时,再次创办了最后一张报纸《台湾立报》。
❶ 坚持“小报大办” 的原则。❷ 重视副刊。
❸ 讲究经营策略,注重经营管理。
❹ 主张办报要不断开拓创新,提倡创新精神。
邹韬奋是中国现代著名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政论家和出版家。他在办报过程中,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转变成坚决的反帝爱国者,最后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他新闻实践丰富,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1935年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1936年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生活日报星期增刊》,1937年在上海创办《抗战》三日刊,1938年担任《全民抗战》主编。
毛泽东评价他“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著名的韬奋精神。韬奋新闻奖、韬奋出版奖、韬奋新苗奖、韬奋园丁奖都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我生在福建一个日趋破落的官僚地主家庭。父亲在“实业救国”观念的影响下,希望我做个工程师。
可我实在对算数、物理一类的课程不感兴趣,反而读起报纸来津津有味,常常借阅《新民丛报》,后来也为远生的《北京通讯》着迷。小学最后一年,我便下了决心,自己宜于做一个新闻记者。
由于家道中落,我读书时就得常常做些兼职维持生计,对劳苦大众的境况深有体会。1926年,我接手了《生活》周刊,正式开始新闻工作生涯。当时的《生活》内容专业性强、发行面窄。
我一个人做主编、主笔,也做具体的编辑和采访,从普通老百姓的立场出发,舍弃了那些佶屈聱牙的贵族式文字,采用明显畅快的平民式文字方针,注重政治的清明和实业的振兴,代表人民群众,抨击社会黑暗势力。《生活》周刊的发行量猛增,影响也大了起来。
1933年,我当选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会的执行委员,被国民党当局列入了黑名单,被迫出国考察。在游历欧美各国和苏联之后,我发现在欧洲所谓的列强国家里,一面是少数人的穷奢极欲,一面是多数人在饥饿线上滚!我看清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也坚定了在中共领导下争取民族解放的信念。我在国外随走随写,完成了《萍踪寄语》。回国后,我已经接受了马列主义,站在了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了。我办报纸、办书店,没有什么别的特长,就是担了一件事,我总是要认真、要负责,不然宁可不干。
我负责《生活》的七年,没有一次发生过“脱班”事故,生病了也要找个同事到床头来,逐句口述内容,由同事记下,我看完了清样再去印刷。报刊给读者提供的,不同于卖馄饨的“五芳斋”和卖糖果的“冠生园”,要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咱们要事业发达而不是想着发财,赚的钱来于读者,也要用于读者。
《生活》上办的《读者信箱》每年能收到两三万封来信。咱们同事一起给读者解决问题,建立读者卡片以便保持经常联系,这些来信和复信后来都以《信箱汇集》《信箱外集》等名义出版了。 ❶ 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❷ 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他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认真处理读者来信,亲自看信复信。
❸ 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造成报刊的个性或特色,提倡把有益与有趣结合起来,寓教于乐。
❹ 文风要明显畅快。
❺ 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
❻ 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
范长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和社会活动家。他写过大量出色的新闻报道,担任过新闻机构的领导工作,为全国的新闻事业做出很大贡献。
1933年起范长江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大公报》《益世报》等撰稿。1935年范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身份,深入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历时十个月,所写旅行通讯在《大公报》上连载,公开报道了红军长征和西北状况,引起轰动。
这些通讯后来编辑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新中国成立后,范长江成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我生在一个思想开明之家,从小没有吃过科举的苦头。1927年英美军舰炮轰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事件”,我因为示威游行被明令通缉了;后来我也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后和部队失散,在汕头成了街头乞丐,染上了疾病,差点丢了性命。经此种种,我产生了“从书中寻求解答”的思想,并为自己制定了从读书中找出路的方针。
1928年,我考入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一入学便开始研究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书籍。但现实很快把我从书堆里拽了出来。九一八事变后,全国燃遍了抗日救亡的烈火。
国民党鼻子底下的中央党务学校却无动于衷。我心灰意冷,悄悄离开了学校,若学习离开了现实,不能培养学生服务于人类、国家的能力,这和科举时代“诗词歌赋”的无用之学有什么差别呢!后来我又考入北大的哲学系,可当时的教授直言,哲学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我实在失望,终于决定走出书斋,投入到现实的抗战中去。
我在天津《国闻周报》 上发现,江西苏区有一整套社会制度,不是国民党宣传的什么“土匪”、“流寇”,应该去江西做些调查研究,可惜蒋介石剿共的缘故,一直未能实现。
1934年红军被迫长征,我迫切感到需要解决两大课题,一是红军北上后中国革命的动向,二是抗战爆发后,作为后方的西北、西南的情况又会是怎么样呢?于是我和《大公报》报社商量,作为旅行记者,前往西北考察。我边行边写的西北通讯在大公报上发表,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我预感中国政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决定去西安、延安等地采访。1937年2月9日晚上十时,毛泽东在窑洞中和我长谈。他介绍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现阶段的总路线、总政策,让我茅塞顿开,解决了多年来使我困惑的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等问题。我把这些采访写成了《动荡之中的西北大局》,发表在大公报上,冲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人们争相购阅。
1938年从武汉撤退后,《大公报》总经理胡政之想要给我配备专用的汽车、电台,让我跟随蒋介石的大本营行动,放弃拥护共产党的主张。我坚决拒绝了他的意见,并脱离了《大公报》。从此之后,我便积极向中国共产党靠拢了。 ❶ 其内容以政治局势为报道对象。他敢见敢言,以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使报道内容既富有时代特征,又别开生面。他以公正的态度、独到的见解为读者提供了新的未知领域——延安和其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
❷ 其文笔细腻生动,文史功底深厚,博用典故,广引诗文。
七位导师已经介绍完毕,
哪位是你的理想导师呢?
文末留言告诉我吧,
可以用按照框架打卡自测噢~
❶ 个人基本信息:姓名,阶级立场,师承谱系;
❷ 业界地位:工作领域;
❸ 从业经历:在什么时间、任职/创办什么媒体、在期间做了哪些贡献 ;
❹ 评价:从新闻业务发展、人格特点、对于国家现代化的影响等维度进行评价,如果有著名人物的评语也可以加上去(例如戈公振评梁启超,周恩来评于右任,蔡元培评徐宝璜)。
❺ 新闻思想/办报思想。
参考资料:
[1]方晓红.中国新闻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 王韬著;孙邦华编选. 弢园老民自传[M]. 1999
[4]张永久.王韬:复杂而矛盾的一生[J].同舟共进,2019(07):37-40.
[5]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 蔡斐. 王韬办报成为晚清变法维新先声[N]. 深圳特区报,2019-06-11(C03).
[6]吴琼.从鄙夷到至爱:王韬报人职业意识的演变[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01):98-101.
[7]夏晓虹编.追忆梁启超[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8]吴其昌著.梁启超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9]温强. 他被定格在历史的交汇点上[D].华中师范大学,2004.
[10]张翔.报业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梁启超报业观略论[J].开放时代,2001(10):52-61.
[11]丁志华,孙美娟.由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反思我国当代报刊[J].青年记者,2012(02):64-65.
[12]徐新平.论黄远生新闻伦理思想[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8(04):69-75.
[13]马建标.黄远生的身份选择与民国初年的政治生态[J].社会科学战线,2017(07):105-110.
[14]余玉.客观公正·言论自由·为民请命——试论黄远生新闻专业主义的萌芽及其实践[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22(01):59-64.
[15]付红安.“报界奇才”黄远生的新闻职业轨迹[J].青年记者,2014(14):87-88.
[16]杨羚. 成舍我新闻职业观研究[D].南京大学,2018.
[17]程曼丽,乔云霞主编.中国新闻传媒人物志 第5辑[M].北京:长城出版社.2014.
[18]成舍我:《我们的宣言》,载上海《立报》第一版,1935年9月20日
[19]成舍我:《我有过三次值得追忆的“笑”》,《成舍我先生文集——港台篇1951-1991》
[20]程曼丽,乔云霞主编.中国新闻传媒人物志 第4辑[M].北京:长城出版社.2014.
[21]邹韬奋著.经历[M].长沙:岳麓书社.1999.
[22]邹韬奋:《同道相知》,载上海《立报》,1937年9月20日
[23]程曼丽,乔云霞主编.中国新闻传媒人物志 第7辑[M].北京:长城出版社.2014.
[24]黄剑英:《青年时代的范长江》,《内江市市中区文史资料选辑,第22辑》
-END-
觅游专题热点论述班已开班,高度整合理论专题,热点案例,论述答题和模拟考。既扎实理论基础又能训练专业输出表达,带你高效冲刺,高分上岸,小伙伴们及时报名~报名咨询单姐任一微信,非好友加danjievip2